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及解析

2023-04-30 12:28
关键词:题干所学材料

高考冲刺模拟测试(一)

1. C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要涉及夏商周时期都城、铜矿和锡矿的分布情况,由图中可得出的信息是青铜原料分布在黄河流域,故C项正确。

2. C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修建五尺道后在西南地区设置官吏,便于中央对西南地区的管控,故C项正确。

3. B 根据材料中东汉末至魏晋南北朝,匈奴与其他民族交融的情况,并结合所学可知,魏晋以来,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大批內迁,在北方各地和汉族人民杂居相处,各民族人民频繁交往,中原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相互影响,以游牧民族封建化(汉化)为主,故这一时期民族交融在复杂形势下呈现趋同性,故B项正确。

4. D 根据材料“人家田产,只五六年间,便自不同”“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实行不抑土地兼并的政策,使得土地所有权转移频繁,社会流动增强,故D项正确。

5. C 根据材料“17至18世纪中国白银购买力情况”可知,从17世纪前半到18世纪后半,中国白银的购买力在不断下降,说明白银在不断贬值,这与在国际贸易中,中国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处于贸易顺差地位,大量白银流入相关,故C项正确。

6. B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轮船招商局采用官督商办的形式,在创办过程中,得到清政府的资金、政策扶持和民间商人集资入股,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故B项正确。

7. D 根据所学可知,“东南互保”名义上是稳定当时中国南方局势,本质上是保护列强在华利益,它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将中国人民进一步推向了遭受多重压迫的深渊,故D项正确。

8. C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的国情是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是中国革命的天然同盟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时结合中国实际,重视农民的作用,可见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遵循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故C项正确。

9. C 根据材料“1941年,冀中抗日根据地开展‘冀中一日写作运动,其稿件内容涉及民众学习‘唯物史观、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写作运动增强了根据地军民的政权认同感,故C项正确。

10. C 抗美援朝时期中国各地区人民进行捐款,购买武器,说明民族凝聚力在抗美援朝中得到展现,故C项正确。

11. B 根据材料可得出这是日本的大化改新运动,646年日本(孝德天皇,年号大化)推行大化改新,他们仿效中国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故B项正确。

12. 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末,相信地圆学说,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计划西行到达印度并宣传天主教的航海家是哥伦布,其航行发现了美洲,开辟了欧洲通往美洲的新航路,故D项正确。

13. C 根据材料可知,达·芬奇创作该画时运用了黄金比例,而黄金分割点的运用蕴含了近代科学意义,故C项正确。

14. A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8世纪末19世纪初,启蒙思想的传播促使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增长。材料中号召巴西人民觉醒和争取独立,反映了启蒙思想的影响,故A项正确。

15. D 由材料可知,1929~1940年,苏联基建投资年均增长比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高出6. 5个百分点,比国民收入年均增长高出5. 5个百分点,这说明此时期的苏联经济建设的投资回报率较低,故D项正确。

16. B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西方在不同时期都拥有着该时期的绝对力量,绝对力量都渴望其势力的不断扩张,可见西方文明潜藏着霸权主义的色彩,故B项正确。

17. (1)变化:从专卖制度转变为通商法。(3分)

影响:茶叶价格提高,提升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为后世提供有益借鉴。(4分)

(2)背景:“一五”计划开展,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城市人口和就业人数剧增;部分地区遭受自然灾害;粮棉等供求关系紧张,社会经济生活受到影响;投机活动猖獗,不利于社会稳定。(6分)

(3)认识:“统购统销”具有历史的必要性;保证了人民正常生活的需要;遏制了商业投机活动,稳定了物价,保障了社会生活秩序;保证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进行,为工业化积累了资金;引导农民走上合作化道路。从长远来看,它忽视了客观规律的调节作用,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客观上制约了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9分)

18. (1)原因:通过工业革命长期居于世界经济和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占有最广阔的海外殖民地;坚持自由主义经济政策。(9分)

(2)注意问题:深化改革开放,提升中国经济的世界影响力,扩大人民币世界竞争力;兼顾内外,平衡发展;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构建。(9分)

19. 示例:“民工潮”现象形成原因的角度作答。如:国家政策变革的促进;沿海地区快速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城乡收入差距;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农民工之间的示范效应等。

“民工潮”现象基本态势的角度作答。如: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西部流向东部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等。

对“民工潮”现象认识或评价的角度作答。如:“民工潮”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其本质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析出和农村人口大规模的迁移和流动;“民工潮”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不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而且促进了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成为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城乡社会结构变革的重要因素;“民工潮”给社会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示例仅作参考,其他角度也可得分)

高考冲刺模拟测试(二)

1. C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吕氏春秋》借商汤求雨的故事,传递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结合所学可知,《吕氏春秋》是在秦国相邦吕不韦的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杂家名著,成书于战国末期,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所以这一故事可用于研究战国时期人本思想的传播,故C项正确。

2. A 根据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与战国时期相比,汉武帝时期的农牧业分界线向北推移了很多,这是由于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取得大胜后,在边疆推行屯戍政策,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传播到北部边疆地区,从而使得农业区不断向北拓展,农牧业分界线进而北移,故A项正确。

