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万祥
摘要:对于中小学班主任而言,中途接班可能会因学生“恋旧”心理、先入为主、习惯影响等,遭遇更大的工作挑战。文章记录作者高三中途接班,以爱为引领,家校协同,用短短一年将一个“后进班”带入“先进班”行列的过程,并重点指出携爱前行、协同共育,是做好中途接班工作的有效经验;温情教育、融入为先,赏识教育、建立自信,树立威信、亲师信道,家校协同、合力共育,以文化育、凝成集体,建设团队、激活干部,夯实基础、提高成绩,是做好中途接班工作的有力举措。
关键词:班主任;中途接班;爱的教育;协同共育
中图分类号:G631;G45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09-0033-04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基于‘五育并举’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研究———以西北师大附中为例”(GS[2021]GHBZ16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李镇西老师在《中途接班如何赢得学生的信任?》一文中讲述了陶雪梅老师中途接班的感人教育故事,引发了很多班主任的共鸣,笔者也不禁想起自己接任本校2019届高三14班的难忘经历。的确,中途接班会遇到“恋旧”心理、先入为主、习惯影响等带来的巨大挑战,想让学生接受自己确实需要接任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尤其是接到一个后进班级时,接任者付出的艰辛往往数倍于平时。不过,身为教育工作者,笔者还是笃信,一切基于爱的教育,必将结出丰硕的果实;只要家校协同、齐心协力,也能在教育甘霖缺失的贫瘠土壤上创造新的惊喜。
2018年7月,刚结束18届高三教学工作的笔者中途接任了2019届14班的班主任工作。学生处宋主任坦诚地告诉笔者:这个班高一时班级养成教育未做好,问题较多;中途已换过一次班主任,效果不好,学生和家长意见很大;迫于压力,学校决定更换班主任,但找了好几位老师,都被拒绝了。虽然当时笔者已是教研室副主任,但学校经过综合考虑,还是决定把这个重担交给笔者。就这样,笔者被仓促地“绑”上了14班的“战车”。
虽然此前笔者已有二十多年的带班经历,但真正了解到班级的实况,笔者还是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而等到笔者翻看全年级的历次考试成绩统计,才真正意识到自己面临的情况有多么严峻:全年级有10个理科平行班,班级之间总分差一般在10分左右,而14班在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中班级总分平均668.2分,与平行班班级总分平均743.8分相差75.6分之多,比倒数第二名的班级还低30多分。当过班主任的教师都知道,在进入高三之际,这是令人多么绝望的差距。
但笔者深知,身为教师,无论面对怎样的学生,应始终要有“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经过与学生、任课教师的交流及笔者的观察,笔者发现班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听讲状态非常不好;二是学习主动性差;三是作业质量差,收交困难;四是纪律散漫;五是学生普遍缺乏自信,自暴自弃倾向严重。在这样艰难的处境中,笔者开始了自己的教育探索。
成绩的提高、班风的转变非一朝一夕之功。面对陌生的学生、陌生的班级,在仅有的三百四十多天里,笔者该做些什么,才能扭转“乾坤”?笔者想起钱理群教授推赏的一句话:教育要“保持一些古典的心情”,“善于等待”,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从容的心态对待工作,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不指望一蹴而就。受此启发,综合研判后,笔者确定了自己的工作思路:从爱出发,关心每一位學生;团结任课教师,凝聚每一份教育力量;家校协同,整合每一份教育资源。具化为三十字方针:树信心、扬正气,细管理、强纪律,抓课堂、抓作业,促先进、督后进,轻结果、重过程。怕什么艰难险阻,进一寸自有一寸的欢喜;怕什么结果难看,坚持走好每一步,无悔青春自芬芳。带着背水一战的决心,年逾半百的笔者拖着满是病痛的身体,付出了比年轻人更多的心血与努力。
回首当年,笔者将这一年中途带班经验,归结为以下几点。
1.温情教育,融入为先
