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建明
摘 要:本文从育苗地选择、合理挑选苗种、科学播种、苗木培育管理、苗木生长养护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新时代背景下林业育苗培育的相关技术,具体包括选择移植造林苗圃,根据当地气候以及地质情况确定移栽时期,合理确定苗木规格和造林规格,认真挑选肥料并加强控制,强化监督管理力度,对移植造林技术做出相应的分析。提高林业工程苗木培育水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时代背景下,将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技术不断提高,保证林业工程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新时代;林业育苗培育;移植造林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对于林业领域的发展愈发重视,在进行林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着重关注苗木的培育和移植造林两个方面,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育苗、造林、林业运营的流程中应用新技术,保证三者紧密有效地联合,不断提高林业工程质量,保障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1林业育苗培育技术
1.1育苗地的选择
迄今为止,国内很多林业工程在进行育苗栽培管理时,苗木生长效果无法达到预期要求,一方面是因为对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方面的重视度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苗木培育技术也不够完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部分地区在进行林业育苗栽培时,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有待提高,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对育苗工作灵活调整。在进行育苗地的选择时,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地质以及苗木种类进行[1]。
比如,山西薛公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进行林业育苗地的选择时,因为薛公岭地处吕梁山脉中段,属于温暖带半干旱季风大陆性气候,当地共有种子植物74科352属769种。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当地的地质、气候、水质等方面的情况,根据种植幼苗的生长习性、特征进行合理的分析,并制定选取育苗地的计划。计划制定后,还需要利用专业的仪器对规定好的育苗地区地下水位高低、排水系统是否可以正常运行、土壤干湿程度以及养分等方面进行调查。为了确保苗木可以在土壤中正常生长,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科学技术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对应的改造,确保育苗地可以为林业工程后续发展打好基础。
1.2土壤处理和苗种处理
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土壤环境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不同种类的苗木在生长过程中对于外界环境也有着不同的要求。比如,山西薛公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区在进行种植区的地质管理时,可以从土壤中和和土壤消毒两方面进行。第一个方面是对土壤的酸碱程度进行平衡性调和,若当地土壤酸性过高,可以选择添加草木灰来完成酸碱中和,若土壤碱性过高,就应该施加腐烂熟透的松林木。第二个方面是对土壤消毒,保证土壤中蕴含的养分可以给苗木生长提供保护,林业人员需要采用硫酸亚铁或其他的化学物质定时定期对育苗地完成消毒工作[2]。
做好土壤中和方面的工作后,为了保证苗木后续生长的整体质量,工作人员还需要在选种的问题上下功夫。工作人员需要保证植株母体的健康,只有母体健康,苗种才能较好地完成后续生长发育。对种子进行处理时,工作人员应该仔细检查,确保种子表面没有吸附任何杂质,还应该对种子上附着的虫卵和病害进行处理,保证种子可以正常进行种植。还需要对发芽的种子完成二次筛选,筛除质量不合格的种子,不断优化苗木种子质量。在整个选种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对每一个细节进行严格把控,因为选种和种子处理关系到后续育苗工作。
1.3科学播种
林业育苗栽培管理过程中,在保证种子的整体质量以后,需要进行播种工作。工作人员需要考虑不同种子的特征和当地的环境,结合新兴技术来完成播种。首先,工作人员需要根据种子的种类进行播种时期的选择。种植过程中,种子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颗粒较大、外皮厚实坚硬的种子,这种种子的耕种时间主要以冬季为主。受种子外在条件的影响,冬季进行播种能够保证种子拥有更长的生长期。另一种是种子的颗粒较小,种子表皮极薄,为了保证种子的质量,这种种子通常会安排在春季进行播种,因为春季土壤松软,更加适合完成种植工作,也能保证苗种在生长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少受阻碍[3]。
以山西薛公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例,自然保护区管理区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播种操作时,需要根据春季和冬季进行相应的准备。春季播种时,工作人员需要在育苗盆中完成播种,既要保证种子可以吸收到足够的水分,又要保证合适的光照强度,以便为种子生长提供保障。春天播种时,种植地区的气候会影响土壤情况,外皮较薄的种子怕冻,育苗盆能够有效保温。在冬季进行播种时,需要安排工作人员对种子的生长情况实时关注,种子一旦发芽,在筛选之前就要做好保温防冻工作,确保种子可以正常生长。
