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课堂渗透德育

2023-05-01 21:10卢霞云
小学科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小学科学渗透

卢霞云

〔摘    要〕  科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自然学科,主旨在于帮助小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引导他们用科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事物。思想品德教育是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促使学生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科学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表面上看没有互相关联的点,但是作为合格的教师,应当懂得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看似没有关联的这两者,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

〔关键词〕  小学科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3)  10-0079-03

新课改实施以来,我国教育行业逐步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其实质在于让原来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变为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需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让他们不仅拥有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才能,同时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师应当以科学的方式将课堂教学活动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本文将从在科学课堂中结合思想品德教育对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意义以及如何在科学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这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在科学课堂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对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意义

(一)引导学生学习榜样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社会科技和国力的不断发展,使互联网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促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也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其中最为明显的是电脑和手机的普及,其不仅对成年人的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样也影响了少年儿童对生活的认知。随着手机和电脑的普及,少儿接触手机和电脑越来越早,接触的时间也越来越多。在这个各种短视频流行的社会中,他们时常会刷到奇奇怪怪的视频,而这些视频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

现在常能听到有人感叹,小孩子很聪明、懂很多。但是这些孩子懂得的事,并不应是他们这个年纪该懂的。小学生已经具备独立的个人意识,能在一定程度上分辨是非。因此,教师应当为学生找到优秀的榜样,促使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观念。例如,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中,提到了遗传学之父孟德尔对豌豆的后代与亲代的研究。这个研究工作长达8年,才让他得知豌豆的遗传规律。孟德尔为后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教会学生做一件事应当坚持不懈,需懂得透过事物的现象观察其本质。

(二)引导学生懂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小学科学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生活中自然现象的成因。小学生稚气未脱,对生活中的一切都怀着好奇心。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现在的学生想要知道什么只要上网几乎马上就可以了解到。但是这样的便捷生活,会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差,对事物需要经过实践来证实的意识也越来越薄弱。小学科学教学内容多与生活相关,适合学生动手操作。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组织他们进行课堂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了理论后,还应通过自身的实践证明理论的可行性。例如五年级上册的《预防传染病》中,提到了戴口罩、勤洗手、喷洒消毒酒精等方式可以预防传染病,而且在近三年来的新冠抗疫中,这些预防措施都是我们常常采用的。教师可以请学生做关于口罩的实验,也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酒精对病毒的杀灭作用。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理解国家采取防疫措施的原因,也能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懂得理论需要经得住实践的检验。

(三)引导学生认识事物是相辅相成的

科学教学看似与思想品德教育没有什么关系,但是通过对科学课文的教学,我们不难看出科学教学与建立良好的思想品德之间的关系。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强,无法像成人那样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观察到本质。科学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生物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例如在教學小学四年级《鸟和哺乳动物》一课中,通过教师讲解犀牛和牙签鸟的故事,能让学生深刻地理解生物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观察事物。

二、在科学课堂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一)改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教授大多采用书面形式。也就是教师根据自己的备课,将教学内容照本宣科地“倒”给学生,不仅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而且忽视了教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这个道理是在新课改实施以后,教育行业才逐渐意识到的。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懂得学习方法,而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小学科学教师在教授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应引导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将科学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结合在一起是需要讲究方法的,首先就需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才进入小学的学生,对成人的依赖性很强。希望他们能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就需改变他们对别人的依赖,培养他们的独立想法。如在一年级下册《观察校园里的植物》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在学校自行观察,让其将观察到的植物特点记录下来,在班上与同学一起讨论,看自己观察得是否正确、完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充当学生安全的负责人,以及合理地对学生的结论给予评价。这样,就使学生在课堂实践活动中,不但能学会观察事物,也能够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建立辩证思维

小学生思维方式比较片面,他们很难看到事物的两面性。以前的应试教育,不仅忽视小学生的特性,还忽视语数外以外其他学科的重要性。所以在以往的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就是讲授教材内容。施行新课改后,教育从原来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要求不仅要教给学生学科知识,还要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就应立足于课文知识教学,引领学生辩证地看待事物,明白事物都有两面性,促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遇事冷静沉着。

