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与孩子之间的面子现象探究

2023-04-29 13:02于欣祺
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1期

于欣祺

【摘 要】孩子在与成人的交往中常有“有面子”“失面子”等面子现象,这与孩子自我概念、自我价值等密切相关。探讨成人与孩子之间的面子经历和体验,能够探索面子的样态,揭开其教育学内涵。成人与孩子交往中的面子样态分为三类:基础样态表现言行对其情感的影响、发展样态强调双方相互给予心理上的地位、成熟样态发展为长期情感上的交换与互惠。对成人与孩子之间的面子现象进行教育学理解和教育学意义上的阐述,有助于成人更好地与孩子进行交往。

【关键词】面子体验 面子样态 教育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01-67-06

说到面子,人们总能说上两句自己的经历、感受和想法。人们对自己的面子体验会有所感悟,但常常会忽略它的深刻内涵。面子的概念是复杂的,“任何单一视角下的面子的研究以及定义都无法涵盖其含义的全部”[1]。其中,教育学中的面子现象也会因具体情境的不同而表征各异。在实际生活中,有多少人注意到成人与孩子之间的面子现象呢?

一、有關面子的问题

面子展示出孩子生活中一个普遍存在却很少为人讨论的现象:面子现象和孩子的面子体验。“成长和受教育是孩子们发展自我和个性的过程。”[2]在生活中,孩子的面子表现具有多样性,有满心欢喜的“得面子”、有悲伤失落的“丢面子”、有想方设法的“失面子”。孩子内心所想的与成人所理解的常常是不一致的,他们的真实情感往往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观察成人与孩子之间的面子现象,是理解孩子的途径之一。面子产生的原因具有多样化,与个人有关、家庭有关,或是与师者、同伴等有关。面子体验具有多样性,有愉快的、骄傲的面子体验,也有可怕的、痛苦的面子体验。个体所体验到的对面子的渴望、“得面子”的愉悦、“丢面子”的恐惧、“失面子”的困扰等有关面子的经历都是自身难以掌控却又无法完全避免的事情。权利、虚荣、羡慕、嫉妒、憎恨、关心、需要等种种感觉都与面子体验相关,并交织其中。面子的情境性和可变性总是与人们的情感相关联,会随着不同的交往对象和不同的情境而有所变化。要探索面子现象的真正含义,必须从有关面子状况的生活体验中去探寻,将其放在具体的情境里去体味、去理解,进而揭开其教育学内涵。本文试图对孩子与成人交往中的面子现象进行研究,探索面子是如何表现的,意味着什么,有什么样的教育学意义。

二、成人与孩子交往中的面子样态

关于“面子”一词,美国社会学家高夫曼将其作为一个情感概念引入学术话语,定义为“一个人在特定情境中为了有效地展示自己的社会价值所使用的方式”[3]。在布朗和列文森的礼貌理论中,它被定义为“每个成员都想要为自己获取的公众自我形象”[4]。之后关于“面子”的概念和内涵不断丰富,主要有两类观点。一类观点强调“面子”是一种心理建构,是个体的“自我心像”[5],说明了面子对个体产生的影响,但是忽视了面子在人际交往中的互动性及其对交往对象产生的影响。另一类强调“面子”是一种社会建构,对影响面子产生的社会因素进行了论述,但是无法解释面子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这两类观点虽然遵循不同的进路,侧重点不同,但是都在不同维度上揭示了面子的内涵。有研究者也逐渐意识到面子的社会建构与心理建构的双重属性,并将二者结合起来,即个人所声称的、而且“经他人允许、认可的公众形象”[6]或社会尊严;它在有来有回的互应前提下与特别待遇、行为标准及个人期待他人对待自己的方式相联结。此定义将社会与心理因素共同考虑,较为完善地给“面子”下定义,既强调了面子的社会互动性,也注意到面子对个体及交往对象的影响。

(一)基础样态:言行对其情感的影响

面子是个体被认可的形象,能够体现自身的良好修养,象征着一种荣誉,是自尊、尊人的表现。“自尊水平的升高或降低与个体在集体中受到认可或排斥程度有关。”[7]个体总想在他人面前看上去体面些和优秀些,他人的认同便是“有面子”,反之则是“丢面子”。有的孩子讷于言,敏于行,忍而少言,谨慎慢言,在人前人后良好个人修养的展现是“有面子”的。成人常常称赞的“这孩子家教真好”,不仅是对个体的夸赞,而且是对其所在的集体(家庭、学校等)的认可。这对于个人和所在的集体而言都是“有面子”的。个人的良好修养秉承“对人不侵犯”“责己不推诿”,能尊重别人,就是给别人面子,也是给自己面子。