1.4苗木培育期管理
在进行苗木培育期的管理工作时,工作人员需要在苗木发芽以后进行详细的关注,刚发芽的苗木抵抗力非常弱,因为温度、气候、土壤养分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苗木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缺少养分、枝干瘦弱等情况。同时,发芽期的苗木抵抗力差还会导致苗木在成年期经常发生病虫害问题,不仅在后续治疗方面要付出极大的资金成本,浪费人力、物力,还会导致苗木的生长情况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以山西薛公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苗木培育期进行的管理和控制为例。首先,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可以安排对应部门的工作人员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苗木发芽后的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工作人员对当地的地质进行检查,科学合理地安排育苗地的除草工作,避免杂草在苗木周边扎根,和苗木根系争抢土壤养分的情况出现。最后,工作人员应该根据薛公岭当地的气温变化做好苗木的防护措施。对不同阶段的气温变化进行详细的记录,积极安排好苗木种植区域的覆盖、埋土等方面的工作,并做好二次检查,保证苗木的防寒、防冻工作圆满完成,为苗木后续的正常生长夯实基础。
1.5病虫害防治技术
育苗技术中还包括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苗木病虫害是苗木生长过程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通常在苗木生长期发生。想要顺利完成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该将当地苗木生长按照阶段进行划分,定时定期地对苗木健康情况做出统计,根据实际数据来完成后续分析。将苗木容易出现的各类病虫害以及病虫害的诱因进行记录,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科技手段来制定解决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苗木出现病虫害的概率,通过有效的手段来阻止苗木病虫害不断扩散。比如,山西薛公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对苗木病虫害进行有效处理时,首先,需要对当地苗木的病虫害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对于苗木白粉病,可以采用50%胶体硫50~100倍液进行喷洒,每间隔7d喷洒1次。然后,对苗木病虫害进行季节性防治。春季是虫害的主要发生季,工作人员可以对幼虫的外部生长环境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控,降低后续虫害的影响程度。冬季时,工作人员需要对苗木的枝杈进行科学清理,为春季苗木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最后,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工作人员需要对当地的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不同阶段的进展程度进行记录和分析,根据数据来对整片区域的病虫害高发种类、时间、防治方法做出全面了解。通过现有的经验和数据来结合新时代的科学防治技术,不断强化病虫害防治技术,保证苗木的质量。
2移植造林技术
2.1选择苗圃
移植造林的育苗地选择主要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地理位置选取。考虑到移植造林过程中运输路途会对苗木产生的影响,避免苗木水分流失过多,需要挑选交通方便、有水源的地方。
地形。苗木的最佳种植环境是在地势平坦、排水灌溉方便的地方,若当地坡度过高,就会非常容易出现地表水土流失的情况,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大幅下降,同时也增加了后续追肥、灌溉工作的难度。
对土壤条件进行分析。土壤是能够保证苗木正常生长的重要因素,所以在进行土壤调查时,需要挑选土壤肥沃、结构疏松、具备良好的透风透水性的土壤,可以保证苗木在移植后能尽快扎根,适应当地的土质情况。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需要根据苗木的种类来对土壤的酸碱度进行调整,避免出现移植后苗木枯黄、死亡的情况。
水源。苗木在生长的过程中离不开水,所以在选择移植地时,需要首选水源充足、灌溉方便、排水强的地方。
2.2确定移栽时期
为了保证林业工程中苗木移植造林技术的科学合理应用,必须要确定好移植造林的具体时间,不同地区有最适合的移植时间,这关系到苗木移植后的存活率和整体质量。我国国土辽阔,南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明显,不同地区开展林业工程时,对气候因素方面的考虑要更加慎重。根据现有数据来进行分析,南方地区的林业工作需要考虑到各个地区气温较为均衡,空气中的水分较多,湿度大等特点来进行。当地的苗木移植工作通常在每天的早晨和晚上进行,因为早晚的空气湿度大,能够避免苗木所附着土壤中的水分大幅度流失和蒸发,保证苗木移植工作顺利完成。
在北方地区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当地的工作人员通常会将苗木的移植时间定在每年的3~5月份。北方地区气温常年偏低,苗木在移植过程中对于温度和湿度的要求极高。若无法合理地控制温度,苗木在移植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冻伤或者冻死的情况,不仅会影响苗木移植后的整体质量,还会增加后续苗木维护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北方地区每年3~5月份的气温缓慢回暖,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苗木的存活率和移植造林工作保质保量完成[4]。
