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晓君
临沂市肿瘤医院 山东 临沂 276000
腮腺肿瘤多为良性,临床中首选手术治疗方案。因腮腺同面神经关系紧密,靠近咽侧、颅顶等部位,其手术对医师操作水平与临床护理质量有着比较高要求。若日常临床护理工作不到位,腮腺肿瘤患者术后很可能出现腮腺瘘、面瘫等并发症,威胁患者的健康,干扰患者的生活[1-2]。
因此,探讨腮腺良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过于僵硬化,难以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需求。本研究旨在分析腮腺良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为此,将本院2021 年7 月—2022 年7 月收治的100 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组,研究如下。
选取本院2021 年7 月至2022 年7 月收治的100 例接受手术治疗方案的腮腺良性肿瘤患者,根据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 例。观察组:男29 例,女21 例;年龄14~20 岁,平均17.21±3.51岁;病程0.1~3年,平均1.15±0.24年。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腮腺混合瘤21 例、腺淋巴瘤15 例、腮腺囊肿5 例、淋巴结增生5 例、淋巴上皮病4 例。对照组:男31 例,女19 例;年龄13~20 岁,平均17.43±3.31 岁;病程0.2~3年,平均1.22±0.28 年。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腮腺混合瘤23 例、腺淋巴瘤17 例、腮腺囊肿6 例、淋巴结增生3 例、淋巴上皮病1 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术后病理确诊为腮腺良性肿瘤。面部耳垂周围有质地较硬的肿块。基本资料比较完整。
排除标准:术后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处于哺乳期或是妊娠期。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入院介绍,实施手术基础护理,进行用药指导、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等。
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开展术前护理。①一般护理。当患者入院后,了解患者的过往病史,掌握其基本情况,向患者介绍主治医师的工作经历与病房的环境,帮助患者消除面对陌生环境的不适感[3]。②心理护理。患者长期遭受病痛折磨,且即将接受手术,很容易过度担心,出现不良的心理状态。此时,护理人员应当积极同患者交流,了解其顾虑,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抚,告知患者腮腺肿瘤多为良性肿瘤,还可讲解以往成功治愈的病例,增加患者的康复信心,提升其配合度[4-5]。③专科护理。因为腮腺导管需要在口腔内开口,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保持口腔清洁。如果发现患者患有口腔疾病,护理人员应当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在手术之前,护理人员可予以患者康复新液漱口,避免出现溃疡等不良症状。④术前准备。护理人员在术前应当剃除患者的部分头发,对于男性患者还需刮除胡须,完成备皮工作,充分暴露手术部位。了解患者的过往病史,结合麻醉需求进行全身检查,在术前8 小时禁止患者饮食饮水,降低误吸发生概率。进行抗生素皮试,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在开展手术的当日需要帮助患者佩戴腕带,完成术区标记,将所有金属饰品摘下。
术后护理。①呼吸道护理。患者可能因为气管插管产生声嘶、呼吸不畅等情况,护理人员需查看患者的呼吸情况与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②体位护理。当患者受麻醉影响还未清醒时,护理人员可帮助患者保持平卧位,头偏一侧,避免吸入性肺炎或误吸。当患者清醒后,护理人员可帮助患者保持半卧位,降低水肿、头部出血等症状的发生概率。③伤口护理。人体的颌面部有着丰富的血管与淋巴管,创面有可能会出现渗出液,护理人员需定时查看患者的伤口情况,保证引流管引流通畅。④饮食护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张口、咀嚼困难情况,护理人员可在术后第二天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半流质食物,禁止患者食用带有刺激性的食物。⑤疼痛护理。患者术后可能因头部充血等情况出现疼痛,护理人员需要了解疼痛出现的原因与持续的时长,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在必要情况下可适当使用镇痛镇静药物。
并发症护理。①涎腺瘘。该症状的出现同手术过程中加压包扎失误、腺泡结扎不够彻底等因素相关,常常出现在拔除引流管后。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进行加压包扎的目的,拆线后仍包扎2周。②面神经麻痹。患者术后可能出现面瘫,护理人员可给予弥可保、地塞米松等药物,指导患者进行眼角膜护理。③创口血肿。该症状一般发生在术后12 小时内,护理人员需观察患者的面部皮肤状况、引流情况与局部肿胀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①借助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②记录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感染、血肿、涎腺瘘等。③借助自制问卷调查表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在实施护理干预之前,两组患者的SAS、SDS 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在实施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SAS、SDS 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SAS、SDS 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SASSDS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50 63.58±3.92 36.98±2.35 65.14±4.19 38.32±2.64对照组 50 63.82±4.01 48.05±2.66 66.01±4.08 49.16±2.67 t—0.30322.0541.05220.414 p—0.7630.0000.2950.000
观察组患者中出现1 例伤口感染、1 例血肿,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对照组则出现4 例伤口感染、3 例血肿、1 例涎腺瘘,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00,P=0.046)。
观察组患者中,有31 例表示十分满意、18例表示比较满意、1 例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率为98.00%,对照组则有18 例表示十分满意、20例表示比较满意、12 例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率为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699,P=0.001)。
腮腺肿瘤生长在面部耳周,采用手术治疗方案后会形成切口疤痕,存在一定的并发风险,同时还会影响患者的外貌形象,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一般情况下,手术会为患者带去极大的精神压力,甚至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心理障碍,对进行手术产生不利影响。部分患者因疾病认知水平较低,面对手术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在腮腺良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应当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并发风险。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其健康意识也在不断增加。
如今,患者及患者家属对于临床护理的相关要求越发严格,护理理念由“以疾病为中心”逐渐朝着“以患者为中心”转变,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时越发重视患者的个性化需求。综合护理干预将患者作为中心,在术前、术中、术后对患者开展全方位护理。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开展健康宣教,可帮助患者消除恐惧、悲观等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开展呼吸道护理、体位护理、并发症护理、疼痛护理等临床护理工作,可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有利于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传统的常规护理已然落后,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逐渐尝试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等新型护理理念,以期更大化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科学的护理服务。开展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护理干预应用于腮腺良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为此将100 例接受手术治疗方案的腮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样本,结果显示:在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对照组则为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8.00%,对照组则为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可见,在腮腺良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综合护理干预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升手术效果,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临床配合度,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常规护理模式坚持遵守医嘱,注重患者的生理状态,容易忽视其心理状态,难以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也难以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不利于提升患者的依从性。若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综合干预护理,需从生理、心理等多方面对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在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护理干预服务的同时还可增加同患者及其家属间的交流,有利于拉近同患者间的距离。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在腮腺良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并发风险,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建议进行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