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平
摘要:核心素养教育提倡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在教学中,老师应充分和学生沟通,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制订一个短期目标的和长期的生涯规划,明确自己现阶段应该去做什么、应该怎样去做,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入手,逐渐提升自己的能力,适应学校生活。
关键词:自我需求 因材施教 生涯规划
“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一个人的成长就需要有一个指导方向,不能盲目、没有目标地前进。那么,什么是生涯?生涯就是指道路,即个人一生的道路或进展途径。生涯规划影响着人生道路,目标明确的人生和茫无目标的人生,经历和结果是千差万别的。
核心素养教育提出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一、现状:缺乏生涯规划,没有基础准备
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初中生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当中收获有限,找不到获得成功的乐趣。在教学中,老师应充分和学生沟通,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制订一个短期目标的和长期的生涯规划,明确自己现阶段应该去做什么、应该怎样去做,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入手,逐渐提升自己的能力,适应学校生活。
二、生涯规划,终身需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制订目标,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陶行知先生说过:“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我们的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的教育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定目标,不同的学生我们就会要给他们确定一个不一样的学习目标,只有这样,才有层次感,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才会产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作为任课老师,我们在上课的过程中,始终要围绕一个目标去分析:我可以提出哪些问题?从哪些问题可以让学生针对我们所要学习的目标进行思考、找思路?通常我们可以用小组的形式来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问题的答案,感受到自己努力的结果。
三、正确认识自我,制订、选择合理的生涯规划
在初一年级新生入学的一个月里,我们都会结合课程给学生们进行自我认识、珍爱生命教育,使他们明白“我要什么,我有什么”,作为每一位中学生,都要根据自己的性格、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来选择自己的以后发展方向,“我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擅长做什么、最看重什么”尤为重要。
当今高速发展的科技社会,需要各形各色的人才,无论是蓝领白领,都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所以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关注学生们的整体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从小学升到初中的学生,有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不好,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在知识应用上存在不足,在知识学习方面很欠缺,但这些学生在其他方面还是很有悟性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他们发挥特长,逐步培养他们的动手动脑操作能力,只有学生对事物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以后,他们才会投入到学习当中去。比如动手去操作一些模型,或做一些乐高,在这一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通过对困难的解决,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加深对知识的思考。为了追求更好,学生们就会把基础的学习加深,然后应用到活动中,使其更具有实际的操作性、可行性、成功性。就是这样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兴趣爱好,满足自己的需求,认识到“想要去做的事情,是需要一定基础的知识”,然后再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拥有自主学习的意念,学习的主动性才够夯实。
四、制订目标,严格执行,从小事做起,从当下做起
在学校里我们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上课的听讲姿势、写字姿势、上课纪律等各方面去要求,要求学生熟记中小学行为规范,抓住当下,教导学生在每天的学习生活中言行一致。孩子学走路时要慢慢形成身体记忆,一旦学会了,将是终身难以忘记的;从手抓吃饭到用筷子吃饭,这些技巧一旦学会了,都是终身难忘。结合学生们自己平常的习惯来慢慢培养,指导学生,如应该根据中小学生行为准则来约束自己,引导他们去对比发现,自己的行为哪些是不应该做的,哪些是自己欠缺的、没有做到的、需要努力的地方,再给自己定一个小小的目标,树立一个个新的榜样。如果有人从小告诉学生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不做破坏别人劳动成果的事情,在家里、学校里用过的东西要放回原处,他也会时时提醒自己,也会明白该怎样去做。
“好学生都是夸出来的。”当我们发现学生的进步和闪光点时,要及时地给予肯定与表扬,只有学生发现自己成功了,并且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才会有不断前进的动力。找到最重要的那件事也是学生养成很多好习惯的基础,所以一定要要求学生坚持下去,运用不同的方法为每个阶段确定目标,这样才能保证每天都有进步。
探索求知是当今中学生的人生目标,要让学生明白我应该做什么、我可以做什么、我应该怎样去做,期待我们的学生会积极主动地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完成现阶段的人生目标而努力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