3. C 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汉代的财政年度计算取决于粟的成熟时间,而唐代则与水稻的成熟時节相适应,这是由于汉代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北方,当时的经济重心在北方黄河流域,当地盛产粟;而唐代南方经济地位上升,财政收入更加依赖南方,水稻是当地的主产农作物,所以区域经济地位的变动是财政年度计算时间变化的主要原因,故C项正确。

4. D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针对体育活动中产生的伤害,唐朝以法律形式进行了细致的归类,分别定罪,立法逻辑清晰,层级明确,体现了国家治理的智慧,故D项正确。

5. D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由特许近臣密陈的“揭帖”到内阁专享的“密揭”,且“密揭”逐渐成为内阁与皇帝沟通的主要方式,说明内阁成为明朝处理朝政的重要参与者,在中枢决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故D项正确。

6. D 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郎世宁是意大利人,雍正帝是满族人,而端午节赛龙舟是汉族传统民俗,所以郎世宁描绘的雍正帝端午观看赛龙舟的场景体现了中外文化、满汉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故D项正确。

7. D 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武昌起义前夕,教员剪掉辫子,与清政府划清界限,表明自身的立场,宣示了其革命的态度,故D项正确。

8. B 根据题干信息“民国成立”“国会选举”“投票选举”“国民党”等可知,相较于之前的封建统治而言,民主、代议制、政党政治等新的政治价值观得以实践,故B项正确。

9. D 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在全面抗战爆发、民族危机深重的背景之下,国人从普遍蕴含浓厚家国情怀的剧目“京剧《岳飞》《徽钦二帝》《戚继光平倭》、越剧《花木兰》《太平天国》、汉剧《卧薪尝胆》”中汲取养料,借传统文化宣扬爱国主义的反侵略精神,激励国人争取独立自由,不做亡国奴,体现了传统文化与时代诉求的统一,故D项正确。

10. A 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996年浦东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这是由于20世纪90年代浦东新区的开发,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浦东新区的经济进而得到了快速发展,所以居民生活改善的主要原因是对外开放的深化,故A项正确。

11. D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为了达成自己的政治目的,梭伦当众朗诵自己的诗歌、某主战派统帅战前战时都要说服雅典人以获取民众支持,这是因为雅典的民主政治是直接民主,城邦事务由雅典公民直接参与决定,故D项正确。

12. C 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虽然新航路已经开辟,但直到1600年时,经地中海旧航路运入欧洲的部分商品数量仍远大于经好望角新航路运入欧洲的数量,说明传统商路仍然发挥重要作用,故C项正确。

13. B 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既是近代国际法的实际源头,又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近代意义上的第一个国际关系体系,标志着欧洲开启了民族国家发展的新时代,故B项正确。

14. C 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正值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出现一种新的职业——“叫醒工”,专职叫人起床上班,这说明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故C项正确。

15. A 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二战期间,美英两国首脑签订《大西洋宪章》,宣称尊重、支持各民族自由选择政府形式,维护各民族主权和自治权,明确提出了民族自决原则,故A项正确。

16. C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正是由于苏联和美国的“合作”,“多边体系最伟大的成就”即“人类消除天花疫病”才得以实现,从中可以看出,抗击疫情需要全世界各国之间紧密团结合作,故C项正确。

17. (1)特点:法律体系相对完整(具备律、令、格、式四种形式)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法律制度不断完善;以维护君主专制统治为核心;对后世影响深远。(8分)

(2)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兴起;日耳曼法和教会法的局限;大学的兴起;学者对罗马法的注释、研究和实践;王权逐渐强大。(8分)

(3)对东西方法制建设产生着深远影响,是人类法制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4分)

18. (1)原因:民国以来地方各省田赋截留日益严重;孙中山《建国大纲》的规划;南京国民政府收入主要为关税、盐税和统税。(6分)

(2)背景:农业税由地方收归中央;农业税额占比微小;改革开放使国民经济飞速发展。(6分)

意义: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的稳定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执政理念。(6分)

19. 示例

文学作品中的新女性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2分)

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促使知识女性冲破封建家庭牢笼、追求自由爱情,“出走”的新女性成为文学推崇的形象;革命战争年代,爱国、救亡成为时代的主题,积极投身革命、参与国家救亡,“女革命英雄”是新时代女性的价值追求;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真正实现了男女平等,走出家庭、投入社会、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为女性的形象代表;改革开放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新女性不仅追求婚姻的幸福,还追求事业的成功,文学作品中塑造出“奋斗型”女性形象。(8分)

“五四”以来新女性形象的变化反映了近现代中国妇女解放的不断发展。文学作品中新女性形象的塑造意在唤起女性的觉醒,提高女性自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体现了文学作品的时代价值和作者的社会担当。(4分)

高考冲刺模拟测试(三)

