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庭选 马好 郭玲玲
【摘 要】 探寻高校财务转型的动力机制,对提升高校财务管理能力、扎稳高校办学根基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多主体关系分析、博弈理论,构建了地方政府与高校、高校与高校财务人员之间的两组博弈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和分析发现:影响高校是否开展财务转型的因素有地方政府转型奖贴、转型宣传、转型派生收益、转型派生成本、转型绩效等;而财务人员参与转型的积极性则受高校激励强度、消极参与的机会损失以及转型成本等因素的影响。最后,文章从外部基础赋能和内部发展推进两个视角构建了高校财务转型的整合性驱动机制。
【关键词】 高校财务; 财务转型; 动力机制; 博弈分析
【中图分类号】 G475;F234.3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3)09-0096-06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高度,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专门部署,充分彰显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的确,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因此,近年来,我国对高等教育事业的经费投入不断加大,高校经费来源也呈现出更加多元、复杂的特点。高等教育事业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高校财务管理也面临新的挑战。数智化时代的加速演进使得高校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脆弱性逐渐暴露,无法全方位适应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新要求。如何在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下管好用好办学经费已经成为高校财务管理首要解决的难题。“因数而智,化智为能”。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高校财务转型正逢其时。以新兴技术引领高校财务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提升高校财务管理能力,对于扎稳高校办学根基、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回顾
数智化时代背景下,高校财务转型发展已是必然趋势。因此,近年来,关于高校财务转型的研究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已有文献统计显示,关于高校财务转型问题的研究主要聚焦在转型方向、转型策略以及转型困境等方面。关于高校财务转型的方向,王静梅[1]指出,面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高校财务应主动利用“大智移云物区”等新技术,从传统核算型财务向管理型、战略型财务转型。刘岚[2]指出,虽然当前“双一流”高校财务基本实现信息化,但大量业务依靠手工操作,未来还需转型为主要依赖智能信息技术的财务。关于高校财务转型的策略,孙宝宁等[3]通过分析“大智移云”时代高校财务管理的趋势,提出了信息化优化管理、业财融合数据共享、建立信息化决策支持、智能财务人才培养四种转型策略。范悦敏等[4]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从会计核算、预算管理、部门协同、决策咨询等方面阐述了该校财务信息化建设路径。对于高校财务转型的困境,毛成银等[5]指出一些高校对于财务转型认识不到位导致压力传导层层递减,整体转型呈现“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江小琴[6]指出虽然许多高校已经认识到财务转型的必要性,但迫于经济压力难以施行,提出省级财政部门应牵头部署,着力化解高校财务转型的经济压力。而蔡雪辉[7]认为高校财务转型最大的困境在于人,即复合型财务人才的相对匮乏以及财务人员对新形势下财务变革的抵触,导致高校财务转型难以真正落地。
