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鹏飞,周 滢
(中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经过长期实践,中国共产党开辟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富有中国特色、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内涵、基本特征和世界意义给予了高度关注,研究成果十分丰富,而鲜见着眼于从马克思主义人学向度对中国式现代化基本特征进行学理探讨的研究。从事实上讲,中国式现代化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闪耀着鲜明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光辉。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均彰显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真理品质,处处体现马克思主义人学的道义力量,表达“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将推动全体中国人民整体实现现代化,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人民立场,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逻辑起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深耕和实践探索既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又充分发挥人作为实践主体的能动性和自为性,显扬马克思主义人学主体论思想。
马克思主义指出,人的生产和物的生产是社会两大基本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制约并决定人类自身的生产;人自身的生产对物质资料的生产起到促进或阻碍的巨大能动作用。从历史上来看,人口规模是影响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人口规模巨大,实现现代化的机遇和挑战也巨大。
人口规模巨大构成我国现代化的基本国情,是中国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同时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独特优势。一方面,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少数人的现代化,而是要实现14亿多人口的共同现代化。巨大的人口规模意味着不同社会成员的禀赋条件和利益诉求不同,不同阶层之间、地域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存在明显差距,要在允许适当差异的同时实现全民现代化必然极具挑战性。另一方面,中国已经是人力资源大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紧紧依靠的是全体人民的首创力量,广大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正如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所说:“中国经济社会的更好发展,归根结底要激发14亿多人民的力量。”[2]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意味着实现现代化的挑战和机遇是别的国家未曾想见的;意味着实现现代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意味着要调动14亿多人口齐心协力朝着现代化的共同目标奋进。
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既要认清其任务的艰巨性,又要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更要充分尊重全体人民的社会发展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最大限度发挥全体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中国式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人学主体论内涵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人的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辩证统一的现代化。党不仅重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力量,而且不断巩固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把人民群众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价值主体和实践力量。
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是别人“给”的,也不是向谁“买”来的,更不是自然而然生成的,而是人民群众干出来的。正如列宁所说:“生机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3]新中国成立后,翻身做主人的中国人民以非凡的气魄保家卫国,抗美援朝,以坚毅的意志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大工农群众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在党的领导下热火朝天地展开社会主义建设,亿万劳动群众用自己的双手改变了国家一穷二白的面貌。改革开放40余年来,人民群众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怀揣着满腔热血与激情创造了举世闻名的丰硕成果,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做出巨大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现代化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会和风险,要继续开创未来就必须坚持问计于民,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的第一资源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中的人本定位。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主体性地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方面,始终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疫情防控的阻击战、精准脱贫的攻坚战、经济发展的推进战,都离不开人民的艰苦奋斗。另一方面,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同享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历史经验和现实实践充分证明,人民群众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源泉。“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4]67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就一定能最大程度地凝聚人民群众蕴藏的智慧和力量,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追求共同富裕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崇高理想,也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景与发展目标。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描绘、诠释和传承的共同富裕理论与实践无不体现着“人民至上”“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人人平等”的正义人学论断。“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所以必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5]党百余年来的理论与实践成功探索了以实现公平正义为导向的追求全民共同富裕之路。
马克思主义将正义的终极关怀设定为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6]。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庄严宣告:“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7]马克思恩格斯将“每个人”设置为“一切人”的条件,实则意指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由此我们可以得知,马克思主义在正义的价值基点上是以社会中的个人作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的。中国式现代化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重要特征和基本要求正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正义论的深刻继承和创新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矢志求索共同富裕的征途中始终将富裕的主体定位在全体人民,以人民为中心不懈推进共同富裕,力求实现每个人的富裕以达到一切人的共同富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土地革命,采取一系列措施打击封建地主阶级,将土地归还农民,改善农民生产条件,帮助穷苦百姓翻身得解放。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推进共同富裕创造了根本政治保障。党通过三个“五年计划”使我国逐步建立起了独立的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基础。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先富带后富”等科学结论,从社会主义本质角度诠释共同富裕的科学性和规律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放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党带领全国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巩固脱贫成果,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的公平正义是一种关系范畴,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社会与其成员之间所付出和所获得之间的相匀称相匹配[8]232-233。中国式现代化所要实现的共同富裕正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社会公平正义为导向的大多数人的富裕。
