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权与重构:“短视频+”政法新闻传播策略探究

2023-05-08 16:04王雪
传播与版权 2023年8期
关键词:传播策略短视频新媒体

王雪

[摘要]随着短视频App的蓬勃发展,大众摄影时代来临,只要坚持真实性和客观性,讲清楚新闻事件的整个过程,每个人都能参与到短视频新闻生产中来。当前,短视频新闻生产平台发展成熟,短视频新闻成为各大主流媒体创新新闻报道的“利器”。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新闻传播呈现式微态势,而实现传统新闻转型升级,让短视频新闻成为传统新闻的有力补充,是传统新闻媒体实现新闻有效传播的重要措施。文章从短视频新闻生产的角度,提出“短视频+”政法新闻传播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短视频;政法新闻;传播策略;探究

近年来,短视频发展迅速,由于其受众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深受大众的喜爱和追捧。加强政法新闻建设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但在目前新媒体传播体系下的政法新闻存在权威性弱化、隐私权和知情权矛盾、题材雷同等问题,影响力较低。因此,重构政法新闻的传播方式,赋予受众更多的自主权,将短视频和政法新闻传播有机结合,创新“短视频+”政法新闻的传播形式,能为政法新闻的发展注入活力。

一、短视频新闻生产新趋势

(一)大众的新闻话语权提升

在传统新闻生产传播中,传受双方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鸿沟,受众难以参与新闻生产与传播。传统新闻的生产要求新闻生产者掌握摄录、剪辑、编辑等专业知识,因此,非专业人员很难完成传统新闻的生产与传播。新闻场景选取、采访问题设置、新闻镜头采集等能力都是新闻生产者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后经长期实践磨炼而成的,正确的意识形态、价值观也需要新闻生产者系统培养[1]。而随着移动终端拍摄功能的日趋便捷,加上各大短视频App的广泛应用,人们可以随时拿起手机记录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并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给他人。大众逐渐从单纯的“聆听者”向“传播者”转变,其新闻话语权不断提升。新闻传播具有时效性、真实性和客观性三大原则,其中时效性是新闻传播的核心,因此第一时间报道传播新闻成为当今媒体竞争的重点[2]。

(二)新闻生产报道方式多样化

媒介融合时代下,新闻传播行业模式正在被重构,包括组织结构、传播策略、信息采集、新闻表达等多个方面,其中信息采集和新闻表达主要表现在新闻生产者的职能转变上。在传统新闻报道中,文字人员、摄像人员、编辑、记者等分工明确,呈现“术业有专攻”的工作局面。而短视频新闻的出现颠覆了传统新闻媒体以往的工作机制,新闻采编人员的工作技能和任務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趋势,新闻传播行业对“行业全才”的需求持续增长。这种新闻传播方式的转变赋予了新闻生产者更加能动和便捷的新闻生产报道思路,使新闻传播更加高效[3]。以事关国民生计的全国两会报道为例,为了更好地让大众接受这类“硬新闻”,人民网利用VR、AR、AI等技术,推出了《两会进行时》《我是代表委员》等视频栏目,将全国两会内容更加直观、通俗地展现在大众面前,受到大众的广泛好评[4]。

(三)新闻传播更具互动性

网络具有开放性,因此信息传递终端的大众能够随时参与到短视频新闻生产中,这进一步提升了大众的新闻话语权,大众可以更加便捷地表达自身的观点,发表对新闻事件的看法。大众可以通过短视频平台的“点赞”“评论”等功能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继而反馈给新闻生产者,这也是短视频新闻生产中“赋权”的一种体现[5]。大众参与短视频新闻评价讨论可促进短视频新闻的发展,继而促进自身公共价值观的形成,实现公民精神与社会道德共同进步。

