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婷婷
摘 要:以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翻转课堂为前提,采用双导师制、小班学习制、开放选课制、弹性学分制、综合考评制、国际交流制、社会实践制原则,依托学术创新综合教育平台和商业创新素质拓展平台,构建企业管理本科生创新导向教育模式,旨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企业管理;创新能力;创新导向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7.041
0 引言
高等教育担负着传承文化、培育高级专门人才的使命。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在持续扩招的背景下,虽然毛入学率已达到40%,高于世界中上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但是只能覆盖很少的社会受众(年轻人),满足其余社会公众(中老年人)需求的能力有限。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机会走进大学校园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文凭贬值和就业低迷等情况却持续显现。
刘振天认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总体上呈现外延式发展模式,并未回归高等教育本身;内涵式高等教育发展须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为重、以学术为基。中国高等教育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增长的进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不考虑高等教育在人口素质提升、社会风气转变等深层次回报的基础上,高等教育的投资回报率不低。但是,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并未有效释放,原因在于高等教育体制设置不合理、人力资本流通制度还有待完善。
高等教育对标准化考试、唯分数论的考核制度的青睐将高等教育活动变成了相对枯燥的操作流程,很难培养出创新创业人才。高等教育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创新人才培养内容体系丰富性不足,创新基地也相对匮乏。大学生的学习普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被塑造”“被专业化”活动,很难培养出创新人才。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针对大学教育教学的改革力度,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课程体系集中、学生自主选择权较小、学习积极性较低等弊端依然存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创新人才培养日益紧迫的今天,如何切实推动创新导向的高等教育模式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鉴于此,本研究从实施前提、实施原则、平台建设等视角,探究企业管理本科生创新导向教育模式的构建问题,倡导高等教育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育。
1 创新导向教育模式构建的概念模型
基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坚持双导师制、小班学习制、开放选课制、弹性学分制、综合考评制、国际交流制、社会实践制原则,本文试图探究企业管理本科生创新导向教育模式的构建问题,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图1呈现了企业管理本科生创新导向教育模式的概念模型。
1.1 创新导向教育模式的实施前提
创新导向教育的基础是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企业管理本科生在大学一年级、二年级需要完成全部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三年级进行创新教育,四年级是学生走向社会之前的准备阶段,包括找工作(或继续进修)、毕业论文设计以及答辩等。在两年的时间内完成原本需要三年完成的通识和专业教育,需要大学在授课方式上从讲授转型为自主学习。教师可以通过翻转课堂,提前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在课后的自主学习占據较大的比重,教师在课堂主要进行重难点的讲解与答疑。
1.2 创新导向教育模式的实施原则
双导师制。在大学三年级,根据学生的兴趣志向,将学生分为科研创新班和商业创新班。为科研创新班的学生配备科研导师。为商业创新班的学生配备产业导师。科研导师负责从方法论、基础理论、前沿热点等方面引导学生的学术兴趣。产业导师指导学生学习商业创新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利用实习实训以及创新创业基地,提升学生的商业智慧,注重培养学生的商业思维。
小班学习制。科研创新班与商业创新班的学生规模控制在15人之内,保证导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思想状况。针对学生的特长和兴趣,依据学生不同的认知能力、学习水平和专业素质,导师因人施教,不再采用标准化的授课模式。
开放选课制。学生的选课不再局限于专业内。只要学生有兴趣,交叉学科,甚至是跨学科的课程都可以在选课平台进行选择,计入创新学分。开放选课制淡化了专业界限,为学生提供了不同学科思想的交融以及学科思维方式的转变,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知识的实质性融合。
弹性学分制。在通识学分、专业学分的基础上,制定弹性化的创新学分。学校只制定创新学分的下限,不设创新学分上限。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在全校范围内,甚至联合培养学校的选课范围内学习相关课程,获得创新学分。对于优秀的学生,取得的相应成果可以抵学分。比如科研创新班的学生完成了一篇经评估为优秀的论文,或者商业创新班的学生完成了一份经评估为优秀的企划书,或者创新班学生获得了省部级以上奖励等,都可以免修部分学分。
综合考评制。学生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阶段的考核主要依据成绩,但创新教育的考核改革为综合考评制。摒弃量化的考核,基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设计科学的学生创新素质综合考评体系,并相应改革创新教育阶段的奖学金制度。教师的考核除了原有的科研、教学外,还需考虑教师作为导师在创新教育阶段对学生指导责任的履行情况。
