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阅读是人类精神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2014年起,全民阅读工作被上升到政府工作高度,我国正式进入全民阅读时代。在信息技术发展的飓风中,高校图书馆正在面临新时代转型,全民阅读的号角为高校阅读推广活动发展与优化提供了沃土。该文将分析智慧图书馆技术在高校阅读推广模式的影响,总结智慧图书馆背景下高效阅读推广的主要特征,高校阅读推广新模式与新方向。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 高校阅读 阅读推广 作用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獻标识码:A
Abstract: Reading is one of the main forms of human spiritual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Since 2014, the national reading work has been elevated to the height of government work, and China has officially entered the era of national reading. In the hurrican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university libraries are fac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new era, and the clarion of national reading provides fertile soil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university reading promotion activities.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smart library technology on the reading promotion mod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summariz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reading promo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smart librar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new mode and new direction of reading promo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Smart library; College reading; Reading promotion; Effect
现如今,世界走入了由数据推动的智能时代,互联网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发现世界的新工具。在信息技术改变社会面貌的大背景下,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工作在稳步推进之中,高校阅读推广也正在打破时空限制,正在积极探索新的推广模式和新的推广方式。毫无疑问,智慧图书馆背景下的高校阅读推广,将以智能和交互作为基本特点,依托互联网等信息平台,使阅读习惯和阅读文化在更广泛的学生群体中得到传播[1-3]。
1 智慧图书馆技术对高校阅读推广模式的影响
1.1 对高校阅读推广相关研究的推动
智慧图书馆技术推动有关高校阅读推广的研究。随着信息技术在高校阅读领域的不断深入,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与高校阅读推广成为学界关注的另一热点话题,这不仅给高校阅读推广模式带来了新的参考,也为高校阅读推广模式的优化和完善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校在阅读推广模式上的实践,为这些研究提供了广泛的研究课题和实践经验,学者们的理论研究也为高校阅读推广的实践提供了大量的理论知识。
在现有的研究中,有以下两个主要方向。
一是将智慧图书馆技术作为基础的理论性研究。智慧图书馆技术实际上是大数据的信息技术与图书馆管理理念相结合的技术,随着人们对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依赖逐渐加深,对于智慧图书馆技术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热门。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学者们普遍以一种技术作为切入点,深入研究读者的阅读特征、传媒的特性和个性化阅读的需求,为高校阅读推广体系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支持。
二是智慧图书馆服务理念的相关研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文化产业也得到新的腾飞。在文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需求已经开始综合化、复杂化。过去,高校学生对图书馆的需求在于从图书馆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书籍,而现在高校学生对图书馆的态度、途径与理念越来越关注。比如:余华、莫言等不少知名作家的线上读书直播引起广大高校学生参与阅读的热情,这种现象在传统阅读推广模式下是不会出现的[4-5]。
1.2 对高校阅读推广途径的改变
智慧图书馆技术改变了高校阅读推广的途径。有图书馆与智慧图书馆的区别在于书籍陈列结构、服务方式、阅读方式等诸多方面。从书籍的陈列结构方面来说,传统图书馆的图书陈列主要以纸质书籍为主,相较于智慧图书馆来说,更具有现实价值。在传统图书陈列中,将不同书籍种类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摆放,能够在进入图书馆的一瞬间就给人以古朴的文化氛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宣传。智慧图书馆相较于传统图书馆,在这一方面并没有优势,但相较之下占地面积更小,储存量更大,书籍量更丰富,书籍来源更广泛,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尤其是对于高校学生来说,网络文学已经成为阅读的一部分,而这部分内容绝大多数未经出版,只能依靠智慧图书馆的途径。
