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防控技术用于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实践分析

2023-04-29 15:47:39张祖思
种子世界 2023年6期
关键词:推广措施绿色防控技术应用要点

张祖思

摘 要:水稻作为当下的主要农作物,一旦产生病虫害问题将对水稻的生长质量与产量造成较大影响。文章以广西为例,就其自然地理环境与常见水稻病虫害类型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将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于水稻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要点,并提出了几点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措施,希望能够为同行业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绿色防控技术;水稻病虫害防治;应用要点;推广措施

引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于水稻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简单来说就是在保证水稻正常生长状态的基础上,选择使用科学合理的绿色防控技术,以达到对水稻病虫害进行生态控制的目的。例如,可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手段,配合近些年来逐步完善的环境友好型技术,即可起到将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的作用,进而确保水稻种植安全性,为水稻种植收益的进一步增长提供支持条件。

1 广西自然地理环境与常见水稻病虫害的简要分析

1.1广西自然地理环境

广西从整体来看属于典型的山地丘陵盆地地貌,平均气温在17.5摄氏度左右,主干流为红水河与西江。稳定的气候条件与供给充足的水资源,使得广西区域较为适合种植水稻,但需要充分考虑其山多地少的实际情况,以选择出正确的水稻品种,制定科学合理的水稻种植方案,以确保水稻的种植含量与质量。

1.2常见水稻病虫害

病虫害在水稻种植过程中较为常见,其形成原因与类型均较为复杂,例如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等,均会影响到水稻的生长状态,甚至导致水稻大量减产,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首先是稻瘟病。作为常见的水稻病虫害,温度高且湿度大是该种病害较为喜爱的蔓延环境,一旦水稻染病,将会有叶瘟、节瘟等表现,导致水稻减产[1];其次是稻纹枯病,土壤、稻草等皆是此类病害菌丝快速生长的常见环境,具有高湿高温的病害产生特点,从苗期开始,到水稻的结穗期均有可能会发生,并会在水稻的孕穗前后达到病害发生风险最大的指标;最后是稻纵卷叶螟与稻飞虱,其均是常见的水稻害虫,若未能保证害虫灭杀的及时性,则将导致水稻大量减产。

多年来,在广西水稻种植区域内的种植户,均采取化学农药用以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继而对水稻种植区域周边生态环境与土壤状态造成了极大的破坏[2]。为此,需要在水稻种植期间联系病虫害产生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绿色防控技术方案,基于此类防治技术将对周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2 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于水稻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要点

2.1农业防治

种植户选择使用合适农业技术,用以对农作物生长环境予以调整,进而将病虫害的良好滋生环境予以破坏。从实际情况来看,该种方法可将病原体有效减少,同时对病虫害与杂草予以抑制,并将农作物的病虫害抵抗能力予以提升,降低病虫害发生风险。

2.1.1确保所选择品种的优良性

由于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其自身抗击病虫害的能力有所不同,因此建议在水稻种植前,选择自身具备一定抗病虫害能力的水稻品种,配合科学的水稻种植布局调整方案与合理的施肥浇水,将种植区域污染予以减少,从而将水稻种植的整体安全性予以全面提升[3]。种植户需选择使用统一移栽与播种的策略,用以避免出现相邻水稻田的病虫害伴随迁移的情况,将病虫害对水稻种植区域的影响降到最低。

2.1.2确保整体技术应用的科学性

保证整地工作开展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可将土壤肥力予以全面提升,提供给水稻良好的生长环境条件。实际栽培前,要求展开对水稻种植区域的土地深翻工作,配合垄沟开设将底层与表层土壤进行分开放置处理[4]。土壤回填期间,需做好土壤与秸秆、稻草等物质的混合工作,填充适量基肥与农家肥,用以将土壤肥力进一步提升。同时,建议联系土壤的实际情况,选择施加适量的氮肥与钾肥。

2.1.3田间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强化

首先是应在水稻收获后将残茬高度予以降低,一般需要配合使用生犁晒田法或集中堆沤法,利用稻草覆盖土壤的方式促使土壤可自然发酵,进而将空气予以阻隔,可起到减少病虫害的作用[5]。此外,深水灭蛹前,需提前对水稻田地进行灌水,进而将害虫卵予以灭杀,可将虫源基数予以大幅度降低;其次是应在正式移栽水稻前,对枯稻、病稻进行集中清理,做好水面浮渣的清理工作,进而起到将病源予以减少的作用;再次是应将种养与轮作方式予以结合使用,例如水旱轮作模式下,水稻与油菜可两季轮作,可将病虫害发生风险予以降低;最后是将种植密度予以降低,需基于品种的合适种植密度制定种植方案,为田间提供良好的通风透气条件,可将病虫害发生风险予以最大限度地降低。

