基于SWOT模型视角的陇南市鲑鳟鱼产业发展分析

2023-05-11 20:51杨濯羽张阳勤焦文龙娄忠玉杨会团赵瀚森张艳萍
甘肃畜牧兽医 2023年6期
关键词:鳟鱼陇南苗种

杨濯羽,张阳勤,焦文龙,娄忠玉,杨会团,赵瀚森,张艳萍

(1.甘肃省水产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30;2.陇南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甘肃 陇南 742500)

陇南市地处秦岭山脉西缘,位于秦巴山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东邻陕西,南接四川,是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阶梯地形的过渡带,土地面积2.79×104km2,辖1区8县[1],气候湿润,全年平均气温12 ℃左右,降水丰富,无霜期160~280 d,海拔550~4 200 m,是甘肃省唯一属于长江水系并拥有亚热带气候的地区,素有“陇上江南”之称。近年来,陇南市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鲑鳟鱼养殖,进一步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1 陇南鲑鳟鱼产业发展SWOT分析

1.1 优势(S)

1.1.1 水资源总量丰富 陇南市水资源丰富,境内不仅密布着各类大江大河,山间溪流也随处可见,大小河流均属于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其中一级支流主要有白龙江、西汉水在内的48条,总流程达1 297 km;二级支流主要有白水江、岷江在内的751条,总流程达4 756 km;三级支流共1 651条,总流程达4 313 km;四级支流共1 312条,总流程达3 428 km,四级河流共计3 760条,年径流总量高达279×108m3[2]。

随处可见的山间溪流为鲑鳟鱼的养殖提供了良好的水量基础。经测定,这里常年溶氧为5.2~8.5 mg/L,水温为8~26 ℃,pH为7.55~8.24,这些为鲑鳟鱼的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1.1.2 水产养殖基础良好 陇南市在水产养殖方面有良好基础,武都区、文县等部分县区开展水产养殖已有几十年,积累了丰富的水产养殖经验,经过多年的发展也已具备一定规模。2021年陇南市水产养殖总面积为3 080 hm2,水产品产量达2 532 t,实现渔业产值1.1亿元。2022年,陇南市水产养殖面积增加733 hm2,水产品产量增加1 027 t,渔业产值增加7 500万元[1],良好的水产养殖基础推动着渔业的健康发展。

1.1.3 鲑鳟鱼养殖特色鲜明 武都区位于长江上游白龙江畔,周围水资源丰富,光热资源充足。该地区鲑鳟鱼养殖主要位于城关镇的姚寨沟,姚寨沟内有众多湖泊、瀑布,冷泉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适宜开展冷水鱼养殖,结合当地的山水园林风光,沿途的农家乐成为当地开展鲑鳟鱼养殖的主要方式。同时武都区鲑鳟鱼养殖设施化程度高,武都瑶池冷水鱼养殖场引进了循环水养殖系统,于2021年建成,包括微滤机、生物过滤机、紫外线消毒器、提升泵、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等设备。通过循环水设施的改造,实现了水产养殖的绿色智能化发展。

文县地处西秦岭山脉,南秦岭山带,境内90%以上为高山山地,10%为河谷川地,当地养殖户利用山涧溪流和泉水发展鲑鳟鱼养殖,将鲑鳟鱼与休闲渔业相结合,由于紧邻四川,利用区位优势,将部分产品销售到四川等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山区群众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的典范。

康县属典型的山区农业县,80%以上的群众居住在高半山或深山峡谷及林缘地区。康县水产养殖业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许多养殖户由养殖大鲵转型为养殖鲑鳟鱼,尤其在苗种孵化方面特色鲜明,康县已建成以康县江帆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的苗种孵化基地,自2018年甘肃省水产研究所开展科技帮扶以来,合作社负责人已完全掌握了鲑鳟鱼苗种孵化养殖技术,苗种孵化率逐年提高,2022年达85%以上,成了当地的土专家,能够为当地养殖户解决生产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问题。鲑鳟鱼的养殖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为群众增收开创了一条新路子。

