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BI教学理念的学“习”时代进大学英语课堂研究

2023-04-29 16:54曹爱仙
秦智 2023年7期
关键词:时事教学法思政

[摘要]《中国日报》英文版的学“习”时代(“Xis Moment”)专栏用英语聚焦报道习近平主席的执政方针、国事访问、时事焦点等。本文试图从该专栏中节选文章,作为大学生英语阅读课上“时事专题”的补充;并基于CBI的6T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在接力棒任务的驱动下,实现语言学习目标与思政育人目标二者的融合。该研究旨在将习近平主席的治国理念融入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关键词]CBI;6T教学法;学“习”时代(Xis Moment)专栏;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3.07.042

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译为“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起源于“早前就已存在的一种概念,即语言学习是语言通过使用来达到的(Language learning through language use)”[1]。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蒙特利尔St.Lambert将这种想法付诸实践,在幼儿园开设了“沉浸式”实验班(Immersion program),通过目标语对儿童进行各学科的教学,帮助其获得外语语言能力。1986年B.Mohan在《语言与内容》一书中,首次将CBI作为一种语言教学理念正式提出,随后基于CBI的教学法受到世界各地语言教育工作者的青睐。1994年王士先老师发表在《外语界》的文章《专业英语阅读教学的方向》首次在国内介绍了CBI的教学方法。此后相关的教学研究层出不穷,在1994-2019年间,以“CBI”或“内容依托”为检索词收录在CNKI的学术论文有两百七十多篇,其中核心期刊有68篇[2];在2020-2021年间,与CBI教学理念相关的论文26篇,研究热点大致为CBI教学模式、内容依托、外语教学等。

本文在CBI教学理念的启发下,将《中国日报》英文版学“习”时代(Xis Moment)专栏设置为一个“时事阅读”专题,引导学生用英文关注和学习习近平主席的重要思想、各类报告和重大事件,了解中国文化和国情,以此培养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爱国情怀,提高他们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在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和本国国情的基础上放眼世界。

一、研究背景

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主席提出了立德树人在教育中的重要性;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出其它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和全方位育人。在几次重要讲话中,习近平主席都号召当代教育要与时俱进,肩负培养有志气、有骨气和有底子的新时代接班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也积极响应号召,进行各种课程思政改革研究和实践尝试,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纵观大学英语教材,发现有关“时事”阅读专题的素材涉及较少,除了四级新闻听力部分涉及新闻报道类的文章外,读写和视听说综合教程极少涉及新闻类主题。因此,学生在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受到了教材和课时的局限,要打破这种壁垒,教师可以充分挖掘线上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十多年来笔者每年都担任本校“外研社·国才杯”演讲大赛的评委,发现许多选手甚至是英语驾驭能力较强的优秀选手在问答环节很难脱颖而出,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回答问题的出发点往往局限在私人生活和学习上,无法站到更高的、更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对国情和大政方针也知之甚少,无法将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回答问题。由此可见,大学英语课堂不仅要注重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塑造。

《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以下简称《课程思政指南》)指出要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主义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专业知识、道德修养”来教学。《课程思政指南》明确提出了大学英语课程要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使命,育才与育人协同并进[3]。因此,本文将在CBI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将用《中国日报》(Xis Moment)来构建“时事”阅读专题,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思想下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用英文学习和关注中国时事和文化,提高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二、基于CBI教学理念的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实践

为了在实际教学中对CBI教学理念进行探索和实践,Stoller和Grabe进一步提出了6T教学法:主题(Themes)、课文(Text)、话题(Topic)、线索(Thread)、任务(Task)和过渡(Transition),“主题”是组织课程的中心思想;“课文”即书面和视听材料;“话题”就是细分的单元,从不同侧面探讨主题;“线索”是将话题串联起来,保持整体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任务”是在教学过程中安排的相关活动;“过渡”是指话题之间的自然转换[4]。

本文根据6T教学法来进行教学设计:确立教学目标、构建话题、筛选文本、展示成果(即任务),线索和过渡在教学过程和活动中进行解释说明。CBI教学法不是生搬硬套,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可根据实际灵活运用。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

本文基于CBI的教学理念来设计语言教学目标与思政育人目标。语言目标,学生通过阅读“习”时代(Xis Moment)专栏文章,掌握与时事相关的词汇和重点表达法;能力目标,能用所学的时事词汇和句型讨论与时事相关的话题;思政目标,课程思政要实现三个层面的价值引领,即政治认同和家国情怀、品德修养与人格养成、科学精神与专业伦理。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时代专栏的文章,走进“习”的思想领域,熟悉国家的大政方针,了解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CBI是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在本文中“内容”为“与‘习相关的访问、视察、国策等英文素材”,语言素材即思政素材,这样就把语言教学目标和思政育人目标融合起来,把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统一起来,同时把立德树人贯穿到英语课堂教学中。

(二)构建话题

围绕着引领学生了解“习”的思想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文化历史传承,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这一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兴趣来选择话题,如“习”的重要思想、民生国策、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复兴等话题。通过这些话题的学习走进“习”的“思和行”,并成为大学生思想和行动的指南,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

