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公园建设现状及其功能多样化实践探讨

2023-04-29 00:44夏心怡覃孟琳
中国科技投资 2023年4期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人文关怀风景园林

夏心怡 覃孟琳

摘要:近年来,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逐步重视开放共享、多彩可及的高品质生态空间,蚌埠市利用城市的闲置地、边角地见缝插绿,设计成各类主题鲜明的“口袋公园”,让群众出门见绿、就近赏景,领略方寸之美。“口袋公园”是城市结合建设总框架,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点空间”提出新挑战,以设计智慧传递城市独特精神,更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口袋公园;城市公共空间;人文关怀

一、口袋公园的概念和特点

(一)口袋公园概念及范围

1963年5月在纽约公园联盟(Park Asociation of New Youk)组织的展览会上首次提出“为纽约服务的新公园”,原型是建立散布在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呈斑块状分布的小公园(Midtown Park),即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或称口袋公园系统,也称袖珍公园、小微公园。口袋公园配置有座椅、体育器材等便民服务设施。依据我国《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公园绿地的划分类型,社区公园、小区游园、带状公园均属于口袋公园的范畴。

(二)口袋公园的特点

口袋公园主要特点是“微”和“小”,具有选址灵活、面积小、离散性分布、亲近、易达、量多、成本低、性价比高等特点,将绿色休憩地置于林立高楼之间,有效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不追求功能的多样化。美国第二代现代景观设计师、纽约口袋公园的創立者罗伯特·泽恩(Robert Zion)强调,我们应在建筑物中间特别留出一些露天场所,为上班族和购物者提供日常休息片刻的空间。

(三)口袋公园设计建设的人文意义和社会意义

与外界进行交流和沟通是人类的社会性和群居性的既有需求,城市公园是很好的载体。我国城市景观时代已经来临,解决高密度城市中心区人们对公园的精神需求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任务,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作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助于营造和谐美好的生活空间,同时借助这个空间有利于人们建立更好的社会联系。社会体系的构建或调整,能提升城市中风景园林的设计意义,提高现代人际关系的亲密度,体现规划设计中的人文关怀。出行成本低、可达度高的口袋公园见缝插针地大量出现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真正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强调景观的人情味,扩大城市公共空间,考虑城市空间环境与尺度的宜人与舒适,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公共互动。

人文关怀的意义主要体现在:首先,口袋公园规模虽小,但随着数量持续倍增,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受众人群越来越广泛,对拓展城市生态空间、改善城市生态功能发挥的作用逐渐加强。其次,口袋公园营造的绿色空间不仅可以提高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和氧气的排放量,还对城市雾霾和灰尘有很强的防御和抵抗能力。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可充分发挥净化空气的能力,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促进居民健康。最后,口袋公园的草地可以蓄积雨水,而雨水滞留下渗能补充地下水,有助于海绵城市建设。

口袋公园在城市中是一个“点空间”,是烘托城市主景的“配角”。但从城市人群的生活角度看,口袋公园是市民生活的“主角”,在城市开放空间中使用频率相对较高。口袋公园可以促进城市与自然共生共存,是在快节奏和忙碌的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休闲空间。

二、国内外口袋公园的发展

1967年5月23日,由纽约袖珍公园(口袋公园)创立者、美国景观设计师罗伯特泽恩设计的佩雷公园建成,标志着口袋公园的正式诞生。虽然三面被城市高层建筑包围,但它的出现缓和了公共和私密的矛盾,满足了人们对公共交流的渴望和对自身安全本能保护的双重需求。面积仅0.039公顷的Paley Park以独特新形式的城市公共空间功能与著名的、占地面积341公顷的Central Park比肩,意义同等重要。据相关统计,其利用率甚至高于后者。自此,各国口袋公园佳作纷呈、主题精彩,让全世界风景园林设计师耳目一新。