1. A 图表中的“人工栽培稻”、“汲水器”、“天文观象台”等均与农耕经济有关,故A项正确。

2. D 由题干中“任用平民出身的公孙弘为相”“选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等信息可知,此举有利于凝聚臣民对皇帝的向心力,故D项正确。

3. B 由题干中“自谓黄帝之后”“魏之先出于黄帝”等信息可知,北魏皇帝拓跋珪和孝文帝通过追溯祖先起源以论述政治统治的合法性,故B项正确。

4. C 由题干中“商量去往,各取稳便”“听其离业”等信息可知,宋代,政府对佃户、农户等群体人身控制逐渐松弛,故C项正确。

5. A 由题干中的信息“将边疆地区与中原地区一视同仁”可知,此举有助于加强边疆地区对中原王朝的文化向心性,故A项正确。

6. D 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图表中的“厦”指的是厦门,“松江”和“太仓”位于上海附近,“顺德”位于广州附近。由图表中“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洋布大行”“机成布……贱售”等信息可知,鸦片战争后,洋棉洋布凭借物美价廉的优势,在通商口岸及附近地区畅销,故D项正确。

7. B 题干中的信息“慈禧太后作出向各国‘宣战决定后,东南督抚却与各国驻沪领事共同商定‘保护东南章程九款”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困境,故B项正确。

8. D 根據材料“学生作文的标准就是‘人人能用国语自由发表思想”可知胡适主张深入挖掘白话文的现实价值,推动思想解放,故D项正确。

9. B 由题干中的时间“1945年7月”可知,此时的中国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对土地政策进行调整,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题干中“减轻租额”“严定减租保息”等信息即为其具体体现,故B项正确。

10. A 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优先发展重工业。由题干中相关数据的比较可知,该现象与“一五”计划期间的战略相符,故A项正确。

11. C 根据材料可知1978—1984年城乡居民平均收入比下降,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持续缩小。结合所学,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这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故C项正确。

12. C 由题干中的信息“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可知,阿拉伯帝国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方面的作用显著,故C项正确。

13. D 由图表中的箭头指向和商品种类可知,此应为早期殖民扩张时期的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该时期,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形成并不断得到拓展,故D项正确。

14. D 题干中的“提拉克”是印度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主张联合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行一切形式的斗争,推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由题干中的信息“必须首先给人房子,然后你才能要求他们把屋子布置得井井有条”可知,提拉克认为民族独立是实现民族振兴的前提,故D项正确。

15. C 1933年的世界正值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对外不断侵略扩张之际,由此可知,苏联提出“集体安全”旨在壮大世界和平的力量,抵制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故C项正确。

16. B 由题干中相关数据的比较可知,社会信息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有力举措,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是机遇,但现阶段,由于发展中国家社会信息化程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给其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挑战,故B项正确。

17. (1)特点:社会救助呈现出制度化和规范化特征;官方救助与民间救助相结合;社会救助手段多样化(或答“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相结合”);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建立起密切的协调配合机制。(6分)

(2)背景: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不断健全与完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一定的借鉴。(8分)

(3)共同作用:缓和社会矛盾;改善民众生活;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6分)

18. (1)第一阶段:欧洲、亚洲人口大量迁往美洲;第二阶段:亚非拉地区移民大量迁往西欧、北美洲、大洋洲等发达地区。(4分)

(2)特点:发端快,迅速形成移民潮;几百万华工大规模出洋;华工出洋的目的地范围广。(4分)

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9世纪初,黑奴贸易受到限制,殖民者在亚洲寻找新的廉价劳动力。(4分)

(3)影响:推动当地开发,促进经济发展;导致文化交融,文化呈现多元特征;欧洲殖民者的移民导致拉美地区成为欧洲列强经济附庸;大批拉美移民外迁,导致当地劳动力流失和人才外流。(8分)

19. 示例

该历史现象为三角贸易(黑奴贸易)。新航路开辟后,殖民者的残酷压榨和传染病的流行,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美洲劳动力缺乏。欧洲商人把欧洲的纺织品、枪支和手工制品等运到非洲,从当地酋长手里换取黑人,然后把他们运到美洲卖为奴隶。再把贩卖黑奴获取的金银、还有美洲的物产,运回欧洲,形成罪恶的“三角贸易”。三角贸易给欧洲带来巨额财富,创造了大量资本原始积累,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导致非洲大量劳动力丧失,传统社会结构被打破,非洲社会长期落后;同时带动了美洲殖民地经济开发,种植园经济兴起;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12分)

高考冲刺模拟测试(四)

1. B 材料强调的是“二里头文化遗址发掘的骨刻字符具有一定数量和分布地域,”可知这一发现可用于研究早期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故B项正确。

2. A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黄老学派主张清静无为,与民休息,这种思想适应了汉初休养生息的需要,故A项正确。

3. C 从材料看到,外国及边疆少数民族来朝贡唐朝君主,这可以用来说明唐朝文明影响力的强大,故C项正确。

4. A 公元2年至公元1078年,大概是汉代至宋朝时期,从材料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黄河流域的人口比例在下降,而长江流域的人口比例在增加,这主要是得益于南方经济的发展,到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故A项正确。

5. B 根据材料“里老人要定期向里中编户宣读并讲解《大明律》、‘六谕等,导民之善,平乡里争讼,得参议民之利当与政之得失”,可知明设置里老人的主要意图是稳定秩序、加强基层治理,故B项正确。

6. C 依据材料“施米、施药、赠诊、 开办义学”,“办学堂、资助革命”,“关闭工厂、捐助抗战”,可以看出部分近代中国的民族企业,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为国为民,通过向社会回馈,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故C项正确。