2.3造林规格
移植造林技术还包括对造林规格方面的控制。造林规格的管控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第一个方面是需要确定造林范围。移植造林的过程中,需要对苗木的存活率进行合理的把控,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当地对移植造林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来进行有效的分析,确定好造林的范围。并在确定好范围后,对特定区域的造林范围和绿地规划界限是否符合进行比对,根据数据做出实际调整,也能够保证森林绿地保护工作可以在最大范围内发挥能动性。第二个方面是需要对移植密度进行合理的控制。造林范围得到合理有效的控制以后,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还需要科学把控苗木的移植密度。第三个方面是确定造林规格。比如,山西薛公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进行造林规格确定工作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苗木类型,明确不同种类苗木的移植技术,保证移植过程中苗木的完整程度。然后,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可以安排工作人员确定移植规格,为移植工作做好准备。最后,工作人员在进行移植的过程中,需要对整体流程进行实时监控,一方面保证苗木的成活率处于可控范围内,另一方面也保证了苗木的整体移植工作符合设计师的要求[5]。
2.4加强对于肥料的控制
移植造林是让种植在一个地区的苗木在另一个地区扎根生长,但是在移植的过程中,苗木的完整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苗木在移植后生活在全新地区的土壤中还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所以在完成移植栽种之后,需要对当地的土壤进行分析并安排追肥。
以山西薛公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例,在加强肥料控制工作时,首先,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对薛公岭地区的苗木种类、土壤质量进行测量,了解苗木种类的养分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施肥工作。然后,在施肥的过程中,需要精准控制化肥的种类和用量,保证苗木的养分可以得到有效的补充和正常生长。在肥料选择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当地土壤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肥料的更换和调整,在保证节约肥料的情况下,尽可能利用天然肥料来代替化学肥料。天然肥料的养分充足一方面保证了土壤的养分平衡,另一方面也能很好地保护苗木的根系不会被化学肥料过度灼烧。最后,工作人员还需要定时对苗木进行有效观测,保证可以及时根据苗木的生长情况来分阶段完成追肥工作。
2.5加强监管力度
在移植造林的过程中,还需要对现有的监管力度进行强化。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科学技术也在逐渐完善,在建设林业工程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保证林业工程的整体质量,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完成对林业工程的管理和监控,能够更好地对苗木生长过程进行监控,帮助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发现苗木在生长期间遇到的问题,并将病虫害的影响降到最低。
因为不同地区的气候不同,有的林业工程地区空气干燥,非常容易引发火灾,被现代化信息技术管控的林业区域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火情,保证可以第一时间将安全隐患予以解决。比如,山西薛公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监督管理方面的工作可以采用GIS地理系统对林业工程情况进行合理监控。
综上所述,先进的苗木培育与移植造林技术成为进一步推动林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动力。为了保证林业工程的整体质量,促进我国林业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当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应该在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两个方面投入更多的关注,确保将新时代背景下的科学培植技术应用到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中,不断提高林业工程的苗木培育水平,完成林业工程在新时代下的科学转型,间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赵建顺.新时代背景下林业育苗培育与移植造林技术探究[J].河南农业,2023(14):51-52.
[2]李洪国,许波燕.新时代林业育苗培育与移植造林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23(02):62-63.
[3]杨永龙.新时代背景下林业育苗与移植造林技术[J].新农业,2023(03):56-57.
[4]马惠英.新时代背景下林业育苗与移植造林技术研究[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2,51(09):165-167.
[5]冷雪.新时代背景下林业育苗培育与移植造林技术探究[J].新农业,2022(15):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