二、政法短视频新闻传播困境分析

新媒体时代,网络信息的发布门槛降低,大众可以有选择性地对政法短视频新闻进行转发和评论,新闻信息也会在短时间内有效扩散、广泛传播。但是,由于网络信息审查难度较大,部分政法短视频新闻信息失真,可能会影响政法部门的公信力。网络具有虚拟性和开放性,用户的个人隐私或多或少会受到威胁,一些反响较大的政法短视频新闻可能导致部分用户的信息被泄露,从而影响其正常生活。此外,短视频平台给广大用户提供了表达自我的平台,但是有些用户在平台上肆意地宣泄个人情感,从而引发许多侵权类法律问题,影响其他用户的正常生活[6]。比如,对有些关注度极高的政法案件,部分媒体为了抓眼球、博关注,在相关新闻报道中侵犯了当事人及家属的隐私权,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如果各类不实消息充斥网络空间,会导致政法新闻的宣传报道工作更加被动,政法部门的公信力也会受到挑战。

此外,众多短视频平台上的政法短视频新闻存在题材雷同、表现手法单一等问题。政法新闻报道的表现手法主要以现场报道、调查和纪实为主,报道内容多为盗窃事件或交通事故等,这些报道中,视频内容以监控画面为主,视频画质较低,不易吸引受众。有些政法短视频新闻的内容只是简单搬运其他媒体的视频,缺乏节目亮点,内容没有经过再次创作,视频节奏感差,受众观看体验不佳。情景剧是政法短视频新闻常用的报道方式,但是有些政法短视频新闻情景剧受到演出人数、场地和拍摄环境限制,制作较为粗糙,就算题材十分新颖,也较难引发受众关注,传播效果一般。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多元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这种变化对向来追求严谨、严肃的政法新闻的生产传播带来巨大挑战,政法新闻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积极做出改变。目前,众多政法新闻的报道形式依然是注重结果的静态方式,对案件只是简单公布结果,一方面缺乏“抓眼球”新闻,另一方面会消耗人们对政法部门的信任[7]。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的政法新闻传播方式难以满足大众的阅读需求,其需要将注重结果的静态方式转为动态方法,让民众“眼见为实”[8]。例如,“吴谢宇弑母案”引发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央视记者全程参与报道,并用视频的方式记录庭审现场,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起到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三、“短视频+”政法新闻传播策略探究

(一)采:实时记录,让新闻更具时效性

新闻素材的有效采集是短视频新闻制作的基础。短视频新闻体量小,因此生产效率较高,而拍客群体的存在使新闻第一现场被抓拍到的概率大幅提高,这也就导致在一些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短视频新闻往往成为第一时间新闻。政法短视频新闻会报道各类矛盾纠纷、刑法案件以及行政执法的过程等,这类内容虽然社会影响力大,但是拍摄取材难度较大,视频多应用监控画面,受众观看体验不佳。短视频新闻时效性强的原因在于庞大的拍客群体,主要包括社会拍客和签约拍客,前者拍摄的动机源于对事件的好奇,他们具有“现场”优势和分享事物的欲望。短视频平台通过给予奖励可以获取社会拍客的一手资料,也可对社会拍客进行专业的指导,确保政法短视频新闻的质量。签约拍客受短视频平台的统一管理,主要拍摄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社会热点事件,短视频平台会定期组织签约拍客进行线上、线下讨论培训,提升其拍摄采访技能,通过交流了解签约拍客遇到的问题,并邀请有经验的签约拍客进行经验分享,促进签约拍客共同进步[9]。

除了赋予广大拍客更多自主权,短视频平台还需要强化短视频生产管理方式,保证拍客记录下的影像素材能够及时公布。短视频平台的编辑应在保证事件原貌的基础上,对这些素材进行深度加工,并突出关键内容,最后上传至短视频平台。因此,对政法短视频新闻的新闻素材进行采集,短视频平台除了需要自建素材收集系统,还要赋予广大拍客更多自主权,让新闻更具时效性。