当成人带孩子在外遇到亲戚朋友时,亲戚朋友常会寒暄几句:“听说你家孩子这次考了满分,孩子学习是真好!”此时,成人的脸上虽然布满了喜悦,却会“谦虚”地说:“没有,没有,这次是他运气好而已。”有的孩子可能是满脸震惊,有的孩子可能还会争辩几句,也有的沮丧地耷拉着脑袋。成人当面教子不乏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常以否定的方式来追求谦虚的体验感。很多成人在公开场所往往会为了表现谦虚,不当众表扬自己的孩子。甚至有时当他人夸奖自己的孩子时,以无意识的嘲讽、挖苦或是诋毁来在人前彰显自己谦虚的品质。殊不知成人一句“运气好”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忽略了孩子的发展性,抹杀了孩子的努力。生活中,家长会出于礼貌或是客套互相夸赞一番,这无伤大雅。但是很多家长会拿优秀的同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做比较,其中关于孩子各种否定式的言语会在不经意间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在面对外界时,也会表现得越发胆怯。成人看重自己的面子,而无视孩子的面子需求。人们常“把自尊和面子混在一起,丢面子就意味着丢自尊心,而丢自尊心也就是丢面子”[8]。孩子的自尊心与成人给予的尊重是密切相关的。孩子表现好,为家长“长面子”,家长却以贬低孩子的方式以示谦虚,让孩子失了面子;孩子表现不佳,丢了家长面子时,有家长以人前教子的方式遮羞,孩子毫无面子可言。成人总是抓住孩子的一点问题,而非就事论事,否定孩子的全部。有时抓住孩子身上的一个问题不依不饶,丝毫不在意言行上对孩子情感的影响。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出现“习惯性自弃”,即孩子有积极上进的愿望、有能力行动但不行动或不能转化为实际行动。因为他们会认为自己确实没那么好、是差的。

黑板上的问题难度不大,大家都举起手来试图吸引教师的目光。在人人举手的班级里,小卉显得“特立独行”。虽然小卉不知道该如何回答问题,但是看到同学都争先恐后举手,她也悄悄地举起了手。刚好,教师请小卉来回答这个问题,但是小卉支支吾吾答不出来。教师笑着说:“不要紧张,慢慢说。”小卉却无话可说,教师便说:“小卉没有组织好语言,那就先坐下,老师给大家说一说。”小卉回忆往事后,感慨道:“自那时起,感觉举手发言也没有那么可怕。”

教师没有另外再请学生回答这个问题,也没有用谴责或批评的语言评价学生。虽然减少了课堂提问的机会,但是给内心惶恐不安的小卉留了面子。如果教师再请其他学生回答问题,显然会形成鲜明的对比,同学的目光有可能会让小卉“恨不得原地消失”,感觉很没面子。有无面子的心理感受便是在这种有他人存在时、有比较时产生的,体现了面子的社会互动性。各种样态的面子都必须在具体的情境中才会真正存在。教师没有再请其他学生回答问题以示对比,自身教育的敏感性使她注意到言行对孩子的影响,保全了孩子的面子。面子是自我价值的反映,“指的是在某种情境中,自己的表现是否得到他人的认可,并由此而產生的自豪或羞愧的自我体验”[9]。确立与确认自我价值是个体的基本需要,其关键在于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同。“当一个人‘面子受到损伤时(‘失面子)便会产生一种‘耻感”[10],即“丢面子”或“没面子”。“‘社会的我一旦存在,个人的行为,即被期望要符合‘面子——由社会安排的位置,而个人‘面对社会,必须时刻注意维护自己的‘面子”[11]。对于孩子来说,最害怕的不是惩罚,而是失去面子、失去尊严。成人应当认识到孩子是具有面子意识的独立个体,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和帮助。作为教育者,应当关注到孩子的面子,以“为孩子好”的意识出发,在教育实践中智慧应对面子现象。

教室门口有一团纸,被踩来踩去、踢来踢去,没有一个人注意到它。小芳看到了,捡起来扔到了垃圾桶里。这一幕恰巧被在走廊上的班主任看到了,进了班级后,在班里表扬了小芳。那一刻,小芳感受到同学投来的目光,觉得自己是瞩目的、“有面子”的。