7. A 材料“与其分灭于外,惨为亡国之戮囚,孰若付权于民,犹得守府而安荣”,反映了康有为主张将君主权力下放于民,以巩国君主统治,可见他未摆脱旧思想的影响,故A项正确。

8. B 根据材料中的文献可得出,面对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地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故B项正确。

9. D 根据“我们深信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是可以和平相处,发展国际经贸关系的”“中国与英法日等国签署了一系列巨额贸易协定”可知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签署了巨额的贸易协定,这突破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限制,故D项正确。

10. D 根据材料中“人民币兑美元的官方汇价从5.7∶1调整为8.7∶1,同时实行单一浮动汇率制”可知,1994年,通过汇率改革,中央统一了人民币兑美元的汇价,并提高了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汇价的提高有利于推动我国出口,从而助推了出口导向型经济战略,故D项正确。

11. D 根据表格可知,斯芬克斯最初源于古埃及神话,传播开来后多个地区文化中都有斯芬克斯这一传说,但是其在不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形象和含义,从中可以看出文化现象在交流中嬗变,故D项正确。

12. B 根据“画作上查士丁尼不仅居中而且显得最为高大。他的左边是大主教马克西米尔和三位助祭师,右边是两个贵族近臣和五个年轻侍卫。”可得出当时的皇帝处于画面的中心,正是其权力与地位的反映,说明王权是国家的权力中心,故B项正确。

13. C 根据“18世纪中期后,德意志地区掀起了对本民族文化的研究热潮”可得出受到这一时期启蒙运动的影响,德意志的民族意识觉醒,这有利于推动德意志民族国家的统一,故C项正确。

14. C 根据材料“这个时期(19世纪后半期)……先进的工业企业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可得知是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许多发明不再是经验的累积,而是直接从实验室中得到,科技与生产的结合紧密,故C项正确。

15. C 从法国革命的示意图可以看出,上下两个阵营是不同阶层间的对抗,斗争很激烈,故C项正确。

16. C 结合所学可知,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相合,利于改善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故选C项。

17. (1)特征:从西向东;从南向北;强盛时期多定都西安或北京。(3分)

因素:西北地区渐趋落后;经济重心向东南转移;南北交通的发达;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需要。(6分)

(2)示例论题:元明清都城选址北京有利于国家治理。(2分)

论述:元朝选址大都,便利了对辽阔疆域的治理;明朝迁都北京,有利于加强北部边防,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清朝迁都北京,加强了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原文化的认同,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8分)

18. (1)趋势:从关注环境卫生到全面关注人的生活状态和家庭卫生;医学理论基础愈发科学、精准;领导者和从业者的专业性日益增强。(8分)

(2)原因: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工业化、都市化、环境污染);有识之士的推动;工人运动的兴起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科学技术(生物学医学)的进步;民主政治的发展。(10分)

19. 主题:雅尔塔会议结束前后主要国家对战后秩序重建的努力。(3分)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最后阶段和反法西斯盟国军事行动的发展,结束战争和安排战后世界而产生的一系列政治问题需要迅速解决,特别是应该制定盟军在反希特勒德国战争最后阶段的协同一致的军事行动计划,处置战败的德意志帝国的基本原则,对日作战,实现战后世界国际安全问题的基本原则,客观上愈加迫切地需要三大盟国举行新的最高级会晤,也体现了这时期主要国家对战后秩序重建的努力。(12分)

高考冲刺模拟测试(五)

1. B 根据材料可知中西周遗址出土有殷商时期色彩的文物的现象体现了西周文明与殷商文明的融合,故B项正确。

2. B 根据材料可知,从汉初到西汉后期,诸侯国相由国家重要将领来担任变为如同地方太守一样的官员来担任,相国代表中央对诸侯国进行管理,这反映了西汉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故B项正确。

3. A 結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经典下移为普通乡村教材,这说明儒家教育在乡村地区普遍实施,儒学基础得到拓展,故A项正确。

4. 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中后期,贵族食封形式不再是收取封地的租庸调,变为接受国库分配的实物或货币,租庸调形式的食实封制度难以为继,从本质上反映出均田制的瓦解,影响了国家管理,故C项正确。

5. C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面对疑难河务,清朝内阁九卿官员一再奏请皇帝亲临现场查勘,康熙帝最终接受南巡建议,最终避免了重大决策失误,这体现了此时清朝中枢决策的务实性,故C项正确。

6. B 根据材料可知,最合适的研究主题是重商思想的深化,并最终认识到工业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关键,体现出了变异,并非单纯的“商战”与“工战”的论战,故B项正确。

7. C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武昌起义后苏州商会为了自保先后投靠封建官府和革命党人,表明革命党人内部成分复杂,并不是真正的拥护革命,革命力量不坚固,为辛亥革命潜伏了失败危机,故C项正确。

8. B 材料“主张用‘釜底抽薪的方法来个‘一切废除,然后建设一个‘健全的民主共和国。”说明张闻天主张用彻底地暴力革命推翻当时腐朽的北洋政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闻天的这一主张与马克思的社会革命理论相吻合,反映出张闻天已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故B项正确。