首先,共同富裕的实现不是抽象的。其“共同”的内涵体现在人与人之间人格的平等、政治地位的平等和劳动的平等。其“富裕”的成果直接体现在每个人的物质富足和精神丰盈上。新时代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是要实现每个人的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双重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所要推进的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在强调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同时,也注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展现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其次,共同富裕是追求全民共享的富裕。社会财富的分配始终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问题。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群众一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而在剥削阶级统治下他们的付出并没有为他们换来相称的物质财富,大量社会财富积聚在少数统治阶级手上。而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始终指向由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并实现全民共同富裕。对此,我们既坚持做大做强国民经济,以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让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共享改革成果;又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做好经济利益的分配工作,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为着力点,不断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
最后,共同富裕成果用于持续增进人民福祉。习近平强调:“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9]因此,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4]18来保障和改善民生。采取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切实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在收入分配差距缩小化、基本公共服务共享化、国家社会事务治理民主化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共建共享中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高效的实质性进展,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奠定现实基础。
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探讨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其对人的本质的论断突破了西方传统人学思想的自然性、先验性和抽象性,不是简单地将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然、上帝、理性等,而是将人放在现实的、变化的、发展的社会中去理解,从而实现了人学思想范式的革命。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的人是由人的需要所决定的,是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是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的辩证统一体。在人的本质论观照下,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满足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实现人的现实性与超越性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0]501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在一切活动中都会同其他社会成员形成各种社会关系,这些复杂的社会关系从根本上可以划分为物质关系和精神关系,也就是说,物质关系和精神关系的总和规定着人的本质。物质关系即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联系,精神关系则是通过人的意识形成的、能反作用于物质生产生活的主观性联系。精神关系对人们的物质活动具有深刻的影响和意义,人们的物质活动都带有特定的目标追求,具有鲜明的价值倾向,体现一定的道德水平。因此我们可以说,人的活动就是物质活动塑造的精神关系在行为上的集中反映。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建立社会关系,不断丰富和更新自身的内在本质。
在阶级社会中,异化劳动带来了人们物质关系和精神关系的扭曲,造成人本质的异化。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劳动是人的内在需要,是人的类本质。而异化劳动使得劳动变成了人谋生的手段,人变成了创造资本和服务资本的工具。在资本逻辑的主导下,人们所从事的劳动并不是出于自愿的行为,他们在劳动的过程中不仅没有获得感、幸福感,还要“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10]159;他们劳动创造出来的财富不仅不属于他们自己,还反过来成为了剥夺他们的工具——资本。在这种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关系也发生异化。资本的力量扼杀了人与人之间平等友爱、诚信互助的关系,取而代之的是人们信仰沦丧,道德滑坡,精神世界空虚。对于此,马克思主义提出消灭私有制和扬弃异化现象,全社会达到物质生产力高度发达,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社会关系实现最大程度的和谐。如此,人才能够实现“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10]185。
中国式现代化遵循共产主义原则,致力于复归人的本质。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强调社会物质财富的高度充盈,而且强调人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以及两者的协调发展,这有助于实现人们物质关系、精神关系及二者之间的协调统一。
首先,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发展物质文明为人的自由劳动创造物质条件。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是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它强调公有制在社会生产关系中的主体地位,一切文明成果由全体劳动者共同创造和享有。同时它着眼于理顺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提高人们的劳动能力,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使人们真正享受自己所从事的劳动。
其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提高人民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精神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纵观当代西方社会,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成员一味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和个人的感官享受,从而导致极端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其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缺陷带来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严重失衡失调失范。社会主义现代化对比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突出优势在于前者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注重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人们形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匹配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精神风貌。
最后,中国式现代化满足人民丰富多样的需求。习近平指出:“人民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必须抓好经济社会建设,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抓好文化建设,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11]鉴于此,我们提出持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在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中塑造良好社会关系,实现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人自身之间的美好协调。
马克思指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12]这段话是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对人与自然关系、人自身属性关系的深刻揭示,其对“人是什么”的阐述为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基本遵循。
马克思主义人学关注的首要问题是关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对此马克思指出,人首先是一个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一方面,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的一部分。恩格斯认为,人的生成是自然进化的结果,“从最初的动物中,主要由于进一步的分化而发展出动物的无数的纲、目、科、属、种,最后发展出神经系统获得最充分发展的那种形态,即脊椎动物的形态,而最后这些脊椎动物中,又发展出这样一种脊椎动物,在其中自然界获得了自己的意识——这就是人”[13]858。随着人的出现,形成了人类社会这一区别于自然界又与自然界密不可分、相互渗透的有机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0]161“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13]998另一方面,人依赖自然,靠自然界生活,受制于自然。自然界不仅仅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而且还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无论是从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上来说,都最终依赖于自然界。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决定了人类只有在与自然界的良性互动中才能生存和发展,人类不可能超越自然、凌驾于自然之上。如果“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后果必然是人类受到自然无情的报复,最终自取灭亡。
马克思主义人学十分重视人的自然属性,但一贯反对把人看成是纯粹的“自然人”,反对把人的自然属性说成是人的唯一的或根本的属性。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更重要的是,人是社会存在物,具有社会属性[8]58。人与动物都是自然存在物,他们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13]997。人具有意识,而动物不具有意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主动地适应、改变和创造环境,而动物只能消极、被动地适应环境。人作为一种社会化动物,经过长期实践活动,形成了意识,具有了自觉能动性,能够遵循自身的需要进行有意识的活动从而达成预设的目标。正是由于人的社会属性,使得人成为了与一般动物不同的智能动物。强调社会属性是人的根本属性,这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在辩证法思想观照下,马克思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人学深厚的辩证法底蕴不言而喻。