教师简单的表扬让小芳感受到“有面子”的体验,会促进学生的自我肯定。教师作为学生心目中主要权威的代表所给予的肯定,其影响是显著而深远的。面子具有情境性,会因交往对象和所处的环境而有所区别。面子折射出他人对个体自我价值的了解与认同程度,特别是位于个体人际网络中的重要他人对个体直接或间接的言行将会影响着个体自我价值的确立。孩子在日常的生活交往中存在很多面子问题,产生一些面子体验,特别是所在场域中有自身所认同的具有影响力的他人在场时,他们对个体的能力、价值的评价与认同会对个体产生更大的影响。家长、教师作为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应当意识到自身对孩子的重要性,其言行则时刻影响着孩子。成人应当思考和反思自己的言行,关注孩子的面子体验。表扬、奖励等会让孩子在群体中“有面子”,更认同自我,这彰显了面子在孩子成长中的教育意义。孩子吃饭时,成人如果通过表扬其他孩子大口认真吃饭,孩子听到后由于将他人与自身进行比较,产生“好面子”心理,也会认真吃饭。孩子具有面子意识,爱惜面子,会出于维护面子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二)发展样态:相互给予心理上的地位

面子具有象征与符号的作用,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代表个体的身份、地位、荣誉和社会关系等。面子的有无和大小是个体价值的一种象征,即一个人所具有的“脸面”,可以代表他当时的地位和所在群体中的位置。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自我能否受到家长、教师、同伴的尊重和认可是影响孩子自我肯定的一个关键因素。值得注意的是,成人与孩子的相处应当是平等性、开放性和对话性的,相互给予心理上的“地位”。

孩子是一些成人之间进行比较的对象,“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或多或少地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不少家长往往出于与其他孩子的比较而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不管孩子合不合适、喜不喜欢,家长以一己之力让孩子无法反抗。孩子不是与成人站在平等的位置上,而是处于被支配的位置。孩子为了父母的脸面而形成的兴趣或才艺,是与孩子自己意愿相违背的,其学习的过程也是痛苦的。成人可以替孩子做一些选择,但是应当在一定合理尺度范围内。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们,了解他们的一切,替他们做选择。孩子年纪较小时,在父母面前几乎没什么秘密可言,父母能一眼看透孩子。但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们有了一些心底的小秘密,只属于自己,不想让任何人知道。孩子也渐渐注意到自己的选择权,开始逐渐变得有主见、有想法。但有些父母会打着为孩子好的理由,想方设法地揭开孩子的秘密,自以为是地给孩子做决定。成人毫不顾忌孩子脸面的行为一旦被孩子发现,亲子之间会发生信任危机,很容易导致孩子不愿意与成人沟通交流,也不会对成人敞开心扉,也不再表达自己观点想法。成人不顾及孩子的脸面,本质上是没有给予孩子与自己同等的心理地位。

随着我年龄的增长,父母似乎也在改变。他们也开始学着在其他人的面前夸奖我、认可我,说我的好话,而不是像小时候那般一味贬低我,觉得我调皮捣蛋又邋遢。他们开始记着我的闪光点,夸赞我。在我看来,他们能听得进去我的话,在外面不总是“损”我,而是在维护我的面子。

成年的小娟讲述她与父母之间的面子体验时强调父母会在外人面前夸奖自己,即维护她的面子。“给面子”与孩子的自尊相联系。孩子希望父母给自己面子,是渴望被看见,渴望得到肯定,渴望受到重视,也渴望被关爱。孩子的面子也许没有那么复杂,一句简单的夸赞就是“给面子”。随着孩子的成长,成人开始给予孩子着装的选择权、回避当众责骂孩子,“给孩子留面子”体现了成人对成长中孩子的面子的关注。

乐乐和妈妈在买衣服,乐乐选择了一件白色的衣服,妈妈将衣服从她手里夺走,说:“白色不耐脏,你不爱干净还穿白色,以后你自己会洗衣服了再买。”乐乐失落地放下手中的衣服,又挑了一件黑色的。但刚拿起来又被妈妈抢了过去:“黑色老气,你是个学生要多穿点亮色的!”最后,妈妈挑了一件粉色的衣服给她,问她觉得怎么样。接连遭到否定的乐乐说了一句“都行”,却又被妈妈说“没有主见”。