接手班级后,几位领导先后都对笔者说过:这个班,要狠心严管,争取短时间内有所改观。但笔者没有这样做,笔者觉得继任班主任工作的关键是融入班级,而不是高压施治。为此,笔者跟年级主任令老师交流时坦言:首要的,是要让学生先接受我,否则我的所有举措都未必有用。于是,笔者跟学生谈话,更多地了解班级和他们个人的优点、长处;对于犯错误的同学,笔者很少批评,只是引导他们如果换一种做法,会不会更好;对表现好的人、事,笔者抓住机会及时表扬;在所有与集体或个人荣誉有关的场合笔者挺身而出,维护学生。在班主任例会上,笔者诚恳要求年级所有的教师突破成见,不要在其他班级学生面前渲染对我们14班的负面情绪。一段时间后,学生发现笔者是维护他们的,笔者真心希望他们好,是和他们“一路”的,就渐渐与笔者亲近起来,主动和笔者交流班上的事,笔者的一些想法也容易落实了,对带好这个班也更有信心了。教学生,先要爱学生,爱学生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是每一次班级活动中事无巨细的操劳,是每一次学生需要时无私倾心的付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带14班的过程中,笔者再一次深刻体会到了爱的力量。
2.赏识教育,建立自信
取得信任只是第一步,让我们班学生获得进步才是笔者的目标。过去两年,班级受到了外界(教师、同学、家长等)太多的批评否定,导致学生普遍缺乏自信。海伦·凯勒说:“信心是命运的主宰。”重拾自信,是学生取得进步的前提。为此,在班级管理中,笔者有意识地突出赏识教育,多肯定,多鼓励。一是争取荣誉奖励。只要学生有进步,笔者就为其争取荣誉奖励。二是增设临时语文课代表。每次考试语文成绩最高的,可担任临时语文课代表,任期直到下次考试之前。笔者发现,担任过临时课代表的同学,各方面的积极性会更高,也会和笔者更“亲近”。三是表扬、鼓励班干部。如每个课间都查看地面是否干净,尽职尽责的卫生委员,能及时收发作业、与任课教师配合较好的课代表,都会受到笔者的当众表扬,之后他们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会更高、更强。四是指导学生编写《班级手册》,搜集每个学生入校以来获得的所有荣誉,专列一栏,将他们自己都几乎忘了的荣誉“发掘”出来,唤回他们的自信。渐渐地,我们班也悄然出现在学校、年级的表扬名单中。赏识教育,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自身的潜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树立威信,亲师信道
学生愿意亲近老师,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其教育;学生尊重自己的老师,才能信奉其教导,听从其教诲;学生敬佩自己的老师,才会以之为榜样,遵行其做法。基于此,笔者借着高三任课教师调整的契机,加大了对任课教师的宣传力度。笔者利用班会介绍教师,让家长宣传教师:教数学的曹老师,教化学的李老师,教生物的宋老师,教物理的魏老师,包括笔者,都是省级骨干教师,其他青年教师也都是市、校级教学能手;宋老师参与了国家教材的编审,曹老师、李老师带了多届毕业班,成绩辉煌……笔者也介绍了自己几次中途接任班主任的工作经历和成绩,让大家对笔者有信心。学生们从对教师的介绍中,感受到学校的重视与信任,也感受到笔者带领他们改变的决心,听课的情绪状态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身为班主任,帮助教师树立威望,对改善学生听课状况会有明显的效果。
4.家校协同,合力共育
教育最大的力量来自全社会正向的合力,这其中尤以家校协同最为关键。家校协同育人是一个互补的过程,学校教育如果忽视家庭教育的影响,缺少家庭配合,必然会因孤军作战而事倍功半;家庭教育如果与学校教育不同频,方向不一致,也将举步维艰,难以奏效。接手班级后,笔者迅速组织了家委会,拓宽了了解学生的渠道,使得工作更有针对性,更高效;拓展了家长建言献策之路,加深了家长对班级管理举措的理解。笔者和家长分工协作,有计划地推进学生教育。在家校协作的第一阶段,家长着重推进学生的“敬师”教育,教师重点推进学生对家长的理解教育。通过家长会,笔者让家长了解教师,并向孩子宣传,提升教师在孩子心中的威望,提高了教育成效。家长对学生的“理解教育”,和谐了家庭关系,健全了学生心理,使学生能更专注于学习。在家校合作的第二阶段,笔者邀请家长写“家长寄语”并积极参与《班级手册》编制,勉励孩子,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家校合作的常态阶段,笔者邀请家长中的“专家”举办讲座,给予学生心理、学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家校协同,合力共育,构建学生成长共同体,做好多方教育资源的整合,是实现教育效益最大化的捷径。
5.以文化育,凝成集体
良好、健康的班级文化是班级教育的核心力量,会对学生的思想及学习、生活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形成班级凝聚力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
