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钏岩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在事业单位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能有效提升事业单位的公益服务效能和经济效能。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意义,然后探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一些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经济效能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经济效能
事业单位作为社会服务组织,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能,为更好地履行职能,产出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要发挥人力资源工作的作用,只有具备高效、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才能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效能和经济效能,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一、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率
事业单位的主体具有多元性,在履行各项职能时对人才的需求较为广泛。丰富的人才结构能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可以将员工的工作能力与工作岗位相匹配,让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促使员工发挥自身的潜能和优势,实现人尽其才。当员工在岗位上找到成就感,就会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进而让事业单位获得更高的管理效能以及更好的经济效益。
(二)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效能
组织凝聚力是组织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有利于事业单位全面高效履行各项职能。通过合理的人员调配,把员工的思想和行动都统一到工作任务上,充分挖掘员工自身的潜能,激发组织活力,增强组织凝聚力,从而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效能。
(三)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经济效能
事业单位工作内容复杂,吸引了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可以保障事业单位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事业单位要作出相应的变革来应对市场竞争带来的冲击,而人才是竞争的核心因素,事业单位要想高效履行各项职能,必须拥有各方面的优质人才,高质量的人才是保障事业单位管理效能和经济效能的重要基础。为了提升事业单位的竞争能力,发挥促使社会发展的应有作用,必须善于发现和使用人才,科学合理的人资资源配置能大大提高事业单位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提升经济效能,从而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前进。
二、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涉及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需要具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的管理人才进行管理工作,以此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并及时更新管理理念。随着改革的不断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形式上以及模式上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创新,使得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并在事业单位健康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现在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是单独对人事的管理,还包括人才的招募与甄选、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以及员工关系管理等内容,是一项系统的工作。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需要与时俱进,从引进人才、传达日常文件、工资核算等简单的内容转到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上。管理人员要系统、全面地学习管理理念,提高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的稳定性,让管理人员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积累经验。管理理念要及时更新,否则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人才潜力的发挥,无法充分激励和开发人才,会直接影响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质量,影响整个单位的运行效率,影响事业单位整体效能提升。
(二)岗位配置不够合理
社会在进步,事业单位的各项职能也在发展变化,人员结构越来越复杂。事业单位的改革不断深入进行,机构的设置需要随着职能的不断更新而变化,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要合理、高效,聘用的人员要与岗位要求相符,充分体现人才的价值。岗位上的人员要适应岗位需求,更好地完成岗位要求的工作任务,充分发挥岗位对整个单位工作的促进作用,否则就会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一些优秀的人才通过选拔考试进入单位后,大部分没有安排在之前所学的相关专业上。事业单位在安排岗位人员时,要深入了解人才的优势与所擅长的方面,据此安排岗位,将人员所学的专业与从事岗位的工作内容相结合,体现人才价值。部分年龄较大的员工需要及时更新工作方法,跟上时代的发展,加强对新知识的学习,将老同志丰富的工作经验体现到工作中,以适应工作的需求。部分岗位聘用了编制外人员完成工作,由于他们与编制内人员劳动报酬差距较大,出现岗位相同而待遇不同的现象,而且不同岗位上的编制外人员工作量差距较大,对他们的管理与考核也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这些不仅会给单位造成经济压力,而且也会妨碍社会公平,影响整个单位工作正常运行。
(三)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力度不足
第一,事业单位尚未足够重视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普遍认为事业单位的工作相对简单、直接,很少进行这方面的投入,忽视员工通过培训与开发对提高自身能力与素质的积极作用,不利于员工素质水平提高。第二,事业单位缺乏对人才能力的开发利用,对员工的能力和素质不够了解,安排工作时不能根据个人特点选择合适的岗位,从而造成人才浪费。第三,缺乏系统完善的培训制度,未能形成常态化的培训机制,培训内容空洞,偏重理论培训,缺少实践经验,对人才潜力的挖掘力度不够。培训方式以讲授为主,忽视了员工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性,缺乏相互配合,削弱了培训效果。培训的过程过于简单,培训目标不够具体,课程针对性不强,造成培训工作不切合实际,与岗位不适应,不仅无法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还会浪费培训资源。新员工入职后,没有进行必要的培训,也未及时将单位的组织文化和价值观、组织规范以及工作流程等传递给新员工,导致新员工需要较长时间熟悉工作内容,且容易出现工作失误,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在短时间内都得不到提高。对在职人员缺乏针对性的培训机制,培训内容过于笼统,与岗位实际缺乏联系,培训之后几乎不进行考核,会让员工参加培训时产生应付心理,重视程度不足,最终影响培训效果。培训时,也很少进行实践操作方面的培训,导致培训效果在员工能力和素质提高方面得不到相应的体现。
(四)绩效考核流于形式
