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进,杨成,陈思雨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足部疼痛、皮温降低、麻木是其典型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足部溃烂、坏死等[1]。糖尿病病程长、难以治愈,具有较高的截肢率与病死率[2]。湿润烧伤膏具有清热解毒、生肌、止痛等功效,可促进糖尿病足患者的创面愈合。川芎嗪治疗糖尿病足可对足部动脉进行扩张,改善微循环,且能够抗血小板聚集,从而改善足部的血液供应、营养供应,减轻疾病症状,促进创面愈合[3]。现观察湿润烧伤膏联合川芎嗪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1—12月益阳医专附属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29)与B组(n=29)。A组:男15例,女14例;年龄45~77(60.41±2.05)岁;病程4~13(8.68±2.11)个月;糖尿病足分级:1级20例,2级9例;体质指数21~25(23.08±1.01)kg/m2。B组:男14例,女15例;年龄45~76(60.39±2.10)岁;病程4~13(8.72±2.15)个月;糖尿病足分级:1级19例,2级10例;体质指数21~25(23.11±1.03)kg/m2。2组性别、年龄、病程、糖尿病足分级、体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足部有破损;(2)病情稳定;(3)精神状况良好。排除标准:(1)患有精神疾病;(2)失联;(3)语言或听力障碍。
1.3 干预方法 2组患者均予以健康饮食、运动指导与干预,嘱咐其少食多餐,低盐、低糖、低脂饮食;适量运动,劳逸结合;规律作息。A组予以湿润烧伤膏(汕头市美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创面外涂:挤出适量湿润烧伤膏涂抹于创面,外涂厚度2~3 mm,外涂范围需大于创面边缘3~5 mm。使用无菌干纱布对创面张力性加压包扎4~5层。每天为患者换药2次,间隔12 h换1次药。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川芎嗪注射液(郑州卓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取本品2 ml与0.9%氯化钠溶液10 ml混合,将无菌干纱布放入其中浸透,对创面湿敷20 min。创面晾干后外涂湿润烧伤膏,方法及用量同A组。2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创面愈合情况:测量并统计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14、30 d后创面面积。(2)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流量: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应用肌电仪测定患者腓肠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的足背动脉血流量。(3)药物不良反应。
1.5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创面面积较治疗前缩小80%以上为显效;创面面积较治疗前缩小30%~80%为有效;创面面积缩小30%以下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病例数+有效病例数)/总例数×100%。
2.1 临床疗效比较 A组显效17例(58.62%),有效4例(13.79%),无效8例(27.59%),总有效率为72.41%。B组显效20例(68.97%),有效7例(24.14%),无效2例(6.90%),总有效率为93.10%。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χ2=4.350,P=0.037)。
2.2 创面面积比较 治疗前,2组创面愈合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30 d后,2组创面面积小于治疗前,且B组小于A组(P<0.01),见表1。
表1 A组与B组治疗前后创面面积比较
2.3 神经传导速度及足背动脉血流量比较 治疗前,2组MCV、SCV、足背动脉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2组MCV、SCV、足背动脉血流量较治疗前升高,且B组高于A组(P<0.01),见表2。
表2 A组与B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及足背动脉血流量比较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A组治疗期间出现皮疹、红肿各1例,总发生率为6.90%。B组治疗期间出现皮疹、红肿、瘙痒各1例,总发生率为10.34%。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
糖尿病足为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具有病程长、治愈难、慢性发展等特征,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效果不佳,可导致足部溃烂、坏死,需要截肢治疗,危害性很大[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感染、血管病变、外伤是导致糖尿病足的病因。糖尿病足的临床治疗以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症状为主,需要对患者进行综合性治疗。湿润烧伤膏可以促进创面炎症消退,并且起到止痛、生肌作用[5-6]。川芎嗪具有活血、改善微循环、扩张小动脉作用,且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对已经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
何浩韫[7]研究表明,采用湿润烧伤膏联合聚维酮碘治疗糖尿病足可减小溃疡创面面积,缓解疼痛。曾纪媛等[8]研究表明,川芎嗪可以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个月后,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创面面积小于A组,提示湿润烧伤膏与川芎嗪联合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优于湿润烧伤膏单药治疗。分析原因:湿润烧伤膏是外用药物,对于烧、烫、灼伤等创面愈合均有很好的作用,具有清热解毒、止痛、生肌作用。对患者创面外涂该药物后可以形成一层药膜,并且能够保持创面表面湿润,患者舒适度高。该药物属于中药制剂,药物组成中黄连、黄芩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地龙可清热、通经活络;黄柏可清热、解毒、疗疮;罂粟壳可止痛[9]。故对患者创面外涂湿润烧伤膏后,能够清热、解毒、止痛、通经活络。湿润烧伤膏可改善足部创面的微循环,并促进创面肉芽生长。另外,外涂湿润烧伤膏还可以隔离创面,起到抗菌消炎作用。川芎嗪可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同时增强纤溶酶对纤维蛋白的降解作用,并可发挥抗血栓形成的作用,以此改善患者足部血液循环,增强血液供应、营养供应[10]。故湿润烧伤膏联合川芎嗪从促进创面愈合、改善血供方面发挥疗效。本研究中B组MCV、SCV、足背动脉血流量高于A组,表明湿润烧伤膏联合川芎嗪可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及足背动脉血流量。分析原因如下:糖尿病足患者使用湿润烧伤膏可以促进创面愈合,加用川芎嗪能够改善血液循环、扩张小动脉,从而增强神经传导兴奋性,改善神经功能,增加创面血流量。本研究中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间无差异,这与外用药物对机体影响较小有关。
综上所述,湿润烧伤膏联合川芎嗪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促进创面愈合,提高神经传导速度、足背动脉血流量,且安全性较高。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