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溱
自己当自己的责任人,自我监督,不仅要科学戴口罩,还要勤洗手、多通风、注意锻炼,同时也要多顾及别人。
疫情三年,人们为了应对病毒的侵扰,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其中最为广泛的就是戴口罩。
应该承认,戴口罩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挡病毒的侵蚀。有关专家曾说,如果所有的人在所有的公共空间都注意戴好口罩,病毒传播的概率将大幅下降。反之,传播率将大幅提高,被感染就不再是危言耸听。
不仅对新冠病毒,许多人还发现自从戴上口罩,以往每年都要经受一两次的流感,包括一些基础病,也没如期发作。究其原因,还是口罩的功劳。别看一层薄薄的纱布,阻挡的却是能要“命”的病菌。俗语说,病从口中入。遮住了嘴巴就等于上了“防线”,病菌再厉害,无缝可钻,也只能无可奈何。
现在疫情似乎不那么严重了,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取消了核酸检测证明,戴口罩不再做强行限制,公共场所的提醒标志也不见了,人与人之间不会因为戴口罩和不戴口罩而相互“戒备”。一切似乎都重新回到了三年前。
然而就在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制定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明确应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提出建议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列明可不佩戴口罩的常见情形或场景。
为戴口罩而专门下发文件,这事让人感到好奇纳闷。许多人甚至怀疑,是不是疫情又严重了,或病毒又卷土重来了?其实,关于佩戴口罩的指引文件,也不是第一次发布。从疫情爆发后的第二年,围绕公众如何科学规范戴口罩的问题,国家和地方已发布若干份相关指引和指导性文件。这些文件的出台,对做好科学防疫、精准防疫提供了基础性保证,既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关心和爱护,也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和拥护。
实践证明,科学戴口罩,确实保护了自己,又有益于公众的健康。实属一举两得。
当下随着疫情趋向好转,戴不戴口罩成了不少人关注的话题。有的人认为,既然疫情好转了,天气也变得越来越暖和了,再戴口罩没有必要了;也有人认为,虽然疫情好转了,被感染的几率大幅下降,但病毒毕竟没有彻底消失,很难确保不死灰复燃,因此口罩不能急于摘下来,更有的人认为,实践已证明戴口罩可以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既便疫情消失了,也应该继续坚持戴下去。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应该说上述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即考虑了自己也兼顾了别人。这说明经过了疫情磨难,人们在自我保护、维护健康问题上,想得更长远了,胸襟也更宽阔了。
戴不戴,如何戴口罩,是個人行为,却又关乎大众。作为个人,首先要立足确保自己健康,换句话说,自己当自己的责任人,自我监督,不仅要科学戴口罩,还要勤洗手、多通风、注意锻炼;同时也要多顾及别人。健康虽是个人行为,但遇上传染病,流行病这样涉及面极为广泛的“病灾”,个人采取的措施再多,也很难保证不出问题,必须全体人员,或者绝大多数的人共同努力,才有可能避免直至消除病毒。这就需要有公共意识,有相互理解和支持的团队精神。当看到别人戴上口罩时,自己也应该主动效仿,当别人忽略或忽视了健康需要,没及时佩戴口罩时,自己仍要坚持佩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大家彼此彼此,才能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实现健康和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