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毅 马梦情
人物档案
韩志毅: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市医学精英人才。
现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肝胆病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肝胆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参与“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级及省市级科研项目17项,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深圳市科技进步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奖各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2篇,出版著作1部。
原发性肝癌中医根据其症状、病因、病机,归属于“积聚、症、、鼓胀、黄疸”等中医病症。中医在先秦时期就认识到该病,在晋唐时期不断发展,形成肿瘤理论,通过宋至明清形成了肿瘤的内外科治疗体系;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守正创新,博采众长,中西结合形成了肝癌治疗的完整体系,并不断创新提高临床疗效。
1.秦汉:肿瘤的起源
早在三千五百年前的殷商时期,就有关于“瘤”的记载。 在《周礼》有“疡医”的记载,“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翻杀之齐。”“积聚”之名最早见于《灵枢·五变》,其言:“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恶,积聚乃作”,记载了积聚的相关病位、病性。 汉·华佗《中藏经·积聚症 杂虫论第十八》曰:“积聚症 杂虫者,皆五脏六腑真气失而邪气并,遂乃生焉,盖因内外相感,真邪相犯,气血熏搏,交合而成也,积者系于脏也”,指出了肝癌发生的病机是由于外感邪毒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产生气郁、血瘀、痰凝、湿浊、毒聚等病理产物,蕴结于脏腑,日久而渐积,总的来说邪实为主。到了东汉时期,张仲景进一步将积与聚进行区别,创立了“鳖甲煎丸”“大黄蛰虫丸”“桂枝茯苓丸”等具体方药以化积消症至今仍然是积证的常用方剂。《三国志·华佗传》言“若病结积在内,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明确提出了手术切除是结积的有效方法。
2.晋隋唐:肝癌治疗发展
随着中医的发展,对肿瘤的认识不断深入,逐步形成了肝癌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的认识理论,推动了肝癌的治疗。
皇普谧《针灸甲乙经》云“饮食不下,鬲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则抑而下之(即刺上胱穴),在下脘则散而去之(即刺下脘穴)”所论病症,具有肿瘤膈塞闭结,上下不退的特点,与食管和賁门部的癌肿极相类似。症 专篇详述“症、 、癖”的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提出了“染渐生长块段,盘牢不移动者,是症也,言其形状可征验也”,症 具有固定不移的证候特点。《外台秘要》有言“腹中有物坚如石,痛如刺,昼夜啼哭,不疗之百日死”,指出了肝癌发展迅速、恶性程度高以及预后差等临床特点。不仅记载了内服的药物,而且还包含了许多外用的综合治法,例如“膏药外用、药物熨烫、针灸”等。
3.宋元明清:肝癌理论形成体系
中医经过宋元明清时期的发展,逐步出现了“癌”字.宋代《卫生宝济》指出:“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穿孔透里,……死症。”
金元时期,开始建立内虚的思想。随着临证经验的积累,后世医家也认识到了正虚与邪实是肝癌发病的两个基本因素。金·张元素认为积聚有正气亏虚的内在因素,提出扶正补虚治疗积聚,开创了扶正治疗癌症的先河。元·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提出了“块乃有形之物也,痰与食积死血而成也”,对积的成因主要责之于痰浊、食积、血瘀三种;而在治法上,其认为“凡积病不可用下药,徒损真气,病亦不去,当用消积药使之融化,则根除矣”,强调攻补兼施的重要性。
明代申斗垣《外科启玄·论癌发》“癌发四十岁以上,血亏气衰,厚味过多所生,十全一二。” 清代吴谦总结先前医家的思想,将瘤归纳为气瘤、血瘤、肉瘤、骨瘤、筋瘤及脂瘤六大类。
4.近现代中医对肝癌的认识
从中医角度来看,手术属于有创的操作,虽然可以杀灭病灶区域的肿瘤,但是可能会破坏机体的阴阳、气血的平衡。另外,外科治疗可以清除影像学或者术中见到的病灶,但是对于隐匿性病灶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无法彻底杀灭,二者主要表现为正气亏虚,癌毒,瘀血的状态。
因此,中医可以通过辨证论治,整体调整,以“扶正祛邪”为主要治疗原则,通过具有益气化瘀,活血解毒等中药对稳定期或者术后的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同时,对于术后辅助放化疗,或者靶向、免疫治疗的患者,中医药可以减轻辅助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并且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