(二)编:简化结构,让事实直接说

真实性是新闻传播的灵魂。短视频由于时长短、传播速度快、制作简单方便,因此短视频新闻数量不断增长。在保证真实性的前提下简化叙事结构,是短视频新闻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传统新闻大多带有背景词,目的在于对新闻内容进行补充。为简化叙事结构,更加直观地展示新闻内容,新闻生产者在制作政法短视频新闻的过程中要减少对背景词的使用,使新闻内容简明扼要。政法短视频新闻要减少视频解说词等附加内容,让视频传播更加流畅,最大限度地保证事件的“原生态”。因为添加过多的附加内容会使整个短视频显得冗长,继而影响政法短视频新闻的传播效果。政法短视频新闻的结构逻辑有两种,一种是将拍客拍摄的内容与其他媒体发布的信息相结合,在素材画面中添加时间、地点和事件名称后,将知情人员电话采访作为背景音,视频没有解说词[10]。另一種是直接整合其他媒介内容,突出重点内容,采用连贯的叙事结构,凸显新闻价值。这两种结构逻辑的政法短视频新闻在制作过程中能够充分还原新闻事件的原貌,减少新闻的加工和编辑程序,让事件直接“发声”。比如,抖音短视频账号“辽台《正在行动》”在记录执法人员执法过程的专题报道中,全程没有使用解说,只是记录整个执法过程,视频逻辑结构清晰,事件高度还原,短短几分钟就让受众看到了执法的全过程,加深了受众对执法人员执法工作的理解。

(三)播:“下沉”视角,让镜头全覆盖

为应对数字技术革新带来的大众信息需求变化,政法短视频新闻必须不断提升传播内容质量[11]。大众对信息的需求是短视频新闻生存发展的出发点,因此,短视频新闻内容要真实、客观,具有时效性。这就确定了新闻生产者生产的内容必须以受众的需求为首位,及时报道关乎民生实事的新闻,降低新闻的“硬度”,“下沉”视角。相较其他时事类新闻,政法新闻内容相对严谨,有些法律条文较为晦涩难懂,难以吸引大众的眼球,因此新闻生产者需要在新闻信息选择上“以小博大”“以简促繁”,“下沉”新闻传播视角,直击大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全方位地展现基层政法工作的实貌。由于政法新闻具有特殊性,有些政法新闻内容事关法治社会建设,因此有关政法新闻中的部分社会热点问题,新闻生产者要坚持“下沉”与“全面”兼顾的新闻视角,重视政法新闻选题与报道角度的创新,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落脚点,照亮大众信息盲区,引导大众深入思考。在流量经济时代,有些媒体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生产的新闻含有低俗化的内容,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12]。所以,新闻生产者应探寻优质新闻视角,用连续报道呈现“全视域”事件发展,更好地推动政法短视频新闻的传播。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短视频逐渐融入大众日常生活,短视频集图、文、音、效于一体,能充分满足大众的信息需求。近年来,政法短视频新闻在各大短视频平台播出。为提升以短视频新闻为主的政法新闻的传播力度,文章从短视频新闻生产的角度提出政法短视频新闻传播策略,以期为政法短视频新闻传播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韩存齐.短视频的传播特性研究:探析自媒体时代短视频新闻发展趋势[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7(01) :100-102,109.

[2]张梓轩,汤嫣,王海.动态社交语言对表意功能的革新:探析“移动短视频社交应用”赋予新闻传播的新空间[J].中国编辑,2015(05):77-81.

[3]高霞.新媒体时代广播电台的融合发展路径探索[J].西部广播电视,2022(01):66-68.

[4]栾鹏.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变迁的讨论[J].才智,2015(04):308,310.

[5]陆文祥.正确理解把握新媒体的新闻传播规律[J].农场经济管理,2019(05):61-62.

[6]栾萌飞,薛可.基于5W模式的短视频新闻传播特征研究:以梨视频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6(24):40.

[7]肖瀚.做好政法新闻报道 推动地方平安建设[J].中国报业,2020(15):92-93.

[8]陶然.融媒体时代人民网时政新闻报道方式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8.

[9]刘柳.移动社交背景下的短视频新闻跨平台传播策略探析:以美国NOW THIS为例[J].东南传播,2016(12):12-14.

[10]韩静.智媒化时代短视频把关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22(01):13-15.

[11]肖璐.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冲击及影响[J].鄂州大学学报,2016(03):59-60.

[12]贾婷.资讯类短视频媒体的新闻生产新机制与发展趋势:以“梨视频”的内容生产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9(11):13-14.

猜你喜欢
传播策略短视频新媒体
符号学视角分析恶搞短视频
移动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及营销模式探析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品牌传播
探析公益节目《等着我》的传播策略
地方历史文化开发的媒介策略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用户自制短视频的受众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