9. C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教科书是进行抗战教育、反对奴化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体现抗战教育话语方式的重要表现。抗日英雄故事、民族精神故事等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编入其中,让儿童、青少年比较容易地学习了抗战精神,启发了他们的国家民族观念,故C项正确。

10. A 通过观察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川、冀、鄂、闽等省的“万元户”中,多从事交通运输业、种植业和养殖业等,反映出当时农副产品较多进入市场,农业生产的商品化趋势明显,故A项正确。

11. C 根据材料可知,公元前8世纪的希腊,产品来自不同地方,表明交流比较频繁,商品贸易繁荣,故C项正确。

12. C 根据材料可知,达朗贝尔认为,世俗和宗教的一切事物都要经由人的讨论和分析,这肯定了理性主义和独立思考的价值,故C项正确。

13. D 材料中描写了工业革命期间男孩悲惨的生活境遇,由此抨击了工业化中人性关怀的缺失,故D项正确。

14. D 根据材料可知,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的乡镇“由全镇居民大会选举产生行政委员”,“如果想对既定的事项进行任何更改,则需要召开居民大会进行民主表决,并严格执行表决结果”,这些行为体现了直接民主的特点,故D项正确。

15. C 根据图示内容可知,印度工厂所生产的本国消费的棉布的比重显著上升,说明印度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增强,为了进一步争取独立地位,就推动了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故C项正确。

16. B 根据材料中的“1949年4月,苏联作协要求出版展现美国生活方式的文艺作品和描写美国劳动人民贫困状况的纪实著作”信息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冷战期间苏联试图通过文化手段来丑化美国,强化了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层面的冷战与对抗,故B项正确。

17. (1)特点:起源早,发展时间长;剧种、剧目繁多;逐渐摆脱神学色彩,变得世俗化;多借历史反映现实,教化作用突出;扎根民间,受众范围广。(8分)

(2)不同之处:受众范围小;集中在一些通商口岸;难以扎根中国大地;传播近代西方价值观念。(6分)

时代特征:民族危机的加深;西方文明的冲击;近代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6分)

18. (1)关系:宋代南北经济联系增强,南北饮食交流更加深人;南方经济优势明显,南方饮食在北方地区更加流行。(4分)

(2)变化:食物类型更加多样化;食物品种不断增多;食物来源更加丰富;工业革命时代人们消费的新鲜食物增多。(8分)

(3)工业革命时期,工厂劳动强度的增大,对城市居民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明显要求,迫使城市工人改善食物质量;工业革命显著提高了英国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城市居民在食物质量和食物品种上有了明显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物质量的提升,增强了人们身体素质,使城市居民更好适应和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6分)

19. 示例

观点:20世纪末以来世界杯口号的变化反映了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2分)

阐述:20世纪末,随着冷战局面的结束,分割的世界经济体系也随之被打破,技术、资本、商品等真正实现了全球范围的流动,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合作、相互依存大大加强,世界进入到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新时代。这种趋势反映到世界杯的口号上,多次出现了“一起”“朋友”“同一个”等词汇。世界杯口号是时代发展的缩影,例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杯的口号强调一个世界,反映了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0分)

综上,20世纪末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影响了世界杯口号的变化,这是社会政治经济变迁在竞技体育领域的集中体现。(2分)

(提示:还可以从合作共赢、国际局势变化、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角度进行作答)

高考冲刺模拟测试(六)

1. B 良渚遗址距今有5000多年,该遗址的发现说明中华文明至少有五千年的历史,故选B项。

2. A 由材料可知,秦统一后,在讨论地方制度的御前会议上,虽然主张分封制的有包括丞相王绾在内的众多官员,但廷尉李斯从现实出发,陈述郡县制对加强中央集权的积极作用,最终被采纳,体现了制度服从于现实需要的情况,故A项正确。

3. A 按照司马迁的记述,关西、关东大致位于黄河流域,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早,人烟稠密,经济实力较强,江南大致位于长江流域,这里地势复杂,气候炎热潮湿,很多地区为原始森林所覆盖,生产技术落后,与关西、关东相比,经济实力差距较大,龙门—碣石以北大致位于长城附近,这里气候寒冷,土地贫瘠,是传统的畜牧区或半农半牧區,据此可知,《史记·货殖列传》中所划分的四大经济区与自然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故选A项。

4. C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两晋时期出现北民南迁,北方人口大规模向南方迁移,许多读书人离开了原籍,因此异地(户籍不在本州郡)察举、异地求举则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故C项正确。

5. D 依据材料可知,对唐朝上层社会开始流行女扮男装的现象,有学者只是简单理解为与唐朝统治者具有少数民族血统有关。有学者认为隋和唐初的统治阶层并未发生根本变化,进而提出这一现象是粟特人随着唐朝开拓疆域大批入境所致,这是对前一观点的发展,这反映了史实拓展推动史论深化,故D项正确。

6. D 根据材料“取得和占有土地的方式复杂灵活,土地可卖、可典、可租。不仅百姓买卖土地,国家也参与其中”可以看出当时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故D项正确。

7. 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女画家较少选择山水画题进行创作主要是因为女性因为受到儒家伦理思想的影響,所以几乎没有机会去出门游历山川,故B项正确。

