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铭莹 范宣
概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1 ]。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民俗文化是国家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向世界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民俗文化的英译尤为关键。本文旨在通过对民俗文化英译的研究,推动民俗文化“走出去”。
海南黎族民俗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极高的文化价值。本研究以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为理论基础,探讨海南黎族民俗文化的翻译策略。在黎族民俗文化英译的过程中,应根据源语文本内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在保留源语语言特色的同时,注重文化差异,尊重译语文化,以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理论
苏珊·巴斯奈特和安德烈·勒费弗尔认为,翻译既是历史的,也是文化的,翻译研究的本质是对文化互动的研究。在进行翻译时不仅应忠于源语文本,还应注重源语文化内涵的准确传递。传统的翻译理论将翻译的重点放在了语言学上,直到20世纪70年代,人们逐渐意识到翻译既强调将一种语言表达的内容忠实地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又重视跨文化交际。1990年,苏珊·巴斯奈特在《翻译、历史与文化》中提出了文化翻译理论的概念,她认为翻译是文化内部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具体内容包括翻译本质、翻译单位、文化功能对等翻译及翻译原则。
翻译并不是单纯地对语言进行转换与记录,它更是一种交际行为。这里的交际是指文化内交际和跨文化交际。苏珊·巴斯奈特从宏观的角度将翻译分为文化内翻译和文化间翻译。译者既是源语文本的接受者又是传播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会受到文化背景、意识形态、思维习惯、价值观念等的影响。苏珊·巴斯奈特认为,翻译不应该仅停留在话语层面上,而是应将文化作为翻译的单位,以实现文化转换的目的。译者应认识到文化翻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而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
不同的文本在特定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功能。在翻译过程中,应将文化作为翻译的单位,保证源语文本在译语文化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如果翻译仅停留在语言层面上,只是将单词和句子作为翻译单位,很可能会译出晦涩难懂的文章,无法实现两种语言的功能对等。具体来讲,译者在翻译时首先要了解源语文化的背景,如写作年代、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而这需要从译语语言文化的角度仔细考虑源语的风格和内涵。
一般来说,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传承方式不同,文化接受者的理解能力也存在差异。这要求黎族民俗文化的翻译工作者充分结合不同时期的翻译原则,进行规范的翻译工作,以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因此,翻译的标准不是绝对的,而是根据不同时期的文化和特定的对象不断变化。苏珊·巴斯奈特认为,在不同的环境中应该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首先,翻译的原则是灵活的。如果源语文本是具有基本文化信仰的元叙事文本,或者科学文献,译者应该尽可能地从文化角度来看待源语文本。如果源语文本是文学作品,译者则可以更加自由地处理文本信息。因此,译者应从文化角度翻译源语文本,以满足文化功能对等翻译的要求。此外,譯者在翻译具有特定意义的源语文本的过程中,可能会进行相应的调整,以达到原文与译文文化功能对等的目的。
其次,文化翻译应以实现文化交流为目标。苏珊·巴斯奈特关注源语文本的中心性、意义和原始功能。苏珊·巴斯奈特的翻译观不同于传统的翻译观学说。她认为,文化是翻译的单位。此外,翻译是一种文化约束,好的翻译应该可以在文化交流中实现功能对等的目标。
基于文化翻译观的海南黎族民俗节日翻译策略
翻译活动并非简单的语言结构重组,应当将重点放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之间的沟通交流,力求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功能对等。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基于此,使译语读者获得与源语读者相同的体验。因此,译者在对海南黎族民俗文化进行翻译时,应从文化的角度入手,遵循翻译原则,并在对源语文本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理解与正确掌握的前提下,准确、完整地翻译出源语文本内容。
为了保留海南黎族民俗文化的原汁原味,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时,应该尽可能地使用异化翻译策略;同时,还应恰当地运用归化策略,用译语读者比较容易接受的形式展现海南黎族民俗文化。而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相关翻译工作人员应根据具体的文化传播需求,选择合适的翻译形式进行英译工作,加深译语读者对源语文化的理解,以更好地提升翻译的整体成效。
直译法
直译是一种直接的翻译形式。这种翻译形式能够保持源语文本原有的语义及形式,同时还能达到形义兼备的效果。因此,在翻译工作中,这种翻译形式应得到广泛的应用,以便更好地保留其根本语义[ 3 ]。在海南黎族民俗文化中,部分民俗文化词汇可以使用直译法进行翻译。
直译+注释法
还有部分民俗文化词汇文化内涵尤为丰富,除了字面意思以外,还有衍生的内涵。如果采用直译法进行翻译,译语读者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其更深层的文化内涵。因此,为了使译文能够准确传达出源语的文化内涵,译者就必须对这些词汇进行必要的处理。基于此,译者可以使用注释或者阐释的方式,帮助译语读者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从而达到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的目的。
