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是衡量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阐述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和影响因素,然后从认知、情感和社会支持三个因素,分析正念训练、团体心理辅导、素质拓展训练、体育锻炼和正确运用归因理论等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对策,为高校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教育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对策
引言
主观幸福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在个体层面能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和增加社会适应能力,在社会层面能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动力。当前,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为4430万[1],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主观幸福感与自身的成长以及社会长远发展息息相关。而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日趋增大,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层出不穷[2],主观幸福感显著降低。
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18-24岁抑郁症患者人数占总人数的35.2%,这一残酷又现实的数字提示我们,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危机不容乐观。主观幸福感在维持身心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可以缓解心理压力,促进个体建立健康的生活观念和方式,降低疾病发生率;让个体倾向体验积极的情绪和事件,进而增加积极心理来保护个体,减少抑郁、自杀等问题的发生。
鉴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其对抑郁等心理健康因素的积极作用,探索提升对策意义重大。那么,主观幸福感作为个体的主观感受,是否可以干预?樊富珉和侯振虎等人的研究给了我们肯定的答案,樊富珉的研究发现团体辅导对主观幸福感的提升具有良好效果;在侯振虎等人的研究也证实了主观幸福感的可干预性及团体辅导的有效性[3]。此外,正念训练、素质拓展训练、体育锻炼等手段也是提升主观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一、主观幸福感概述
(一)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是评价者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包含三个维度: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4],其中,生活满意度是指个体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积极情绪是指认为生活有意义并有助于完成生活目标的正向情感体验,消极情绪是认为生活无意义并对生活目标的完成产生负担的负向情感体验。鉴于生活满意度属于认知成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属于情感成分,在分析提升主观幸福感的策略时应考虑认知和情感因素。
(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1.人格
人格是个体的动力组织,是主观幸福感最为稳定的影响因素之一[5]。根据大五人格理论,外倾性表示个体具备乐观、热情等特质;神经质则代表个体有焦虑、敌对、敏感等特质。外倾性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具有乐观、热情等积极人格的人,容易在环境中获得积极的正向信息,对生活的满意度较高;具有焦虑、敏感等人格的个体容易获得负面信息,对生活的满意度不高,体验的幸福感也不高。
2.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指保护人们免受压力的不良影响的有益人际交往[6],与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绪呈正相关,与消极情绪呈负相关。社会支持中,家庭支持是感受社会支持的重要维度,在遭遇挫折时,父母给予我们物质支持和情感接纳、心灵沟通和精神支持;同伴支持能有效缓解孤独感、提高个体社会认知能力和增强合作能力。良好的社会支持都能让个体感受到幸福感,也会在个体遭遇挫折时提供情绪支持,所以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有助于个体增加积极情绪、降低孤独感、提升幸福感。
3.生活事件
生活事件是指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可能引起人们紧张感的负性应激事件,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多方面的负性生活事件会使个体产生不良情绪体验,降低个体的主观幸福感[7]。采取积极的、主动求助的应对方式,不逃避、不妥协,可以调节个体的情绪状态,降低生活事件对主观幸福感的负面影响。
4.认知
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这就是认知方式[8]。场独立和场依存性是普遍存在的认知方式,更在乎外界评价和比较信息的个体,容易产生抑郁和消极情绪,幸福感水平较低;注重自己内心的标准和感受,不与他人对比,对心理健康有益,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
分析上述影响因素,其中人格是稳定的内在因素,可用于预测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使用,但同时又是不可控制和改变的,无法用于提升主观幸福感;生活事件虽然是不可控的客观因素,但是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都可以改变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综上,分析探索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对策,可以考虑认知和社会支持两因素。
二、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对策
综合上文概述和影响因素部分,我们将通过认知、情感和社会支持分析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对策。
(一)正念训练
正念训练是个体不加评判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一种心理干预方法[9]。已有研究证实了正念训练在提升主观幸福感的有效性。正念训练过程中,个体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当下,不加评判的接纳内在体验和外在环境,这种开放包容的态度有助于减少消极情绪体验和增加积极情绪体验,帮助个体改善情绪调节能力,进而提升主观幸福感[10]。脑机制的相关研究显示,积极情绪更多激活左半脑,正念训练后个体的额叶左侧α波显著增强,表明正念训练提升了个体的积极情绪;杏仁核灰质密度是一个与压力程度相关的指标,正念训练后杏仁核灰质密度显著降低,表明正念训练使得压力状态降低,缓解了消极情绪;前额叶或者眶额皮层灰质密度的增加,表明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显著增强。因此,正念训练主要通过增加积极情绪和降低消极情绪两方面发挥作用。高校可以组织专业老师开展相关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正念训练,将正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并灵活使用调节诸如紧张、焦虑、失眠等不良状况,抵御消极情绪,增加积极情绪。
