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一、思维导图概念与原理
思维导图作为东尼博赞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像思维工具,当前被人们灵活运用到所有的认知功能与领域中,锻炼使用者的记忆能力、创造思维与拓展思考能力,实现对人脑思维的训练,又被称为“大脑的瑞士军刀”,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与使用。
思维导图的原理主要就是利用图片与文字结合的方式,将学习目标的内在各级主题关系以及相关的层级直观表现出来,在绘制的过程中,利用思维的反思与主题相关的文字、图片与颜色之间建立起记忆的链接,给人们留下直观的视觉印象,提升使用者对学习目标的理解与认识。
二、思维导图的优势分析
高中写作训练的核心为思维的训练,写作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展过程。思维导图可以将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地陈列出来,直接反映出写作的思维过程。将思维导图运用在当前高中写作教学中,通过写作过程中学生对大脑思维的层层解剖,更加科学且有效地掌握思维本质规律,促使学生的思维大脑更加活跃,在书写作文的过程中合理地分析,实现循序渐进。在高中写作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直接將写作中思维脉络更加直观地展现出来,利用图形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进而促使学生们学习水平显著提升。
思维导图在高中写作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创新思维
对于一些知识体系与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其思维方式也更加具象化,需要借助一些图像,对教学中所阅读的文章以及其中蕴藏的深刻含义缺少理解与认识。思维导图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有力帮手,学生可以根据知识体系中的特征与特点,通过图形、线条与格式等多种方式串联到一起,进而使复杂的知识结构体系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来,使讨论的核心更好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因此,通过对思维导图的运用,学生可以更加直观且深入地认识探讨的话题以及其结构与层次特点,提升学生对教材知识概念的灵活运用,促进学生从抽象性的思维方式逐渐转变为创造性思维,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发散思维方式,提升学习能力
研究表明,自主学习的关键来自监控式学习方法,利用学生自身对学习环境以及学习方法的不同需求,进而结合自身的思维模式,实现自主的调节与逐渐改善。当前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有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式,在课文预习与巩固知识阶段,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绘制对应的思维导图,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加强。在此过程中需要围绕中心环节,逐渐扩散到文章中的每个单元与每个标题。在信息量与大脑库存达到一定程度后,学生需要发散自身的思维,保证思维导图的绘制变得更加全面与系统化。与此同时,还应当不断探索学习,保证自身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的显著提升。
思维导图即是根据大脑中思维模式进行发散性思维,从一个中心点出发引出多个分支,发挥出自身的想象与创造力,实现对思维的延伸与拓展。同时,还需要灵活运用左右脑实现创造性思维活动,促使学生在科学艺术与逻辑思维之间互相协调发展,进而可以启发学生的潜能。
3.善于总结反思,激发学习动力
在学习结束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利用自身所掌握的思维导图方式,实现对知识的全面总结与归纳,提炼出教学的重点,明确自身的学习方向。除此之外,还需要根据自身掌握的知识技能,整理文章的思路与脉络,促使知识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同时由于思维具有一定的活跃性,促使学生未来学习水平显著提升,激发学习动力。在阅读完后,通过思维导图总结与反思,写下读书笔记,消化书籍内容,提升学习的效率。
三、思维导图在高中写作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师继续采取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
1.优化常规教学的弊端
在一般情况下,高中写作教学都是教师为学生传授对应的写作框架,学生们根据模板完成对应的写作模式,在这种训练中,学生的思维与品质得不到显著提升,教学无法实现传道受业解惑。因此,常规的写作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所以应当实现对思维导图这一辅助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
2.弥补学生能力的欠缺
学生的写作主要由审题立意与作文撰写两个方面组成。站在审题立意的角度去分析,学生会出现主题偏差与缺乏辩证思维情况。前者较多地出现在材料型命题中,半命题、命题以及话题型命题中出现较少。比如教师曾经曝光一则苹果手机Siri偷听的材料,导致学生根据材料完成自命题写作,大部分学生都是围绕着关键词“个人隐私”进行写作,但是一些学生并没有抓住材料的关键词,单纯地围绕着苹果手机等词,选择中学生是否应当购买苹果手机的角度去立意,进而出现了审题偏差的问题。
除此之外,学生们还存在着作文撰写方面的问题,观点不明、论据单一且对应的结构比较混乱。而思维导图可以实现对学生写作思维层面的训练。
3.满足新课程教育的基本要求
