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最危险的时光也是最浪漫的时光
1972年,本溪钢铁动力厂在学校招收工人,正在上学的我被应招入厂。
17岁的我第一份工作是煤气救护工。因为当时的设备条件有限,缺乏警报装备,每次作业之前,都要用鸽子来测试管道煤气泄漏的程度。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我背着沉重的防护设备第一次抢险救护的情景。
在救护过程中,即使很远的管道冒出一点火花,都将引发爆炸。年仅17岁的我每天面临生与死的考验,内心充满了巨大的恐惧,每次上班都有上战场的感觉。
危险之余,我也度过了一段浪漫时光。因为有工作就有了工资,我买了吉他和小提琴,从小热爱美术的我还总是抢着干些画板报的工作。
一年后机会来了,总部领导到动力厂参观考察,被我画的板报深深吸引了。我很幸运地调到了工会,从救护工成为一名宣传员,与以前的工作相比安全许多,也浪漫了许多。
工会里有各种乐器,扬琴、手风琴等等,我没有一个玩得好,但每个还都能用一用。从我十五六岁到二十多岁的这段时间,我在一个文艺的环境中成长,照相、画画、写字、演出,后来还放电影,那也是我人生里中美丽的时光。我背着照相机、骑着摩托车到处摄影、采风,有时间还能表演,在我看来非常浪漫。
18岁的我,目标是进入大学,彻底离开工厂。当时实行工农兵大学制度,工厂每年都会评选推荐职工进入大学。1976年,我凭着极好的人缘,顺利被推选上了大学,我的命运再一次发生了转变。
拼命学习,只为成为优秀的人
1976年8月,我接到了东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走进校园的那一刻,我只有一个念头——拼命学习。
我的专业是计算机,彼时,这一专业刚刚诞生于华夏大地,学习这个专业的人少之又少,我后来也成为中国第一个计算机应用博士。
上大学时,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几乎没有别的时间,过去积累的乐器爱好和浪漫情怀在大学时几乎全部荒废了。我每天早上五六点钟起床背单词,同时保持大量阅读。我是最典型的“工科男”,除了专业,其他几乎什么都不知道,也不参与。如果跟工厂里的自由浪漫相比,上大学的这段时间是我一生里最艰苦的时间,我十分专注、十分单调、十分刻苦,每天只做一件事——学习专业知识。从大学本科、硕士、博士到后来的研究,我如此度过了十几年时间。我的目标只有一个——在我所在领域里实现学术梦想。
1980年,我考上了李华天的硕士研究生。相处中过程中我发现,老师处处都为他人着想。在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也变得更加谦虚平和。后来我又考上了李华天老师的博士生。在老师的建议下,1986年,我赴美国国家标准局留学并进一步深造。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恩师,没有他在学术方向的指引,我也没有那么多的学术成果。
美国实验室环境优美,做实验的设备也是世界一流。刚到美国的我就一下被震撼了。但我也很快发现,作为一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这个实验室有着不同寻常的规定:中国留学生不能一个人在实验室,必须有美国公民陪同。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国家不富强,中国人就不会被外人所尊重。
那時我能做的只能是勤奋,因此我很顺利地完成了博士论文,也赢得了美国同事的认可。实验室希望我能继续留在美国做研究。是否回国,我难以抉择。那个年代,很多留学生都留在了美国。
我征求了李华天老师的意见,他说“我解放前回来的时候中国正在建设,明知回来没有好的生活条件,但是一个国家如果要富足起来,总要有人建设,外国人不会帮你,只有自己人建设自己的国家。你不建设,也有别人建设。你是等别人建设好了再回来呢,还是你自己参与其中?”
听了老师一席话,我毅然决定回到祖国的怀抱。学成回国,我留在东北大学任教,与李华天教授一起从事科研工作。1988年,33岁的我被破格提拔为教授,成为了中国最年轻的教授。
每个人的成功都不一样,要写自己的故事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学者和企业家之间有着一道深深的沟壑。那时候,教授下海是一件让人不齿的事儿,别人会觉得是因为你教授做得不好,科研做不下去了才去从商。
当我信心十足回国想大展身手时,却发现当时国内没有特殊经费资助教授做科研项目,导致我的科研工作难以为继。这种情况下,我顶着各种质疑和非议,于1988年与两位青年教师在东北大学的一间半研究室里,以3万元经费、3台286电脑,创建了计算机软件与网络工程研究室,试图搭建一个技术转移中心,把科研成果转移到企业,获取充足的科研经费继续做研究。
当时的中国并没有创业的环境,没有资本、没有人才、更没有市场,大多数人还不知道软件是什么,能做什么,就更不用说软件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直到1989年,日本阿尔派株式会社一行来到东北大学寻求合作,由我负责接洽谈判。由于实验室条件简陋,没有资金购买会议桌,我就将四张课桌临时拼在一起,再蒙上一块红色的绒布窗帘撑场面。谈判结束送走日本客人后,窗帘布撤掉了,谁料一位日本代表因为遗落了东西突然返回教室,看到破旧的课桌惊愕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即便如此,日本阿尔派株式会社的会长沓泽虔太郎依然看中了我的团队和科研能力,我也因此获得了第一桶金——30万美元。资金还没到账,我们就拿着合同去北京,进口了一批最先进的IT设备,东北大学也把主楼二层的一半教室都给了我们,我们打造了中国一流的实验室。
成功孕育在非正常之中。彼时属于学术界变革阶段,别人看你做的事情很正常的时候,往往不太容易成功,因为大家都认为正常的事情,没有机会。别人认为比较困难的事情,我却喜欢尝试。我对失败,不像别人那样在意。做企业、搞科研基本的原理是一样的,那就是创造性。
两年之后,基于良好的合作基础,我们双方组建了沈阳东工阿尔派软件研究所(有限公司),后来又成立了东北工学院开放软件系统开发公司,这就是东软集团的起点。
东软集团刚开始卖软件被别人误解成卖洗发香波的。生的不容易,长的不容易,企业才更具有生存能力。企业的钱一直很充沛,反而很难有市场竞争力。企业家要有饥饿感,要能把握机会,这是基本素质。为此,我总结出四点企业家精神:
第一,对自己要有清醒的认识。大部分人看其他人、其他企业很清楚,看自己时容易看大、忽略弱点。对自己的认知缺失,导致学习能力下降,特别容易犯错。感知弱点,才能知道如何整合资源。
第二,资源整合能力。如果你有东西能被人利用,那是好事,如果你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被别人利用,你将很难存活。试图以小博大,就要学会找到和发现这种机会。很多的失败太执着、太敏捷了,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很重要。
第三,前瞻性,具有判断力。东软在创业第一天,走了国际化路线;第一桶金,是把博士论文的研究成果卖给了日本人。当时的做法是,收入的外汇,在国内投资的是人民币。1995年,东软做了中国的社会保险产品;1996年,东软开始研发大型医疗设备、CT设备,现在产品已经卖至全球。这些产品当时都非常超前,很多人不觉得可以做成。
第四,执行能力。强大的实施能力来自每个员工,企业在发展中,靠理想、靠概念就可以拿到钱。
每个人的成功都不一样,要写自己的故事。一个人走过了与众不同的路,做自己喜欢的事儿,坚持自己与众不同的追求,才能做得更好。时间在浓缩,生命只有在奉献中才能延长。今天虽已花甲之年,但我心中还有那份不安,期望走向更清晰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