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志新
引言:排球运动在我国具有着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但在组织青少年开展排球训练的过程当中,其接发球技术训练往往面临着一定的问题和困境。本文以保障青少年排球接发球稳定性与成功率的作用作为切入点,综合分析了影响排球接发球水平的主要原因,并基于体能训练、个人技术训练、团队战术训练以及心理素质训练等几个角度阐述了青少年排球接发球训练方法,以期为相关体育教育工作提供參考。
作为一项对运动对象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体育项目类型,排球当中的接发球技术要求更加突出。只有进行严谨科学有效的训练,才能让运动主体逐渐掌握排球接发球过程当中的相关技术要领,且具备满足排球接发球要求的相关体能条件,充分强化其接发球成功率。相关训练人员以及体育教育人员应当结合实际不断针对传统的青少年排球接发球训练方案进行优化,助推训练效果与训练质量的不断进步。
1 保障青少年排球接发球稳定性与成功率的作用
1.1 引导后续进攻的流畅进行
在青少年排球训练当中,保障其接发球的稳定性与成功率能够有效引导后续进攻战术的流畅进行。通常来说,排球项目当中的接发球大多来自于双方的第一回合,是比赛的开始同时也是进攻战术的开端,一旦接发球出现失误,则可能会直接失分或错失团队组织进攻的良好机遇,因此提升排球接发球稳定性,能够更好的组织前排三个位置的进攻,保障团队进攻战术的流畅性,从而争取获得比赛的最终胜利。
1.2 有效鼓舞队员士气
接发球阶段往往是双方队伍的首次交锋,强化排球接发球稳定性,能够充分鼓舞队员的士气,为对方团队施加一定的心理压力,从而在技术的推动之下撕破对方团队的防守阵线,使队伍能够有效得分。
2 影响排球接发球水平的主要原因
虽然在排球训练过程当中,接发球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长期以来的训练实践当中也能够看出,影响排球接发球水平的主要原因涵盖了以下几方面内容。
2.1 个人技术
2.1.1 准备姿势
在个人技术方面,正确专业的准备姿势不仅能够提升排球队队员的启动速度,同时还能减少队员受到排球带来的冲击,提升队员的体能适应性。但在实际训练过程当中,很多青少年队员对于准备姿势的训练缺乏相应的关注和重视,对于准备过程当中的步态和身体重心未能进行有效合理地控制,导致队员在接发球启动过程当中的速度减缓,同时也影响了他们对于排球运行后续路线的判断和处理,不利于队员接发球能力和水平的锻炼与提升。
2.1.2 移动判断
在接发球的过程当中,合理准确的移动判断是提升其成功率与稳定性的关键所在。其中,对排球的准确移动判断并不仅仅包括其移动路线与排球运行过程当中的落点,同时还包括对手击球过程当中的力度、速度以及排球的运行状态等几个不同因素,只有明确及时地判断出排球的各项状态,才能让队员准确做好相应的应对动作,及时转移到接发球的相关位置,保障接发球成功率。但在青少年排球训练过程当中,很多青少年队员的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对于排球的落点、速度以及运行形态判断可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与误差,导致其接发球出现失误,影响了后续的进攻组织工作以及战术安排工作。
2.1.3 技术动作
完备的技术动作不仅能够实现对队员的有效保护,同时还能提升其在接发球过程当中的力度,保障接发球质量。而排球接发球的技术动作涵盖了队员的站姿、手部动作、肩部动作、肘部动作、对排球击球点的选择、队员击球过程当中的用力顺序等一系列内容,但在目前很多青少年排球队伍所组织的训练活动当中,未能充分考虑到队员技术动作的完成度,导致在接发球过程当中容易出现力度不足甚至受伤现象,给排球项目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限制和制约。
2.2 队伍配合
除了队员的个人技术之外,在组织开展排球接发球的训练过程当中,队伍当中的战术配合同样也会对其接发球的水平和效果产生显著的作用和影响。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在排球赛场上,受到各个位置队员交流不畅等因素导致出现的接发球失误占总失误比重的三成以上,进而对于后续的进攻乃至正常比赛的胜负造成一定的影响。在一些青少年排球训练项目当中,教练员忽视了对于团队战术配合的重视程度,且未能结合比赛发展状态针对战术进行及时迭代和布置,导致场中出现了队员的沟通死角,使其成为了本队防守阵线当中的薄弱环节,进而给对手营造了相应的进攻机遇。还有一些教练员未能按照青少年队员的实际情况及其个体特点进行战术安排以及战术分工,导致队员之间相互的协同与合作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样也给团队接发球的水平和能力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3 心理因素
