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新苑实验小学 过晴瑶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即以“学”为中心,这个“学”,不仅是指学生的学,还指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而学习单就是以学为中心的物化载体。笔者将从学习单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出发,以课内外语音整合教学课The Ugly Duckling为例,就如何借助“三单”推动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课内外知识的融合和优化评价方式方面展开具体探索。
“三单”是指以单元整体教学为抓手,从单元教学目标出发,设计本节课教学的三步骤,即课前导学、课中研学、课后拓学。“三单”中的第一“单”是导学单,即基于前一节课或上一个单元的学习,将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与自己的实际生活链接,可通过思维导图或语言支架等信息提炼的形式进行反馈;第二“单”是研学单,即以知识学习为载体的体验式学习单,主要通过调查实践、活动探究等学科活动将本节课的语言知识及技能进行梳理,“研学单”是课堂行动策略的主要抓手;第三“单”是拓学单,即教、学、评一体的反思能动学习单,主要通过练习单、总结单等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整体思考以及延伸,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传统的语音教学,一般在故事、语法板块学习过后,穿插在综合板块进行,是教学过程中重视度不足的板块。本节课以“三单”为突破口,整合课内外语音教学,有效转变传统语音学习方式。
导学单的出现,既总结概括了上一节课或者上个单元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也能反馈学生将已学知识链接到实际生活的情况,便于教师诊断学情。
在本课中,通过导学单(见图1),对上一节课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出示句型“It is...”“ It has...”“ It can...”“It likes...”,为学生的描述搭建语言支架。同时,导学单的命题是“画出你的动物朋友”,并不是对课文内容的复述,而是需要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课文中的句型说一说自己的动物朋友(见图2)。此导学单能够有效诊断学情,即学生是否会运用单元重点句型。
图1
图2
在传统的语音课中,教师一般以歌曲或语音进行导入,总结单词中某个字母的发音,并拓展其他含有这个字母相同发音的单词。本节课以“教师的动物朋友”为主线,让学生了解教师的动物朋友。教师对课内语音板块和课外绘本故事进行合理整合,在有效学习的基础上,探究语音学习的新方式。
研学单中的任务:Write and say(见图3),要求学生总结丑小鸭的经历并选择一个说一说,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与组际展示。课堂上学生基于研学单进行展示时,从主持发言、轮流陈述观点到组间互动交流,基本自主进行,教师只需引导其他学生做一个聆听者,只在有需要的时候适当介入,实现了教学方式的转变。
图3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学生能够梳理正确的英语学习目标,保持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学会自主探究,合作互助。也就是说,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教学中应当得到充分锻炼,以期学会合作互助和自主探究。在本课中,导学单是“起落架”,研学单是“引擎”,那么拓学单则是“双翼”,学生能在以上学习单的推动下 “起飞”,实现自主学习。在本课中,教师设计的拓学单以课后自主探究为主,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寻找与本课所学语音相关联的单词(见图4),实现了课内向课外延伸、教师教到学生自主学的转换。
图4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通过开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基于一定的课程目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和实践性问题为内容,本着“学用结合、课内外结合、学科融合”的原则,开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把学生的学习从书本引向更广阔的世界。导学单、研学单和拓学单在课内外相结合的语音教学实践中,发挥了课内与课外的“桥梁”作用,实现了课内外语音知识的对点链接。
导学单的设计,实现了课内教学主题的有效延伸。本单元教材中的教学主题是“animal friend”,教师设计导学单时,通过对自己的动物朋友进行描述,实现了课内知识的巩固复习,也实现了课内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对点链接,实现了“学用结合”。导学单紧扣本单元的教学主题“animal friend”,学生对动物朋友的描述,既有语言知识的复习,也有对动物朋友的绘画,实现了“学科融合”。通过导学单以及课文的复习,让学生归纳总结描述动物的要素,形成思维导图(见图5),并通过思维导图猜测教师的动物朋友,有效实现了单元主题的延伸:(1)动物朋友的延伸,教材人物的动物朋友—学生自己的动物朋友—教师的动物朋友;(2)课文框架的多重利用,课文语篇—提炼描述动物朋友的要素—分析教师的动物朋友。
图5
2.实现课内外语音知识的整合
(1)思维导图,推动课内语音延学
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知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将课内语音知识与课外语音知识相结合,有效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达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研学单这一纽带,使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的结合相得益彰。
思维导图能帮助我们把零散的知识以图像的方式串联起来,是一种模拟大脑思维系统进行记忆、总结和创造的工具。作为思维可视化的重要载体,它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知识进行重新建构组合、联系和创新。研学单中,教师引导学生提炼出描述动物朋友的要素,形成思维导图,通过其引导学生提问,如通过对丑小鸭的询问,引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字母u在单词中的发音:对丑小鸭“爱好”的询问,引出教材Sound time的教学;对丑小鸭的“故事”的询问,进入课外知识的补充,实现了课内外语音知识的结合,即Animal friend→ugly duckling→ u/ ʌ /。由此可见,研学单中思维导图的存在,让语音的延学变得水到渠成。
(2)语音支架,促进课内外学法融合
语音和语义密不可分,语言依靠语音实现其社会交际功能。也就是说,语音的教学绝不能拘泥于认读音素,而是要培养学生听音能写、见词能读的能力,从而为其社会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课内语音板块Sound time的教学中,教师利用自然拼读法,搭建自然拼读范式(见图6),让学生感知如何利用音节拼读单词。学生在课外绘本阅读过程中,教师由“帮”到“扶”,引导学生利用自然拼读,尝试自己朗读丑小鸭遇到的4种动物的相对应单词duckbill、bunny、seagull和swan(见图7)。而在绘本精读过程中,教师由“扶”到“放”,引导学生利用自然拼读法朗读新单词。
图6
图7
传统语音教学的评价方式,多为将多个含有该字母的单词进行分类的形成性评价。本节课结合研学单和拓学单,形成教、学、评一体化评价,不断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语言技能分为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具体包括听、说、读、看、写等方面的技能及其综合运用。听、读、看是理解性技能,说、写是表达性技能。在本节课中,研学单中“Write and say”任务则是将理解性技能转化为表达性技能的直观呈现。学生的理解性技能在完成导学单和研学单的过程中得以提升。写是运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输出信息的能力表现。写是在听、说、读的基础上形成的综合能力,也是检验表达性技能的有效方式。教师通过组员合作展示这一任务,形成“独立思考—组内交流—组内合作—组际展示”的模式,实现了学生的理解性技能转化为表达性技能,并且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优生带动学困生,实现知识的共享、能力的协同提升。这种由理解到表达的合作展示的形式,有效实现了教、学、评一体化。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的“共同要素说”指出,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况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也就是说,在两种学习中存在着相同的成分或因素时才会产生学习的迁移。拓学单承担着对本节课归纳整理并迁移运用的作用,它能检测本节课的学习效果,是教学评价的一个可视载体。
本节课的拓学单,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进行迁移运用,实现语音知识的触类旁通。拓学单中“找出绘本中其他字母发/ ʌ /的单词”,是对本节课语音知识运用的检测, “找出绘本中字母u不发/ ʌ /的单词”以及“你知道的字母u发/ ʌ /的单词”是对本节课语音知识的迁移的检测。
“一课三单”的课堂形式提倡启发式、合作式、探究式等多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运用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学习策略与方式来完成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在“一课三单”引导下的课堂凸显了以生为本的理念,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则实现了“课前自主学—课中学会学—课后自能学”的演变。从学习过程上看,每一个学生经历了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体验。教师长期运用“三单”,能引领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学习,学以致用,达成会学习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