笔者利用编辑《班级手册》之机,引导学生自己来撰写“班级介绍”;让学生自己討论设计班旗、班徽等并进行解读;让学生请校长、书记、教务主任、学生处主任、年级主任分别为班级题词,并领会各位领导对班级的期望;编辑校训、学校办学理念、年级精神,并领会学校文化、年级文化;在“班级荣耀”栏目,罗列进入高中以来,各位同学在各种活动中为班级争得的荣誉,激发大家的集体荣誉感;请课代表邀请教师题写班主任寄语、任课教师寄语等,并提出希望、要求;让学生写出“自励语”,全部汇总收录,时时自警,并互相勉励;发布《学期班级管理思路》《致14班全体学子书》,明确管理举措,激发学生的奋斗热情;设计“个人成长档案”,记录个人成长历程,客观分析自我状况,做好近远期奋斗目标和阶段性规划……总之,笔者通过《班级手册》、“学习园地”等多种阵地,凸显学校文化、年级文化、班级文化,以文化育人,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及目标意识,使得良好的班级氛围逐渐形成,环境育人的效果逐渐显现。
6.建设团队,激活干部
最大程度地发挥班干部的作用,是笔者的又一项努力。接手班主任后,笔者发现了一个特别棘手的问题:前面两任班主任,任命了过多的班、团干部,全班59人,大小干部竟有30多人。干部太多,难免人浮于事。如何迅速建立新的班级管理团队?笔者的想法是:建成“统一战线”,想方设法调动现有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笔者的做法是:对现有班干部重新进行工作分工,让他们明确各自的职权范围和责任。如3名班长,1名负责早、午、晚及上课几个关键点的考勤,1名负责课堂纪律,1名负责与班主任沟通,协调、督查其他班干部的工作及其他事宜。2名生活委员,1名负责教室卫生、黑板讲桌的擦拭,1名负责住校生宿舍的卫生督查……这样,能使得班干部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专人负责。责任明确后,班上有问题,笔者便“唯具体负责干部是问”。负责任的干部,笔者会当众表扬;出现工作漏洞的干部,笔者会让其说明原因,大家共同解决,避免再犯。同时,根据班级存在的问题,笔者设计好活动主题,让班干部组织主题班会,引导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慧学习,智慧生活。经过一个阶段的努力,班级面貌大为改观,笔者也乐得“清闲”。笔者更深切地体会到,调动班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让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发挥出班、团干部团队的作用,是班主任管理工作最简捷有效的方法。
7.夯实基础,提高成绩
班级管理的成效,最终还要拿“学习成绩”这个试金石来检验。笔者分析比对后发现,与其他班级相比,14班后进生人数太多,且差距悬殊。就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来看,全年级理科生693人,在600名之后的93人中,本班有18人;总分满分900分,本班600分以下15人,500分以下8人,最低分只有363分。面对这种情况,笔者把工作重点放在了促“后进”上。笔者和任课教师对全班学生逐个进行了分析,决定因人施教:每个教师“领养”几个学生,给他们“开小灶”,主抓基础,并有针对性地设计分层练习,结合年级实行的“导师制”,定时定点进行分层辅导。笔者深知,全面撒网,有时反而捕获不多。根据理科班的特点,笔者决定亲自抓数学,把数学作为提高总成绩的抓手。笔者筛选出班上历次考试数学成绩均低于70分(注:满分150分)的15名同学,成立“数学基础班”。数学曹老师按笔者的要求专门搜集了各个专题最简单的一些题目。每周六,笔者安排学生预习数学课本上某个专题的内容。两天后的周一晚上6誜30,他们来到指定的教室,领取这个专题的练习题来做,一个小时内完成。7誜40,由曹老师逐题进行讲解,直到大家完全理解。课后,要求学生简要写出课堂小结。就这样,从2018年7月坚持到2019年6月,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在进步的道路上蜗行摸索。成绩的提高是艰难的、缓慢的,但坚持一定会有成效的。
精耕细作,春华秋实。在全体任课教师、同学、家长等共同努力下,14班在班级面貌上大有改观,在学风、纪律上都大有进步,年级主任多次在会上提出了表扬。高考成绩出来后,笔者大喜过望。“数学基础班”的15名同学,除了1名考了99分,其他14名同学都在100分以上。而得99分的那名同学,原来数学成绩大多稳定在三四十分。全班的高考成绩也出人预料得好:当年14班在校参加高考的共46人,有44人成绩在480分以上(一本线是470分);全班进入全省前100名的有2人,在全年级10个普通理科班中排名第5;全班600分以上24人,在全年级10个普通理科班中排名第5;全班总分平均列年级10个普通理科班第6名(与高二期末时相比,超越了4个班);比平时成绩提高50分的人比比皆是,提高最多的竟达150分。成绩不能说明一切,但好成绩的取得也绝非偶然。捷报频传慰师心,面对着学生的成绩,所有的老师都满怀喜悦。