8. C 结合材料中奕看后认为“中国自有体制,未便参阅外国之书”“我中国不愿入尔之公法。中西之俗,岂能强同”可知清政府并不愿意按照近代外交模式处理外交问题,因为其与中国的封建传统严重相悖,故C项正确。

9. B 根据材料时间1923年及口号除“全国妇女运动的大联合”“打破奴隶女子的旧礼教”“男女平等”外,还应加入“打倒军阀”“打倒外国帝国主义”两个口号。说明中国共产党将妇女解放与国民革命相结合,故B项正确。

10. D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角度分析抗战时期多所名校师生迁到大后方的壮举可知,其行为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故D项正确。

11. B 依据材料图示信息,可知1960—1978年因政府政策出现逆城市化,是因为左倾错误的严重影响,故B项正确。

12. D 根据“埃及人不考虑有抽象而严格规则的透视法,而古希腊人重视的是一种主观的透视法”可知在古埃及和古希腊人的建筑和绘画创作里,都带有明显的主观性倾向,说明古埃及和古希腊的艺术审美富有人文价值取向,故D项正确。

13. B 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12世纪,贵族和国王“对商队和领薪官员的依赖越来越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此时期,城市的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商品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市民为取得城市的自治权,他们或者用金钱来赎买封建主,或者用金钱来支持王权,据此可知,之所以出现题干所述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城市经济的发展,故选B项。

14. B 结合所学可知《共产党宣言》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资产阶级加强了联合,要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必须联合斗争,故选B项。

15. D 根据题干信息可得出一战后有关亚太地区的华盛顿体系内部存在着诸多的矛盾,即美日英之间都存在矛盾,故D项正确。

16. D 根据所学大标题可知,本章内容是多极化趋势,而两大阵营的分化意味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即“第三世界的兴起”,故D项正确。

17. (1)原因:争霸战争的频繁;各国统治阶级的倡导;社会经济的发展;养生学的发展(或医学的发展);私学的兴起。(8分)

(2)共同点:体育运动与军事训练结合;体育类型多样;体育逐渐大众化;体育与生活相结合。(6分)

意义:增强人民体质增强民族凝聚力(或塑造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推动了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促进中国体育近代化进程;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6分)

18. (1)单元标题: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西方世界(或近代欧洲社会转型)(2分)

补充一节标题:早期资产阶级革命。(2分,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或美国1787年宪法任意一节亦可)

理由:材料所给的标题均为工场手工业时期欧洲的经济、思想方面的事件,都推动欧洲社会转型,故单元标题可以表述为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西方世界。(4分)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推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故增加政治方面的内容(或事件)。(4分)

(2)生产技术的进步,促进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推动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促进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思想解放,促成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和启蒙运动的开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后,启蒙运动推动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唯物史观原理来分析即可得分)(6分)

19. 示例

青年、学习、建设、祖国、社会主义等。(4分)

建国初期,我国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国内,一穷二白(工业基础薄弱),人民知识文化水平低;国际上,帝国主义对新生中国封锁扼杀。

因此,巩固新生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完成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三大改造、1954年宪法,确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施一五计划,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提高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年的文化素养和科技水平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

通过对“五四”纪念文本的词频分析可见,“学习”“建设”等是颇具代表性的高频词汇,它们多与“祖国”“国家”“事业”“科学”“知识”“政治”等词汇连用。这说明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以“五四”纪念为契机,多次号召青年投身建设新中国的浪潮。(10分)

(示例仅供参考,围绕其他高频词语等展开论述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高考冲刺模拟测试(七)

1. D 据材料可知,燕王哙为博取圣君之名而禅让的行为才导致燕国大乱,说明在私有制发展的时代下,禅让已经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故D项正确。

2. 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推行郡县制,官僚任免打破贵族世袭的局面,主要依据是依据才干政绩,“行其大公”“使人们在政治上平等”,故选C项。

3. B 题干提及宋代疫病防治有各级政府、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且“采取了医学措施、经济措施和政治措施等”,可知宋代防疫注重调动多方力量的积极性,发挥多种措施的作用,故选B项。

4. C 据材料“明代凡是住在京城的工匠每月到官府上班一天”,发展到“清代官府不再强制工匠无偿服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官营手工业的弊端,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在工匠的长期斗争下,工匠的地位得以提高,官府对工匠的人身控制相对松弛,故选C项。

5. A 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1799—1910年清政府对云南地区不断进行田赋蠲免或缓征,这有助于减轻云南地区的赋税负担,一定程度上保持云南地区的稳定,说明清政府重视边疆地区的发展稳定,故选A项。

6. A 据材料可知棉纺织业中资本主义萌芽孕育时间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然经济下棉布生产作为家庭副业导致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故A项正确。

7. B 根据“新政府成立后即分设农林、工商二部……嗣后国家之发达全在于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绍仪认为国家富强的关键在于发展实业,因此这是强调了发展实业的重要性,故选B项。

8. A 根据材料户户悬挂“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政治口号“巩固革命联合战线”可知,反映的是国民革命时期北伐战争发展到武汉地区的历史信息,故选A项。

9. D 根据表格可知,1927年后江西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通过土地革命摧毁了农村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利于民族经济发展,故1927—1930年出口总值较高,自1930年开始,国民党对中共进行了五次“围剿”,经济受到封锁,因此后期出口急剧减少,故D项正确。