孩子还小时,通常由父母决定衣着,父母买什么就穿什么,父母很少询问孩子的意见。孩子不断成长,逐渐关注自己的穿着,想要穿得得体、“有面子”。父母会给予孩子选择权,让孩子自己决定着装,或让孩子自行购买衣服。这给予了孩子同等的心理地位,承认了孩子“作为一种象征成人的社会身份”[12]。成人对孩子主体性的忽略,使得孩子只能习惯地将自己的真实想法隐藏起来。而造成这个结果的,恰恰是父母毫无顾忌的否定与强制决定。父母没有将孩子放在与自己同等的地位上进行交流,不顾及孩子的脸面。孩子以“随便”“还行”的态度来习惯性地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习惯了不自信,也习惯了成人不留情面的否定。

人生贵在选择,赋予孩子选择权能够促进孩子的个性成长,提升孩子的成就感,增强孩子的责任意识。选择权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与尊严,当个体能够独立做出选择、行使权利时才能真正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才会更加谨慎地对待选择。理性的选择使孩子能够勇敢地面对问题,承担相应的责任,更好地成长。从成人与孩子交往中的面子现象可以发现,有些孩子学习不主动、积极性不高,甚至丧失学习的热情,多是因为孩子总是被要求着去做事,自己对学习却没有自主選择权。对孩子的教育应重在引导而非压制,在心理上给予孩子同等的地位,让孩子行使自己的话语权和行动权。孩子具有个体差异性,是独一无二的,不应把孩子当作比较的对象,不应盲目跟风决定孩子学什么。成人应征求孩子的意见,让他们自己选择,告知孩子一旦选择便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具有教育性的过程不仅给了孩子“面子”,也充实了孩子的“里子”。教育存在于成人与孩子的日常生活交往中,“指向儿童积极的生存和成长”[13]。成人不是作为教育的主体给孩子铺好成长之路,而是要教会作为主体的孩子寻找自己的成长之路。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中,成人要注意到与其交往中的面子现象,“给面子”的积极支持有利于孩子适应各种环境,使孩子成为能独立生存的社会人,促进孩子的成长和生存。

(三)成熟样态:长期情感上的交换与互惠

一个中学生说:“爸爸失业在家,我们都绝口不提工作的事,努力营造积极活泼的家庭氛围,害怕伤了爸爸的面子。”孩子对父亲面子的照顾,表达出孩子对父亲的关心。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教育所培养的“共情”的自觉,会使他们注意自己的言行以照顾对方的情感,以“不伤人心”为原则来隐藏自己的消极情绪。同理心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通过教育的影响和培养才能得以生成。“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同理心是净化孩子心灵的重要情感”“培养孩子的同理心是家庭所面临的最微妙也是最困难的任务之一”[14]。同理心能够将自己置身于另一个人的处境中,在当下情境中用心理解另一个人,即心中有他人。在成人与孩子的相互陪伴和成长中,双方都应学着去为对方着想,相互给予面子和关心。

有研究者曾经询问辍学者小刚是否还想上学,小刚表示还想,而且想上大学。研究者问其原因,小刚表示“出来以后可以帮家里挣点面子,光彩一些”“上大学可以让父母高兴。父母把我们养大了,我们为他们争口气也是他们很高兴的”[15]。

孩子一直记得父母的关心与爱,想着自己也可以为父母争光,为家里“挣面子”,让父母开心。尽管得不到家庭的帮助是小刚学习成绩落后的一个因素,例如父母文化程度低、没有好的学习环境、父亲成天在家打麻将等,但是“孩子是天生的宽恕者,宽恕父母是因为爱他们”[16]。随着成长,孩子逐渐学会思考,对成人的失败和不足会有自己的看法,也会因为理解成人而宽恕成人消极的一面或过错。小刚的母亲无可奈何地叹息,热切地请求研究者要校方接受小刚复学,希望小刚能够再继续读书。孩子的理解和宽恕促使成人承担起责任,努力做好家长、好教师。孩子也在与成人相互给予面子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完善自我。

父亲因为工作被闹得心情烦躁,便对儿子发了火。冷静下来后,父亲对自己的暴躁感到后悔不已。他便花里胡哨地装扮了自己,决定去给孩子道歉。当他身穿彩色被单,表情滑稽地来到孩子面前,告诉孩子“爸爸错了”时,孩子满足地拥抱了爸爸。