以黎族织锦为例。黎族织锦艺术是黎族妇女创造才能与工艺造诣的全面展示,展示了黎族妇女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精神风貌。黎族织锦的图案纹样丰富,独具艺术特色。黎族织锦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期就享有盛名,是我国最早的棉纺织品。宋元时期,黎族的棉纺织业已经相当发达,棉纺织技术和棉纺织工艺品达到了很高水平。到明清两代,黎族织锦发展达到顶峰,黎族织造的“龙被”等黎锦精品成为世人争相收藏的珍品。黎锦有纺、织、染、绣四大工艺,由棉线、麻线、丝线和金银线等交织而成,成品主要有筒裙、头巾、花带、包带、床单、被子等,染料主要采自当地植物,不易褪色。黎锦善于运用明暗间色,具有色彩艳丽、花纹精美等特点。
音译+注释法
音译+注释就是先音译源语词语,再适当在注释中补偿其中的文化缺省内容[ 4 ]。音译+注释法可以保留源语的原汁原味,传达源语文本的文化内涵,进一步避免在文化翻译中出现错误。一般来说,海南民俗文化中涉及衣食住行等专有名词的翻译都离不开音译+注释法。
以黎族山兰酒为例。山兰酒是黎族人采用所居山区的一种旱糯稻(山兰稻米),运用传统自然发酵的方法制作而成的。对于黎族而言,一般逢贵客来临或重大节庆才会拿出山兰酒痛饮。
山兰酒制作方法有二。一是将山兰米蒸熟后揉散成颗粒,再用黎山特定植物与米粉制成“球饼”,并将其碾至粉状掺入其中,装进坛里。一日后取少量冷水渗入并封口,埋在芭蕉树下自然成酒,一年后呈黄褐色,数载后显红色甚至黑色。二是将蒸熟的山兰米和碾碎的“球饼”混合后放在垫满芭蕉叶的锥形竹筐中,竹筐上面也用芭蕉叶封盖。三日后,朝下的竹筐尖部开始往筐下的陶罐里滴浆水,这就是山兰纯液。
山兰酒因存放时间长短不一而口味各异。刚酿好的酒存放10天左右,味道甘甜可口,被黎族人称为BIANG。大多数人都特别喜欢BIANG,甜而微辣、辣而不燥,其若长时间放在封闭的容器中,开坛时就如香槟开瓶,会发出BIANG的声音,BIANG因此得名。
据说,黎家女子生孩子后,都会饮用此酒来滋补养生、去湿防病。酿好的酒存放的时间越久,甜味就会逐渐消失,但酒香会逐渐浓郁,将其埋在地下一年后,酒呈黄褐色,几年后则呈红色甚至黑色,这时才是真正的山兰酒。
结合山兰酒的制作过程,在翻译黎族山兰酒时可以直接音译成“Shanlan Rice Wine”或者可以直接翻译为“Alcohol Biang”。但如果简单将山兰酒英译为“Shanlan Rice Wine”或“Alcohol Biang”,并不能很准确地传达山兰酒文化。基于此,译者可以采用音译+注释的方法,在翻译时添加必要的文化信息。音译+注释的方法可以将海南黎族民俗文化原汁原味地传递给译语读者,既可避免源语文化的缺失,又可让译语读者完整地了解海南黎族民俗文化。
意译
意译主要是指在翻译的过程中不拘泥于源语的形式,将源语的内涵正确表达出来的翻译方法,其借助译语中和源语文化等值的词语来表达源语的文化信息。海南黎族民俗文化词汇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果只是一味地进行机械的翻译,无论是何种翻译形式,都无法将黎族民俗文化的内涵表现出来。这不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以黎族三月三节为例。若将“三月三”直译为“March 3rd”,就会与公历混淆。三月三是海南黎族的传统节日,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因此,在对其进行翻译时,译者应该适当添加节日的具体时间、节日象征以及相关活动的信息,帮助译语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
三月三节是海南黎族人民悼念勤劳勇敢的祖先、表达对爱情幸福向往之情的传统节日,是海南省黎族人民最盛大的民间传统节日。关于三月三这一传统节日的来历主要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相传聚居在昌化江畔的黎族遇到了一次特大洪灾,只剩下一对叫天妃和南音的兄妹。兄妹长大成人以后,决定分头寻找伴侣,并相约每年三月三回到燕窝岭相会。每年三月三,正是山花烂漫的时节,南音和天妃便带着子孙们回到燕窝岭一起载歌载舞,迎接春天的到来。后来黎家子孙后代为纪念天妃和南音,将石洞命名为娘母洞,三月三也成了黎族的盛大节日。
第二种说法,相传在很久以前,石洞有一只作恶多端的乌鸦精,经常扰乱黎族民众的生活。有一天,乌鸦精抓走了美丽的黎族少女俄娘,在三月三这天俄娘的心上人阿贵带上尖刀和弓箭上山救俄娘,但却被乌鸦精害死了。俄娘闻讯悲痛万分,趁乌鸦精熟睡之时杀死了它,为阿贵报了仇,为黎族百姓除了大害。最后俄娘终生未嫁,每年三月三这天她都会到俄贤洞唱她和阿贵恋爱时的情歌。后来,黎族人民为了纪念她,把山洞取名为俄娘洞(昌江)。每年三月三这一天,附近的未婚黎族青年男女都会在俄贤岭集会,唱着情歌寻找自己的意中人。
总体说来,黎族三月三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随着时代的变迁,三月三的庆祝内容也日益多样,但对歌、民间体育竞技、民族歌舞、婚俗表演仍是最基本的内容。三月三节是黎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文化资源,是黎族文化最具体、最典型的表现。因此,将“三月三”民俗节日翻译为“Li Valentines Day”可以更加直观地传达出其文化内涵,同时还能增进外国游客对黎族三月三的了解,促进黎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
结论
总体来说,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可以充分彰显民族精神。因此,必须做好文化传承与传播工作,推动民俗文化走出国门,发扬光大,推进我国文化事业全面发展。与此同时,还必须做好文化对外传播工作,确保翻译工作保持民族特色,让国外读者充分理解并认同中国文化,让黎族民俗文化具有更高的传播价值,从而达到文化翻译的目的。
2021年海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海南黎族民俗文化英译研究”(项目编号:S202113892034)的阶段性成果。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和改進国际传播工作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07):1-2.
[2]陈华文.民俗文化学[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4.
[3]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6.
[4]杨玲玲.民俗文化翻译中的缺省与补偿——武陵山片区侗族饮食民俗翻译的个案研究[J].民族论坛,2016(02):74-77.
(作者单位:三亚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