10. B 据材料“分析当前的国际局势和中国的战略选择……建议与当时的头号敌人美国打开关系”可知国家领导人结合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家利益的需要,不断调整外交策略,积极谋求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故选B项。

11. D 据材料“教育工作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可知改革开放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所以这一时期强调教育工作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可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开展,客观上要求教育工作需要面向现代化和面向世界,二者体现了教育思想的时代性,故选D项。

12. C 据材料可知,史学家齐世荣认为贸易往来带来的文化技术交流比武力征服带来的联系更重要,故选C项。

13. A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在治理帝国的法律以及工程建筑上要比希腊人更高明,说明罗马文明具有创造性的特点,而在其他方面继承了希腊文明,体现了继承性,故选A项。

14. A 据题干并结合纲要下册所学可知,由于向教会增税的问题与教皇冲突,腓力四世故召开包括教士、贵族、市民(即题干中的“民众”)组成的三级会议,在“民众的支持”下,王权得到加强和教会实力遭到削弱,教皇卜尼法斯最后在斗争中被俘到法国,故选A项。

15. C 据材料“1920年,列宁强调,为了恢复经济,就要取得外国的生产资料,我们要靠租让来解决问题”可知,列宁主张通过租让的方式即将一些企业租给外国资本家的方式来恢复经济,说明苏俄亟需发展社会生产力,故选C项。

16. C 根据1960年到1969年美国货币供应变化率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率可知,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超过了真实GDP增长率,结合所学知识,这是因为二战后美国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增大货币供应量,GDP与货币供应量大体上在增长。但是到1966年以后,GDP变化率不增反降,这说明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即凯恩斯主义的影响是有限的,故选C项。

17. (1)不同:传国玉玺材质:材料一认为蓝田玉,材料二认为是和氏璧。(2分)

传国玉玺上的文字:材料一认为是“受天之命,皇帝寿昌”;材料二认为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4分)

(2)价值:史料三是文学作品,参阅《三国志》而作,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需要进一步考证。(4分)

(3)示例一:材料一。(2分)

理由:材料一出自东汉班固《汉书》,是官方史书,具有权威性,可信度比较高;相对材料二、三,材料一在时间上更接近秦朝,获取的信息可能更接近真相;材料三属于文学作品,带有主观随意性,可信度比较低。(6分)

示例二:材料二。(2分)

理由:材料二出自宋代《传国玺谱》,是专门研究传国玉玺的资料文献,谱系记载具有传承性,属于一手史料,可信度比较高。材料一是史书,但属于二手史料,一手史料价值高于二手史料;材料三属于文学作品,带有主观随意性,可信度比较低。(6分)

18. (1)阶段:国际会议阶段和国际组织阶段。(国际会议阶段也可以表述为主权国家阶段,明确国家、会议等概念即可给分)。(2分)

相同點:以国际法为基础;遵循平等原则。(4分)

不同点:国际组织阶段所治理的领域更加全面;参与主体包括了非政府组织。(4分)

(2)示例:论近代中国宗藩外交向国际法外交的转变。(2分)

宗藩观念对清朝外交产生了重要影响。19世纪以来,列强殖民侵略中国周边国家,作为宗藩体系下的宗主国,中国卷入了同列强的外交纠纷中,中法战争、甲午战争的导火索与宗藩外交密切相关。(4分)

在同列强的交锋中,中国逐步接受了国际法规则,设立了驻外公使,学习国际法,参与如巴黎和会、开罗会议等国际性会议,发出有利国家的诉求,争取应得的外交权益。(4分)

19. 示例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和中共十九大。(2分)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强调的是该阶段我国社会生产不能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中共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强调的是现阶段影响人民美好生活的因素主要是我国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因此要全面发展,全面进步。(5分)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于1981年,正处改革开放之初,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此次会议科学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对统一全党思想,开展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中共十九大召开于2017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这次会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新发展阶段的具体实际,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5分)

从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到中共十九大,中国共产党顺应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发展潮流,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发展。(2分)

高考冲刺模拟测试(八)

1. C 周初分封制将各族联合起来,归于西周政治以及西周制度的管理中,通过“策命赐物、朝聘盟会”等传播了周的思想理念文化,有利于增强华夏认同感,故选C项。

2. A 根据材料“迁徙数十万贫民到新秦中地区垦荒,不但恢复了秦始皇时期的农业开垦规模,还把农牧区分界推进到有史以来最北线”可知移民到边疆地区发展农业,有利于强化对边疆地区控制,但并不能缓和内地的土地兼并,故A项正确。

3. B 依据材料和图示信息可知,反映的是西晋颁赐给氐族部落首领的金印。结合所学,氐族部落是汉晋时期归附或臣服中原王朝的边地民族,这反映了西晋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发展,故B项正确。

4. B 唐代把广州南海神庙的祈风祭海活动列为国家祭祀,说明东南沿海的社会经济对国家影响巨大,因此,当地的祈风祭海活动受到国家重视,也反映国家对航海业的重视,故B项正确。

5. B 根据“这是史料记载的最早的一次天花疫苗人痘接种获得成功的案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书中记载的宋代丞相王旦为其幼子接种天花疫苗成功的案例,说明当时人们对于瘟疫防治有所认知,故选B项。