在排球比赛过程当中,队员的心理因素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些青少年队员对于战术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在场上容易出现焦虑、困惑等现象,还有一些队员的心理素质存在欠缺,对于赛场当中的困境缺乏应对方向和应对预案,无法有效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状态和能力,使得场上接发球的稳定性与成功率受到冲击和制约。
3 青少年排球接发球训练方法与策略
为了进一步提升青少年排球队员在接发球过程当中的稳定性和成功率,教练人员需要及时针对以往的训练方式和方法进行迭代和改进,使其与排球赛事发展方向以及青少年队员群体的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使其训练成效得到显著展现,助推青少年排球整体水平的不断进步。
3.1 体能训练方法
基于上文能够得知,青少年排球队员的体能状态直接影响着其接发球的成功率与稳定性。因此,教练员就应当采取针对性手段和措施对青少年排球队员的体能进行训练和强化,使其能够进一步适应高强度排球赛事当中的对抗环境,使其身体机能素质得到全方位提升。
首先,教练员应当组织青少年队员参与力量训练项目。在排球运动过程当中,对于运动员手臂肌肉、腿部肌肉的状态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教练员在开展力量训练的过程当中,同样也应当针对队员这两部分的肌肉群进行强化。教练可以带领队员开展胸前持器械弓步走、胸前持器械侧步蹲等动作,使青少年排球队员的上下肢力量得到充分训练,让运动员能够在接发球状态下依托肌肉力量实现快速启动,使排球比赛过程当中的接发球成功率得到显著强化与提升。
其次,除了力量训练之外,耐力训练同样在体能训练当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只有让青少年排球队队员适应高强度竞赛对抗当中的状态,才能使得运动员身体各项组织机能符合高质量接发球的要求和目标。教练员在组织制订耐力训练方案的过程当中,主要应关注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应做好对耐力训练的时间控制工作。短时间的耐力训练往往很难有效提升队员的身体素质,因此教练员应当将单次耐力训练的时长控制在40分钟以上,从而使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得到耐力训练的相关记忆,提升其对于高强度对抗竞赛的适应能力。第二,应做好对耐力训练强度的控制工作。一些教练员忽视了训练过程当中的强度控制,导致青少年运动员长时间处于较高或较低强度下进行训练,一方面可能会导致运动员过于疲惫,甚至可能造成训练风险,另一方面也难以让运动员达到相应的训练目标。第三,在耐力训练的过程当中,还应当融入相关技术要领。一些教练员在组织训练的过程当中,忽视了耐力训练与技术训练之间的衔接,导致二者之间出现了严重的脱节现象,青少年运动员保持技术动作一致性的耐力较为低下,在比赛开始阶段与结束阶段的接发球质量出现了较大的差距。因此教练员应积极强化对接发球技术要领的融入,使耐力训练与技术训练之间得到更加良好地衔接,避免出现严重的接发球质量问题。
3.2 个人技术训练方法
在组织青少年排球队员进行接发球相关技术的训练过程当中,按照运动员训练过程当中所处状态,应主要分为无球训练以及有球训练两种类型。
第一是无球训练,在无球训练当中,主要训练的是青少年队员对于不同赛场状况的应对能力及其自身的移动能力,使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启动并做好相应的技术动作。在进行无球训练的过程当中,教练员应当针对青少年队员的训练行为以及技术动作进行相应地规范和要求,确保队员两手自然下垂,双眼直视前方,并以较快的速度、较低的姿态在场地内进行移动,一方面让青少年排球队员能够有效强化其应变能力,另一方面还能提升队员的观察力以及自我保护能力,减少队员在排球赛场上受伤的概率与可能性。在组织进行无球训练的过程当中,教练员还应当要求运动员进行快速变向、角度转换、快速启停等项目的训练,让他们能够更加充分地熟悉排球场地,进一步增强其运动爆发力。
