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梦蝶 肖翔 吴斌 周继伟
摘要:想要实现对油田生产指挥的精细化管理,应该从生产指挥网络构建、设备管理、油田生产机制创新、成本控制等几个方面入手。油田开发生产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会涉及到多个环节,需要对其进行统筹指挥,保证各环节之间衔接紧密,应该确立精细化统筹管理模式,构建起相应的生产指挥网络,确定生产指挥方法,并创新生产指挥机制,这样才能达到精细化统筹管理的效果。基于此,也尝试对油田生产指挥的统筹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油田生产指挥;统筹方案;精细化管理
一、前言
对于设备管理来说,其是保证生产指挥统筹化管理质量的关键,需要利用实时数据库技术来提升设备管理效率,从而实现生产数据采集、设备控制、参数调节等多项工作。可以看出,油田生产指挥的统筹精细化管理是一个持续性过程,需要多个环节互相结合,从而使得油田生产过程中设备出现运转故障的可能性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也有利于控制油田生产成本。
二、油田生产指挥统筹精细化管理内涵分析
(一)创新了传统油田生产指挥模式
油田生产指挥统筹精细化管理模式打破了传统指挥管理“上传——下达”的基本模式,而是通过“构建无线通讯指挥——协调”“生产信息收集——统计”“特种设备调遣——使用”的统筹网络来实现对管理对象的精细化管理,使得管理工作精确程度更高,实现了对油田生产点的统筹精细化指挥。
(二)创新了传统油田生产指挥管理制度
精细化管理模式在油田生产指挥统筹中应用之后,可以制定生产指挥岗位规范、管理考核制度、特种设备调遣管理考核办法等,从而告别了以往笼统的智慧管理模式,使得井站系统处于持续高效运行的状态[1]。
三、油田生产指挥统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不到位
当前,部分油田在开发生产过程中,往往存在成本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归根结底,其与体制不健全有直接关系。部分企业油田开发生产管理人员岗位职不够明确,分工不够具体,这也使得油田现场开发管理整体水平受到了影响,进而增加了开发管理成本。
(二)地下油藏分布测量明确程度不高
在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油藏分布测量工作也是重要内容,由于有关开发管理工作较为繁重,这也使得其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数据信息,而后续的油田恒产工作开展则需要以这些数据信息为基础。但由于数据量较为庞大,这也使得数据管理及选用成为了难题。油田勘探之后所产生的原始数据量巨大,在对其进行整合时,又会产生多个数据分支,这也使得数据整合管理工作变得异常困难,不利于掌握当前油藏分布情况,也不利于油田生产工作开展[2]。
四、油田生产指挥统筹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思路
提升油田生产运行管理综合质量是一项持续性工作,需要对当前油田企业的运行生产情况有深入了解,从而确定生产指挥统筹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思路,其思路体现为以下方面:即数字化与信息化、指令化、联动化。
首先,数字化与信息化。要建立起以通信网络信息为基础的生产运行系统数据监控网络,始终保障通信信息交流的通畅性,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当前系统运行情况,从而对生产指挥提供更为精准的、实时的数据支持。
其次,指令化。指令化则是指对油田生产运行中的突发事件予以及时调度,要及时下发相应的调度指令,要严格规定二级单位收到指令后,即刻执行,从而使得突发事件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应对及处理[3]。
最后,联动化。联动化是指油田企业在开展生产指挥统筹精细化管理工作时,要明确其中的要点环节,组织协调生产过程中的多个环节,使得焦点、重点得以突出。联动化机制构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企业上下级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形成完善的网络结构,从而实现上下一心,共同面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五、油田生产指挥统筹精细化管理的具体策略分析
(一)找准定位,构建油田生产指挥网络
以往在开展油田生产指挥管理工作时,所应用的指挥信息传输方式以“上传下达”为主,这种指挥方式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信息传输具有单向性的缺点,并且传输效率无法得到保证。今后,应该通过构建无线通讯指挥、协调、生产信息收集与统计等多个方面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传输信息对象的精准对接,这种“点对点”对接模式的应用,可以使信息传递的高效性、精准性得到体现。在对油田生产指挥统筹精细化管理方法进行创新优化时,还应该转变以往的间接油田生产指挥形式,通过井站平衡、生产信息收集与分析、统筹管理方法确定等多方面结合的方式来确定相应的设备统筹调派方法,从而保证生产系统的协调工作开展做到事无巨细,这也是实现对油田生产指挥全过程统筹化管理的关键,也为生产、安全防控等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4]。