在成人与孩子交往中的面子经历揭示着孩子成长的各种关系、情境和相互交流。情境讲述的是“发生在年长者和年幼者之间(一位成熟的人和一位尚不成熟的人,一位有经验的人和一位还没有经验的人之间)的事儿”[17],且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父亲因为自己的情绪骂孩子,伤了孩子的面子,但智慧的成人学会反思自我,能够意识到孩子是具有完整人格的独立个体和孩子自尊的重要性。孩子最后的拥抱与爱意化解了父亲的羞愧。在双方的相互尊重中,父亲提高了教育意识,这将提升他的行动智慧,在与孩子交往中做到三思而行。“宽恕有它自身的教育意义:通过爱和理解恢复父母与孩子的关系”[18],促进二者成为对方可依赖的对象。随着孩子的成长,成人越来越关注孩子的意愿和想法,逐渐采纳孩子的意见。孩子会认为成人“看得起自己”“给自己面子”“尊重自己”,更加信赖对方、喜欢对方,教育关系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成人与孩子之间“教育的关系总是(在某种程度上模糊地)有着双重的意向性关系”[19]。在成人与孩子的不断交往中,关于面子的情感体验促进双方进行长期情感上的交换和互惠。二者更加关注、关心、尊重、理解对方,在心理上给予对方相应的地位,在言行上注重对方的情感,在不断陪伴与交往中注重双方的面子,这便是教育性生存的表现。

三、面子的教育意义

面子具有丰富的教育学意义,理解面子现象以促进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教育工作涉及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智力、感觉、意志、信念、自我意识,而影响学生精神世界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教师的话语、周围世界和艺术的美以及能够促进情感发展的情景创设。通过观察人们的面部表情、观察人的眼睛,孩子们可以感受到他人的内心世界,而这就是情感完善的教育。这是一个非常微妙而又漫长的过程,需要高超的机智、持久的关注和对每个孩子内心世界的深入了解”[20]。关于面子现象的每个情境都富有教育的意蕴,因为成人在与孩子交往中的言行总是影响深远的。面子在孩子的个人成长中有着教育的或教导的意义,与自我概念、自我价值密切相关。成人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对面子现象的不断关注,也在激发着成人的教育学反思。

(一)孩子比面子重要——尊重孩子的主体性

月月在家人面前伶牙俐齿,会背很多古诗。可是月月在外很内向,偏偏母亲却是好面子的,喜欢拉着月月到处表演。特别是家里来客人时,母亲更是不想错过这个炫耀的好机会。有时月月会怯生生地背上几句,赢得大家的一番夸赞。母亲这时会说:“唉,她在家里能背好多呢。这次背得不好,孩子怕生,没出息!”而月月这时低着头显得局促不安,仿佛做错事一般。

孩子不是表演的木偶、不是“挣面子”的工具,他们有选择和拒绝的权利。一些孩子在逢年过节之际,总是被家长、亲戚朋友“看透”,一系列令人措手不及的询问、令人尴尬不已的要求来势汹汹。孩子的多才多艺给成人“长了面子”,而成人以贬低孩子的方式来掩饰自身“好面子”的本质。例如很多孩子从小便被教育要“挣面子”,其潜台词是要求孩子应该有抱负、有追求,超越自我、超越他人。成人的要求总是为孩子好吗?通过与他人比较所获得的面子和优越感对孩子来说有意义吗?成人的面子比孩子的健康成长更重要吗?家长应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面子。相比家长的面子,孩子的自尊更为重要。

(二)承认孩子的不完美——尊重孩子的可能性

成人常常因为所看到的与所期望的不一致,而过分地要求孩子,这往往是成人与孩子之间形成冲突的原因所在。成人在孩子身上投入很多的爱和期望,想让孩子成为成人所期望、所喜爱的样子。为此,当孩子的行为不符合成人的期望时,冲突便发生了,成人便会控制不住地对孩子发脾气。实际上,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人和物。成人应当充分尊重孩子的各种可能性,承认孩子的不完美,即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学会奥数,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必须多才多艺等。成人总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用“弹不好钢琴”“考不了高分”等话语让孩子颜面尽失、伤心不已。教育的作用便是尽最大努力地帮助孩子发挥自己的可能性。花草都有繁荣生长的可能性,更何况孩子?每一粒种子都蕴含着萌发的可能性,每一个孩子都蕴藏着发展的可能性。