徽县境内冷水资源丰富,渔业技术人员依托沟溪资源大力推广山岔沟溪渔业模式,即上游建池塘,下游建农家乐,形成了“沟溪+农户+渔业养殖+农家乐”的模式。

成县地处西秦岭余脉嘉陵江水系,境内有青泥河、西汉水、东河、南河、洛河等河道交叉密布,水资源丰富。成县的鲑鳟鱼养殖主要以工厂化养殖大型鲑鳟鱼为主,投资大、规模大。2023年,成县博农富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王磨镇占地3.33 hm2,利用当地冷泉水以圆形养殖缸为设施开展大型鳟鱼养殖,计划年产25万kg,2023年4月已投入运营。

两当县云屏河水质优良,水量丰富,两岸有适宜建设鱼池的河滩地,发展鲑鳟鱼养殖前景广阔。2020年两当县利用优越的资源条件开始发展鲑鳟鱼养殖,以“党建+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带动全村农户参与产业发展。

礼县利用丰富的泉水及山涧溪流水,建造圆形集约化养殖缸开展鲑鳟鱼养殖,养殖的品种主要以大型鲑鳟鱼为主,已初具规模。

西和县位于秦岭西的南边,在西汉水上游,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表较为平缓,土地肥沃,东南部属于山区,层峦叠嶂,山岭陡峭。西和县与礼县养殖方式类似,主要以圆形集约化养殖缸为主,目前鲑鳟鱼养殖还处于起步阶段。

宕昌县位于青藏高原边缘和西秦岭、岷山两大山系的交汇地区。境内水系由白龙江、西汉水两大河流构成,共有大小河流78条,流域面积约为50 km2。宕昌县开展鲑鳟鱼养殖较早,主要以家庭农场的形式经营,技术和经验相对成熟,已具有一定养殖基础和规模。

1.2 劣势(W)

1.2.1 自然灾害影响养殖效益 陇南地处山区,夏季暴雨频发,容易引起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从而在鲑鳟鱼养殖过程中可能导致养殖水体浑浊、溶氧下降以及其他各项水质指标出现异常,鲑鳟鱼抗逆性较差,易引起应激反应,影响过大则会死亡,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2.2 养殖户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陇南市各地养殖户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管理措施也存在不同。养殖户根据个人经验开展鲑鳟鱼养殖,由于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的有效指导,在鱼池建造、精准养殖和运营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同时,部分养殖户对市场缺乏判断力,抗风险意识不强。

1.2.3 合作化、组织化程度不高 陇南市鲑鳟鱼养殖缺乏统一规划,各地区养殖比较分散,各地鲑鳟鱼养殖规模总体不大,产量不够高,产品销售主要依靠周边市场,还不能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很难抵御市场风险。

1.3 机遇(O)

1.3.1 养殖产业空间大 泉水、山涧溪水是养殖鲑鳟鱼的理想场所。陇南市拥有丰富的冷水资源,为发展鲑鳟鱼提供了优良的资源条件。

1.3.2 市场需求优势显著 鲑鳟鱼生长环境优良,营养价值丰富,被誉为“水中人参”,是国际上流行的名贵食用鱼类,尤其含有2.7%的ω-3脂肪酸(EPA、DPA和DHA),在所有鱼类中含量最高,可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3]。据报道,近年来,我国每年需要进口三文鱼约6万t、发眼卵约2 000万粒[4]。旺盛的市场需求推动着鲑鳟鱼产业的健康发展。

1.3.3 “转方式调结构”带来的升级 陇南市在充分利用丰富冷水资源的同时,将鲑鳟鱼养殖与生态农业和休闲渔业统筹发展,做到养殖尾水“零排放”和“按标准排放”,在鲑鳟鱼产业中融入绿色、生态、循环的发展理念,纵向延伸鲑鳟鱼产业发展空间,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生态养殖,绿色发展”为理念助力乡村振兴[5]。

1.4 威胁(T)

1.4.1 苗种供应体系建设滞后 鲑鳟鱼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 H N)和传染性胰脏坏死病(IPN)是养殖鲑鳟鱼的2种致死率极高的病毒病,在2009年传入甘肃省永登、永昌等鲑鳟鱼主产区,对两地的鲑鳟鱼产业影响较大,并呈现出不断蔓延的趋势。由于陇南各地鲑鳟鱼养殖时间短,农户对鲑鳟鱼苗种供应渠道了解不多,苗种采购难免混杂,存在传染疫病的风险[6]。