新课标明确指出了语文课程需要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可以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对应的言语经验,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与运用规律。同时,还需要发展思辨能力,促使学生的思维品质显著提升,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实现对多样化文本的理解与认识。核心素养中思维发展与提升也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知觉思维、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过程,保证学生可以形成深刻性、灵活性的思维品质。将思维导图落实到语文学习中,可以认识到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品质提升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
四、在高中写作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有效策略
1.在审题立意上运用思维导图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在开展写作练习的过程中应当选择合理的角度切入,进而取得成功。然而当前大部分学生面对作文材料时无法选择出比较合适的写作主题,又或者写作的主题一直停留在表面,不够深入,导致写作的内容过于枯燥。还有一些学生想要模仿或者抄袭已学的作文范文,并没有将自己的思考融入对应的写作中。而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缺少吸引力。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整理与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促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显著提升。
例如在带领学生以“我最好的朋友”为主题写作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自己脑海中的好朋友,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出来。教师需要为学生预留充足的时间与空间,保证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能够结合自己内心世界的标准,呈现出自己最好的朋友的思维导图。在此过程中,“我最好的朋友”并不需要局限在学校内,还可以是童年的伙伴或者亲戚等,包括了陪伴自己成长的宠物或者陪伴自己成长的父母等。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朋友的定义实现发散性的思考,使学生得到一定的提示,进而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完成对应的审题立意。
在教授思辨性写作材料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一起从材料中寻找对应的关键词,明确关键词之间所存在的联系,最后呈现出多元化写作价值取向。
2.在素材积累上运用思维导图
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确定好立意后,需要关注写作的内容,使整个文章的内容更加打动人,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生活中去积累对应的写作素材,为后续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当前所处的社会中发生的事情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学生写作素材的主要来源,所以教师需要时刻提醒学生多留意自己生活中常见的点滴事情,在感受生活中记录这些内容。
例如,以“放学路上”为主题写作,需要引导学生将自己每天放学路上的所想、所思以及所见都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记录下来,对于一些比较相近的事物进行全面的整合与归纳。在长时间的积累下,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思维导图中有许多东西都能够提取出来,可以用以绘制完美的文章。
教师还需要不断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思维导图工具去建立人、事、物等几大写作主题素材库,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体会到的真情实感以及所见与所闻都归纳到对应的思维导图框架中。在长时间的坚持下,学生们的脑海中将会形成一个隐形的写作素材思维导图库,进而在后续写作的过程中避免了无事可叙、无人可写的尴尬局面,保证学生的写作水平以及思维逻辑能力显著提升。
3.在谋篇布局上利用思维导图
学生为了写出优秀的作品,除了要做好审题立意,积累写作的素材,还需要做好整篇文章的布局与谋划。好的谋篇布局直接为作文增添了许多的色彩,更好地彰显出作者所具有的写作水平与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在写作训练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实现整个谋篇布局的练习。思维导图能够使学生掌握作文的整体框架以及素材运用的逻辑顺序等,促使学生形成一个图文并茂的可视化轮廓,保证可以进一步完善作文。教师还需要根据教学实践,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类型写作题材框架与布局格式,在学生不断的坚持与训练下,对应的谋篇布局能力与效率都会得到显著提升。
在当前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发生了一定的转变,教师要创新自身教学理念,提高对写作教学的重视程度。思维导图作为当前广泛应用的全新教学模式,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与质量,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的研究,认识到其在高中写作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而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手段,落实在写作教学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做好审题立意、谋篇规划以及素材积累等各方面工作,构建高效寫作课堂,促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