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教育应在青少年心中落地开花

2023-05-03 22:42郭维易
山西教育·管理 2023年4期
关键词:馆校博物馆青少年

郭维易

近年来,博物馆逐渐成为中国人喜爱的文化“打卡”地,每逢节假日,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湖北博物院的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山西博物院的鸟尊、侯马盟书无不吸引着公众排队参观,大家在欣赏各种文物穿越时空魅力的同时,也在轻松休闲的状态中了解了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此同时,一些从博物馆珍藏古画里走向大众视野,并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的文艺节目,如《只此青绿》《唐宫夜宴》,也都使得博物馆中古老神秘的文物掀开了朦胧的面纱,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3年1月21日,舞蹈《锦绣》亮相春晚。舞蹈以出土于新疆和田地区尼雅遗址的绣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织锦护臂为引子,舞者身着汉式长裙,宽阔的长袖舞动在丝线之间,摇曳生姿的“红袖绕”展现了汉代女性的优雅,顾盼生辉的“锦绣摇”彰显了汉风古韵。然而该节目在春晚演出过后,却有许多观众提出了质疑,表示看不懂节目的内涵,更有人认为舞者的服装出自异域。事实上,“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蕴含了千年前丰富且珍贵的历史、人文、艺术、美学等信息,织锦上的篆体汉字、寓意祥瑞的古代天文星象学、珍奇瑞兽的古老图腾,更有精美绝伦的蜀锦技艺,见证了丝绸之路上千年的民族融合。一件小小的文物,背后却蕴含着如此丰富绚烂的历史与文化,等待着青少年去了解与探索。因此,博物馆不能只是“打卡”胜地,更是需要所有人去深度学习与感受的。

一、加强馆校合作,探索“观学”教育融合模式

2020年,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充分挖掘博物馆资源,研究开发自然类、历史类、科技类等系列活动课程,丰富学生知识,拓宽学生视野。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思想政治、美术、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要有机融入博物馆教育内容。”此外,国家最新出台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鼓励教师多开发与利用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社会资源。在此背景之下,开展校馆合作,使博物馆资源课程化,对青少年的成长大有裨益。

博物馆是一方土地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具象呈现,丰富的馆藏展品浓缩和凝练了当地的历史发展脉络和文化传承精髓,这使得博物馆本身就像是一部部各领域专家精心编写的优质教材,具有巨大的教育功能潜质。近年来,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多次下文倡导“馆校合作”。从场馆的角度看,馆校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场馆教育职能;从学校的角度看,馆校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区别于学校的情境式、体验式学习场景。二者通过合作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同时,从教育生态系统的角度看,学校教育和以博物馆为主体的校外教育共同构成培育青少年的整体。据了解,太原美术馆已经与山西多所大中小学校开展美育“馆校共建”,建立了美术馆与学校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了美术馆公共教育的职能优化,促进了区域内青少年美育素养的整体提升。

二、加强课程建设,让博物馆成为“第二课堂”

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到博物馆学习的主要形式仍然以参观、听教师或讲解员的讲解为主。但是,由于场地局限、观众过多、参观前了解相关知识不足等原因,学生容易遗漏讲解员的解说内容,导致博物馆课程的学习功能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鉴于此,开发好博物馆课程,让学生通过博物馆课程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是一个值得博物馆和学校共同深入探讨的课题。博物馆课程可以采用项目式学习方式,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提前充分查阅资料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前往参观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应提前实地考察博物馆,找到切合参观学生年龄层的知识点。教师要了解博物馆的藏品及展览特点,与博物馆讲解人员沟通适合学生年龄段的藏品与知识点。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结合博物馆主题内容,细化设计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带着自己发现的问题和教师布置的问题进入博物馆,一边思考一边探究,以问题为导向,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课程的学习。这些驱动性的问题可以用文字回答,也可以用图表、绘画形式来呈现。

三、加强教师培养,建设专业化师资队伍

教师是最后落实馆校合作,发挥教育成效的关键。博物馆需要将自己嵌入到教育大生态之中,为教师提供使用博物馆资源及相关教学方法的培训。

当前,随着国家博物馆对馆校结合日益重视,在开展教师培训上同样进行着积极的尝试。例如,上海自然博物馆在政府、学校、博物馆三方支持下开展了上海市中小学在职教师培训,依托馆内资源,开设参观、活动体验、专家讲座、同行分享、实践工作坊等培训课程,期间教师需要利用课余时间自觉完成布置的任务。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依托馆内藏品和展览,联合各省市相关教育机构和文博机构,并聘请实物教学经验丰富的艺术史领域专家,结合中小学需求,共同建设中小学实物教学基地。馆方先与5所试点学校共同研究对接课标,然后通过线上方式覆盖到全国范围的中小学,并且课程研发团队定期为其他中小学提供现场教学指导,这些都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教師培养办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发挥博物馆的青少年教育功能,因为博物馆蕴藏着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是教育的特殊资源和重要阵地。青少年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中坚力量,必须对传统文化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让文物成为青少年的“教科书”,将博物馆打造成青少年的“第二课堂”,使青少年在文化熏陶中获得丰富的精神滋养,坚定青少年的文化自信,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责任编辑石岳巍

猜你喜欢
馆校博物馆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公共图书馆馆校合作推广实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
博物馆
试论馆校合作
馆校合作背景下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开发——以故宫“陶瓷”主题课程为例
“馆校结合”中的两个“三位一体”——科技博物馆“馆校结合”基本策略与项目设计思路分析
露天博物馆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