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图 郭敏
华贵的珠宝、闪耀的首饰,是很多人都喜欢的东西。宝石加工带来的环境污染,同样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如何才能变废为宝,全国人大代表、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惠州研发中心副主任喻连香带上北京全国人代会上的,就是这样一份“点石成金”的建议。
2021年,一项重要技术突破——宝石加工固废、废水全值化利用技术,解决了制约博罗县罗阳街道小金村四角楼宝石加工产业发展的环保技术瓶颈问题。喻连香就是这项创新技术的带头人。
四角楼的宝石加工产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30多年发展,四角楼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彩色宝石加工基地和彩色宝石原料集散地。宝石产业产生废料、废水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一直为人所诟病,最终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国家环保部门对生态环保问题的不断关注,一些无力增加环保设施的宝石加工小作坊被关停。
宝石加工固废、废水全值化利用技术解决了四角楼宝石加工产业发展的环保问题,也给该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转机。
“宝石加工产生的固废、废水,不处理直接排放或随意堆存均会产生环境污染,处理得好就是‘城市矿山’。”喻连香说。
2017年9月,针对四角楼地区宝石加工固废、废水严重污染环境问题,四角楼珠宝创意园项目正式启动,喻连香作为研究所派驻科研团队负责人对课题进行科研规划,指导科研攻关。
喻连香
那段时间,喻连香带着团队,扛着设备,来到四角楼小作坊,挨家挨户收集宝石加工产生的废水废料,用来做分离实验。
经过一年多的反复实验,喻连香和团队研发出了国内首个针对宝石加工行业产生的废水、固废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成果,废水经处理后可全部回用于工业生产,达到废水不外排的目标;固废资源化利用后,可形成附加值较高的建筑陶瓷原料和非金属矿产资源。目前,该项技术已在四角楼珠宝创意园投入使用,产学研合作成果效果初显。
在创意园内,5栋厂房已经建成投入启用,二期工程塔吊密布,正在打桩施工。浑浊不清的废水经过环保工艺处理后重新变成无色无味的清水,回用于园区各宝石加工厂。废水中的固体废料经过分类提纯后,再开发出建筑材料、绘画颜料、工艺品等产品,实现宝石加工产业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自2021年宝石加工固废、废水全值化利用技术投入使用以来,现有80多家宝石加工企业入驻四角楼珠宝创意园,进园加工厂年产值约5亿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喻连香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资源综合利用、固废废水资源化利用、矿物材料等领域工作近30年。她长期关注如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如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
作为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喻连香表示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实际上,自当选以来,喻连香就迅速进入角色,开展调研,收集素材,为提交高质量建议作准备。这次大会,喻连香提交了《关于加速传统宝石加工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环境与宝石加工全产业链协同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为全国宝石加工产业绿色环保、智能化、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高质量发展鼓与呼。同时,她还计划把惠州的环保技术带到北京、推广到全国,助力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