当金榜高挂之时,笔者看着荣誉栏里一个个熟悉的姓名,回顾中途接班的难忘历程,心潮澎湃。令笔者倍感欣慰的,不仅仅是学生可喜可贺的成绩,更是他们在这一年中的成长。对于十七八岁的青少年来说,面对高考的巨大压力、人生的巨大挑战,面对外界的不断质疑与否定,稍不留心,人生的道路就会偏航。笔者庆幸在中途接班的一年里,没有选择高压施教,急功近利,而是怀揣着爱与真诚,实现了爱的引领;没有选择单打独斗,艰难苦撑,而是选择信任学生、教师和家长,凝聚了爱的合力。看着他们查成绩时激动的泪水,看到他们再见面时自信的笑容,看到他们拿着精美的通知书时给笔者写下的热情诚挚的感谢词,笔者再一次深刻感受到:在教育的园田里,爱是恒久不变的伟力。马卡连柯曾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人。唯有爱,教师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会把辛苦的教育工作当作乐趣来从事。”的确如此,携爱前行,协同共育,中途接班,也可以成就一段难忘的教育经历。
参考文献:
[1]钱理群.做教师真难,真好[J].生活教育,2012(01).
[2]林愛琴.赏识教育在个性化教学中的应用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 2015.
[3]崔海艳,吴洪.“家校一体化”德育模式“三原则”[J].教书育人,2021(29).
[4]马卡连柯.马卡连柯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Go Forward with Love and Foster Together
———Educational Narration Related to the Work of Taking Over as a Headmaster Halfway
Xin Wanxiang
(Middle School Affiliated to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Gansu Province, Lanzhou 730070, China)
Abstract: For the headmaster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aking over midway may encounter greater work challenges due to students’ "nostalgia" psychology, preconception, habit influence, etc. The article records the process of the author’s midway succession in the third year of senior high school, taking love as the guide, and home-school cooperation to bring a "backward class" into the ranks of "advanced class" in a short year, and points out that: to carry forward with love, and to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is an effective experience in midway succession; warm education, integration first, appreciation education, building confidence, establishing prestige, parent-teacher channel, home-school cooperation and joint efforts, cultural education, collective building, team building, cadre activation, solid foundation,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are powerful measures to do a good job of midway succession.
Key words: headmaster;takeover theshifthalfway;loveeducation; co-bree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