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迪
现实生活中,你一定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孩子不老实,拿出手机让他(她)刷会儿短视频;大人刷短视频时,孩子也会好奇凑过来一起看;下班没力气陪孩子,让他(她)刷刷短视频……
给时容易,要放下可就难了。
简单直白的剧情,配上节奏动感的音乐,算法根据个人使用习惯,精准推送,连大人都容易身陷短视频之中,刷起来就很难停下,更别提孩子了。
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全社会都面临一个全新的挑战—既要让孩子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并让孩子从成长的开始就跟上网络时代的步伐,同时又要有能力帮助孩子抵挡不良网络文化的侵袭。
值得注意的是,防沉迷模式也好,青少年保护模式也罢,都是从“防”的角度来解决问题,目的是把网络的弊端最小化。
然而,在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想要让孩子杜绝网络世界和流行文化,甚至强行将孩子与网络隔绝,不现实也没有必要。
记者在采访调研中发现,缺少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优质短视频内容,是当下互联网文化的一大痛点。而专门服务未成年人的平台,几乎没有。
因此,在“防”之外,不妨多尝试“疏”的方式,以优质新媒体内容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比如:有关部门可以推出奖励政策,鼓励创作者创作适合未成年人的优质内容,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夺”回未成年人短视频内容市场。
此外,父母本身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往往大于简单直接的“制止”,即所谓“身教胜于言传”。倘若父母沉迷网络短视频,很难不影响到孩子,再多的说教,也难以达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