(三)站在孩子的视角——尊重孩子的存在性

成人经常会不经意间便伤了孩子的面子,很难保持对孩子进行开放性理解。成人不妨在行动之前先思考:如果我是孩子,我希望家长、老师如何做?我的言行会对孩子有何影响?成人应将孩子看作独立的个体,把孩子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上,努力避免用一个标准来处理各种情况,即试图从成人(父母或教师)以外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理解孩子。面子与个体的自我概念紧密相关,包括个体的自我价值、尊严、能力等。个体总是希望他人给予自己正面积极的评价,而不是强调自身的负面特性。因此,了解孩子的面子心理,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而且还能激发成人的教育敏感性,增长教育机智。

(四)全身心地信任孩子——尊重孩子的独特性

小学时,郑渊洁因常惹教师生气,被称为“出息的人”,甚至被学校开除。父亲在看完他有铺垫、有情节、有悬念的检讨后,安慰他说:“没事,我自己教你。”对于父亲如此信任他的举动,成年后的郑渊洁表示:“我一辈子对父母都非常感恩。”很多孩子对“丢面子”的恐惧是来源于成人的不信任。教育不能对孩子一刀切,每个孩子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信任孩子,孩子才能够拥有发展的空间。心理学中的期望效应表明,当教师发自内心地信任和认可孩子,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和干预时,孩子便会在正向的反馈中朝着好的方向发展。郑渊洁没有上过正规学校,如果按照学历来衡量,那他仅有小学学历,但是他从未觉得“丢脸”。父亲的教育与信任陪伴着他一路成长,最后他成为深受喜爱的儿童文学作家。相信孩子,不是因为孩子一直很优秀,而是尽管他暂时在某些方面表现不良却依旧愿意相信他,成人关心、爱护、信任他们,信任会激发信任,情感才得以延续。

面子多表现为“呈现给他人看”或“用以影响他人”,需要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完成运作。成人与孩子交往中的面子现象常表现为成人言行对孩子的影响,使孩子感受到“有面子”“丢面子”等。他人的在场与评价是个体面子产生的必备条件,会使个体对自我价值进行思考和确认。当脱离了人际交往情境时,面子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人际交往过程的缺失会使面子失去存在的环境和价值,个体丧失表现的机会。因此,成人在与孩子交往中应当关注面子现象,表现出对孩子的信任和肯定,让孩子体验到被需要、被认可,直接感受到成人的关心和爱。对成人在与孩子交往中面子现象的关注能够加深成人对孩子面子体验的理解,是进一步了解和关心孩子的途径。它能够促进成人对孩子教育的反思,使成人更好地参与孩子的成长,达到教育关系的正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新仁.汉语语用学教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7:200.

[2]景晓梅.儿童的经验与学前教育课程之建构[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3:110.

[3]Goffman E.On Face-Work An Analysis of Ritual Elements in Social Interaction[J].Psychiatry Interpersonal & Biological Processes,1955,18(3):213.

[4]Brown P,Levinson S C.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61.

[5]陈之昭.面子心理的理论分析与实际研究[J].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06(1):110.

[6]周美伶,何友晖.从跨文化的观点分析面子的内涵及其在社会交往中的运作[J].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06(1):203.

[7]吴道友,朱迪,段锦云.仁慈领导对员工沉默的影响:组织内自尊和面子的作用[J].应用心理学,2014,20(4):308.

[8]言红兰.自我“面子观”与英语课堂纠错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8(12):140.

[9]苟萍,谢华.论面子的社会心理学内涵[J].中华文化论坛,2009(2):171.

[10]金耀基.中國现代化的终极愿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144.

[11]樊浩.耻感与道德体系[J].道德与文明,2007(2):26.

[12]陈小青.“面子”背后的地方性知识:从文化与认知的视角看西藏藏族青少年的“面子”观[J].开放时代,2015(3):197.

[13]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2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18.

[14]韦姣,朋腾.21世纪重温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艾伦·科克里尔博士专访[J].比较教育研究,2018,40(11):32.

[15]陈向明.王小刚为什么不上学了:一位辍学生的个案调查[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1):43.

[16]马克斯·范梅南.教育的情调[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130.

[17]同[13]14.

[18]同[13]131.

[19]同[13]72.

[20]同[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