综上,虽然目前关于高校财务转型的研究日渐丰富,但鲜有文献从博弈视角展开研究。事实上,从复杂适应系统(CAS)的理论视角出发,高校财务转型就是对传统财务运行模式的渐趋改变乃至重建的过程,而在这期间,系统运行的动力来源即依托相关主体基于外部环境变化做出的自适应行为以及对于自身潜在利益的最大化追求。亦即只有在预期净收益超过预期成本的情况下,一项制度才有可能被推动和实现[8]。因此,从这个现实层面来看,高校财务转型所涉及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如地方政府)、内部利益相关者(如高校财务人员)以及高校自身的行为策略选择实际上均是围绕获利而展开的反复博弈。而最终高校财务转型能否实现也将取决于多元主体利益调适的结果。对此,本文基于多主体关系分析、博弈理论,从外部基础赋能和内部发展推进两个视角出发,构建地方政府与高校、高校与高校财务人员(以下简称“财务人员”)之间的两组博弈模型,探究多主体参与高校财务转型的行为策略选择以及关键影响因素,构建多主体参与高校财务转型的动力机制,从而为加快推进高校财务顺利转型、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注智赋能。
三、高校财务转型的微观动力结构及驱动机理
如图1所示,考虑到各参与主体的异质性与交互关系的复杂性,为更清晰地解释其结构逻辑,本节从两个方面阐释高校财务转型的微观动力结构及驱动机理:地方政府和高校激励与约束关系下的外部基础赋能、高校与财务人员互惠共生关系下的内部发展推进,为下文设计构建地方政府与高校、高校与财务人员的两组博弈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一)外部基础赋能——地方政府与高校的激励与约束关系
财务管理作为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高度重视和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是地方政府贯彻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应有之举。因而,为了促进高校财务转型,一方面,地方政府会采取一系列正向激励行为。具体而言,高校要实现财务转型,势必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转型结果也必然兼顾成功与失败两种可能。若地方政府没有开展有效的激励和扶持措施,在高校原本办学经费紧张、传统思想观念落后等现实因素的桎梏下,高校可能会漠视甚至无视这种变革。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会采取相关负向惩戒措施。具体而言,大多数高校主要依托地方财政开展办学,对于地方政府具有较强的资源依赖性。相应的,地方政府对高校财务管理的目标也应当是希望其能够实现资源注入到资源输出的“价值增值”。若高校因管理不善导致资金浪费、使用效益低下,地方政府可通过核减以后年度预算对高校予以惩戒,进而倒逼其提升财务管理能力,实现财务转型。综上,地方政府正向激励与负向惩戒行为均可能对高校财务转型起到驱动作用。基于此,本文构建地方政府与高校的两方博弈模型,从而探究在外部基础赋能模式下,地方政府与高校参与财务转型的策略选择与均衡条件。
(二)内部发展推进——高校与财务人员的互惠共生关系
财务人员作为高校财务转型的相关利益主体,与高校既存在利益的协同,又存在利益的冲突。具体而言,从长远发展来看,高校财务实现转型对财务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提升与职业发展虽有所裨益,但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难以一蹴而就。财务人员作为理性人,也会追求个人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高校财务转型的“持久战”中,必然会选择风险承担最小、付出成本最少的行动策略。因此,若高校在财务转型过程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如实行差异化的分配策略,给予积极参与转型的财务人员更高的收益分配比例,从而形成高校主动投入、财务人员乐于参与的互惠共生局面,可能对提升财务人员参与积极性,进而推进高校财务转型起到驱动作用。综上,本文基于互惠共生关系下的高校和财务人员,构建两方博弈模型,从而探究在内部发展推进模式下,高校与财务人员参与高校财务转型的策略选择与均衡条件。
四、模型构建及演化分析
(一)地方政府—高校两方博弈
1.模型构建
假设1:博弈过程中只包含两方利益主体,分别为地方政府和高校。双方均为有限理性,在非完全信息的条件下进行多次博弈以寻求最优策略。
假设2:地方政府的策略空间为(高强度履责,低强度履责)。其中,地方政府在高校财务转型过程中选择高强度履责的概率为x,选择低强度履责的概率为1-x。高校的策略空间为(积极转型,维持现状)。其中,高校选择积极进行财务转型的概率为y,选择维持财务运行现状的概率为1-y,x,y∈(0,1)。
假设3:根据上文的理论分析,将地方政府履责行为分为正向激励和负向惩戒。其中正向激励包括开展转型宣传(U)、对积极进行财务转型的高校发放转型奖贴(V);负向惩戒表示地方政府对资金管理不善、使用效益低下的高校核减以后年度预算(可视为地方财政的结余收益)(W)。当地方政府选择高强度履责时,执行成本分别为U、V、W;当地方政府选择低强度履责时,执行成本分别为r1U、r1V、r1W(r1为成本差异系数且0<r1<1)。
假设4:高校选择积极进行财务转型获得的派生收益为ΔPu(资金使用效益的提升、与企业合作开展智能财务研究工作的收益等),所消耗成本为ΔCu。高校选择维持财务运行现状时,所消耗的成本为r2ΔCu(r2为成本差异系数且0<r2<1)。
