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策略探析

2023-04-29 00:44张胜敏
中国科技投资 2023年33期
关键词:农业经济机遇乡村振兴

张胜敏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推行,在农业工艺、技术等方面全面革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实现了农业发展的现代化。然而,我国在农业发展方面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我国人口基数较为庞大,使粮食需求压力不断提升,对此,我国必须重视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的产量,满足供给需求。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经济;机遇;策略

DOI:10.12433/zgkjtz.20233305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机械化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现阶段国情发展的需求,是解决农村发展重点矛盾、解决市场供需矛盾、实现农民增收、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公平、缩小城乡差距,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的。借助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可以进一步优化当前的农村经济结构,形成对农业生产现代化、机械化发展的强劲动力,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当地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优惠政策,推动新农业技术、理念、模式创新,更好地带动农业经济的增长。

(二)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农业经济需要加强产业结构的合理优化,提高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更好地奠定生产基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着力于保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品生产质量与效率的提升。除此之外,供求关系发生较大的变化,当前农民关注的焦点不再仅仅局限于农产品的数量,更是希望通过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的档次,结合市场发展需求创新产品,生产多元化的农产品种类,奠定质量基础,拓宽农民的收入渠道,提高农业经济生产效益,推动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

(三)推动农业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形成新的发展理念

我国的农业经济不断朝着标准化方向发展,逐渐打造出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品牌,在此过程中,市场上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都会得到大幅提升,更好地激发区域经济的发展活力。当前,随着市场竞争的日渐激烈,加上受到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影响,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与当前的需求表现出较大的偏差,难以充分满足消费市场需求,同时降低了农产品的市场附加经济价值。

除此之外,地方农业经济发展欠缺对品牌效应的高度重视,在农产品生产与销售方面的市场竞争力较弱。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多项惠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流通速率,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在不断提高,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例如,通过打造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为农副产品的销售提供各种便利服务,打造具备地方特色的农贸市场品牌,进而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优质农产品较为缺乏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提升,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然而,受到不规范生产、农产品控制标准不严格等因素的影响,农产品质量问题屡见不鲜,如不良商贩使用化学制剂保鲜农产品,导致了较为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在农产品采购过程中,人们更加倾向于选择优质、绿色、无公害产品,但是这类农产品售价较高。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下,过度使用化肥、农药,以此获得较好的产品。这显然与消费需求理念背道而驰。并且,就现有的农产品类型而言普遍缺乏自身特性,在市场竞争中也不具备明显的价格优势,导致农产品的滞销,使得农民投入得不到及时回收,甚至出现严重损失。

(二)缺乏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的发展需要加强对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等的应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是加强和扩展农产品经济市场信息流动效率与范围的重要手段。然而,就当前现状而言,网络的覆盖率较低,远远不能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要求,尤其是许多地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使得信息的交流传递受到限制,不利于农产品市场开放度的提升,限制了农产品的销售规模化。

除此之外,部分地区农业生产、种植技术发展有限,不能与时俱进,导致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提升。信息交流不够及时、充分、广泛,农民也不能及时、准确掌握市场需求变化,在农作物的种植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若是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将会使农作物资源出现较大的浪费,造成农民收入降低。

(三)优秀管理人才较为缺乏

目前,一些地区成立了专门的农业发展机构,即便是农民在生产方面的实践经验较为丰富,也会受到文化水平不高、生产思想理念落后的影响,无法快速接受、掌握新的生产技术,也不能适应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模式。发展机构中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等缺乏足够的规范性,不能很好地指导实际生产工作。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许多专业人才的努力,而人才引进力度不足,薪酬待遇设置不合理,人才发展空间不完善等,导致对专业人才的吸引力不够,严重制约农业经济的发展。

(四)经济增长模式过于粗放,以及缺乏对环境保护的足够重视

当前,不少地区的农业经济仍然采用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模式,缺乏对环境保护的足够重视,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显然这样的方式不具备可持续性。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除了重视对农村经济效益的提升外,还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共建形成农村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模式,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园,实现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但是,一些地区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认知存在一定偏差,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实际农业生产过程中过于依赖对农药、化肥的使用,产生的生产垃圾随意填埋,肆意焚烧秸秆都造成了环境污染。长此以往,自然环境必将受到严重破坏,降低生活质量,对农村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应对策略

(一)强化绿色产业发展,形成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力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重视对农业经济发展思维的创新,积极转变传统的粗放经济模式,与市场发展趋势保持一致,提高竞争优势。农业主管部门需深刻认识到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痛点,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产品质量,建立农产品品牌形象与品牌优势。对此,结合相关企业、农业机构等,针对地方特色串级农产品品牌,对当地的农业生产集中化管理,加强对优质的、无公害的有机农产品的培育,强化市场竞争优势。

