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初秀
写作历来是难点和重点。我在乡镇中学任教,至今已经有二十多年了,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是有的学生一提到写作脑袋就大。写作素材缺乏,提笔困难,语句运用生疏是常见问题。写作是语言系统的集中体现,需要认知、素养等综合能力的展现。提升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涉及多个方面,也涉及阅读能力、认知能力、思考能力、素养展现能力等多方面的表现。
其中,语言的丰富性又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一个学生只有在大脑中建立起词汇的储存系统,才能有效地输入词语,迅速准确地输出词语。而这种词语的储存系统,不是按习得的先后顺序排列的,也不是按一般词典的顺序排列的,而是以词的类似性、相关性结成类群排列的。
学习词语不能停留在记住的水平上,而应该让词语进入思维的领域,对它们进行分析、综合、比较、联想,用思维的链条把它们排列组合成类群。但是,我们现行的语文教材是以课文为中心,词语的出现是不具有规律性的,输送到学生头脑中基本上是“杂乱无章”的。再加上有些学生死记硬背一些词语,但不对杂乱无章的词语再进行加工,因而头脑中词汇的储存也是杂乱无序的。这种无序的储存,既不利于继续熟悉大量的生词,又不利于表达时呼之即出。
另外,书本中的词语与学生的亲身体验缺乏联系,也是造成学生词语贫乏的一个原因。词是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反应,是思维的结果与记录。学过的词语只有和学生的亲身体验相联系,这些词语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词汇、作文时可靠的财富。可是,一些学生学了词语,没有将其同生活体验联系起来,这些词就只是一个个音、形、义的复合体,是一堆没有灵魂的知识。用心理学上的话来说,它们都属于消极词汇,而不属于积极词汇。在写作需要用词汇来反映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而这些没有灵魂的词语当然不会像泉眼里的水那样涌流出来。从以上的分析中可知,要使学过的词语成为积极的词汇,关键的问题要多思,甚至苦思。只有多思,学生才能在学习词语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只有多思,词语的山泉才能奔泻出来,语文才能成为得心应手的工具。
采取适当的方法增强对词语的记忆也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是根据遗忘发展的规律安排复习。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首先对遗忘现象作了系统的研究,并把研究的结果描绘成了一条遗忘的曲线,揭示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先快后慢。具体地说,就是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在记忆的最初时期遗忘很快,在学后一小时之内几乎遗忘一半,以后遗忘过程才逐渐缓慢,一天以后的保持率是33.7%,到了一定的时间,几乎不再遗忘,如六天后的保持率是25.4%,三十一天以后的保持率是21.7%。利用这条规律,在新学词语时要及时的用多种形式进行复习,“趁热打铁才能成功”。(学其他新的知识也如此)在掌握了以后,还要经常复习,各次复习的时间距离,可以逐步拉长。每次复习用的时间,也可以逐步缩短。这样的记忆效果,一定会使学生满意。
其次是要过度学习。所谓“过度学习”,是指在“记得”和“学会”的基础上,继续把某些知识和技能学习到接近将学生的最高潜能全部发挥出来的程度。
最后是采取一些办法提升能力。如鼓励学生多读经典文学作品、诗词名篇、散文随笔等,拓宽阅读范围,深入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思想观念和审美价值。鼓励学生多进行写作练习,如写日记、写读书笔记、写作文等。同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写作技巧。在文学欣赏方面,教授文学作品的欣赏方法,引导学生品味作品中的美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在诗词鉴赏方面,介绍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律、意境、形式等特点,培养学生欣赏诗词之美的能力。在古文研究方面,学习古文知识,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背景、作者、风格等,提高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在语言知识运用方面,加强对汉字、词汇、句法等基本语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创设良好的语境:为学生创设充满浓郁氛围的环境,使他们能够在生活中自然地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在口头表达训练方面,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如朗诵、演讲、讲故事等,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在撰写书评方面,鼓励学生撰写书评,培养他们从多角度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在学习成语、典故方面,引导学生学习成语、典故,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和含义,丰富语文知识储备。
心理学有关实验表明,过度学习以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百的效果最好。只有达到这个程度的知识和技能,才能纳进知识结构,转化为智力和能力,才能灵活运用、触类旁通。可是事实上,部分学生都没有达到这个程度,往往是做完作业,便觉得学习任务已经完成,不再继续学习。这样学得快,忘得也快,也就不可能积累丰富的词语和知识了。正如宋代学者张载说的:“学未至知化,非真得也。”
总之,写作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多点并用,在文学陶冶下认知,在训练中提升。全方位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具有扎实语文功底、丰富文化内涵,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