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霞
“儿子数学不好”——我和丈夫曾一直这样认为。暑假后马上就上一年级了,却连“3+5=( )”这类简单的数学题都要掰着手指头叨咕好多遍,还经常出错,这令多年来一直从事数学教学的我伤透了脑筋。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却令我改变了这一看法。记得那次周末带儿子去坐电动摇摆机,“你喜欢坐哪种式样的呀?”我随口说。儿子瞅了半天:“就小海豚那种吧!”“哪有小海豚呀?妈妈怎么没看见呀?”“就是从左边数第6个呀!那么可爱你都没看见!真急人。”儿子着急地用小手指着那边。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发现了那只小海豚。就如同发现了新大陆似的我随口又问:“那你能告诉妈妈这儿总共有几个摇投机吗?”只见他眼光左右一扫张口便说: “12个呗。”后来,我便时常用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锻炼儿子解答数学问题的能力。渐渐,儿子对20以内加减法的数学题张口便能说出来了。由此,我进一步认识到数学教学是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中的,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一、教学内容力求生活化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数学实际,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尤其在小学阶段,儿童用身体亲自经历,用心灵亲自感悟所获得的东西,是儿童的直接经验。这直接经验不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而且要扩展到情感、生理和性格等领域,这是儿童拥有的聪明才智。数学教学中,要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在教学《厘米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一手指肚宽”“一课本厚”等直观的实物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厘米”这一长度单位的大小。继而引导学生用直尺实际测量“鱼缸”“茶几”“文具盒”“铅笔”等这些生活和学习中的常见物品的长度(或高度),一方面让学生加深了对“厘米”这一长度单位的认识,另一方面使学生切实体验到了生活中“厘米”的存在。这样,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
二、教学方法尽量生活化
从教学方法看,要坚持启发式,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发现和掌握有关规律。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所提出的问题不论是实际问题还是理论问题都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形成清晰的思路。为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敢于质疑,积极进行求异思维训练。例如,学生一般对几何图形很难区分,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时,可以先用投影片出示平时常见的书、桌子、红领巾,皮球等实物,然后抽去实物,留下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几何图形,让学生发现这些图形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无形中产生了学习的动力,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学数学
数学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它折射出生活中数与形的夺目光芒。新的课程理念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例如,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理解“平均分”这一概念,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片段:“小朋友们,老师今天给你们每人准备了6块糖,想请你们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你们高兴吗?不过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请同学们议一议——这6块糖你准备怎样分着吃呀?”一下子,学生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有个学生说:“爸爸、妈妈每人吃一块,剩下的便都是我的了,嘿嘿!”有一个学生紧接着就说:“这样不好,爸爸、妈妈工作那么辛苦,我想每人应该都吃两块才好,那样爸爸、妈妈也会很欣慰的!”此时,所有的学生都赞成这种分法。此刻,我非常兴奋,于是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平均分”这一概念,通过这一开放性的活动,让学生从直观到抽象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及平均分的方法。通过这次教学,让我感受到学生的能力是不可估量的,要想真正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必须让数学随着学生走进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就让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把握教育发展的脉搏,和着教育发展的节拍,使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活动化、探宄化,让自己的课堂教学焕发出精彩的生命活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