(三)筛选文本

《中国日报》(China Daily)作为官方宣传单位,单独开辟了英语专栏学“习”时代(Xis Moment),该专栏用英文报道了习近平主席的重要思想、指导方针、国事访问与方针政策、中国文化复兴、民生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等话题;同时也报道了当下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体育、时尚等各个领域的热点和焦点,为大学生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内容和素材。当然,单纯从英语语言学习的角度出发,大多数英语教师会推荐英语本土广播或报刊如BBC、VOA、CNN、The Economist、The Guardian等,但一些西方媒体习惯了用西方思维和视角来报道新闻、也很少涉及中国的故事,学生更多的是从学习语言的角度去阅读和收听这类新闻,很难产生亲切感。China Daily还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开辟了网站、移动客户端、脸书、推特、微博和微信等十几种媒介,便于学习者使用,学生可以在China Daily APP或网页上阅读教师指定的主题文章。梳理2022年6月6日-2022年6月10日发表在《中国日报》英文版“习”时代专栏上的文章有:外交政策9篇,环境问题6篇,新农村建设3篇,经济发展3篇,教育1篇,国防1篇,当下热点和其它13篇。教师可以围绕这些话题选取难度和长度适中的文本给学生们阅读,通过时事专题文章的阅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

(四)任务驱动与评价

笔者选择A班作为实验班,学生英语水平、学习习惯和自觉性都相对较高,“时事专题”的任务更适合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在阅读文章时要求学生积极查找生词,并在词典里收录这些生词以便于随时复习,在反复阅读新闻报道类的文章中自然而然地习得新闻惯用表达法;学生在“接力任务驱动”下,完成教师布置的小组作业。“任务驱动”教学法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学习资源”,这种教学法还强调“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高效地解决问题、完成任务。[5]

将A班学生分成4个小组,组别有新闻稿撰写组、新闻稿翻译组、新闻播报组和焦点访谈组,每个小组完成一个接力任务。任务安排如下:接力棒1,新闻稿撰写组的同学要深刻领会习近平主席的脱贫攻坚思想,共同协作写一篇500字的关于脱贫攻坚的新闻播报稿,组员要共同斟酌用词、用句和语法的规范性,最后由老师批阅把关;接力棒2,新闻稿翻译组的同学要将这篇500字左右的新闻稿翻译成中文,翻译要符合新闻文体的格式,学会使用客观的语气来表达;接力棒3,由新闻播报组的同学播报这篇新闻稿,播报员要求发音准确,语音语调规范,播报时流畅自然;接力棒4,焦点访谈组的任务把脱贫攻坚作为背景,并虚拟两个角色,国家主席习近平和采访者,小组成员要根据题材创设对话。新闻播报组和焦点访谈组在课堂上进行成果展示,新闻稿撰写组和翻译组的成果以纸质作业的形式上交。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专栏文章的阅读训练,内化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习得时事的英文表达,同时思政元素就像“盐”一样溶解到学生的思想中,自然而然地被吸收。

最后,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如师生评价和生生互评。新闻播报和焦点访谈组在展示过程中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由老师和其它三组成员共同从语言表达到仪态等方面对该组同学的表现进行评分。新闻稿撰写和新闻稿翻译除了老师做出批阅外,其它三组的同学参与打分和给出批阅意见。多元的评价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参与感和积极性。

基于6T教学法的教学设计,环环相扣,教学目标是话题构建的指南针,文本围绕话题进行筛选,最终通过任务驱动和评价来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英语课堂中探索立德树人的新方法,激励学生们怀抱理想、共筑中国梦。

三、结语

本文在CBI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挖掘线上资源《中国日报》英文版的学“习”时代(Xis Moments)专栏的思政元素,基于6T教学法的教学设计将语言学习目标和思政育人目标相融合,润物细无声地塑造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教师通过利用网络优质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阅读教学探索,引导学生从传统式课堂学习向线上和线下混合式学习转变;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时代(Xis Moment)专栏的文章,完成阅读接力任务,一起走进习近平主席的“思和行”,从而涵养家国情怀,激发责任感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王士先.CBI-专业英语阅读教学的方向[J].外语界,1994(2).

[2]袁娟娟,李池利.国内CBI教学模式研究可视化分析(1994-2019)[J].汉语文教学,2021(5):161-165.

[3]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Z].北京:教育部,2022.

[4]崔颖.CBI下6T教学法在商务英语交流技能中的应用[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2):96-101.

[5]刘建强.任务驱动:科学探究教学的重要策略[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1):81-85.

基金项目:2021年12月福建省中青年教师科研(高校外语教改科研专项)研究,项目名称:“基于沉浸式教学理念的学‘习时代进大学英语课堂研究-以《中国日报》学‘习时代专栏”为例(项目编号:JSZW21037)

作者简介:曹爱仙(1979.12-),女,汉族,福建三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大学英语教育。

猜你喜欢
时事教学法思政
时事半月谈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时事政策
漫画时事
漫画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