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军
“中秋佳节审查调查组给我送来月饼,更为我带来了家人安好的消息……感谢专案组的所有同志!”
近日,在写给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纪委监委的信中,被审查调查人王某真诚地表示感谢,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审查调查初期王某消极的态度。审查调查组通过带领王某重温入党誓词、重读党章党规以及提供人性化的关怀,唤醒了王某的入党初心,使他深刻认识到错误,主动交代了问题。
王某的转变并非偶然,而是缘于渭滨区纪委监委在审查调查全过程中用足用好思想政治工作这个“传家宝”,坚持纪法情理贯通融合,努力推动审查调查工作高质量发展,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领导首谈紧扣时代性
“书记的谈话,并没有预想中的训斥、责骂,反而是耐心地讲形势、讲政策,与我互动,帮我追忆初心、分析错误、指明出路,我一定会配合审查调查组工作,不辜负书记的一番良苦用心!”被审查调查人朱某在接受渭滨区纪委书记法拉索首场谈话后,诚恳地向审查调查组表态。
2022年以来,渭滨区纪委监委切实把审查调查领导首谈制度落到实处,明确规定与审查调查主要对象的第一场谈话原则上由纪检监察机关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主谈,与关键涉案人员的第一场谈话由审查调查组负责人主谈。首谈把做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重要内容,通过讲政策、指出路、稳预期,着力建立平等互信的谈话关系。
首谈前,通过多渠道、多方面了解谈话对象有关情况,分析其“软肋”与“痛点”,提前为其“画像”,制定针对性谈话方案,形成清晰、完整的谈话提纲。首谈过程中贯彻“同志式”“帮助式”“挽救式”谈话理念,利用首谈领导既是纪检监察机关领导又是谈话对象曾经同事的双重身份,有针对性地做工作,谈话方式由“审问”向“谈心”转变,注重从党性、情感方面感化谈话对象,把理讲透、把法析明、把路指对,帮助谈话对象端正态度、消除对抗情绪和侥幸心理,引导其放下思想包袱、配合审查调查。
截至目前,渭滨区纪委监委开展审查调查领导首谈11次,6名谈话对象态度发生转变,4名主动交代了问题。
靶向施治增强针对性
从采取留置措施到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前后仅用了两个月时间,渭滨区纪委监委第五纪检监察室干部谈到之前办理的徐某严重违纪违法职务犯罪案,一致认为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对该案取得突破功不可没。
被留置初期,徐某反复强调自己在部队的贡献和转业后在基层工作的辛苦,想方设法回避问题。审查调查组根据徐某曾经的军人身份和军人荣誉对症下药,带领他重温入党誓词、入伍誓词,追忆服役期间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通过唤醒党性意识、重申军人荣誉,徐某深受触动,坚定了依靠组织的信心,主动交代了多次受贿等问题。
与徐某不同,渭滨区纪委监委专案组突破魏某主要靠的是人文关怀。留置期间,审查调查组从日常生活、医疗保障等方面给予魏某细致的关怀,生日当天精心准备蛋糕为其过生日,魏某当场感动流泪,彻底转化了思想、转变了态度。
渭滨区纪委监委根据被审查调查人的性格特点、家庭背景、成长经历、一贯表现等情况,综合分析研判,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施治,“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着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走深走实更走心。
工作中,坚持用思想交锋交流,用利害关系阐释帮助被审查调查人真诚认错悔错改错,用事实和证据打消被审查调查人对抗情绪、侥幸心理,用人文关怀让被审查调查人感受到组织关爱,使被审查调查人感到组织可敬、可信。2022年以来,渭滨区纪委监委立案审查调查50人,全部真心悔过。
治病救人提升实效性
“‘惩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治!”渭滨区纪委监委坚决落实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回访教育和以案促改。制定出台了《渭滨区受处分人员回访教育实施办法》,明确了受处分人员回访教育路径方法,帮助他们改正错误、树立信心、放下顾虑,积极担当作为。
“被处分的那一刻,我感觉人生一下子跌到了谷底,是组织的回访帮助,让我重拾信心。”面对前来回访的渭滨区纪委监委干部,神农镇受处分干部孟某说出了心里话。
原来,孟某曾因违反工作纪律受到处分,他一度思想压力大,工作态度消极。渭滨区纪委监委联合神农镇党委及时制定回访教育计划,指定2名党委委员每季度对孟某开展谈心谈话,了解其思想、工作状况以及认错改错情况,引导他直面问题、改正错误,最终帮孟某打开了心结。放下思想顾虑后,孟某在工作中积极作为,后来被重用。
渭滨区纪委监委还结合典型案件扎实开展以案促改,通过召开警示教育会、专题民主生活会,编发忏悔书,拍摄警示教育片等方式,亮出纪律红线、增强纪法震慑,让党员干部在接受警示中引以为戒,在对照检查中深刻反思,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据统计,2022年以来,渭滨区纪委监委回访教育63人次,拍摄警示教育片3部,编印忏悔书6篇,督促召开警示教育会、专题民主生活会67场次,实现了惩治极少数、教育大多数的目的,持续推动全区审查调查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