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对策探究

2023-04-29 00:44:03张玉良
《学习方法报》教学研究 2023年30期
关键词:世界观价值观法治

张玉良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实质上来讲,就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发展自身的人格魅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等,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要认清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优势,并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更愿意融入到课堂活动中,从而为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一、培养核心素养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积极意义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于促进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进一步理解,以及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初中是学生形成正确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的重要阶段,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渗入核心素养的培养观念,有助于学生价值观念的进一步形成与完善。同时,还能使学生加深爱国意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宣扬渗透到教学内容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慢慢培养自身的爱国情怀,从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习热情

道德与法治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此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尽快学会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核心内容。比如,在学习《走进法治天地》这一节课程时,教师可以提前在网上下载有趣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在课上通过多媒体观看,并对视频内容进行分析与讨论,以此来让学生深度思考视频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注重教学评价,正向引导学生

设置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具有正向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社会中更好地立足。在此教学目标下,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通过客观、友善的课堂评价,使学生形成正向的价值观念。客观的细节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有效改正,从而使学生的优点得以放大,不足得以弥补。例如,在教授《集体中成长》这一节课程时,教师可以对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的学生进行引导,通过给予学生鼓励与帮助,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尽量多地参与集体活动,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使学生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具有正向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社会中更好地立足。

猜你喜欢
世界观价值观法治
我的价值观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智能化的“世界观”
印刷工业(2020年4期)2020-10-27 02:46:02
《世界观—雕塑遗产》
流行色(2019年7期)2019-12-16 17:45:53
远洋东方境世界观售楼处
现代装饰(2018年11期)2018-11-22 07:27:38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人大建设(2018年3期)2018-06-06 03:11:01
走向理性:近代以来中国世界观的嬗变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