随着教育目标的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当改变。对于小学生来说,单调地教给其书面知识,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难使其理解科学知识。所以,教师可以采用设置情境的方式,开展有趣的教学活动,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其良好的思想品德。如教学四年级下册《地球、太阳、月球》一课时,教师可以建立一个小情境,请三位学生各扮演地球、太阳和月球,按照它们在太阳系中的排列顺序站位,展示太阳的不同活动对地球会产生什么影响,月球对地球的作用又是什么。设置这样的情境,邀请学生进行表演,可以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引导学生明白事物都有两面性,为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打下基础。

(三)通过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意识

以往的教学中缺少实践活动,使学生虽然知道需要实践,却缺乏实践能力。这些年有句网络流行语叫作“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指的就是应试教育下产生的一个普遍现象。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行业开始自我检讨,逐渐解决了原有的一些问题,学校也开始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小学科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它帮助学生认知身边的现象,学会以科学的眼光看待事物。但是在倡导素质教育的时代,教师不仅要教授好科学知识,同样要重视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为此,教师可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科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例如在教学小学六年级《“飞向”太空》一课时,教师在备课时应有一个轻重顺序,将理论知识作为“轻”的一方,也就是不要用太多时间讲解理论知识,只要学生能听懂就可以;而将重点放在学生的实际操作中,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明白实践和理论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可以相互验证,从而使学生树立实事求是、实践出真知的思想观念。

(四)善用互联网,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素质

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一部分是受生活环境影响,一部分是受名人名事的影响。名人影响又可分为课文中的名人传记和实际生活中的名人事迹。能够记录在课文中的,都是值得学习的。在生活方面,因为互联网的原因,现在的学生能看到的比以前多了很多,只是其中包含的内容很杂,不是所有内容都对学生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因此,要想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帮助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互联网有利有弊,对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互联网发展过于迅速,内容更新很快,但是小学生过早地了解某些内容是违背其生长规律的,所以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网络。如在教学六年级《探索宇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请学生自己上网查找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经历,了解需要经过怎样的训练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航天员,了解我国首位女性宇航员的经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查找,寻找优秀的人生榜样,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五)合理评价,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学生一天里有将近一半的时间都在学校,学校就像他们第二个家,教师对他们来说既是师长也是朋友和长辈。因为这三重关系,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向来很高,教师的一言一行同样会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学生。但是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中,教师多以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这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会造成心理阴影,有的学生还会因此导致行为习惯越来越差。因此,教师应当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以自身为榜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幼小的心灵保驾护航。而这些并不是很难做到,在平时的教学中同样可以体现。以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為例,小学生都有好奇心,都想动手操作,但由于有的学生动作慢,有的学生动作快,就难免会发生矛盾。这时,作为学生榜样的教师,就绝不能基于学生的成绩而偏帮,而应结合实际情况公平对待学生。

(六)与家长协助,共同建造良好环境

教师不论怎么努力,总有无法顾及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就会受学生的家庭环境影响。望子成龙是我国自古以来家庭的共同期望,因为这样的期望,与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相比,其父母更重视学生的成绩,总是以成绩评价学生的好坏。这对学生来说无异于严重的思想打压。为了改变这样的现象,教师应当通过有效的方式,协助家长改变思想观念,引导家长从重视学习成绩转为重视思想品德。在教师和家长的合作下,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正确的思想观念。

三、结语

人的性格是在不断变化的,这也意味着人有无限的可塑性,小学生更是如此。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差,很多想法是受身边环境的影响产生的。促进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教师是学生的人生导师,不能只是负责传授知识,还需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意识。教师应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性格,通过课程教学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遇事冷静沉着地处理,学会理智地看待生活,拥有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杨莉亚.信息化环境下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20(3):14-15.

[2]洪舒菲.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教师评语研究[D]. 湖州:湖州师范学院,2022.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教育小学科学渗透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浅议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教学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从《论语》中汲取文明礼仪养成的营养探析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粤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中“阅读与感悟”的特征与作用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