绩效考核是调动事业单位人员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目的是正确评价事业单位员工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激励和督促员工认真履行职责,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通过合理有效的绩效考核,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工作的动力,从而提升单位整体工作效能。目前,事业单位的考核机制需要更加系统和完善,考核内容也要根据岗位实际加以丰富,提高考核效果,加强绩效考核对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促进作用。在进行考核时,考核的指标要与岗位高度结合,增强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事业单位人员的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要充分体现考核结果等次之间的差距,通过考核结果充分体现员工平时工作的价值。事业单位的考核形式要多样化,加强不同岗位考核内容的针对性,体现岗位工作的差别。考核方法不能仅以打分为主,因为打分会受到人的主观性以及人情关系的影响,出现凭印象打分的现象,降低打分结果的参考性。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没有与单位和部门的实际结合,不同岗位人员的考核内容大同小异,导致绩效考核与员工的岗位实际脱节,影响考核结果的权威性。考核结果的运用效果不明显,没有将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绩效工资分配等有效结合起来,不能引起员工对考核结果的足够重视,也会影响薪酬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导致员工薪酬待遇缺乏激励性,造成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不高。
三、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经济效能的策略
(一)树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要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及时更新,关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和方向的变化,将经济管理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相结合,凸显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把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体现在事业单位经济效能的提升上。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应符合事业单位工作性质和各个部门的工作特质,并具有针对性。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重视人的价值,充分体现员工在管理中的作用,体现人本性、亲和力。结合本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情况,积极采取有效的优化策略,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的各项能力,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工作在事业单位管理中的作用。从根本上认识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推动作用,将符合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运用到管理中,将员工与岗位相联系,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调动员工在各自岗位上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推动事业单位各项工作开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二)优化岗位配置,促进员工职业发展
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只有将员工的个人特质与其岗位职责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人才效能。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要深入了解人力资源的各方面情况,细致划分各个岗位的职责,及时掌握每个岗位的人员数量、人员素质要求等情况,随时更新岗位空缺、岗位变动的数据,合理规划岗位配置。可以通过合理的岗位流动,了解员工与各个岗位的工作是否匹配,从而形成高效的岗位配置。员工与各自的岗位要高效匹配,通过优质的岗位配置,提高人与岗位配合的默契度,充分发挥各岗位职能的效能和潜力,发挥优秀人才的能力优势,提高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创造更高的价值。根据岗位的工作职责安排人员,配备合适的专业性人才,强化岗位对人才的合理配置。在配备财务部门岗位人员时,可以安排具有基础财会能力和政治素质高的人员担任基础会计岗位,确保财务工作的专业性和廉洁性;组织能力强、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员工可以安排到综合管理岗位上,以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能力。结合各个岗位的特点,选拔适合岗位的人才,让每个人的潜力都能够在适合的岗位上充分体现出来,发挥员工的能力,避免出现严重的人力资源不匹配现象。岗位人员要进行有效流动,一旦发现员工不能胜任自己岗位的工作,要重新分配岗位人员,以确保岗位上的员工是合适人选,从而体现人才的能力,逐渐完善人力资源结构,确保较优的人力资源配置。
(三)完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体系
高效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体系能促使员工之间的相互协调,提升事业单位的管理效能和经济效能。市场经济下,人力资源是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方面,而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才的知识结构也需要跟上时代步伐,不断进行更新,因此,通过优质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发挥人力资源的潜在优势十分重要。第一,事业单位培训与开发体系的建立要与单位的各项业务和部门的各项职责相结合,制定与工作目标相符的培训内容,确定合理的培训与开发方式,将各项培训工作与事业单位的战略发展结合起来,提高培训的有效性,确保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系统性、高效性。第二,正确开展培训与开发的效果评估和考核工作,让员工充分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通过对员工进行培训与开发,有效提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员工的技能与素质,从而提升员工的综合能力。通过实践对培训效果的检验,评价是否达到培训目标,并根据培训的实际效果随时调整培训内容。第三,采用多种形式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制度,采用丰富的培训手段和方式,让员工主动参与到培训中,提升培训效果的实际作用,充分利用培训开发体系的效果,通过完善的培训与开发管理使员工为单位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提升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凸显事业单位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四)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
绩效考核的目的是有效发挥各部门和岗位的积极性,及时处理和改进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第一,充分认识绩效考核在推动事业单位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明确绩效考核的原则,构建与单位各方面工作相适应的绩效考核体系。第二,在对员工进行考核时,考核内容要明确,考核指标要全面,将员工平时的表现作为重要的绩效考核指标,加强对员工日常工作表现的监督,同时根据岗位的工作量、责任、工作难易程度和风险等因素,确定有针对性的考核指标,并确保公正性、合理性,重视对考核结果的合理应用,采取相对应的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员工主动完成工作的热情,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切实用好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对员工工作主动性的调动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下,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质量,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此优化人力资源,提升经济效能,积极推动事业单位管理能力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争艳.机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J].人力资源开发,2022(05):37-39.
[2]程进.基于经济效益视角的事业单位人资配置优化探讨[J].经济师,2022(08):267-268.
[3]徐兵.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150-151.
[4]张祥瑞.事业单位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J].管理方法与艺术,2021(34):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