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点”法 复习文化史

2023-04-30 17:20李宏
关键词:中华文化

李宏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时空跨度大,内容多,理论性强,纷繁复杂让人眼花缭乱,同学们复习起来倍感吃力。为此,笔者建议采用巧抓“五点”法复习本模块内容。

一、抓住重难点,全面记忆重要历史概念

如“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要从原因、发展历程、精髓、内涵、特点、交流和价值等要素全方位把握。然后要牢记史实即把最基本的知识,繁琐的具体史实准确无误地记住。必要时,可采用少而精、趣味化等好的记忆方法来降低记忆难度,提高记忆效率。如采用数字法掌握“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数字法就是抓住歷史知识的主要头绪和内容,紧扣关键的词句,把较繁杂的识记材料加以压缩,对一些繁杂的内容进行概括,提炼成几个自然数,而将自然数扩展又能够呈现出具体历史内容的一种记忆方法。如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可用“一二三四五六七”自然数归纳如下:

1. 中华文化的一大精髓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礼义之邦,“礼”乃中国文化的精髓。它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为维系和发展优良的社会秩序与生态和谐而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结晶。

2.  中华文化的两个价值

(1)对中国:中华文化的精神品格与价值追求,支撑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和薪火相传,没有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对世界:中华文明又有超越时空、跨越国度的价值,对人类文明进步和人类共同价值作出了重大贡献。

3. 中华传统文化的三面内涵

(1)对自己。人生观: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处世观:主张和而不同。

(2)对自然。自然观: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3)对社会。伦理观:重视以人为本(即人本思想)。政治观:人本思想体现到政治伦理上就是民本思想。价值观:中华文化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家国观: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4.  中华文化交流的四大表现

(1)古代吸纳佛教文化:佛教传入日益本土化,并对宋明理学形成和中国的文学、艺术、建筑产生深刻影响。

(2) 西学的引进传播

①明清时期的西学东渐。

②近代学习西学:“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和科学→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3)物质文明外传: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产品自古以来就被西方各国人民所喜爱,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纸币和活字印刷术等先后传到西方。

(4)思想意识外传:中国的伦理观、哲学观、政治理想,尤其是儒家思想对欧洲的启蒙运动产生过巨大影响。中国科举制对欧美的考试制度和文官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五大特点

(1)本土性: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根植于本土,有着自身的道路和独特的风格。

(2)多样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多彩多姿,领域广泛,体现了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3)吸纳性:中华文化有着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4)凝聚性:中华文化体现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特质,有着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5)连续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承上启下,不断发展,有顽强的生命力。

6.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六个原因

(1)地理方面:相对封闭和较广阔的地理环境,为中华文明独立连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人口因素:庞大的人口规模有助于文明的连续性。

(3) 生产方式:中国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土地是否适宜耕种确定了中国文明的分布范围。

(4)文字因素:汉字为维护政治统一和文明连续提供了重要力量。

(5)制度因素:科举制度延续了中华文化。

(6)思想因素: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

7.  中华文化发展历程的七大阶段

(1)上古时期:多元起源。

(2)先秦时期:奠基。殷周:天命神权、“敬天保民”;春秋战国: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3)秦汉时期:定型。秦朝崇法汉代尊儒,文化统一。

(4)魏晋到隋唐时期:繁盛。魏晋玄学盛行;隋唐三教合一。

(5)宋元时期:丰富发展。宋代理学形成。

(6)明清时期:承古萌新。提倡个性自由,倡导经世致用。

(7)近代时期:衰落复兴。救亡图存是主旋律。学习西方, 追求科学民主发展到学习马克思主义,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二、 抓住比较点,深刻把握历史事物的异同

如“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中中国古代陆海丝绸之路比较。

1. 相同点

(1)地理意义:开辟新的道路,地理意义重大。

(2)基础:都是建立在中外交往的愿望之上的,是和平的交流通道。

(3)性质:都是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对中外文化、物质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中外友好的象征。

(4)中国地位:中国都处于相对的优势地位。这是因为古代中国无论在物质上,还是文化上都较为先进。

2. 不同点

(1)出发点:陆上丝路以长安为出发点;海上丝路以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明州等地为出发点。

(2)功能:陆上丝路主要是东西商业贸易之路,是中国和亚欧各国间政治往来、文化交流的通道;海上丝路主要是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地区的交流通道。

(3)兴盛原因

汉代陆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原因包括:

①政治因素,西汉国力强大,政局稳定,张骞出使西域后,西域地区行政机构设立,提供政治保障。

②经济因素:汉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中外商人之间的贸易和罗马帝国也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③军事因素:对匈奴战争的胜利,保障了商路的安全。

宋元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原因包括:

①政治因素,西北少数民族政权的阻隔。

②经济因素: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经济地位提高,尤以海运为主。

③外贸商品:汉代以丝织品为主,两宋以陶瓷为主,不易陆路运输。

④交通因素:波斯、阿拉伯商人在沿海的活动;海路交通条件不断完善;航海造船技术提高;指南针运用于航海;特别是宋代航海业和造船业的发展,航海经验的积累等等。

⑤历史因素:海外贸易的历史传统;陆上丝路本身存在运量少等难以克服的缺点。

(4)衰落:陆上丝路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中亚地区的衰弱和地理变迁而衰落;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而逐渐为西方列强的侵略途径所替代。