近年来,随着国家公园城市建设不断推进,口袋公园在我国发展迅速。2021年6月7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将持续促进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小微绿地数量不断增加,助力居民出行“300m见绿、500m见园”目标实现。城市空间寸土寸金,各地设计师以细腻的感触、不同的风格、特别的主题、独特的展现,传递城市文化之美、中华文明之美,而且在创新设计中最大限度地融入功能性与实用性,集社交、游乐、健身等功能于一体。2021年,上海市建成120座公园,一半为口袋公园,北京、上海、武汉、广州、成都、杭州等城市也加大了口袋公园建设的力度。

三、蚌埠市口袋公园的规划建设

蚌埠地处淮河中游,古乃采珠之地,誉称“珠城”,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双墩遗址、禹墟遗址、大禹治水会诸侯之地令其脱颖而出。

根据发展需求,蚌埠市大力推进城市园林绿化,致力打造“青山、碧水、靓城、明珠”的生态宜居型城市,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截至2021年,建成区绿地面积总量为6289.31公顷,建成区绿地率40.06%,绿化覆盖率44.1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7m2,新建街头绿地(游园)84个,满足了老城区公园绿地500m服务半径全覆盖的需求。“出门见绿、移步有景”成为市民评判自身生活环境优劣的新指标,切实关系到居民生活的整体品质。蚌埠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部分重点是在公共用地有限的条件下,因地制宜,一方面,将城市中闲置的“碎小空间”打造成功能多样、特色鲜明的口袋公园;另一方面,结合老旧城区改造、开发建设社区住宅集中地,将一些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与广场之间、建筑与道路之间的土地、形状多为不规则状的碎片化分布的“边角料”地块以及建筑将城市空间大面积割裂留下的空隙等巧妙利用,设计建成口袋公园或小型游园,拓展居民的休闲空间。

(一)铁路遗址改建老铁路文化记忆公园

蚌埠市是全国4个“火车拉来的城市”之一。1954年铺设的2.4公里的货运专用线:火车站——统一仓库——石油站——肉类联合制品加工厂,当时全国闻名,见证了这座轻工业城市的经济发展。随着历史变迁,这条作出了重大贡献的老铁路功能逐渐弱化,于2019年退出历史舞台,但在老蚌埠人的记忆里却永不褪色。蚌埠市在城市公园的建造中,寻找历史印迹,突出独特的本地文化,取专线沿途0.5公顷的一片铁路遗址打造成老铁路文化口袋公园,为蚌埠人留住了铁路情怀,同时为蚌埠人提供了一处意义特别的休闲娱乐空间,如图1所示。

(二)利用路边绿化带打造的淮河风情文化园

淮河文化源远流长,7300年双墩文化改写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被誉为“淮河文明之光”,闪耀这座淮河干流经过的城市。涂山路与其南侧紫金名流居民集中小区的过渡区域是一条占地面积1公顷的长条形绿化带,被设计师盘活,打造成“小而精”的“淮河风情”文化主题游园。设计者深入挖掘淮河文化内涵,构思巧妙独特,以古朴原质石块为材,篆书阳刻中国姓氏、成语等,貌似随意摆放于各处树荫下、白蘑菇造型座位旁,实则兼顾整体园区的平衡。字随石形而动,石因字而灵动,中华文化之雅与民间野趣相得益彰,拙朴自然而又立意鲜明。园区以绿色为主基调,其间缀以白石、红字、黄椅,色彩丰富明快且充满文化趣味的口袋公园,成为蚌埠市一个标地和亮点,展示着淮河文化名片的独特魅力。仅1公顷见方的口袋公园的文化意义还在于普及文化知识,附近居民或来往行人常为此文化创意驻足其中,更不乏老人在此为孩童讲解百家姓及书法知识,激发市民对蚌埠市的强烈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如图2所示。

(三)商业繁华区中“边角料”改造的光彩游园

2017年,规划设计完成的光彩游园位于蚌埠市主干道东海大道南侧、朝阳路东侧,南部毗邻建筑面积150公顷的光彩大市场,朝阳路东侧即欧尚商业群及写字楼群、大型居民住宅群,占地面积约2公顷,是在商业繁华聚集地之中开辟的一处闹中取静之地。