2.1.4保证施肥与灌溉的合理性

首先是需要增加有机肥料的使用比例,配合合适的钾肥与磷肥施加方案,但需注意不可过量使用氮肥。通过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的混合使用,可提供给土壤足够的肥力供给条件[6]。对水稻田地进行灌溉的所选择的水源水质,需满足国家农业灌溉所下发的相关要求,且在返青期间应设置较浅的水层。待到水稻苗数达到穗数60%以上即可展开晒田工作,但不可重复晾晒,以免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状态;其次是应选择使用多次晒法,用以降低纹枯病发生风险,并可将田间分蘖率予以提高,为秧苗与根系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再次是水稻一旦进入到灌浆期,则需采取间歇灌溉方案;最后是在对水稻进行正式收割的前7天,需对水稻田做彻底断水处理,为后续田间收获提供方便条件。

2.2物理防治技术

2.2.1灯光诱杀害虫

多数害虫自身具有趋光性特点,而为了避免出现由于大面积喷洒杀虫剂导致产生农业损失,作为种植人员建议充分利用害虫趋光性,选择使用灭虫灯用以灭杀害虫。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灭虫灯对包括三化螟、二化螟、稻飞虱等成虫有着较强的灭杀作用,整体防治效果相对较好[7]。而为将灭虫灯使用效果予以强化,则建议选择使用成片安装的方法,按照每2公顷水稻田安置一盏灭虫灯的比例制定灭虫灯布置方案,需确保将灭虫灯的距离控制在距离地面1.5米左右,以达到最佳的灭杀目的。基于灯光对害虫进行诱杀的方式,可有效将农田的虫群密度予以降低,且操作较为简单,不会在过程中产生污染对土壤或环境造成破坏。为此,在实际的水稻虫害防治期间,需提高对灯光诱杀技术的重视。例如,可对灯光基础设施密度予以严格控制,基于灯管自身功率特点,对灭虫灯间隔距离予以明确,联系区域的虫群实际密度、害虫视觉距离等,制定科学合理的布置方案[8]。一般需要在晚间开灯,天亮后将灯关闭,且需做好定期对虫尸收集的工作。

2.2.2性诱捕器配合诱虫网灭杀害虫

作为以人工合成的一种昆虫性信息素,性诱捕剂可起到诱杀雄虫的作用,对雌雄的正常交配造成影响,进而将害虫产卵密度予以降低。若能够在此期间配合使用诱虫网,则将提高灭杀害虫的效果。一般按照每公顷水稻田设置15套诱饵的方式,并同时布置对应数量的诱虫网,按照30天更换一次性诱捕剂的比例进行害虫灭杀。距离地面1米是安装性诱捕器的绝佳位置,并可在诱虫网的协助使用下,提高对二化螟等害虫的诱杀效果。

2.2.3色板诱杀技术

该种技术主要利用的是害虫的趋色性,可预先在捕虫板涂抹适量环保胶水,害虫被色板吸引后将会被黏住,进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死亡。此种方法的应用,明显将害虫的诱杀效果予以提升,并可将化学农药使用量予以减少,节省成本的同时,避免了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经常爆发虫害的水稻田,通过应用色板诱杀技术,可将虫群密度仪降低[9]。应注意的是,应将捕虫板分为蓝色与黄色两种颜色,其中蓝色虫板主要用于诱杀蓟马害虫,黄色虫板主要用于对飞虱等害虫的诱杀。黄色捕虫板的应用时间段一般为水稻出苗与定植期,应按照每公顷设置225张的比例布置,整体呈现棋盘状,悬挂高度一般为距离稻苗15厘米的位置。捕虫板悬挂完毕后,应根据水稻的生长高度定期对捕虫板的高度予以调整,并定期对虫板的虫尸进行清理,从而确保黏虫效果。为将捕虫板的应用效果予以提升,建议配合使用性诱捕器或诱虫网等方式,从而将灭杀害虫的效果整体提升。

2.3生物防治技术

2.3.1稻鸭共育

鸭子本身可以捕食害虫,并可起到控制杂草生长的作用。为此,将鸭子养殖于稻田内,可起到对害虫与杂草予以有效预防与治理的作用。稻鸭共育的模式同样基于因地制宜原则应用,需对鸭子的体型予以控制,尽量选择具有活力较高且适应力较强特点的鸭子品种,稻田区域一般选择与农户生活场地较近的区域,进而提供给该模式便利的灌溉与放养条件。一般应将稻田使用围栏进行封闭管理,在其中搭建适宜鸭子休息的小型建筑[10]。鸭子放养期间,应同时配合展开田间管理工作,采取不同区域轮流放养的方法,避免由于过度放养而损害到水稻的根系。待到水稻出穗,即可将这一模式停止。若有这一过程中喷洒药物的需求,一般需要在间隔5天后才可再次放养鸭子,避免药物威胁到鸭子的安全性。同时,应注意加大针对稻田的管理力度,对放水深度予以合理控制。

