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集市清河湾学校 张馨灵
“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儿开开,我要进来……”
“六一”联欢会上,梓萱(化名)稚嫩且不那么动听的歌声,让我湿了眼眶。
三年前,这名患孤独症、智力发育迟缓的随班就读生,走进了我的生命中。她是一个被爸爸抛弃、和妈妈住在廉租房的可怜娃儿。
“怎样才能帮帮这个孩子?”我的心紧揪着。从此,我成了特教学校的常客,亲身体验、实践特教孩子的日常教学。我拜特教老师为师,每周都带着梓萱去特训室进行四次专业训练。语言交际课、感统课、生活适应课的训练,一开始并不顺利,梓萱哭闹着不配合。我就充当妈妈的角色,拥抱她、安慰她,耐心地给她作示范,把感统训练融入游戏中,消除她的畏惧心理。慢慢地,她喜欢上了大陀螺旋转游戏,前庭觉、本体觉和触觉都有了很大改善。
我在班里开启了“同伴支持”模式,组建了“师生帮帮组”。梓萱情绪失控时,安慰组会安抚她的情绪,用一块糖、一张漂亮的小卡片、一颗奖励星分散她的注意力;她记不住生字,启智组就和我一起反复教她拼读生字;团结组主动教她说话,和她玩耍。上课时,老师们会把最简单的问题留给她,不失时机地表扬她,创设机会帮她提升自我认知。
语文课上,我鼓励她领读古诗;英语课上,老师教她跟随动画读单词;她喜欢画画,美术老师特意举办了画展,把她的画放在C 位……课堂内外,“师生帮帮组”都把目光和爱心更多地给予了梓萱。
课间广播操是梓萱的一大难题。为了帮她顺利参与这项集体活动,只要有时间,我就牵着她的手反复练习体操口令,把动作一一分解开来,每个动作对应一个口令。两个月的坚持,小梓萱顺利地站到了队伍中,在大家的鼓励下,她做得越来越好。在学校广播操比赛中,我们班还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梓萱昂首挺胸,骄傲地走上了领奖台。
在学校种植基地,我带着梓萱和大家一起种菜、除草、浇水、收获;我们一起参加“志愿清河湾”服务,参与环境保护、扶弱助残等志愿活动。在少先队员入队仪式上,当鲜艳的红领巾系在梓萱胸前时,她稚嫩的小脸儿上漾起了甜甜的笑容。
梓萱的成长变化也让班级变得更加团结和谐:性格孤僻的雨杭加入了足球社团,以自我为中心的沫然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爱偷懒的嘉慧主动担起课前两分钟的口令员工作……在学校组织的拔河比赛中,尽管粗糙的绳子勒红了一双双小手,但是大家全力以赴。赢得比赛后,全班同学紧紧拥抱在一起。
一个个暖人的瞬间,让人泪目;一次次生命的成长,令人欣慰。孩子们的友爱就像一颗颗小星星,照亮了彼此的心灵,熠熠生辉。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花种,都有盛开的价值。即使柔弱渺小,即使不引人注目,即使无人喝彩,只要我们把爱的阳光洒向他们,他们一定会开出鲜艳的花朵,绽放出最美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