6. A 根据材料“成祖以后,明朝宗室逐渐‘食禄而不治事,仅就岁禄而言,亲王万石,郡王二千石……”,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对宗室的长期供养,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故A项正确。

7. A 依据图示信息可知,从1740年左右,即清朝中叶开始,中国金银比价急剧上升,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大量白银流入,使得中国金银比价上升,故A项正确。

8. B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先后发表的《中国史叙论》从历史演变的角度重点分析了中国民族的多元性和混合性,首次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新史学》是梁启超所撰的一篇长文,它是资产阶级史学家批判传统史学,试图建立新的史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标志。故可知梁启超的新史学观念变化一定程度体现当时社会变化,故B项正确。

9. C 20世纪20年代初,中共集中刊载一系列有关农民问题的文章,对农民占中国总人口比例的估计从60%提高到80%,说明中共初步了解国情,初步意识到农民阶级的重要性,故选C项。

10. A 1979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处于启动阶段,晋东南地区在“两不许”条件下,实行“一取消”“三可以”,初步尝试各种农业生产责任制,这体现了改革开放初期部分地区农村改革探索的审慎,故选A项。

11. B 由题干中的信息“国王在颁布政令、法典之前仍要强调是神赋予自己权力”可知,古巴比伦国王借助“神”的力量巩固统治权威,故B项正确。

12. D 依据材料可知,拜占庭伊苏里亚王朝时期的《法律选编》强调“以民法为主,刑罚为辅”,“倡导提升‘仁爱原则,有利于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维护帝国的稳定和统治,促进帝国的繁荣,故D项正确。

13. B 14~15世纪,部分史家以民族语言撰写当地政治军事史,表达对城邦国家治乱兴衰和执政集团的看法,体现了其国家意识,故选B项。

14. D 明治维新时期的官营企业产品滞销,经营困难,需要政府补贴,这意味着官营企业需要变革,即殖产兴业的实施方式需要转变,故D项正确。

15. C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列宁眼中的十月革命由“西方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扩大到“面向东方落后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可知是肯定十月革命产生了广泛的世界影响,故C项正确。

16. D 根据题干内容可知,二战之后,世界处于两极对峙格局状态,而北欧地区的局势却“独具特色”:瑞典坚持武装中立奉行不结盟政策,西侧的挪威、丹麦、冰岛三个国家加入了北约,东侧的芬兰则奉行对苏和睦友好,并不介入大国纠纷的和平中立政策,这一做法有利于维护该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故选D项。

17. (1)原因:古代思想家对劳动者的重视;古代帝王的民本思想;维护统治的需要。(6分)

(2)变化:由之前被压迫、被剥削变成自由平等,推翻了剥削压迫,能够维护自己的权益。(4分)

影响:有利于人民当家做主,维护人民的利益,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推动社会发展;利于完善国家保障制度,维护社会秩序;推动劳动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6分)

18. (1)变化:16—18世纪,英国文学中贵族的正面形象逐渐被负面描写所代替。(2分)

主要原因: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冲击了贵族阶層;商人群体实力增长,改变了传统的阶层构成。经济上,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价格革命,导致传统贵族阶层经济实力骤降;圈地运动中,贵族的暴力手段又进一步加深了其负面评价。思想上,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等(人文主义传播)促进了个性解放,人们对贵族地位的认识发生改变。这一变化反映了贵族阶层由于经济主导地位丧失、政治特权旁落导致社会形象沉沦,而且也反映了社会转型(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商业社会转变)下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文学作品对贵族形象的鞭笞推动了贵族阶层的自我反省,促使他们在经济生活、政治特权、文化教育、社会精神风尚等领域进行变革。(8分)

(2)出路一:学习新的技术,从事工商业活动。(2分)

理由:工业革命推动下,靠地租收入的旧庄园主逐渐衰落;19世纪中后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通过殖民扩张,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4分)

出路二:放下身份,与普通大众交往,在从政的道路上寻找更多拥护者。(2分)

理由:19世纪的英国议会改革以及文官制度改革使得贵族绅士在行政部门的垄断权逐渐失效;社会观念发生变化,追求平等的思想流行。(4分)

19. 示例

聂荣臻家书写于20世纪20年代初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信中信息反映了《二十一条》签订后列强加紧侵华、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北洋军阀割据混战、人民生活困苦的社会现状。聂荣臻出国留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这封信充满了忧国忧民、矢志革命的高尚情怀和责任担当。(5分)

谢晋元家书写于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时期。信中记述了全民族抗战开始,正面战场国民党政府组织的淞沪会战,国民党将士英勇抗战重创日军的史实。表达了作者坚决抵抗日本侵略的坚强决心和不怕牺牲、不顾个人安危的奉献精神。(4分)

李振华家书写于1955年过渡时期。信中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革命和建设热情空前高涨。一五计划和农业集体化的实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反映了作者积极投身国家经济建设的主人翁精神、乐观精神和奋斗精神。(5分)

猜你喜欢
题干所学材料
数字算式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非所学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
最美材料人
材料
在阅读题干中寻求解题锁钥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