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心理健康模块的教学探究

2023-05-09 17:47祝叶
考试周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初中道德与法治心理健康

作者简介:祝叶(1988~),女,汉族,云南景洪人,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中学,研究方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摘 要:积极心理学主张每个人都具备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潜能,该理念强调,如果可以充分激发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确保大家立足发展的眼光,以乐观态度与人和社会维持有效互动,就可以进一步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正是因为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标维持高度统一,所以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心理模块教学具有极大的正向价值与作用。文章将结合当下时代背景,重点围绕“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心理健康模块教学举措”展开科学的论述与分享。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初中道德与法治;心理健康;科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12-0155-04

一、 引言

初中《道德与法治》心理模块的教学标准在于:强化初中生的道德品质,使其形成健康的心理,并引导和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从而逐步辅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积极心理学所提倡的本质在于关注人心理的积极方面,帮助人自觉克服心理问题,经检验论证,积极心理学对培养完善学生的人格具备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教师在教学中将积极心理学灵活运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心理健康模块的教学中,可以释放出极大的利好作用。

二、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心理健康模块教学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1. 凸显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人本性

核心素养体系教学理念主张,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核心素养主要包含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与公民参与四大方面,由此不难看出,核心素养特别强调全方位培养学生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这三个方面。当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材课程内容较为丰富,设定的含义深刻,如果无法正确、深度地了解编撰者想要表达的核心素养含义,那么就无法释放出教材预设的价值。将“积极心理学”持续渗透于“初中道德与法治心理健康”的教学,深度凸显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人本特性,真正立足编撰人的想法,展开更加高效的教学。

2. 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科学性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末,虽然研究时间不长,但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只是我国引入积极心理学概念的时间尚短,我国在积极心理学的教学研究上并不深入,所以在未来各任课教师还需要认真探索在课堂渗透积极心理学的举措。事实上,积极心理学是一个科学且值得被反复研究的理论,如果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立足积极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基本观点、研究方法等诸多环节,提升对积极心理学的认知和理解程度,并将自己所理解、升华后的方式全方位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往往可以实现更优化的授课效果,在长期实践下,最终的教学方法也会更加科学。

(二)现实意义

1. 充分落实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心理模块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在课堂有效的40分钟时间内,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对青春期产生正确的认知,助力学生全方位了解道德与法治的各类规范,避免他们陷入错误不当的行为中。此外,通过课堂的积极心理式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积极、乐观的良好品质,让学生更有效地内化情感态度,形成符合个人成长需要的价值观。

2. 深度拓展积极心理学的应用范围

经调查论证,过去我国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宣传和介绍理论等基本层面上,对积极心理学的应用仅浮于表面、不够透彻。比如在具体学科的研究上,一线教师主要是将积极心理学跟大学的思政教育联系在一起,将积极心理学与中学教学相结合的十分少见,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这极大地拉低了积极心理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心理模块中的应用成效,压缩了整体的教学效率。相反地,如果可以秉持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方针、实现全方位渗透教学,就可以深度凸显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人本性、实向性,积极优化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心理模块教学全新视角,并因此开拓积极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和范围。

三、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心理健康模块的教学方法

(一)营造轻松氛围,诱导积极情绪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心理模块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组织各类活动、引导学生参加,以此让学生的心理被调节到持续放松且愉悦的状态下,如此往往就可以让学生更简单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各项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最终学习质量。事实上,人的情绪对学习效率的影响是很直接的,如果一众学生在课堂上都持续处于紧张的、对老师十分畏惧的状态下,那么他们往往就无法全神贯注地集中于课程的学习上,也不会以理论所学作为支撑、反作用于个人情绪,这将直接导致个人的心理处于波动的状态下,所以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一定要积极地渗透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形成符合学情的教学方法,如此才可以提升课堂的整体教学效率。

事实上,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论内容相对枯燥,而初中生正处于较为活泼、好动的特殊年纪,同时许多中学生都很容易受到外界负面信息的不良影响,导致他们处于极端叛逆的状态。为避免学生对枯燥的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无感、在课堂无法集中注意力等诸多问题的出现,教师需要多举措并行,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