第二是有球训练。在有球训练当中,主要训练的是青少年排球队员对于排球的熟悉程度,了解接发球过程当中不同力度、不同方向排球产生的落点,并能够按照预期设定好的接发球进攻战术进行充分合理地组织,确保后续进攻的流畅性。为了使训练项目能够与赛场实际进一步契合,教练员可采用一个队员在前,一个队员在后的训练方法,并做好训练人员站位的选定,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配合,使排球接发球的质量得到更加显著地提升。在组织训练的过程当中,教练员应当循序渐进地控制发球的角度和速度,让青少年队员也能够逐步适应不断提升的发球难度,强化队员对发球速度、力度和落点的判断准确性,从而能够在高强度的赛场竞争当中进一步提升其接发球的稳定性和成功率。在二人配合进行有球训练的过程当中,教练员应当要求队员进行及时地沟通和交流,对相互之间的观察角度与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传递,让整个接发球过程更加流畅,力度运用更加合理。
此外,在组织青少年队员进行个人技术训练的同时,教练员还应当针对性做好相关个体化规则的教育教学活动,针对青少年队员进行个体化接发球训练的基本过程,对接发球训练当中涉及到违规的行为和做法进行充分强调,让青少年队员也能够在实践过程当中认识到接发球的相关规则和特点,使他们能够更加高效便捷地针对规则内容进行利用和遵循。
3.3 团队战术训练方法
在排球接发球阶段,合理的团队战术不仅能够实现对后续进攻的流畅组织,同时还能强化整个队伍的场上应变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对手的进攻与防守节奏,从而更加高效地得分。因此,教练员应当在组织训练内容和制订训练方案的过程当中,充分关注到团队战术的训练策略以及训练方法,让青少年队员能够在训练实践过程当中强化对于团队战术的熟悉和掌握程度,使其能够灵活地将团队战术应用在赛场当中,使团队的整体排球水平得到质的飞跃。
首先,在组织团队战术训练之前,教练员应当明确接发球阶段不同队员的位置和分工,为接下来的相关训练活动奠定相应的基础。教练员应当明确队伍当中各个队员的身体素质以及技术特点,并将其合理地分配在主攻、副攻、二传或自由人的位置上,让他们能够在各自的训练与赛场位置上更好地发挥出相应的作用。例如,担任主攻手的队员往往需要具备较为高大的身材,且具有较强的弹跳能力和扣杀能力,能够有效突破对手的防御,而担任自由人的队员则应当具备较为灵活的思维与技术特点,能够结合队伍需求及时转变自己的打法,参与到队伍防守当中。教练员在构建本队的团队战术的过程当中,也应当充分考虑到队伍内部不同队员的身体特点与技术特点,确保其戰术方向与战术形态能够与队员特点相契合,提升团队战术可行性。
其次,在基于团队战术进行训练的过程当中,教练员也应当充分适应团队成员的特点,按照队伍各成员的位置要求以及自我发展特点构建个性化的训练方案,例如针对主攻手应着力强化其弹跳能力以及扣杀能力的训练,对于自由人,应着重强化其防守能力、组织能力以及位置调整能力的训练等等,让不同位置的队员都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出其作用和价值,并能够更加充分地参与到团队战术的布置和落实当中,提升团队战术的应用效果,使团队能够在赛场上取得更加积极的成绩。
最后,在团队战术训练过程当中,教练员还应当关注对于队员纪律性的培养和强化。由于排球接发球过程对于队员的进攻与防守位置具有较高的要求,一旦队员站位发生了随意的变动和调整,则会对最终的接发球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教练员应当采取针对性措施和手段保障队员位置纪律性,在接发球状态下应当尽可能避免进攻或防守位置的随意变换,更好地进行接发球的处理活动。
3.4 心理训练方法
在体能、技术以及团体战术之外,针对个体队员的心理训练同样也是提升接发球稳定性与成功率的关键手段。很多教练员忽视了对心理训练的关注或缺乏心理训练的能力和认知,导致青少年队员容易在场上发生心理问题。因此,教练员应当针对性强化对于心理训练的关注和重视,综合采用情境创设、抗干扰等多种方式对其进行强化训练,使青少年排球队员对于赛场当中的复杂情况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与处置能力,避免因外界压力导致的接发球质量或稳定性下降等情况。
4 结论
总而言之,在排球训练活动当中,接发球训练扮演着关键性角色。教练员在组织青少年队员进行接发球训练时,应当遵循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的原则和要求,不断改进自己的训练模式以及训练方法,解决队员面临的技术困境与心理困境,使队伍接发球质量和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作者单位:云南省大理州体育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