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商科人才培养的国际结算教学改革探讨

2023-04-27 00:18梁婷张雅丽赵华伟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7期
关键词:国际结算教学改革

梁婷 张雅丽 赵华伟

摘 要:国际结算课程是高等院校国际贸易、金融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应用性。课程内容丰富,知识点多,对英语要求较高。在跨境电商方兴未艾、国际支付和结算的安全环境日益重要的国际贸易大背景下,社会和企业格外需要复合型、创新型的大商科人才。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挖掘学生学习国际结算的潜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持续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长为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专业人才,需要不断地开展教学改革、总结合适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国际结算;大商科人才;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7.01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規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大商科的人才培养强调把经济学、管理学交叉融合,同时把文、法、理工科的一些知识模块吸收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国内在大商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中领先的高校总结了大商科人才培养的经验:通过“经、管、法、文、理、工、史、哲、艺”等跨学科交叉,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以及“一体多元”课堂协同等多种手段,创设了“大商科”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国际结算课程主要研究如何安全顺利便捷地实现资金的跨境转移、支付和清算,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面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淬炼学生具有大商科人才的学术视野、专业素养和合格技能,需要在国际结算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综合把握如何妥当使用具体的国际结算方式和工具,以促进贸易合同的高效管理和安全履行。

1 国际结算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结算的教学模块通常包括国际结算方式、结算工具、结算相关单据、结算业务风险管控、清算系统,课程学习内容丰富,各模块之间需要融会贯通去掌握。国内不少高校对这门课程的教学经过了从双语教学到全英语教学的发展,全英语教学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国外高校几乎没有完全对应国内高校教学内涵的国际结算课程,因此很难有母语是英语的国外专家所编撰出版的国际结算教材。国内中文版的国际结算教材总体来讲都详细讲清楚了汇款、托收、信用证三大传统结算方式,并且常规性地介绍了备用信用证、保函、国际保理、福费廷等带有担保及融资功能的结算方式;同时国内学者也编撰了一些国际结算的双语和英文版的教材。总体来看,国际结算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普遍存在侧重于详细阐述理论,而对于国际结算的实践操作环节、结算流程、国际结算业务中风险防范和化解方面的介绍则较为单薄。并且,国内的国际结算教材中还鲜见关于跨境电商贸易模式下企业及个人如何安全高效地完成国际结算业务的知识介绍。可见,国际结算的大多数教材,其内容与时代存在一定的脱节,格外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脱节之处的短板补齐。

结合教学实践来看,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操技能,是不能满足现阶段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大商科人才培养的需求的。国际结算课在过去的双语教学授课方式下,学生大多习惯了教师讲一段英文再翻译成一段中文的课堂讲授方式,并且由于课程成绩考核偏重于笔试对理论知识的考核,导致很多学生往往养成了把国际结算课程当成了专业知识的英语听力翻译课,不乏出现一些成绩评定得高分的学生在素质提升和实践技能掌握方面并不理想的情况。全英语教学去实现国际结算课程的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教学方式的探索上需要师生共同努力。

2 《国际结算》教学改革探讨

笔者在此以上海商学院为例,介绍该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团队,在实现大商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围绕《国际结算》课程的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

2.1 思政教学盐溶于水

高校的专业课教师要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自己的专业课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国际结算这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教学里,教学团队要点点滴滴地锻造学生诚信务实、遵守契约、细心周全做业务的职业道德,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带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去关注国际结算的国际国内安全环境,进而提醒学生能始终紧绷预防和防范风险的心弦去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和企业的资产安全。

大商科人才培养模式下要求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不仅能够熟练操作国际结算单据的审核查验、熟稔国际结算相关法规和商业惯例,而且要淬炼学生的爱国情操,开拓学生的全球视野。为此,教学团队格外注意搜集即时资讯并结合案例开展盐溶于水的思政教育。例如,“国际结算”在介绍世界主要的电子清算系统的运作时,将SWIFT对俄罗斯的制裁为什么被比喻成是给俄罗斯投掷了一枚“金融核弹”作为一个小专题面进行讲解和讨论,切实让师生深刻感受到中国发展独立自主的人民币跨境支付和结算系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样的思政教育能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与专业性自洽地融合在一起,也能够更密切地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同频共振,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人格,培养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2.2 慕课+微信学习群:构筑更好地教学生态环境

当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高校构筑更好地教学生态环境的一个发展趋势。教学团队发现:充分用好中国大学MOOC网平台上共享的关于国际结算课程的慕课资源,鼓励学生在课前及课后登录中国大学MOOC网平台,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进行提示性、查漏补缺式的自学,是一种高效能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也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那就是闲暇时可以把教学视频当做音频来听,既节省学习时间又能够倍增对重点知识的熟悉度。同时,学生可以在中国大学MOOC网平台上与教师进行线上互动,浏览及参与到这些MOOC课程的线上讨论中。中国大学MOOC网平台拓展了学生的学术视野,大大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尤其是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与全国的诸多学习者们展开交流,若认真地全程完成改门线上课程的学习,还能获得认证证书,有满满的成就感。

让学生有更多的平台去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一个教学导向,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并且能从慕课中汲取到更多的知识元素,并可以反馈给校园里教室课堂里的任课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微信学习群来作为教师与学生展开充分讨论和交流的一个全天候无阻挡的便捷平台。特别是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看到的一些关于国际结算的新闻资讯、新鲜案例共享给全体师生,让教与学的互动性双向性更有效。慕课+微信学习群的教学实践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也使教师和学生在慕课+微信学习群的教学生态系统中能够平等双向的交流信息,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3 课程网站建设:追踪研判教学效果