比如在围绕《让友谊之树常青》这一课程展开授课的时候,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借助心理活动——捉蜻蜓作为导入,如此就可以在玩乐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以更积极、投入的状态展开学习。具体来说,在专业课程开始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提前向学生讲清楚具体的游戏规则,就是引导全员围成一个圆形,站好后大家分别伸出右手和左手,其中右手食指直接頂住右侧同学的左掌心,而左手则应该并拢起来、放在左侧同学食指的上面。在完成动作准备之后,教师要在现场讲一个故事,并且告诉全部同学,在讲到固定词汇的时候,右手应该快速抽离,不能被右边同学抓住,左手则应该快速“包”起来、抓住左侧同学的食指,通过这样的方式,往往可以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低压且欢乐的状态下,全身心投入初中道德与法治心理模块的课程学习中。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积极情绪

大多数学生从思维里认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不但枯燥且课文非常绕口,背诵的整体难度系数较大。为切实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考试成绩,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首先需要让学生爱上这门课程。事实上,这也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前提任务与基本条件。具体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可以通过有趣的活动又或者源自生活的各类素材,进一步吸引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让他们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得到最大化的释放。

比如在“人生难免有挫折”这一知识点展开授课的过程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积极灵活地借助新时代的多媒体手段,将“农民因土地干旱导致颗粒无收”“工人因下岗失业导致生活拮据”“地震后人民流离失所”“冰冻后无法避免的灾难”“战争中渴望获得食物的难民”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画面融入PPT,在课堂现场以动态的形式展开有效展示,中学生在受到直观的视觉刺激后,往往可以让他们更深刻地感悟到“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在生活中必然会遇到挫折”的事实。

接着,教师需要进一步围绕着“挫折为什么是难以避免的,什么是挫折”这两个与主教材相关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展开详细专业的论述。通过这样的方式展开教学,往往就可以让学生秉持积极的态度全身心地学习课程。事实上,当下我国青少年的成长条件普遍较为优越,从小备受宠爱,所以很多学生从出生到现在都不曾遇到过任何的挫折,长期以来,他们甚至还有可能因此产生一种错误的认知:人生旅途总是无比顺利,总是可以畅行无阻。所以很多人无法对“挫折”有明确的认知与理解。通过“悲惨”现实图片的有效导入,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产生“为什么他们会遇到挫折,为什么我没有遇到挫折”等诸多的疑惑,并展开进一步思考,幫助学生形成个人对挫折概念的专属理解和认知。更重要的是,在对“挫折”产生深刻理解后,即便以后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挫折,他们往往也会以更乐观的态度勇往直前、好好解决问题本身,而不是以消极的态度面对未知的未来。

(三)体验成功,强化积极情绪

成功是一种十分美好的心理感觉,如果在授课的过程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多举措并行,不断为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和渠道,往往就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情绪得到最大化强化。事实上,中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产生情绪上的剧烈波动,所以教师一定要特别注意,落实好对该环节的有效把控。比如说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从细节入手,认真挖掘学生在学习上细微性进步,科学地组织语言,向学生阐述该微小进步的正向价值,如此往往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更全方位地投入课程的学习中。具体来说,在展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时,教师应该让学生随时随地都有表现、获得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发现“成功并不那么难”的事实,并引导学生进一步将成功的喜悦转化成学习的动力。在授课过程中,建议教师可以结合不同学生所处的具体水平和层次,有针对性地给他们提出可以成功解答的问题,引导着他们解答,让学生在完成问题解答后感受到喜悦,提升他们对课程的学习热情。

以《增强生命的韧性》一课作为例子来分享,在课堂开始初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先设定一个交流渠道,组织学生用心理健康课堂常用活动方式——打电话作为支撑,让学生跟同桌、好朋友倾诉自己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遇到的挫折,然后再在课堂上分享各自遇到的挫折,接着借助多媒体渠道向学生展示关于挫折的现实图片,再以自愿原则,让全部学生站起来、简短地分享个人看法,通过成功表达自己对所遇挫折的体验和感受,可以进一步将“分享”的行为转化成“美好的心理感觉”,这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有一定利好帮助。事实上,以上这类活动的主要特色体现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有分享的机会和可能性,而且每个学生所分享的内容并无所谓对错之分,因此每个人都是成功的,在全员成功、都得到认可的情况下,就可以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对学生全身心投入课程的学习可以带去积极的作用和价值。