假设5:地方政府在高校选择积极进行财务转型时获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Eg(经费使用效益提升、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等)。
根据以上假设,地方政府和高校博弈的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
在地方政府与高校的博弈中,地方政府选择“高强度履责”策略的期望收益为G11,选择“低强度履责”策略的期望收益为G12,其中:
G11=y(Eg-U-V)+(1-y)(W-U) (1)
G12=y[Eg-r1(U+V)]+r1(1-y)(W-U) (2)
由式1、式2构建地方政府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F(x)=x(1-x)[y(r1-1)(U+V)+(1-y)(1-r1)(W-U)](3)
同理,高校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F(y)=y(1-y)[ΔPu+(r2-1)ΔCu+x(W+V)+r1(1-x)(W+V)](4)
联立式3、式4构建由地方政府和高校的二维动力系统(I):
F(x)=x(1-x)[y(r1-1)(U+V)+(1-y)(1-r1)(W-U)] F(y)=y(1-y)[ΔPu+(r2-1)ΔCu+x(W+V)+r1(1-x)(W+V)]
2.博弈模型均衡解分析
根据演化博弈的稳定策略定义,对于系统(I),令F(x)=0、F(y)=0,得到該系统的五个局部平衡点分别为E1(0,0)、E2(0,1)、E3(1,0)、E4(1,1)、E5( ),参考Friedman[9]提出的雅各比矩阵局部稳定分析法,将E1—E5代入系统(I)的雅各比矩阵J中,经计算若Det(J)>0,Tr(J)<0,则该点为演化稳定策略(Evolutionary Stable Strategy,ESS)。下面分情况讨论:
情形1:当W<U,ΔPu+r1(W+V)<(1-r2)ΔCu,ΔPu+W+V>(1-r2)ΔCu或W<
U,ΔPu+W+V<(1-r2)ΔCu时,点(0,0)是系统(I)演化的稳定点,演化相位图如图2(a)所示。这一情形下,地方政府的履责成本较高,囿于财政压力,其倾向选择低强度履责。而在缺少地方政府有效的激励与监督下,高校很难主动改变原有财务管理模式,其倾向选择维持现状。
情形2:当W>U,ΔPu+r1(W+V)<(1-r2)ΔCu,ΔPu+W+V<(1-r2)ΔCu时,点(1,0)是系统(I)演化的稳定点,演化相位图如图2(b)所示。这一情形下,地方政府的履责成本较低,为积极推动高校财务转型,其倾向选择高强度履责。但由于政策制定不合理,对转型高校的倾斜性支持不够,政府此举并没有对高校财务转型起到实质性的助推作用,高校倾向选择维持现状。
情形3:当W>U,ΔPu+r1(W+V)<(1-
r2)ΔCu,ΔPu+W+V>(1-r2)ΔCu时,此时系统(I)无稳定点,但得到中心点(x?觹,y?觹),演化相位图如图2(c)所示。这一情形下,地方政府由于履责成本低而倾向选择高强度履责。高校受政府的扶持政策吸引,开始积极推进高校财务转型。地方政府鉴于高校转型整体积极性有所提升,为了节省财政支出开始降低履责强度。高校发现地方政府的扶持和监督力度有所下降,开展各项财务转型工作的积极性也随之下降,由此出现地方政府和高校的动态重复博弈。
情形4:当W>U,ΔPu+r1(W+V)>(1-r2)ΔCu或W<U,ΔPu+r1(W+V)>(1-r2)ΔCu时,点(0,1)是系统(I)演化的稳定点,演化相位图如图2(d)所示。这一情形下,无论地方政府选择何种策略,高校财务转型都获得正收益,其倾向选择积极转型。地方政府鉴于高校转型积极性而倾向选择低强度履责。
综上,地方政府和高校都是有限理性经济人,其策略选择的最终目的都是实现自身效益最大化。由上述分析可知:(1)当高校财务转型成本较高导致净收益为负时,只有当地方政府选择高强度履责的概率高于临界值(x?觹)时,高校才会选择积极转型。而当政府囿于财政压力无法发挥作用时,提升高校在转型中获得的派生收益亦能有效推动其转型发展。在此情形下,高校的策略选择受地方政府的转型宣传(U)、转型奖贴(V)、对资金管理不善的高校核减以后年度预算的额度(W)以及转型派生收益(ΔPu)、转型成本(Cu)等因素的影响;(2)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如果在推进高校财务转型过程中的各项投入尚在地方财政所能负担的范围之内,且高校积极进行财务转型的概率低于临界值(y?觹)时,地方政府才会选择高强度履责策略。反之,若履责成本过高,囿于地方财政压力,地方政府对推进高校财务转型的履责强度都会有所下降。这一情形下,地方政府的策略选择受转型宣传(U)、转型奖贴(V)以及对资金管理不善的高校核减以后年度预算额度(W)的影响。
(二)高校—财务人员两方博弈
1.模型构建
假设1:博弈过程中只包含两方利益主体,分别为高校和财务人员。双方均为有限理性,在非完全信息的条件下进行多次博弈以寻求最优策略。
