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捷敏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我国首部国家层面关于全民健康的中长期战略规划。《纲要》强调要加强健康教育,着重加大学校健康教育的力度。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高等职业教育已成高等教育半壁江山,学生总人数接近1 460 万[1],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因此这个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健康教育必须以促进为全面抓手。国外早在1994 年就将心理健康促进作为一种预防策略,2009 年美国国家研究所和国家科学院把心理健康促进正式纳入心理健康干预之中,成为心理疾病预防和治疗的基础[3]。因此,如何以心理健康促进为重点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职院校健康教育的重点。
在《纲要》提出后,教育部门多次下发文件,细化高职院校在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学与管理等相关环节的具体要求。对照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其中仍存在短板和薄弱环节。
《纲要》提出遵循“健康优先”的原则,并把其作为第一原则。在2021 年8 月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强调要学生树牢“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具有明显的学校推动、教师主导的倾向,学生对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主体意识还有一定程度的欠缺。具体表现在:学生更看重专业课学习,把就业或升学作为接受高职教育的首要目标,并未充分意识到积极的心理品质对个人生活及长远发展的重要性;一般在遇到现实瓶颈或情绪困扰时才会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状态,继而寻求相关帮助,缺乏主观能动性。
《意见》同时指出,以防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转变,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有“教育前置”的理念。
当前,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塑造学生积极心态为导向的共识[4]。然而实际开展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时,容易出现以下问题:其一,课堂教学追求学生的快乐体验,热衷于游戏化的活泼课堂氛围,缺少专业的心理知识支撑,教学的科学性不足,缺少深度。其二,仅就学生个体谈心理健康,忽视了学生心理与家庭成长环境、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社会对高职院校的看法等客观因素相关。其三,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本科高校无异,没有体现职业教育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对学生的培养与其所面对的现实脱节较大。
《意见》提出的促进身心健康,要求充分发挥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需将各方面的育人力量在心理健康教育上协同协作、同向同行。
纵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过程,呈现出健康教育重体(育)轻心(理)的倾向。这个偏移与目前主管部门对高职学校的考核指标有关。涉及体育工作的一般有明确数据对标,如竞赛获奖量、体质测试及格率、学校排名等。反观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难以立竿见影,没有学生竞赛的成果能体现亮点,甚至可能因学生危机事件影响安全校园建设还会一票否决其他工作。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从上到下基本由负责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主管、学生工作部负责、由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等一线教师直接面向学生开展工作,与学校体育工作、医务工作彼此独立。心理健康教育单纯从心理学切入,关注在自我认知、人际交往、学习就业、情绪管理、生活适应等方面引起的个体心理不适,鲜少从锻炼劳动、健康生活方式、审美熏陶等方面让学生感受到身心健康之间的联系,高职院校健康教育的整体机制尚未形成合力。
健康促进唤起个人对健康的主动关注,强调每个人对自身健康负责。即便存在有利于健康的外界环境,自己若不对健康负责,健康促进仍然无法实现。只有每个人自觉担当起健康责任,学会利用有效的健康资源,才是完整的健康促进[5]。
再者,个体的健康不再只是关乎个人的私事,同时也会影响家庭、社会和国家。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主动地保护和促进自己的健康[6],就是对家庭、社会、国家负责。健康责任还体现在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以损害他人的健康为代价[7]。
健康促进是“健康中国”战略的一种思维方式,目的是希望联合所有健康要素,为促进健康而努力。
个体心理问题是诸多影响因素作用下发生的,心理健康促进主要是对心理和社会方面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进行工作。保护因素可进一步分为个人层面、家庭层面和社会层面。个人层面包括高情商、高自我效能、乐观的归因风格、适应性和社交性技巧等;家庭层面包括安全的亲子依恋、顺畅的家庭沟通、权威型家庭教养、灵活的家庭组织等;社会方面包括较高的社会经济条件、较好的社会参与、积极的教育环境等[8]。因此,心理健康促进不仅需要面向学生个体,也需要致力于加强环境中的保护因素,减少危险因素。
健康促进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志在培育稳定的心理健康素养[9],能自觉选择朝向健康幸福的生活方式。心理健康促进本身是基于预防干预的范畴,是疾病预防与治疗的基础。但是心理健康促进不同于预防疾病发生的早期干预,而是致力于心理健康的提升与发展。这种视角的延伸拓展了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的学科支撑,有必要从心理学、体育、健康医学,乃至美育、哲学的视域使学生领悟健康幸福的由来与创造方式。这就要求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者真正沉下心做事,制定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促进方案。
健康促进的实现应从学科思维转向主体思维,从个人对健康的多元需要出发,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协调平衡[10]。健康是一种动态的身体、心理、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心理健康的目标不能就心论心,以强健的身体夯实健康,以完整的心理呵护健康,以高远的精神引领健康,实现身体—心理—精神联动的心理健康促进机制[11]。学校可考虑成立健康教育委员会,由校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共同参与,从而确保健康教育工作有战略视野,调动多种资源,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优势。
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设计,从系统与局部、宏观与微观、社会与个体多维度来体现“大健康观”理念[12]下的课程设计。这就要求“大健康观”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融入体育、医学、哲学、人文通识等学科观点,打通学科壁垒,提高课程站位,以课程思政、体验教学、启发与对话等多种教学形式在学生心中植入健康的种子[13]。
不同人生阶段,身份和环境的变化也会出现新的心理健康风险。心理健康促进不能只着眼于学生眼前的需要,更要为终身发展服务,探索校园的心理健康促进成果如何最大限度地惠及个体的终身发展。
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可以面向这四个方面:其一,拓宽学生视野,从只会学习到完整理解生活的意义;其二,教会学生拥抱变化,与时间为友,接纳未来的不确定,乐于接受新的挑战;其三,让学生发现积极的闲暇方式,合理地安排工作与休息,在集体生活与独处中自洽;其四,从自助到助人,教会学生意识到健康的心理品质既关系到自身幸福感,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增加道德文明的影响因素,学生能够关注他人的健康需求与状况,给予帮助。
目前学校的心理咨询以学生事前预约,面对面咨询为主。这种传统的和学校心理老师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会让一些有心理咨询需要却羞于见面的学生望而却步。设置一些借助移动智能技术的沟通方式,比如邮件、树洞问答、网络咨询(文字、语音等),既可以作为有需要心理咨询的学生作初步筛选,同时便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服务抵达更多有需要的学生。
学校尝试建构多级指标评价模型,借助心理学测量技术建立学生在校心理健康素养的评估指数,反映学生在心理健康知识、行为、意识三个方面的水平。心理健康知识不仅包括心理疾病的相关知识,还包括心身健康的实践操作,生理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互影响,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心理健康行为以情绪调节技能为核心,考察个体觉察自身情绪和使用各种策略调节自身情绪的能力。心理健康意识聚焦于个体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并包括如何对他人的心理健康需求进行合理应对。在遵循教育伦理的基础上,结合大数据技术将学生心理健康相关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将信息和分析结果作为参考,增进具体工作的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