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坚持了人依赖于自然、属于自然一部分的自然性,又突显了人区别于动物、能按需求利用和改造自然、自觉能动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性。中国式现代化既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和解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增进人民生态福祉的重要举措。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离开一定的自然条件,人就不可能进行生活和生产。马克思曾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14]既然自然界对人的价值具有了与人的身体对人同样的意义,那么我们理应像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来爱护自然。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资本的私有性和逐利性决定了其竭泽而渔式的发展道路,无节制地破坏环境、消耗资源、攫取自然以追求私有财富增长,这实际上是在否定人的自然性,否定人作为自然存在物的存在。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要求遵循人的自然性,摆正人的位置,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界发展的规律,保护生态环境。我们主张在不破坏生态自然的前提下保障人类自身的繁衍生息,将保护自然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从而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互利共赢,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界对于人类社会是先在的、客观的,人对自然的依赖是天生的、固有的,但人并不是完全被动受制于自然的。人们开发自然、利用自然,根据自身的需要改造自然,从而形成了烙有社会性特征的人化自然。正是人的社会性改造实现了自然的社会性和社会的自然性的统一。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们对于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认识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方式落后的条件下,人们不得不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去谋求发展。其结果就是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自然资源供应高度紧缺,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恶化,最终导致生活水平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马克思主义告诫我们,要“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物质变换”[15]。因此,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五位一体”建设中的重要位置。在习近平的“两山论”“地球生命共同体”等重要论述指引下,党充分发动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建设良好生态环境。总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就是要建设生态文明、增进民生福祉,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提供现实道路。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发展性特征,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人学发展论为理论依托,是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随着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提出了“从现实的人出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等一系列深邃、精辟的人学观点。此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立足时代之需、植根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内涵和外延,展现了一以贯之的创新发展品质。
马克思主义人学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人的解放和发展”,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构成马克思主义人学发展论的重要内容。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人也不例外。而人的发展究竟是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基于无产阶级立场,基于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剖析得出结论,人类最终要实现自由人的大联合。马克思将现实的人设定为历史的前提和历史发展的中心,他一生致力于谋求全人类解放。马克思主义人学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解放视为历史进步的最终目标追求和最高价值标准。
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一致的,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以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为前提。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的片面性和旧式分工的压迫性严重阻碍人的发展。对此,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极大丰富物质财富,才能为消灭阶级压迫进而最终消灭阶级创造物质条件,才能确保人的体力和智力得到充分运用与自由发展;只有变革私有制的生产关系,才能消灭导致人畸形发展的私有制分工,使人的社会关系得到解放,最终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紧扣时代主题,把握发展趋势,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基于人学的理论视域和现实拓展空间。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党和国家把脉历史与现实、顺应世界潮流作出的庄严选择。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爱好和平的伟大民族,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出的和平发展道路符合国际国内人民的普遍期待,它能促进多样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
首先,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新”之所在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相一致,集中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而展现的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之中。在政治立场上,中国式现代化追求全体劳动者平等、富裕和幸福的“人民至上”逻辑,是对资本剥削压迫劳动者、讲求利润最大化的“资本逻辑”的超越;在文明理念上,坚持经济发展与人的精神世界发展相统一,是对资本主义物质主义膨胀、精神追求迷失的积久弊病的超越;在生态建设上,秉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是对资本主义人与环境二元对立论的超越;在对外交往上,提倡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资本主义以邻为壑、损人利己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超越。这些“超越”的存在从根本上归结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差异导致的现代化模式的不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剥削性使得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需要通过对内施加压迫和对外殖民掠夺以谋求发展空间,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决摒弃以往一切文明形态的对抗性和剥削性,遵循内生式的发展模式,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崛起之路。
其次,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推动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首要方式和必经之路。世界历史发展趋势是和平与发展,世界人民不需要带来分裂和混乱的战争。“中国始终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在历史发展关键当口引领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前进方向。”[16]尽管世界格局波诡云谲,中国适时适势参与斡旋全球治理。中国树立公正包容的良好国际形象,维护联合国框架下的世界秩序,共同践行多边主义,维护国际社会公平正义,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与发动战争、唆使对抗不同,中国致力造福全人类,共同守卫世界各国的安全和主权,做人类和平发展最坚强的守护者,为动荡世界注入和平能量、正义能量和发展能量。
最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必然促进多样文明交流互鉴,追求求同存异、不同而和的文明境界。中国式现代化既有人类现代化的普遍共性,也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国强必霸的升级版,而是复兴中华、造福世界、追求和合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平等包容的现代化,不是充斥傲慢与成见的现代化。我们主张“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17],探索创立具有包容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超越资本主义文明条件下的现代化的一种全新的社会主义文明意义上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世界和平发展的正义事业。当今时代,“两个大局”激荡叠加,加速演进。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提出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为我们实现全体中国人民的现代化提供了强大动力。党的性质和宗旨是中国式现代化生成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的内在逻辑前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具备马克思主义人学品质的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人学具有整体性,包括主体论、正义论、本质论、辩证论和发展论等主要内容,这些内容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从五个维度上勾勒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鲜明特色,在五个维度上各有侧重地印证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系统有机地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体特征,进而在整体的意义上具有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品质。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