假设2:高校的策略空间为(积极转型,维持现状)。其中,高校选择积极进行财务转型的概率为y,选择维持财务运行现状的概率为1-y。财务人员的策略空间为(积极参与,消极参与)。其中,财务人员在高校财务转型过程中选择积极参与的概率z,选择消极参与的概率为1-z,y,z∈(0,1)。
假设3:财务人员的基本收益为Pt。当高校选择积极进行财务转型时,财务人员积极参与的转型绩效为R。同时,财务人员获得的绩效奖励为αR(α为激励强度系数且0<α<1),所耗费的成本为ΔCt。当财务人员消极参与高校财务转型时,所耗费的成本为r3ΔCt(r3为成本差异系数且0<r3<1)。
假设4:当高校选择积极进行财务转型时,财务人员消极参与产生的机会损失为M(绩效考核、职务晋升、退出机制等),其他变量同上文,不再赘述。
根据以上假设,高校和财务人员博弈的支付矩阵如表2所示。
在高校与财务人员的博弈中,高校选择积极进行财务转型的期望收益为G21,选择维持现状的期望收益为G22,其中:
G21=z[ΔPu+(1-α)R-ΔCu]+(1-z)(ΔPu-ΔCu)
(5)
G22=z(-r2ΔCu)+(1-z)(-r2ΔCu) (6)
由式5、式6构建高校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F(y)=y(1-y)[ΔPu+z(1-α)R-(1-r2)ΔCu](7)
同理,财务人员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F(z)=z(1-z)[y(αR+M)-(1-r3)ΔCt] (8)
联立式7—式8构建由高校和财务人员的二维动力系统(II):
F(y)=y(1-y)[ΔPu+z(1-α)R-(1-r2)ΔCu] F(z)=z(1-z)[y(αR+M)-(1-r3)ΔCt]
2.博弈模型均衡解分析
对于系统(II),令F(y)=0、F(z)=0,得到该系统的五个局部平衡点分别为H1(0,0)、H2(0,1)、H3(1,0)、H4(1,1)、H5(x?觹,y?觹),其中y?觹=■,z?觹=■。将H1—H5代入系统(II)的雅各比矩阵J中,经计算若Det(J)>0,Tr(J)<0,则该点为演化稳定策略(Evolutionary Stable Strategy,ESS)。下面分情况讨论:
情形1:当ΔPu+(1-α)R<(1-r2)ΔCu,αR+M>(1-r3)ΔCt或ΔPu+(1-α)R<(1-r2)ΔCu,αR+M<(1-r3)ΔCt或ΔPu<(1-r2)ΔCu,ΔPu+(1-α)R>(1-r2)ΔCu,αR+M<(1-r3)ΔCt时,点(0,0)是系统(II)演化的稳定点,演化相位图如图3(a)所示。这一情形下,高校财务转型所需成本较高,在校内经费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其倾向选择维持现状。财务人员作为理性经济人,在缺少高校积极动员与激励的条件下,其倾向选择消极参与。
情形2:当ΔPu>(1-r2)ΔCu,αR+M<(1-r3)ΔCt时,点(1,0)是系统(II)演化的稳定点,演化相位图如图3(b)所示。在此情形下,高校财务转型发展获得正收益,其倾向选择积极转型。对于财务人员而言,虽然高校实施了相关激励措施,但由于激励强度较低,财务人员积极参与获得的收益不足以弥补成本,其倾向选择消极参与。
情形3:当ΔPu>(1-r2)ΔCu,αR+M>(1-r3)ΔCt时,点(1,1)是系统(II)演化的稳定点,演化相位图如图3(c)所示。在此情形下,高校财务转型获得正收益,其倾向选择积极转型。同时,在高校有效的激励下,财务人员积极参与也可获得更多的收益,基于自身效益最大化原则,其倾向选择积极参与。
情形4:当ΔPu<(1-r2)ΔCu,ΔPu+(1-α)R>(1-r2)ΔCu,αR+M>(1-r3)ΔCt時,此时系统(II)有两个稳定点,分别为(0,0)和(1,1)。这一情形下,系统最终会收敛稳定至哪种策略取决于博弈双方的初始状态和支付矩阵。如图3(d)所示,当初始状态位于ABOD区域时,系统将收敛至(0,0);当初始状态位于CODB区域时,系统将收敛至(1,1)。当面积SABOD>SCBOD时,系统收敛于(0,0)的概率大于(1,1);当面积SABOD<SCBOD时,系统收敛于(1,1)的概率大于(0,0);当面积SABOD=SCBOD时,系统收敛于两种状态的概率相等。
綜上,高校和财务人员作为有限理性经济人,其策略选择均与各自的成本收益密切相关。由上述分析可知:(1)高校的策略选择受转型派生收益(ΔPu)、转型成本(ΔCu)、财务人员积极参与的转型绩效(R)等因素的影响,即只要高校在财务转型中获得正收益,高校都会倾向于选择积极转型。而情形4表明,当高校积极转型获得的派生收益不足以弥补转型成本时,财务人员积极参与所创造的转型绩效仍可刺激高校主动转型,这说明有效的财务人员参与是助力高校财务转型的关键因素。(2)财务人员的策略选择受激励强度(α)、消极参与的机会损失(M)以及转型成本(ΔCt)等因素的影响,即只要财务人员在转型过程中获得的净收益小于0,财务人员作为有限理性经济人都会倾向选择消极参与。此时高校则需采取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来提升财务人员参与转型的积极性。
五、高校财务转型的整合性驱动机制探讨
