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保密工作信息化建设提升军工单位保密管理效能

2023-05-08 19:11刘莹蒋文禄
国防科技工业 2023年4期
关键词:保密工作军工保密

刘莹 蒋文禄/文

随着信息化建设发展步伐提速,军工单位的涉密信息和涉密人员等数量成倍增加,保密工作涉及的管理要素、管理维度和管理难度也在不断增加,有限的保密管理资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管理需求,传统的保密管理手段面临巨大挑战,加快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转型升级是保密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

保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保密管理的要素、维度增多

随着国家军工能力提升,军工单位不断扩招,涉密人员数量不断增加,涉密载体、密品、涉密会议、涉密信息设备的数量也随之与日剧增。现行的保密管理要求中明确了涉密人员、涉密载体、密品、涉密信息设备、涉密会议活动等应按照全生命周期、全过程管理,这就要求军工单位的保密工作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应符合全要素、全过程的监管。加之,大部分军工单位的保密工作档案保存期限长达3 年以上,积累的纸质保密工作档案日益增多,留存的涉密电子信息也对保密工作数据库的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保密工作方式影响工作效率

当前,部分军工单位保密工作流程仍处于纸质审批状态,缺乏完整的、实时更新的管理数据,甚至审批环节与过程管理脱节。例如,涉密人员上岗审批、出国(境)审批、涉密载体流转等记录,相关数据记录繁多、整理工作量巨大,难以实时统计。一方面导致日常保密管理效率低下,保密管理部门掌握的数据不全面、不及时,保密管理难以闭环;另一方面,保密管理数据分散,在迎检时,各部门突击整理、统计保密管理数据,甚至出现重复统计,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现有工作方式无法深度挖掘研判风险

保密管理中的涉密人员、涉密载体、涉密信息设备、涉密会议活动等对象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不同涉密载体具有不同的知悉范围,对应不同的涉密等级的涉密人员或一定知悉范围的涉密人员,若某涉密人员在一定时间内借阅大量涉密文件或超出知悉范围查看涉密文件,则可预判其保密风险等级较高。但目前的工作方式,缺少信息化的支撑,业务流程不能和相关人员、设备、会议活动等动态关联,关联性分析缺失,不能及时排查保密风险隐患,无法构建有效的保密风险预警机制。

综上所述,传统的保密工作方式难以适应当前新形势要求,而以信息化手段支撑保密管理工作,逐步由传统工作方式转变为数字化、精细化、智能化技术手段,是提升保密工作管理效能的有效途径。

如何做好军工单位保密工作信息化建设

确保充足经费

各个军工单位因涉及业务流程不同,保密管理信息系统往往都需要专门定制开发,而且在定制开发过程中,人力、物力消耗会比较大,因此成本偏高。此外,为保证保密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增强系统安全防范能力,实现系统运行高效,防止数据丢失,应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专门的软、硬件设施,如除了配备主要的服务器和数据库外,还需配备备份服务器和备份数据库。因此,经费投入方面要有充足保障。

开展前期调研

在实现保密工作信息化前,应做好调研工作。通过调研分析,各军工单位应充分掌握保密工作现状以及难点问题,梳理保密工作和业务工作中的业务流程、事项清单、权责清单、工作表单以及填写规范等内容,例如涉密人员新上岗,涉及上岗审批、签订保密承诺书、保密培训、背景审查等事项,应明确“由谁做”“何时做”“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何种程度”。

加强顶层设计

在顶层设计时,应统筹现有业务系统,搭建统一数据库,提高资源利用率,明确保密管理系统的软件需求、设计原则、接口协议、功性能指标、软硬件要求等,考虑网上办公系统、文件管理系统等与保密管理系统的对接,这样不仅有利于基础数据的集中采集与维护,而且实现一次采集、多次利用,避免重复工作。例如,人事管理部门负责采集和管理涉密人员信息,保密管理部门可根据需要随时调用,无须重复采集,同时也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

总结与展望

保密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就是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将保密管理中的各个要素融入业务流程中,加强保密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将收集的数据进一步统计、分析,挖掘风险隐患。但是信息化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断努力和探索,最终才能实现提升保密工作管理效能的目的。

猜你喜欢
保密工作军工保密
多措并举筑牢安全保密防线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征稿函
夯实保密管理基础,提升保密工作水平的路径探索
探索保密工作信息化路径
雄安新区 河北军工新未来
顾帅圻:将“军工范儿”进行到底
军工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浅谈信息化条件下的地理信息保密工作
论中国共产党的保密观
军工大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