此外,油田生产指挥网络的构建还应该建立在制度考核、规范设定的基础前提之上,要实现对油田生产点位的统筹化、精细化控制,这样才能构建起以无线通讯指挥与协调为基础的管理网络。现代化通讯设备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无线指挥,进而构建起了功能完善的采油队,使得井站生产现场协调指挥工作开展更为顺利。生产信息收集与统计的统筹管理网络是油田生产指挥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油田采油的生产指挥中心来说,应该对日常生产工作进行快捷、有效的指挥,从而确定具体的油田生产动态信息,这样可以对生产过程中的多种情况进行及时调查与分析。同时,油田采油的生产指挥中心应该保证每天定时收集转油站、联合站、污水站等各个站点的运行数据情况,并且对其运行过程中压力、水量等变化情况进行确定,这样更容易对当前系统生产运行情况进行判断,这也使得统筹管理网络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二)确立特种设备调派、使用的统筹管理体系
油田生产过程中,会应用到一些特种设备,其中,特种车辆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要构建起特种设备调派与使用的统筹管理网络,这也是提升故障抢修工作效率的关键。采油队伍应该对特种设备调派及使用的管理体系进行优化,要确立专业化的管理及维修班底,从而使得管理维修与当前企业油田生产实际需求更为符合[5]。在对特种车辆进行调用时,要保证车辆的利用率,同时还要保证生产过程中,特种设备抢修的及时性,这样也使采油队的井站故障处理工作强度得到一定缓解。
(三)推行油田生产指挥新机制,实现高效生产
对于油田生产指挥工作来说,在实际开展时,必须有相应的机制对其进行支撑,这样才能使其生产质量及效率得到保证,因此,要全面落实统筹精细化管理体系,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对油田生产指挥的统筹管理,这也对产区的指挥人员自身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其在开展本职工作时,可以做到对生产中各项问题的正确处理。在日常化的生产工作过程中,经常会面临一些突发问题,这对指挥人员的临场应变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需要其深入到施工现场,了解现场实际情况,进而合理安排处置工序,从而做到对各工序环节了然于胸,这也使得最终相应设备的调试与维修工作可以及时开展,进而构建了相应的TPM全面生产维护管理体系。
此外,油田生产指挥机制的创新还体现为进展平衡运行与预防的统筹管理方面,在正式开展油田生产指挥工作时,应该将精细化管理作为实现既定原油生产指标的关键,这就需要对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从而使其达到制衡状态,这样才能使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得到有效落实。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应该积极协调油田生产工作开展,每天对油田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动态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将事前生产运行分析与事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确定相应的统筹对策,以此种方式来实现对井站运行规律的深入分析,从而实现对生产指挥效果的有效检验,这也使得最终井站平衡运行与预防的统筹管理方法完善性得到了保证[6]。并且,还应该细化当前企业生产含过程中得到风险管理,这就需要明确相应的风险管理体系,由于油田开发生产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特殊性,因此,要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性,需要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与权利,着手打造专业的风险管理小组,其主要负责对日常管理任务中的风险进行明确,并且合理规划各部门工作任务,从而使得企业内部生产工作的开展井井有条[7]。
(四)加大生产成本控制力度
企业应该定期开展精细化的成本考核管理工作,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对成本构成及变化情况的长期性分析,从而明确成本控制关键点,要注意将成本管理指标落实到人,从而真正实现精细化管理。同时,还要确定成本负责制,企业方面要将成本管控与绩效考核进行结合考虑,从而制定出更为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这也有利于调动油田开发及生产管理工作开展[8]。