通过上述对地方政府、高校以及财务人员之间的博弈关系分析,从外部基础赋能和内部发展推进两个视角分别构建了地方政府和高校、高校和财务人员之间的两组博弈模型,分析了各主体参与高校财务转型的行为策略选择及关键影响因素。但上述分析仅解锁了多主体参与转型发展的理论策略选择,归结到现实中,如何才能实现地方政府、高校以及财务人员多元利益的有机耦合?亦即理论逻辑与实际行动如何转换?对此,尚需探索构建高校财务转型的整合性驱动机制,如图4所示。
(一)外部基础赋能机制:地方政府发挥区域性统筹活力
地方政府作为统筹区域发展的核心领导力量,其出台的政策和意见对高校发展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根据上文的博弈分析可知,地方政府可通过开展转型宣传、发放专项奖贴以及对资金管理不善的高校核减以后年度预算等行为赋能高校进行财务转型。但高校财务转型是一项逐步推进和持续改进的系统工程,若要构建地方政府外部基础赋能的长效运行机制,首先应当正确认识地方财政对教育资源投入的有限性。在地方政府与高校的两方博弈下,当高校在财务转型中获得的派生收益大于转型成本时,存在地方政府低强度履责、高校积极转型的可能。因此,从这个层面可以反映出在地方财政扶持强度有限与高校转型资源短缺的现实制约下,地方政府可转换赋能方式,发挥政策设计在高校与市场之间的链接能力,倡导高校与企业开展智能财务研究与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合作。一方面,通过充分发挥高校的智力资源优势,增加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获得的派生收益,渐进破除单边依赖地方政府资源注入的办学模式;另一方面,高校通过与企业开展深度协同与合作,联合打造出适应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高校财务管理体系。
(二)内部发展推进机制:高校与财务人员“互惠共生”博弈关系的确立
内部发展推进机制是激活高校财务转型内生动力的根本支撑。正如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家乔治·凯勒所言,革新与其说需要更多的资源,不如说需要能够推动革新的人。在推动高校财务转型的初级阶段,地方政府的政策牵引往往发挥先导作用,但随着转型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立以高校和高校财务人员为行动主体的内部发展推进机制才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发生实质性转变的关键。前述研究表明,在高校与财务人员的两方演化博弈下,当高校转型派生收益小于成本时,财务人员积极参与仍可刺激高校主动转型,这说明有效的财务人员参与是助力高校财务转型的关键。而财务人员是否愿意积极参与其中则与个人的成本收益密切相关。亦即,要构建行之有效的内部发展推进机制,高校应注重激发和保持财务人员的参与活力。因此,高校财务转型的进阶阶段应是基于高校与财务人员“互惠共生”的博弈关系实现组织与个体的有益联结。一方面,高校可以采取绩效奖励的方式,给予财务人员更高的激励强度。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的政策设计,如绩效考核、职务晋升要求、退出机制等提高财务人员消极参与的机会损失,从而降低消极参与高校财务转型的人员比例。
【参考文献】
[1] 王静梅.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视域下高校财务转型路径[J].绿色财会,2022(10):5-7.
[2] 刘岚.论“双一流”高校财务转型的方向与措施[J].财会月刊,2019(23):49-54.
[3] 孙宝宁,郭菲.“大智移云”时代高校财务转型策略研究[J].会计之友,2021(23):134-140.
[4] 范悦敏,张湘怡,王光艳.高校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思考——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J].财务与会计,2021(16):16-19.
[5] 毛成银,叶剑.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财务转型的思考[J].会计之友,2020(18):99-103.
[6] 江小琴.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构建研究[J].会计之友,2017(24):94-96.
[7] 蔡雪辉.大智移云时代高校财务工作的挑战与创新[J].会计之友,2018(24):65-68.
[8] 道格拉斯诺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9] FRIEDMAN D.Evolutionary games in economics[J].Econometrica,1991,59(3):637-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