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韩非

2023-04-29 00:44:03陈炎
关键词:极权主义韩非诸子

陈炎

在先秦诸子中,“韩非子”的称谓是比较特殊的。所谓“子”者,原本是一种敬称,因而常常只与姓、不与名相联系,如“孔子”“孟子”。唯独“韩非子”以姓、名相连,很少有人称他为“韩子”。这恐怕与尊敬程度有关。

在古代社会里,一个人所受到的尊敬程度一般是由他的出身、年龄和社会成就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就出身而言,韩非算得上诸子中地位最高的一人了,他是韩国公子,真正的贵族。就年龄而言,韩非又是诸子中最小的,倒也有不被尊敬的理由。然而这种理由即使存在也不是决定性的,人们对于宋代的朱熹不还是以“朱子”相称吗?最后,让我们来看一看他的社会成就。作为思想家的韩非子,熔商鞅之“法”、申不害之“术”、慎到之“势”于一炉,可以说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成就不可谓不大。从某种意义上讲,韩非的哲学思想与李斯的政治手段、张仪的外交谋略,共同构成了秦国统一大业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但是,问题可能也正是出在汉代以后的人们对于法家思想的评价上。

无论秦朝的统一为我们的民族带来了多大的好处,但“苛政猛于虎”的集权统治给人们带来的历史痛楚却是难以忘怀的。而且,人们很自然地会将这种历史的暴政算在法家思想及其执行者的头上。事实上,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政治运动恐怕也确与韩非“必禁无用之学”的文化主张有着剪不断的瓜葛。所以,在后人的心目中,法家思想常常与阴谋、极权、暴政相联系,其代表人物也就不可能受到更多的尊敬了。这其中,商鞅被称为“商君”而非“商子”,便是一个证明。太史公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或许,韩非的天资尚非如此“刻薄”,故而被保留了“子”的地位,但是为了使这位“法家者流”与其他诸子区别开来,所以便使用了姓、名连用的方法,称他为“韩非子”而非“韩子”,这其中的微弱差别便可品味得知了。

之所以花这么大的力气来解释韩非子的称谓,是因为人们对这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一直抱有某种程度的偏见。如郭沫若在《十批判书·韩非子的批判》中将他定为“一位极权主义者”。由于他在政治上的极权主义态度,更为重要的是,他敢于揭示人性中丑恶、卑劣乃至凶残的一面,并企图在这种可怕的人性背景之上,通过法制的约束来建立起一个和谐而有序的社会。

作为荀子的学生,韩非子进一步发挥了老师“性恶论”的主张,并且将人性中最阴暗的一面暴露给人们看,他说:“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买。”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难以超越的利害关系,因而人是不可信的,也是靠不住的:“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人臣之于其君,非有骨肉之亲也,缚于势而不得不事也。”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几乎没有什么两样“:夫驯乌者,断其下翎焉。断其下翎,则必恃人而食,焉得不驯乎?夫明主畜臣亦然,令臣不得不利君之禄,不得无服上之名。”可以说,他比我们更加真诚,更有勇气;至少,他比那些无视私欲的道学家们更敢于直面人生!

因此,与那些以忠孝安邦、以礼乐治国的儒者不同,韩非子既不相信教化的万能,也不相信仁者的自律。他深知,无论什么人,无论他的地位有多高、功劳有多大,都不可能超越人性自身的局限,因而都可能是一个潜在的罪犯。这倒有点儿像西方的“原罪说”,只能依靠法律来限制人的欲望。事实上,正是在这种“性恶论”的基础上,他进一步将荀子“贵贱有等”的礼改造为“法不阿贵”的法:“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这种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绝不是一个“极权主义”就可以囊括殆尽的。如果说,对贵族特权的限制和约束就是对平民利益的维护与尊重的话,那么这位“极权主义者”也就不应该尽受指责了。

当然,我们也不应将他的地位拔得太高,因为说到底,韩非的法制最终还是为王权服务的。当他用法律来防范一切人的罪恶时,却无法防范王权本身的罪恶,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他钻入了自己所编织的圈套:正是那个曾经高呼倘与韩子交游则死而无憾的秦王,最终竟以其靠不住的人性,听信了李斯的谗言,将这位曾为之出谋划策的思想家置于死地。韩非的这段遭际,应该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

(有删改)

猜你喜欢
极权主义韩非诸子
我说韩非(评论)
作品(2023年10期)2023-10-30 11:43:02
周文疲弊与诸子起源——论牟宗三的诸子起源说
先秦诸子谈大小
学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 08:56:06
社会治理中的韩非思想方法论探讨
浅析《一九八四》人物奥布兰的双重身份
考试周刊(2017年4期)2017-01-19 15:21:06
冲破单向度的枷锁
国家利益与公民利益相互关系浅析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10:02:15
论《苏菲的选择》中极权主义对于女性的影响——以女主人公苏菲为例
漫画
读书(2014年10期)2015-01-13 13:15:03
先秦诸子的人性论与德教的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