此外,生产成本管控工作的开展还需要有较相应的数据体系对其进行支持,因此企业方面要提升数据管理能力,具体涉及到以下两点:首先,明确各环节成本管理对象之后,应尽量将其细化至最小单元;其次,统一管理主体的责权,即,将管理与业绩结合,确保不同工作内容所获得的报酬水平不同,从而使得薪酬数据层次划分更为精准。
SCADA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过程控制与调度自动化系统。可以对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以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测量、参数调节以及各类信号报警等各项功能。SCADA系统在采集现场设备数据后,利用快速检索技术,可对重点生产设备进行开、停机统计,进而实现高级设备管理。
六、设备管理的现状
随着石油行业内涵式的发展要求,风城作业区面临的竞争压力和成本压力愈来愈大,最大限度地保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经济效益成为风城作业区追求的目标。具体到设备管理工作,面临主要任务有三个方面:
(一)阶段性任务和柔性化生产对设备运行精度、稳定性和适应性有了更高要求,设备运行保障压力加大。
面对技术变革和市场变化的严峻挑战,风城作业区生产呈现阶段化、柔性化和多元化,以适应市场变化。对设备而言,就是要求设备管理改变惯性思维,主动寻找出整个生产过程中设备存在的瓶颈,提高保障能力,稳定设备运行,适应生产要求。
(二)设备突发故障依然较多,设备维护保养和点检预修工作需进一步规范和细化。
在设备维护管理中,设备维保制度规定了设备管理、电气管理、点检预修管理等大的工作规范和主要内容,缺乏其中的细节的管理规范和数据的制定,导致实际的维护过程中,设备维保人员的操作规范性、检修的质量控制得不到保障,从而出现故障突发情况。
(三)设备老化、新品生产等因素导致的成本增加与维修费用减少的矛盾凸显,精细化的设备管理工作实施迫在眉睫。
除去一些少量的检测仪器设备,公司的主要生产设备役龄都在10年以上,为了维护其正常运转,适应生产需要,设备维修改造成本不断增加,并且伴随着新品试验的项目改造和装备升级也加剧了维修费用使用和控制的矛盾,需要加强设备管理对维保、维修等过程管理,降低维修成本,保证生产运行。
七、设备“零故障”的内涵和意义
设备“零故障”是“零概念”的一种,就是在是设备故障发生之前,运用适当的维修策略消除故障隐患和设备缺陷,使设备始终处于完好工作状态。对设备“零故障概念”的理解应把握以下几条原则:
(一)设备“零故障”并非设备真的不发生故障,而是全力杜绝故障的发生,维持稳定的生产和经营秩序。零也并非绝对值为零,而是以“零”为目标来制定设备管理目标。推行“零故障”管理并不能保证100%不发生故障,但通过这一过程,可以使故障减少到接近于“零”的程度,使设备运行处于受控状态,设备检修处于计划状态,备用设备处于可用状态。
(二)“零故障”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单台设备或机组实现零故障并不难,但如何使单台设备的停机检修对生产的影响降至最低点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必须综合考虑生产、设备的整体状况和生产系统的综合经济效益。
(三)目前阶段,风城作业区设备“零故障”概念的核心是杜绝计划外停机和紧急维修。
八、实现设备“零故障”的措施
(一)设备定量化管理
设备运行及维护指标的管理分为定量和变量两种,定量一般包括设备点检的定量,设备维修及作业标准的定量等,而点检的频次周期、设备老化检修等则属于变量。定量和变量也是相对的,在一定设备管理数据资源累计的情况下,采取一定的管理方法最终实现变量成为定量,可形成固定的制度及有效的流程。
1.设备运行的定量
设备的运行状态主要可以设备状态参数、性能指标、故障状态、润滑磨损状况、事物外观新度、服役期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估。2021年9月,以实时数据库大容量存储、快速检索技术,开展对生产设备后评估工作,主要通过量化的方法分析和研究设备性能指标、状态参数、生产情况等,对运行状态做出精确的描述与判断,为引进或设备技改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撑。SCADA系统可以通过停机记录、故障事故记录、状态监测等,在记录设备以往的情况时,还可监控当前的运行状况,为合理制定维修与维护策略提供量化依据。对设备预知维修和降低维修成本,确保设备高效运行。
2.设备考核的定量
设备管理专业管理包含的内容较多,设备故障停机率的考核不足以反映设备管理的情况,风城作业区细化专业考核内容,将设备管理分为设备运行、设备安全管理、设备现场管理等几部分内容,开展“设备管理先进机台”“设备星级机台”的评选以及“设备风险评估”工作,每季度对主要的生产设备进行量化考核,并强化落实PDCA管理,形成完整的管理制度,有效促进了设备安全、现场等方面的管理。
(二)设备协同化管理
设备协同化管理是指生产操作、设备维护、设备管理岗位人员能够同心协力,形成专业互补、团结协作的氛围,充分发挥三者的合力作用。其实质是基于“TPM-全员生产维修的管理”理念,建立与设备相关的生产维护系统,保证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环保性和有益性。
