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艳丽,陈晓铤,丁海玲
耳聋是临床上的常见多发疾病,患者出现感音神经性听力受损,发病突然,发病原因较复杂。肝肾阴虚是肾阴虚和肝阴虚并举之证,主要是因肾阴虚造成肝阴不足,而耳聋正是肾阴虚的主要症状。以往临床上耳聋患者主要采用注射甲泼尼龙治疗,可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但治疗效果欠佳[1-3]。近年来,中医学理论愈发完善,中医药在疾病治疗上的应用也愈发广泛。六味地黄丸来自于《伤寒杂病论》,在肝肾阴虚方面的治疗效果颇为明显。本研究观察六味地黄丸辅助治疗肝肾阴虚型耳聋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6月茂名市中医院收治的肝肾阴虚型耳聋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6~68(45.26±2.37)岁。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5~67(45.24±2.42)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选择标准[4-5]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为肝肾阴虚所致耳聋;(2)基础资料完整,且对治疗过程中使用的治疗药物无禁忌证或过敏史;(3)患者及家属已知晓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意识障碍者;(2)合并认知功能障碍者;(3)合并精神障碍或既往有精神类疾病者;(4)治疗依从性差,或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40 mg耳后注射,每1~2天注射1次,共注射3~5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河南时珍制药有限公司生产)8丸口服,每天3次,共治疗10 d。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纯音听阈值;(2)临床症状评分:主要评价患者耳鸣、耳闷胀感,评分范围均是0~3分,0分表示无症状,1分表示伴有轻度症状,2分表示伴有中度症状,3分表示伴有重度症状,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临床症状越严重[6];(3)炎性因子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介素-10水平;(4)不良反应:包括头晕、胃肠道反应及高血压等。
1.5 疗效评定标准[7]显效:治疗后患者的受损频率听力恢复至正常,或达到患病前的听力水平;有效:患者治疗后受损频率听力提高>20 dB;无效:治疗后患者受损频率听力提高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1 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2,P=0.028),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纯音听阈值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纯音听阈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纯音听阈值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纯音听阈值比较
2.3 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耳鸣、耳闷胀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耳鸣、耳闷胀感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见表3。
表3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分)
2.4 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介素-10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治疗前降低,白介素-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降低或升高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见表4。
表4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5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8),见表5。
表5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例(%)]
耳聋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发生率,多数患者为突然性发病,若不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有可能进展为终身性耳聋和耳鸣。近年来,耳聋的发生率不断提高,且患病群体涵盖各个年龄段,对广大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均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现代医学认为,耳聋的发生和内耳血管纹功能障碍、血管痉挛、血栓栓塞及血栓形成等有关[8-10]。由于病因不明确,选择治疗方案时存在诸多的争议。但西医临床上公认的治疗药物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减少耳组织中的炎性部位组织损伤,维持内耳电解质平衡,从而减轻内耳毛细胞水肿,使耳蜗内淋巴处于稳定状态。并且,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可调节耳蜗血管纹的形态和功能,起到抗血小板凝集的治疗效果,改善内耳循环。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是临床上应用较广泛的糖皮质激素药物,可起到抑制免疫、抗病毒及抗炎的治疗效果,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耳蜗血流,从而恢复患者的听力[11-12]。但若全身给药则会增加用药不良反应,且很难通过血—迷路屏障,当药物达到内耳病变部位时,药物浓度降低,导致药效难以彻底发挥。若局部给药可增加内耳局部药物的浓度,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抑制炎性反应,改善内耳免疫状态[13-14]。
中医上认为,肝肾阴虚是导致耳聋的主要病机之一,肾精开窍于耳,肾精足则耳聪敏,肾精虚则耳鸣、耳聋,故耳聋的发生与肝肾阴虚存在直接联系。六味地黄丸中的主要成份包括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及泽泻,其中,熟地黄可补血滋阴、补益精髓;酒萸肉可补益肝肾、收敛固涩;牡丹皮可清热凉血、消炎止痛、活血化瘀;山药可补脾胃、生津、补肾;茯苓可利水渗湿、益脾和胃;泽泻可利水、渗湿、泄热。诸药合用有滋阴补肾之功效。现代药理学表明,六味地黄丸可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同时可调节肾脏功能,促进机体内代谢产物的排泄,还可保护心血管系统[1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纯音听阈值低于对照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白介素-10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六味地黄丸辅助治疗肝肾阴虚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症状,减轻炎性反应,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六味地黄丸辅助治疗肝肾阴虚型耳聋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纯音听阈值和临床症状,同时可改善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