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淑玉
【热点综述】
民营经济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经济组织形式,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但近期一段时间,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不少民营企业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民营经济发展信心受到一定影响,迫切需要完善一批基础制度、出台一批管用举措、推广一批经验做法,更好提振信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事热点1】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
2023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和“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十八大以来的十年间,我国民营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1085.7万户增长到2022年的4700多万户: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民营上市公司数量突破3000家;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民营企业由2012年的5家增加到2022年的28家。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我们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的原因,并说明如何把这一要求落到实处。
原因:①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民营经济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经济组织形式,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民营经济适应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拉动经济增长、增强市场活力、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创新创业、扩大居民就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措施:①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的发展,健全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②放宽市场准入,营造民营经济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的市场环境。③通过财税优惠政策,减轻民营经济负担,提供金融支持,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④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帮助民营企业提高管理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时事热点2】擦亮民营经济发展“金名片”
2023年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指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
某地区持续擦亮民营经济发展这张“金名片”,民营经济驶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典型题例】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该地区是如何持续擦亮民营经济发展这张“金名片”的。
提示:①贯彻创新、绿色发展理念,促进产品迭代更新,实现企业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换,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②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推动产学研用合作。③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发挥民营企业稳定经济增长、促进技术创新、国际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主体作用。④当地民营企业积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走出去”,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坚持回报社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继续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奋发作为。
【时事热点3】从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当前,社会上对我们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有一些不正确议论,对于落实平等保护产权、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等还有很大差距,影响民营经济发展信心。针对上述情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这是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地位问题的关键举措。只有从法律法规和制度等方面把对国企民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才能真正将支持、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导向落到实处。
【典型题例】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从法律上把国企和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的必要性。
提示:①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从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有利于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增强民营企业投资和发展的信心。②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进一步完善平等保护国企民企的相关法律制度,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