要想扎实地培养出学生的专业技能、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只是借鉴和利用别人的慕课资源是不够的。为此,国贸系国际结算教学团队还录制了微课视频,并且积累了习题资源、案例资源,初步建立了目可供学生上网学习的课程网站。该课程网站实现了教学资源的网上浏览、下载等基本功能,同时教师可以根据网站上的技术统计,清晰全面地了解到学生在每一个知识模块方面开展学习的时长、回答问题的正确率、重置一套练习的意愿等学习表现。课程网站的确能够使教师即时又综合地追踪到个体学生和群体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网站建设的过程中,教师团队发现围绕一些引用于国外网站对于汇款、托收、信用证、保理、保函、福费廷等结算及融资业务的商事仲裁或法院判例,大部分学生在阅读这些案例时,耗时更长。丰富的课后阅读资料激发了学生去做学问,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把教师问“倒”的时候,其实也是教师颇有成就感的瞬间,这意味着我们的课程网站案例的深度和难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干劲,也鞭策教师积累更多的国际商事法律方面的知识。

2.4 考核方式重过程、更丰富

过往,国际结算课程采用传统的考核模式:40%的平均成绩加上60%的期末笔试成绩作为总成绩,平均成绩由平时课堂表现、到勤率,平时作业决定。在没有引入国际结算的电脑实训软件以及没有建设课程网站之前,教师高度依赖于批阅学生的书面作业来考查学生的平时表现。而现在,教师能借助于课程网站、公共慕课平台里的技术统计数据,把平时成绩的考察触角深入每一个学生身上。

由于国际结算是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该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熟稔国际结算业务的人才,即课程教学要服务于培养出具备“慧眼”的学生——他们能在产生货币跨境支付和结算行为的相关商务活动中,及早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预防那些破坏结算业务完成的问题出现;而一旦出了问题,他们能够思考和付诸行动、尽量妥善地解决问题。因此,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学团队将本课程的总成绩中平时成绩的比重提高至50%,平时成绩里包含四个考查维度: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含书面作业和网上练习)、实训操作。其中,课堂表现还延伸到考察微信学习群里学生对课程相关问题讨论的参与程度。教学团队发现,这样的考核方式激励了学生更主动地去谋求提升自己的国际结算业务实操技能水平。

2.5 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更多元

国际结算的传统教材一直把汇款、托收、信用证作为重点介绍的三大結算方式,对保函、备用信用证以及保理、福费廷这几种包含了担保功能、融资功能的结算方式的介绍往往不深入、不具体。如今,跨境电商行业发展迅猛,企业和个人都可以从事跨境电商业务,于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网银线上支付、移动手机支付、固定电话支付等这些适应跨境电商贸易的国际结算方式也非常需要让学生了解、学习和掌握。近年来,以赛促教、以赛助学也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参加校外实践的机会,大赛评委们围绕国际结算实务做的精辟点评也给教师上课时提供了教学思路。例如,在贸促会举办的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中,大赛评委们反复提醒的“在贸易谈判时,结算方式不能拘泥于使用信用证作为唯一结算方式”的点评印象深刻,也让学生在国际结算课程学习时对于传统结算方式的认知更加动态化了。实际上,现在发达国家使用信用证作为结算方式的比重已大大降低。为此,教学团队针对实训项目做了调整:不再硬性要求学生必须用课内实训的时间去完成每一套信用证结算业务的实训练习。那么,节省下来的课内教学时间,师生之间就可以投入更多的时间去围绕新兴支付结算方式进行翻转课堂、案例讨论等教学活动。

此外,国际贸易环境、贸易方式及国际金融条件的变化一直在变化,而不论是教材还是实训软件,都只能做到总体介绍或“仿真”操练,与真正的实务操作仍然存在距离。因此,请行业中的老师——“业师”给大家讲课是很好的课堂外教学方式之一。比如,邀请来自外贸企业的经理给学生开讲座或者是线上交流,不仅能够让学生可以了解行业内结算业务的操作,也能督促学校的任课教师从中受益,了解行业前沿。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继续邀请银行、外贸企业的业师们给校园师生“充电”。

3 结语

作为地方高校,上海商学院大商科人才的培养需要锻造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国际结算全英语课程的教学团队迫切需要激发学生的动力和兴趣,让学生在课堂内外的时间里主动地、自觉地以英语作为语言工具去掌握国际结算的知识和技能。国际结算教学团队将落实、夯实以上的教育教学改革措施,助力学生成长为具有创新思维、实干精神、广阔眼界的复合型大商科人才。因此,如何让学生保持学习的新鲜感、奋进感,如何让教师更好地教授《国际结算》这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值得课程团队长期探讨。

参考文献

[1]杨鹤.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结算”课程的创新型改革研究[J].科教文汇,2020,(26):115116.

[2]史安玲,王姣.基于提升国际结算应用型人才实操能力的思考[J].特区经济,2015,(7).

[3]杨莉.新经济形势下基于业务需求的国际结算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3):99100.

[4]侯方淼,李浩爽,郭秀君.“慕课”应用于“国际结算”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20,(6):7578.

[5]高鸣霞.课程思政在“国际结算”课程中的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6):5758.

猜你喜欢
国际结算教学改革
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结算》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