(二)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指由教师领导,以有相似问题的成员为团体,根据不同活动主题创设不同的活动情境,让成员在团体中学习、体验、交流互动,从而探索自我、改善人际关系,促进个人良好发展的一种方法。团体辅导方案设计针对性强、灵活度高,可以以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理论为基础,设计不同的活动主题,例如感恩、自信、合作等等,因此关于团体心理辅导提升主观幸福感的机制,需要根据活动主题具体分析。团体心理辅导注重成员的交往互动,通过团体良性互动和互相的观察学习,有利于成员建立同伴关系,并迁移到现实生活和学习中,最终有益于主观幸福感的提升。综上,团体心理辅导提供的良好的社会支持,在提升主观幸福感中发挥重要作用。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可开展不同主题的团体辅导,对大学新生可以开展适应大学生活的团辅活动,对学业压力大的学生可开展缓解压力、培养正确学习方法和态度的团辅活动,对临近毕业的学生可开展职业规划类团辅训练,对有情感问题的学生可开展培养正确恋爱观的团辅训练。
(三)素质拓展训练
研究发现素质拓展训练可以显著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高校要重视并合理利用高校的素质拓展项目。何蓓的研究中采用实验法,对实验组进行连续8周的素质拓展训练,参与训练后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训练后主观幸福感水平高于训练前,表明素质拓展训练在提升主观幸福感的有效性。综上可知,素质拓展训练可以通过增加积极情绪和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两方面,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素质拓展训练的专业性程度没有团体心理辅导强,开展的难度不高且富有趣味性,对积极情绪的提升作用大,高校可将短期的素质拓展活动规划为长期的系统性课程,做为日常增加学生们的积极情绪和资源的活动。
(四)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能够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从不锻炼的学生经过半年的体育锻炼就可提升其主观幸福感水平。研究发现其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绪呈显著正相关,体育锻炼过程中产生的内啡肽、多巴胺等物质,能促进个体感受到积极情绪,体育锻炼使个体产生的对身体和生活的掌控感。综合来说,体育锻炼通过增加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和促进建立良好社会支持,对提升主观幸福感发挥了作用。虽然也有研究通过元分析得出,体育锻炼对主观幸福感效果量偏小、并且在减少消极情绪上不能发挥作用;但是鉴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普适性,并且在促进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上都能发挥其作用,因此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个体应重视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学校应重视体育锻炼的价值,将其做为团体心理辅导、正念训练等项目的辅助活动。
(五)正确运用归因理论
归因方式正是个体根据以往的经验,对不同的事件发生的原因,以一种比较习惯性的方式进行推理的认知过程,属于认知因素。心理学家韦纳总结出四种人们经常解释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即能力、努力、运气和工作难度。大学生应该学习掌握归因理论,并在生活中正确运用。面对挫折和失败事件,将其归因于任务过于困难等外部因素,会减少失败产生的沮丧感;反之如果把原因归结到能力这种稳定的内在因素,则容易产生挫败感,不利于个体的成长。面对积极或成功事件,将其归因于自身的努力或者能力等内部因素,可以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反之如果把原因归为运气等外在因素,容易产生不稳定、不可控感,不利于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培养。学会综合归因,尤其是面对生活中的负性生活事件时,要知道失败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以科学的理论和积极的心态对事件发展做全面分析和合理归因,以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保持心理上的平衡,增强大学生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体验。
三、结语
综上所述,正念训练、团体心理辅导、素质拓展训练、体育锻炼和正确运用归因理论从各角度都对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供一定的帮助。而各种方法的实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几种方法配合施行,从而达到效果最大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我国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达2.4亿[EB/OL].(2022-05-21).
[2]抑郁研究所.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EB/OL].(2022-08-20).
[3]侯振虎,许晓芳,孙颖.大学生的幸福感能干预吗——改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综合性团体心理辅导效果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8(03):69-81.
[4]王思凡,周永垒.从心理学视角看待大学生主观幸福感[J].心理月刊,2022,17(10):217-220.
[5]王克静.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6]严标宾,郑雪,邱林.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03(04):22-28.
[7]高素华.大学生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间的作用机制研究——以心理资本和社会支持为中介[J].教育学术月刊,2017(03):95-99.
[8]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03):321-327.
[9]唐海波,罗黄金,张现利,赵龙.正念训练干预冗思的作用机制探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06):898-900.
[10]余鹏,宿淑华,李丽.大学生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01):43-44+42.
基金项目:2022年西藏民族大学课程思政项目,项目名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项目编号:JY2022006301)
作者简介:王雅丽(1986.9-),女,汉族,甘肃定西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