同时,需要加强农业生产污染管理的监督引导,实现对禽畜粪便的资源化处理与利用,避免出现乱排、乱放现象。加强生产计划创新,尽可能降低化肥、农药等的使用,生产合格的、优质的农产品,实现农业生产的绿色升级。

除此之外,重视节水灌溉的发展。一方面,推广滴灌和微喷灌技术。滴灌和微喷灌是一种高效的节水灌溉方法,可以将水直接输送到作物根系附近,减少水分蒸发和浪费,通过推广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安装土壤水分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水分状况,根据实际需求精确的灌溉。避免过量灌溉和缺水灌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改善灌溉设施和管理,修复和更新农田灌溉系统,确保灌溉设施的完好性和高效性。加强灌溉管理,确保合理的灌溉计划和用水安排,避免浪费和过度灌溉。

(二)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拓展农产品营销渠道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促进农业的转型升级,推动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步伐迫在眉睫。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方式都发生了转变,农产品的销售方式也不再受限于时间和地域,营销渠道大大拓展,交易效率大大提高,农业发展战略得到有效落实。为迎合互联网时代市场发展需求,满足现代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不断整合地区优质的农产品资源,汇集市场动态、供需信息、价格行情、新闻展会等资讯,打造农户与消费者交流互通的平台,实现了农产品的产供销一体化。通过互联网开放、透明的平台,农民可以及时了解市场行情、政策新闻、产品供求等信息,实现精准化交易,同时,消费者也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服务。

(三)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奠定农业经济发展基础

农业经济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专业人才队伍保障,而乡村振兴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部门在人才培养、引进以及配套政策等方面制定有效策略,为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首先,重视提升本土人才能力素质。通过推出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等本土人才的培训计划、项目、行动等方式,为本土人才的培养提供平台。例如,实施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计划,将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带头人等作为培训对象,培育一支带头人队伍,带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其次,加强人才引进,为乡村人才队伍注入活力。加大乡村人才引进力度,各级政府需提供多项政策支持返乡入乡创业。在就业创业扶持方面,可制定就业创业服务补助、培训补贴、以工代训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乡村公益性岗位等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就业和创业。在优化农村创业环境方面,可针对财政税收、创业补贴、金融保险、用地用电、人才保障、创业服务、园区建设等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加大对返乡入乡创业人员从事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的支持,帮助各类人才返乡入乡投资兴业。

此外,还需重视加强优化环境,改善乡村人才工作与生活条件。通过不断优化提升创业就业环境,为乡村人才提供精准化的工作与生活条件支持,解决人才生活工作的后顾之忧。制定税费减免政策,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企业可享受减征企业所得税以及免征增值税、营业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税费减免政策。

(四)加强农业机械化水平

现代化、机械化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加强农业机械化水平也是关键措施。

一是做好农机供应,助力耕重生产。各地以购机补贴为引导,突出抓好农机装备能力建设。充分发挥购机补贴导向作用,着力改善地区农机化装备结构,构建农业生产新模式,引导发展大型动力机械和多功能、绿色环保机具发展,积极推广秸秆综合处理利用技术和机具,加快推进收获机械更新换代,不断改善植保、排灌、畜禽养殖、粮食烘干和秸秆综合利用等机械化生产手段。

二是要做好农机技术服务。在耕种期间,通过在农机大市场开展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展示会,举办安全操作培训班、进村入户等方式,帮助和指导农民调试检修农业机械。通过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推进农机农艺全过程、一体化技术融合,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质量和科学耕种水平。

三是要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等机构的社会化服务作用,以组织建设为保障,着力提升生产机械化规范化服务水平。通过广泛宣传、积极引导、跟踪服务和政策激励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农机合作组织建设质量。例如,江西省德兴市为加快水稻生产“全流程一体化”项目建设,协助江西中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绿色铜都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建设水稻生产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充分发挥了农业机械合作组织对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乡村振兴建设,妥善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全面推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是各界高度关注与重视的问题。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加强对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各项问题与工作的统筹,需要重视人才引进,创新思维,积极转变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参考文献:

[1]安海燕.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和应对措施研究[J].山西农经,2023(09):74-76.

[2]王雯.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机遇及措施[J].山西农经,2023(08):83-85+95.

[3]马永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机遇和策略研究[J].南方农机,2023,54(09):125-128.

猜你喜欢
农业经济机遇乡村振兴
RCEP与房地产机遇
你的焦虑,也是你的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