2.3.2以虫治虫

作为提供给害虫天敌的一种治理虫害的方法,以虫治虫可通过保护、放养等方式增加害虫天敌数量,进而将生物防治效果予以提升。例如,螟虫、叶蝉等害虫天敌为青蛙、蜘蛛等,二化螟等害虫天敌为赤眼蜂,可使用寄生等方式彻底灭杀害虫。为保证害虫灭杀效果,建议在实际操作期间对各类天敌投放的时间予以科学控制,例如基于不同害虫的产卵期进行赤眼蜂的投放,高峰产卵期投放害虫天敌,可在将害虫防治效果提升的同时,避免天敌保护资源的大量浪费。

2.3.3生物农药防治

(1)使用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等可用以对水稻螟虫与纵卷叶螟进行防治。

(2)枯草芽孢杆菌等可用于对稻瘟病害进行防治。

(3)申嗪霉素可用于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

从实际的生物农药防治效果来看,相较化学农药,生物农药的防治效果所起到的作用可提前2至3天。在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初期,若害虫处于幼虫阶段,未能对水稻进行大规模的破坏,则此时使用生物农药所起到的防治效果最好[11]。若虫害已经爆发,幼虫通常达到3龄以上,则防治效果相对较差。最佳的生物农药施加环境温度为20至30摄氏度,湿度则应控制在85%左右,因此一般在阴天的下午4点左右使用生物农药,进而将其活性优势予以充分发挥,展现其对病虫害的良好防治效果。施加生物农药时,需要将农药均匀喷洒于水稻背面与正面。需要注意的是,苏云金杆菌一般不能够与普通生物药剂共同使用,原因在于此类生物农药的活性物质较多,易产生相互影响,进而降低生物农药的使用效果。

2.4种子处理技术

除去生物、物理以及农业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也可使用种子处理技术用以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最为常用的方法是对种子进行浸种与包衣处理。例如,一般可使用25%浓度的咪鲜胺乳油对水稻种子进行预先浸泡处理,在浸种完成后可直接催芽,进而将恶苗病发生风险予以降低。而水稻包衣技术一般将种子作为主要载体,配合是应包衣设备,可将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包裹于种子表面,例如生长调节剂、农药、肥料等。种子加工现代化的最主要表现就是种子包衣技术的普遍使用,且可将此种方法与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生物治理方法配合使用,进而起到对恶苗病以及立枯病等诸多病虫害予以有效防治的作用。

3 水稻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

3.1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应用

建议建立水稻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示范基地,邀请种植户到基地进行参观与考察,并推广种植新式水稻品种。种植户在亲眼看到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效果后,认识到了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价值,进而提高了此类技术普及应用的主动性,可在这一阶段为种植户提供有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的相关指导。

3.2强化推广宣传

微信、广播等皆可作为绿色防控技术的宣传平台,通过实例讲解,促使种植户能够对绿色防控技术的优势予以充分了解与认识。同时,对积极采取绿色防控技术的种植户给予一定补贴,为绿色防控技术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提供支持。

4结束语:综上所述,水稻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选择使用绿色防控技术对病虫害进行治理极为关键,其也是避免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的关键手段。为此,相关工作人员需加大对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推广力度,以切实发挥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优势,进而提高水稻的质量与产量,为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罗雪桃.绿色防控技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种子科技,2022,40(22):108-110.

[2]杨娇.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当代农机,2022(11):38-39.

[3]徐爱琴,徐志斌,卜峰.泰兴市水稻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应用[J].农家参谋,2022(22):57-59.

[4]饶荣莲.农药减量增产技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运用[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2(11):64-65.

[5]丁士宁,李源,张克旺,刘金兰,吉秉彧.基于CiteSpace的水稻病虫害防治研究现状分析[J].河南农业,2022(29):53-55.

[6]潘金新.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探究[J].种子科技,2022,40(18):4-6.

[7]鲁开武.农用植保无人机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技术,2022,42(27):33-34.

[8]莫贺昌.试论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以灵山县为例[J].种子科技,2022,40(14):97-99.

[9]梁婉桃.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06):170-172.

[10]黄炎忠,罗小锋,唐林,杜三峡.绿色防控技术的节本增收效应——基于长江流域水稻种植户的调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0,30(10):174-184.

[11]徐春秀.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治策略及推广实践研究[J].种子科技,2020,38(17):79-80.

猜你喜欢
推广措施绿色防控技术应用要点
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水稻机插秧推广措施探析
机械深松作业的实施效果及推广措施研究
云南大寨镇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与成效
桂西南喀斯特地区玉米良种及栽培技术推广措施
设施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视频监控系统在电力调度中的应用
民间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信息技术在职业学校日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1期)2016-08-06 10:29:26
弱电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应用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