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经针刺联合隔姜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继发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2023-05-05 02:22李琳郭建
颈腰痛杂志 2023年2期
关键词:主治夹脊腰椎间盘

李琳,郭建

(1.阜阳市人民医院针灸理疗科,安徽阜阳 236000;2.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医学科,四川成都 610000)

坐骨神经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见并发症,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延坐骨神经循行部位的放射性疼痛[1],疼痛通常可延续数周乃至数月,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2]。本研究采用循经针刺联合隔姜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继发坐骨神经痛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继发坐骨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继发坐骨神经痛的中西医诊断标准[3-4]。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中,男13例,女18例;年龄27~70岁,平均(43.68±5.74)岁;病程1个月~5年,平均(4.47±1.08)年。研究组中,男15例,女22例;年龄29~70岁,平均(43.85±5.69)岁;病程1个月~6年,平均(4.53±1.12)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自愿加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进行。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针刺治疗,取俯卧位,选穴:患侧阿是、环跳、腰俞、腰阳关、肾俞。腰骶疼痛者加双侧承扶、殷门,长强;下肢疼痛者加委中、昆仑、飞扬、承山。根据患者具体症状灵活选取穴位,取华佗牌0.3 mm×40 mm无菌针灸针,行平补平泻法,得气后调整针尖方向,便于经气向下肢扩散,留针30 min。

研究组采取循经针刺联合隔姜灸治疗。选穴:足少阳经痛者,取患侧夹脊、丘墟、悬钟、阳陵泉;足太阳经痛者,取患侧夹脊、昆仑、承山、委中。患者取俯卧位,局部皮肤用酒精消毒,取华佗牌0.3 mm×40 mm无菌针灸针,行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30 min。采用艾灸仪进行隔姜灸治疗,取新鲜生姜切成直径2 cm、厚4 mm的姜片进行隔垫,将艾灸仪头置于姜片之上,温度设置为40~50 ℃,持续30 min。每日1次,每周5次,5次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疗效评估标准,症状体征均完全消失,腰部活动范围恢复正常,直腿抬高可达80°以上,记为治愈;症状体征均基本消失,劳累后患处可能出现轻微疼痛,腰部活动范围基本恢复正常,直腿抬高可达60°以上,记为显效;症状体征均得到改善,患处肢体仍伴有疼痛感,阴雨天、劳累时情况加重记为有效;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记为无效。

(2)疼痛程度采用VAS评分进行评估;躯体活动受限程度采用改良罗兰-莫里斯残疾问卷(RMDQ)评估;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与行为评分法(BRS-6)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

(3)治疗前后,采用多功能肌电图仪检测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同时,空腹抽取5 mL静脉血,静置、离心,取上清液,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

(4)随访6个月,记录患者治疗3、6个月内的疾病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总体疗效方面,研究组治愈7例,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7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4.19%。研究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研究组的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RMDQ评分、WHOQOL-BREF评分和BRS-6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MCP-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4。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RMDQ评分比分)

研究组3、6个月内的复发率分别为2.70%(1/37)、5.41%(2/3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35%(6/31)与32.26%(1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表4 两组治疗前后WHOQOL-BREF、BRS-6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祖国医学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归于“腰腿痛”“痹症”等范畴,不通则痛,病程日久则肝肾亏虚,虚实夹杂[5]。《灵枢·经脉》中有云“膀胱足太阳之脉…是动则病…脊痛,腰似折”“肝足厥阴之脉…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可知该病与肝胆经、膀胱经等有密切关联,如此便为循经针刺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本研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分型论治,对肝胆经型患者,取夹脊、丘墟、悬钟、阳陵泉,其中夹脊可调节五脏六腑,主治肩、颈、背、腰部疼痛;丘墟健脾利湿、生发风气,主治颈项痛、下肢痿痹、中风偏瘫;悬钟疏肝益肾、清热生气,主治颈项强痛、下肢痿痹;阳陵泉强筋健骨,主治半身不遂、膝膑肿痛。对膀胱经型患者,取夹脊、昆仑、承山、委中,其中昆仑具舒筋活络、清热安神之效,主治腰骶疼痛、足踝肿痛;承山可固化脾土、运化水湿,主治腰膝劳累、腰背疼痛;委中具散瘀活血、舒筋通络之效,主治腰背疼痛、下肢痿痹等下肢病证。本研究采取隔姜灸的方式强化针刺治疗效果,增加治疗的持续效应。隔姜灸是常用的隔物灸法,具有祛湿散寒、温经止痛之效,能够有效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与无菌性炎症病变,并起到良好的镇痛效果[6]。

本研究采取循经针刺联合隔姜灸治疗,旨在结合循经针刺与温针灸的优势,提高疗效。研究表明,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腰痛VAS、腿痛VAS、RMDQ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WHOQOL-BREF、BRS-6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王琼[7]的研究结果相似。结果提示,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降低,躯体活动受限明显改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增加,提示患者受损神经得到修复,肢体功能明显改善。张振雨[8]发现,治疗后患者TNF-α、IL-6水平明显降低,炎症反应得到有效控制。本次研究表明,治疗后研究组血清TNF-α、IL-6、MCP-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NF-α、IL-6、MCP-1水平下调,提示机体的炎症反应得到有效控制。此外,再复发率方面,循经针刺联合隔姜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继发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显著,且持续效果较好,能够有效降低复发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循经针刺联合隔姜灸可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继发坐骨神经痛患者的腰腿疼痛,修复突出椎间盘压迫的神经根损伤,下调机体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其疗效显著,且持续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主治夹脊腰椎间盘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佛医方剂的品种、主治和用药特点
“颈夹脊”源流考略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从“肺主治节”论治COPD肺血管重构
主治医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