国际交流制。鼓励学生在创新教育阶段利用国家留学基金委、学校的国外合作院校、海外实践项目、海外商科培训项目等机会出国学习交流,丰富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的创新起点。学生回国后,定期开展非正式的交流会,建立专门的国际交流微信公众平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将出国学生的见识与感悟及时在校内传播。
社会实践制。学校建设各类社会实践基地,通过参观访问、公益活动、社会调查、项目实习、志愿者活动等开展社会实践。学校设立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自主选择题目,由指导教师监督,独立完成社会实践。
1.3 创新导向教育平台建设
学术创新综合培育平台。基于研究方法论,围绕基本理论、前沿话题等构建学术创新课程体系。依据学生的学术潜质与兴趣分配学术导师。在学术导师的带领下,学习研究方法、数据处理方法、文献整理方法、软件编程方法以及论文写作方法等。通过科研立项、课题研究、学术沙龙、论文写作等,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学术探索。学术创新的成果形式不限于学术论文、研究设计、研究报告等。
商业创新素质拓展平台。通过创新讲座、案例探讨、咨询答疑、实践操作、模拟实训等方式,向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商业创新课程体系,涵盖创新开发、创业项目、商务谈判、团队建设、创业技能、创业实务、创业实践等。以大学生创新协会以及社团组织为依托,建立创新实训、项目拓展、教育培训体系,打造实训基地、孵化基地和创新基地,依托创新立项与投资基金,倚重创新创业大赛的辐射带动效应,鼓励学生拓展创新技能,进行产品研制、专利申请、服务改善、企业策划等形式的商业创新。
1.4 创新导向教育模式: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与创新精神培育
创新导向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塑造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阶段通过自主学习知识,教师解惑的模式下已经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创新教育阶段继续深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制定系统的方法论课程,布置真实的场景演练,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掌握创新技能,让自主学习范式根深蒂固地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在创新导向教育模式阶段,须重点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在系列创新课程的引导过程中,教师通过头脑风暴、情景假设、实训演练、团队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教师仅提供解决问题的方向与工具,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进而引导学生发现新事物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固化还需要创新精神的支撑。发现新事物,发现新观点的过程本就是充满荆棘的道路。导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通过名家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须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企业家的吃苦、韧性、迎难而上潜心探索的创新精神。
2 结论
本文探究企业管理创新导向教育模式的实施前提、实施原则、平台建设以及核心内容。本文认为,企业管理本科生创新导向教育模式应以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翻转课堂为前提,采用双导师制、小班学习制、开放选课制、弹性学分制、综合考评制、国际交流制、社会实践制原则。具体而言,大学一年级、二年级采用翻转课堂进行通識教育和专业教育。在大学三年级时,坚持双导师制、小班学习制、开放选课制、弹性学分制、综合考评制、国际交流制、社会实践制原则,依托学术创新综合教育平台和商业创新素质拓展平台,建设创新导向的企业管理本科生教育模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育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别敦荣,易梦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与政策应对.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5(1):1116.
[2]陈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中国大学教学,2015,(1):46.
[3]李硕豪,李文平.2013-2030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研究——基于适龄人口和经济水平的分析.开放教育研究,2013,19(6):7380.
[4]刘振天.从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转型时代中国高等教育价值革命.高等教育研究,2014,(9):17.
[5]马骁,徐浪.我国高等教育投资社会收益率测算.财经科学,2001,(4):9498.
[6]毛洪涛,马丹.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财经科学,2004,(1):9295.
[7]母小勇.马克思人学视野中的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教育研究,2014,(7):914.
[8]王洪才.论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及其使命.高等教育研究,2014,(6):8890.
[9]吴康宁.创新人才培养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高等教育研究,2013,(1):1115.
[10]吴庆宪,樊泽恒.多维度谋求创新人才培养新突破.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2,(2):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