(四)改进教学评价,升华积极情绪

跟其他学科相比,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具备一定的特殊性,事实上,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政治水平、思想觉悟,跟学生的考试成绩高低并不呈现出完全正相关的关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将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放在“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专业化培养”上,尤其特别需要强化对中学生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的科学评价,为了可以实现更高效的评价,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评价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充分把握学生的表现,并适时给予学生肯定和激励,确保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可以经常性获得积极的体验和感觉。具体来说,在评价的过程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不但需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还需要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上的整体表现,不但需要整体的共性评价,还需要把握不同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进行特色化评价,并落实小组合作的综合评价。

同样地,以《增强生命的韧性》一课的教学作为例子。在课堂上,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自愿原则分成七八个小组,展开进一步教学。具体来说,课堂上,需要由教师提出主导问题,再引导学生完成任务,指派小组代表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阐述,在学生做完展示后,教师还需要引导全体学生结合不同小组的表现打分,然后进一步评选出优胜的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教学,就可以为学生带去个人成功、团队胜利等多项可能荣誉,此举在强化学生自我价值感获得上的效果会更加突出。另外,通过分组方式展开教学,还可以让小组成员间展开高效探讨,而探讨的本质就是同学间相互评价的过程,在该过程中,学生的合作、团结、责任感意识都会得到进一步强化,最终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多变的社会环境。

(五)尊重爱护学生,巩固积极情绪

在教学过程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立足新课改要求,切实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时刻关心学生,秉持欣赏的心态,以学生个性化差异为教学前提,以宽容的心态来细致观察不同学生的差异与进步的过程,以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通过表扬、肯定等积极的方式,让学生从内心产生“被期待”的积极心理效应,进一步让学生明确不断地努力,切实向善向美。

比如在课堂教学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先提出与主教材相关的问题。同时在问题后面加上“老师相信大家,相信所有同学在共同努力下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老师相信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老师相信你们是最棒的”等带有激励性的语言来进一步鼓励学生,让学生自愿扭成一股绳子,通过积极的头脑风暴,更深度地解答問题。对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需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对答案不那么完整的学生,教师也不可以一票否定,而需要用和蔼、温柔、包容的语气组织语言,告诉学生“没关系,只要继续努力你们也是可以做到的,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如此一来,即便学生一开始的表现没有那么好,后面还是可以通过努力获得更好的表现。

众所周知,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在性格、资质、接受度等方面必然存在一定的不同。部分学生在学习当中非常自信,并且表现优秀,而有的学生在学习上兴趣不足,甚至在学习时总是感到无比吃力,因此陷入恶性循环。为释放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和可能性,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维持与所有学生的高密度沟通,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在关注优秀学生的同时,也将心思放在学习成绩不理想、不够自信的学生身上,帮助他们做好个人调节,如此往往就可以督促全班学生积极参与课程的学习,提升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心理模块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落实好基本知识的讲解工作,但同时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要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渗透于课堂的每一个环节: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积极心理暗示;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有针对性的指导;依托教师个人的良好表现,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心态和品质。

参考文献:

[1]王小平.积极心理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上旬,2021(1):253.

[2]朱莺燕.积极心理学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影响的实践研究[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9(6):92-93.

[3]施莉莉.积极心理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海南),2019(31):76-77.

[4]李红梅.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必要性[J].中学教学参考,2016(31):67.

[5]余雯雯.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探析[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17.

[6]薄颖.运用积极心理学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研究[D].天水:天水师范学院,2018.

[7]曾桂发.积极心理学知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J].广西教育,2021(1):20,23.

[8]赖红梅,黄圆圆.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实践[J].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1):68,74.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初中道德与法治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