1.提高操作人员的参与设备维保的积极性
设备维护管理主要是通过设备的使用者对设备的进行自主维护,开展设备安全、清扫、清洁、整顿、整理活动,完成设备维护管理的预期目标,设备的维护管理,主要集中在生产现场,坚强对重点设备的保养和维护。近两年,设备组织开展的“完善设备规程,规范设备操作”“精维护、精保养”“集中停机期间专项维保”等工作,就是强调操检合一,但是要实现操检合一,必须根据设备状态、工人技术水平的高低等情况综合考虑,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一方面要鼓励人人参与设备管理的热情,一方面要对现场设备进行分析,制定出适用的培训计划,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指导,让其明白设备的机理,懂得规范的做法和如何正确处理突发问题。
2.转变维修人员的维修方式
设备维护管理需要维修人员从思维方式进行根本性的转变,改变设备事后维修的思想,更加注重设备维护的前期预防,加强与生产的沟通,将设备预防性维修作为维修的重点工作,辅之以状态维修,同时实施以综合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多种维修方式并存的设备维修策略。比如:对非主线简单设备或备用设备采用事后维修策略,对主线关键、重要设备采用主动改善维修策略,对故障多、难维修的设备采用预防维修策略等,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完善维修策略,对所有设备进行分类并建立各类设备的维修模式。设备管理部开展的“计划检修周报”制度就是从制度上促进维修方式的转变。
3.提高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设备管理人员在设备管理中既是设备的管理者,同时又是“服务员”。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在服务中完善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实现服务与管理的有机结合。为了能及时充分的掌握各制作部设备的运行状况,设备管理人员需要深入到生产一线,加强与相关人员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收集重要的有用信息,为设备维保和技改提高信息依据。
九、结语
设备“零故障”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全员参与设备的全寿命周期管理。风城作业区生产设备运行状态稳定,主业机台设备综合利用率为69.05%,设备故障总时长和故障率均较去年降幅明显,有力地保障了全年生产任务的完成。风城作业区将持续推进设备“零故障”管理,逐步建立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从而不断夯实设备基础管理工作,追求精细管理、精心维护、精确控制,使设备保持精准运行,保障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总之,在开展油田生产统筹管理时,想要使管理效率及质量得到保证,应该充分落实精细化管理理念,运用实时数据监督技术对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控,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确定应对措施。同时,还要运用数据化及信息化等方式对油田生产过程进行管理,保证其流程科学性及规范性,这样才能使统筹精细化管理理念在油田生产指挥中的应用发挥理想效果,同时也有利于提升企业综合经济效益及行业竞争实力。H
参考文献
[1]刘连杰.浅析油田生产指挥的统筹精细化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10(15):34-34.
[2]王洪亮,穆龙新,时付更,等.分散存储油气生产动态大数据的优化管理与快速查询[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9,46(5):959-965.
[3]左宏涛,扈玉舟,巫克勤,等.油田生产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探讨——评《生产现场精细化管理全案》[J].新疆地质,2020,38(04):573.
[4]韩坤.油田生产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探讨研究[J].云南化工,2020,47(7):2.
[5]岳西前.精细化管理模式在油田压裂生产经营中的应用[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8,27(8):60,63.
[6]王晶.“互联网+”背景下油田生产精细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
[7]洪流,庄健彬,陈雪松,等.联合站生产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措施[J].云南化工,2018,45(3):234.
[8]冯玲.SM采油厂原油生产成本精细化管理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