(5)作用与影响大小:陆上丝路的作用与影响相对大于海上丝路。西方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天文、历算、医药等科技知识,佛教、祆教、摩尼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先后传入中国,并在中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中国的纺织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制瓷等工艺和技术,绘画等艺术,儒家、道教等思想,也传向西方,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抓住时段点,纵向把握历史事物演变

如将“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中的“世界贸易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五个时段,认识其演变:

(1)萌芽时期:15世纪之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和各洲间的贸易扩展,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增加,美洲咖啡、烟草、可可等出现在欧洲市场,欧洲产品开始在美洲市场销售。西欧列强在美洲、非洲等地的殖民扩张,客观上推动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初步形成时期:工业革命后,由于生产力迅速提高,欧美发达国家需要寻求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商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从17世纪到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额不断上升。英国在国际贸易中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当时参与国际贸易的商品主要是一般消费品、工业原料和机器设备,形成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快速的交通工具将工业品输送到世界各地,形成了统一的世界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

(3)停滞时期:20世纪上半期的两次世界大战和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到很大破坏,世界贸易额锐减以致停滞不前,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4)最终形成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因美苏两大阵营对峙,两大阵营之间的贸易受到极大影响。战后签署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及各国围绕贸易、关税的谈判,推动着世界贸易的发展,美国成为国际贸易中的头号大国。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国际贸易空前活跃并带有许多新的特点,贸易中的制成品已超过初级产品而占据主导地位,新产品不断涌现,交易方式日趋灵活多样。

(5)深化时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冷战的结束,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推动了世界贸易突飞猛进。生产的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产品由众多国家的公司合作完成。当代国际贸易以发达国家为主,美国仍是世界最大的贸易国,但地位有所下降;德、日等国的对外贸易有极大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份额不大,但与自身相比,对外贸易也有了很大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

四、抓住特征点,完成具体到抽象的认知

历史特点是指历史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在充分掌握历史事物各个历史要素的基础上概述历史物的特点,是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要求之一。抓住历史事物的特点,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如“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特征”可从五个方面概括。

(1)多元性与开放性。亚历山大帝国囊括了东方的波斯文明、埃及文明和犹太文明,以及印度文明的一部分,在政治上统一了地中海东部世界,由此奠定了希腊化文明多元化特征的基础。

(2)全面性与繁荣性。在希腊化时代,涌现出了繁盛的学术成就,主要表现在文学、史学、地理、几何、医学、天文等多个领域,为后世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沟通性与桥梁性。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帕加马等地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过程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融汇东西方世界的不同文化。

(4)消极性与颓势性。在亚历山大征服的土地上,政治体制都是君主专制,古典的民主政治思想被专制主义代替,希腊人的理性精神和人本主义日趋黯淡,城邦公民的自信和进取精神转为了被征服后的屈辱感和消极情绪。

(5)世俗性与极端性。希腊化时代,人们的生活处于动乱和不安之中,频繁的战争不仅消耗了大量的经济资源,也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因此文化呈现世俗化的自我意识和极端的自然主义色彩。

五、抓住理论点,深化认识历史知识

唯物史观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故要全面辩证客观地看待问题。因而,我们要认识到国际移民是一把双刃剑,给迁出国与迁入国带来双重影响。

(1)国际人口迁移的积极影响

①对提高人口素质起着积极的作用。

②促进了迁入国经济的发展。

③在人口增长和就业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④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⑤国际移民参与所在国的政治生活,进而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⑥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2)负面影响

①对迁出国的负面影响主要是造成了人力及人才资源的流失,进而可能会影响迁出国的经济发展。

②从迁入国方面考察,国际移民带来的消极影响是难民问题、非法移民问题和跨国移民犯罪问题。

唯物史观认为,历史事物的出现,并非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因而在分析历史事物出现的原因时,要从多个角度考虑。如近代(17、18世纪)西方博物馆出现的原因:

(1)从经济角度来说,工业革命开始兴起,使社会财富的积累速度大大超过以往,使社会出现闲散资本,为文物收藏和博物馆诞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2)从政治角度来说,法国大革命战胜了封建势力,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革命后的法规中明确指出博物馆是国家教育的必要手段,对国民进行教育是国家的义务。

(3)从文化角度来说,一方面17、18世纪自然科学取得长足发展,科学思想逐渐成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认识,促进了人们文物收藏观念的开放,扩大了藏品领域,加深了人们对文物标本价值的认识。另一方面,法国百科全书派通过对当时科学文化知识的总结,普及了科学文化,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同时也为博物馆提供了舆论准备。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中华文化与宗教中国化学者四谈
让文物漂洋过海去说话——记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陈建中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中华文化反思
民族迁徙:重构中华文化的重要方式
考古学揭示了中华文化多样共生的非凡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