游园整体设计结合现场原有的L形“边角料”小地块,种植香樟、广玉兰、木槿、红枫、无患子等十余种乔木,红叶石楠、银姬小蜡、海桐、金边黄等品种近十种灌木、地被。搭配有序,高低错落,形成四季皆见绿有花的植物造景。主题建筑为蚌壳造型,既能遮阳,又暗合蚌埠被誉为“珍珠之城”的寓意。其下布设3个平分360°的扇形座位,简洁流畅的风格与周边现代建筑协调一致。该游园的设计建造在完成城市美学意义、改善城市区域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为商贾云集的光彩大市场购物者及周边写字楼工作者缓解压力、放松心情提供了城市空间,如图3所示。

(四)在加棚户区荒草地上建造的多功能游园

蚌埠市涂山路干道南侧原为部分老旧小区及棚户区,后开发改造成为新型居民集中区。设计者们充分利用路边原有的航华路与涂山路东南角交口近1公顷的△形荒草地,打造涂山路游园,完成城市主干道向居民楼群过渡,为到达空间提供绿色视觉连接。游园于2017年竣工完成开放。游园内栽植了栾树、朴树、樱花、桂花、海棠、芒草、紫薇等数十种景观植物,以不同灌木带、组团式的植物搭配方式,营造出“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听自然之音、转角遇见大自然”的视听效果,使得整个景观更加别致。游园设立休闲活动区、雨水花园区、入口广场区以及边缘林带区四个功能区,在每片区域内分别设置花池、景观廊架、木栈道、景观亭、石笼景墙等景观设施,同时在夜间灯饰亮化上,运用多种不同造型的LED灯营造游园夜景氛围,为周边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充满新意的生态休闲空间、公共客厅,满足附近居民日常的休闲、沟通交往、锻炼身体的户外空间需求,于林立高楼中领略一方自然之美,如图4所示。

四、结语

城市建设受土地资源不足这一因素的制约越来越显著,与之对应的是人们对户外活动空间的需求不断增长。口袋公园顺势而生,兼具景观美学、改善生态环境、满足人们活动空间需求等多元化功能,因此,在城市公园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口袋公园延伸了原有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领域,拓宽了设计方式,以“见缝插景”的方式串联起城市不同功能区域,为城市风景园林设计锦上添花,而且其带来的人文意义及社会意义远远高于其作为设计作品的美学意义。蚌埠市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口袋公园的设计,要重点结合老旧小区、新建居民生活集中区、商业区、学校等不同区域,并根据使用人群的划分采取针对性、多元化功能设计,同时在设计中植入更丰富的文化元素,让更多的人享受“小而美”的城市公共空间,见证城市“边角料”华丽变身为“家门前的诗和远方”的奇迹,不断提升城市的活力和软实力。

参考文献:

[1]南芳,张晓娟,祝蕾.基于美国口袋公园的微空间探索研究[J].园林与景观设计,2022,19(14):193-195.

[2]张国状,赵丹,孙立坚,等.口袋公园空间适宜性及多目标优化选址分析[J].测绘科学,2022(09):224-234.

[3]李玲,徐卫红,李琬馨.节约型生态园林植物景观配置方法探究[J].现代园艺,2019(06):131-132.

[4]廉正莹.公共政策视角下城市口袋公园建设研究[J].现代园艺,2022(09):160-163.

[5]潘剑峰.上海老城厢里的口袋公园实践[J].中国园林.2019.35(S2):46-50.

[6]Zhang Hanyan,Han Mingxi.Pocket Park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Literature:A Review[J].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2021,61:127080.

[7]张胜前.城市微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8.

[8]王万磊,黄春燕,隋艺,等.潍坊市口袋公园建设实践与优化策略[J].现代园艺,2022(09):85-87.

作者简介:覃孟琳(1978),男,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人,广西大学林学院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夏心怡(1999),女,安徽省肥西县人,广西大学林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猜你喜欢
城市公共空间人文关怀风景园林
欢迎订阅2023年《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思考
GIS相关软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探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构成艺术的应用
城市生活性街道空间重要性探讨
城市公共空间游憩适宜性评价分析的必要性研究
浅析突发事件网络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与重构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