1.4.2 进口鲑鳟鱼产品的冲击大 鲑鳟鱼原产于北美、北欧等国家,尤其是挪威等国家每年产量在100万t以上,出口到我国的鲑鳟鱼数量也接近10万t,进口鲑鳟鱼产品多为冷冻产品,价格较低,在我国已经形成了市场和品牌,并有固定的消费群体。陇南养殖的鲑鳟鱼主要消费市场在兰州、天水、武都等地,以冰鲜为主,与进口冷冻三文鱼相比,价格上不具有优势,且品牌影响力远不如进口鲑鳟鱼产品,对国内养殖业造成了一定冲击。

2 产业发展对策

以当地水资源优势为基础,结合各地区水资源和地形条件,整体布局,适度发展,以生态绿色为理念开展鲑鳟鱼养殖,结合陇南市独特的旅游资源,做好产业融合,有力助推乡村振兴。

2.1 工程措施

2.1.1 改造完善现有池塘 对前期设计不合理的池塘进行改造,通过加大进水量、增加底排污设施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在夏季水温过高的地区,可以通过增加遮阳网和曝气设施等,提高夏季水中的溶解氧。

2.1.2 加强新建池塘前期调研 强化前期调研力度,合理布局养殖池塘,完善设计方案。在夏季可能发生自然灾害的山区建设鲑鳟鱼养殖场时,科学规划养殖水域,尽量避免风险区域,同时建造沉淀池,进行蓄水沉淀或选择地下水源备用。

2.2 技术措施

2.2.1 建立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 注重鲑鳟鱼养殖产业技术研发,加强水质监测与管理,在人工繁育、苗种孵化、商品鱼养殖、疫病防控、水产品加工技术等方面下功夫,结合省、市、县各层级渔业科技部门力量,建成陇南市鲑鳟鱼养殖技术服务体系。

2.2.2 强化技术培训和示范基地建设 开展水产养殖技术培训,通过技术培训,养殖户掌握理论知识,再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实现养殖技术的全面提升。同时,加强示范基地建设,以基地为辐射带动周边养殖户,让养殖户对鲑鳟鱼产业化发展有更加全面的认识[7]。

2.2.3 加强日常技术服务 科技人员要通过多种渠道,包括现场指导、远程视频、电话服务等,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服务,并主动提供市场信息,指导养殖户科学发展渔业。

2.2.4 推广水产养殖数字化技术 在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增加水质在线监控设施,利用“互联网+”实时在线监测养殖池塘的水温、溶氧等情况,同时增加预警系统,提高养殖过程中的科学性,为养殖户提供科学有效的水质参考依据。

2.3 行政措施

2.3.1 做好产业发展规划 统筹考虑各县区的地形特征、水资源情况、消费市场、交通状况等因素,因地制宜发展鲑鳟鱼产业,避免盲目、无序化发展[8]。例如康县、两当县风景环境优美,可以以渔业生产为载体,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将休闲娱乐、观光旅游及餐饮美食等与冷水鱼养殖有机结合,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机遇,融合各方资源,积极开拓创新,以乡村旅游带动鲑鳟鱼养殖业发展,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2.3.2 严把苗种质量 陇南市发展鲑鳟鱼养殖时间不长,建议严格管控苗种引进,引进安全、无毒的发眼卵和鱼苗,从源头控制好病原,杜绝IHN、IPN的感染。

2.3.3 引导消费习惯 大力打造陇南市冷水鱼品牌,引导鲑鳟鱼走上老百姓家的餐桌,经过长时间累积形成消费习惯,促进产业有序发展。

3 结语

陇南市发展鲑鳟鱼产业优势明显,潜力较大,但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养殖技术和产品品质需要提高。应当借鉴甘肃省在鲑鳟鱼养殖方面多年来积累的成熟经验,做好顶层设计和技术支撑,推动鲑鳟鱼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鳟鱼陇南苗种
鳟鱼游向大海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陇南茴香籽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测定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青青之岛 悠悠陇南
年年有“鱼”
闽南山区养殖鳟鱼的技术要点
陇南记忆
泥鳅苗种繁育及疾病防治(上)
圆梦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