从服务方式层面来说,传统图书馆需要读者主动地进入图书馆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书籍,虽然相较于智慧图书馆来说更加繁琐,但对于部分高校青年来说,在图书馆找书也是阅读文化的一部分。智慧读书馆颠覆了传统图书馆这种被动的服务模式,探索出一条全新的服务途径。其可以依赖大数据,抓取和采集读者的读书倾向,给高校学生精准推送相关书籍产品,且这种主动的服务能够跨越时空距离,满族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兴趣学生的阅读需求。
最后在阅读方式上,在传统图书馆中用纸质图书进行阅读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图书馆读者打造了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有浓郁的读书氛围,读者更容易投入到阅读中去,有利于读者进行深度阅读。智慧图书馆与其不同,其将厚重而不方便携带的图书转变为电子数据储存在智能工具中,让学生能够在随时随地收获阅读体验。特别是在学术阅读的过程中,智慧图书馆浩瀚的数据海洋能够有效弥补传统图书馆图书量有限的缺点,是高校学生在学术研究上面的智能宝库。虽然智慧图书馆的这种碎片化的模式容易让读者无法进入深度思考,但其方便快捷的特性仍然是现代社会的主流需求。
2 智慧图书馆背景下高校閱读推广的主要特征
2.1 以大数据技术作为基础
以大数据技术作为基础的个性化推广服务。数据驱动是现代社会的常态,大数据技术打破了传统的以知识储备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重新探索出一条从问题到知识再从知识回归问题的新途径——用数据的累积和成长来解决实际问题。这种途径在高校阅读推广模式中的表现为:当高校学生产生阅读需求时,这种需求会变成数据存储在数据当中,又从网站的网络数据中找寻满足高校学生阅读需求的方法,当这位学生的阅读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所有类似的需求也都会得到满足。这就是智慧图书馆的学习能力和成长能力。
在大数据环境中,智慧图书馆的信息源越来越多,储存的数据量也越来越多,数字资源增长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但这也导致数据老化的节奏不断加快,智慧图书馆的服务价值密度正在随着数据海啸和知识即可而变得越来越低。简单来说就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信息与知识的更迭速度也越来越快,有数据显示从入学到毕业,学生所学的知识有1/3将会被社会淘汰。正是由于知识的淘汰速度在加快,高校学生的阅读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饥渴,也就是社会所称的知识焦虑。知识焦虑就会导致学生对于智慧图书馆发现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高校阅读推广不仅要分析学生的兴趣所在,还要分析学生的需求所在[6-7]。
2.2 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
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便捷阅读推广服务。上文提到,高校智慧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相比其优势在于便捷。计算机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墙壁,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智能化的阅读推广与资源管理平台。这个平台只需要少量的人员进行运营和维护,就能满足天南地北的学生群体的阅读需求,既节约了学校的人力资源,又为学生节约了阅读成本。高校学生利用智慧图书馆的推送服务,可以在智能设备上进行数字化阅读,根据学生用户的阅读习惯还能个性化定制与智慧图书馆的互动模式。例如:在“书香中国”的在线图书馆平台上设置了不同主题的图书排名活动,用户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图书分类,还可以通过排行榜单来了解其他人在阅读什么、其他人对于这些书的评价是什么,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用户的试错成本。同时,用户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调整线上阅读的方式,如翻页方式、字体大小等,更能增加用户的阅读粘度,吸引客户主动持续地进行阅读。
2.3 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
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的创新阅读推广服务。互联网平台代表着新的媒体传播方式,当前互联网媒体已成为人们信息传递和获取的主流方式。而互联网也是智慧图书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丰富了高校阅读推广的途径和方式,也诞生了许多利用互联网平台为依托的阅读文化。在全媒体时代,高校可以与各种互联网平台达成合作,将微信公众号、社交媒体等多种互联网平台作为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宣传路径,帮助高校进行阅读推广。典型的例子有高校学生分享读书心得的自媒体账号、著名作家组织的线上读书会、社交媒体上的陪伴阅读功能、线上教育平台的读书交流区域、影音App中的读书评分与分享功能等,这些推广途径和推广方式正在成为全媒体时代高校阅读推广的主流方式。
3 高校阅读推广模式的新发展方向
3.1 以智能技术为基础,完善高校阅读推广体系建设
大部分高校的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较差,电子图书馆的书籍长期得不到更新,查找资料和书籍的页面设置不合理,服务器速度差、维护慢。在智慧图书馆背景下,高校要做好阅读推广工作就必须将智能技术融入图书馆服务当中,提升智慧图书馆的互动和服务品质,使高校学生真正认可和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首先,高校又做好云端文献资料库的建设,保证资料库的数据资源规模能够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阅读需要,这样才能保证智慧阅读的推广真正普及到学生日常生活当中。其次,高校还要做好智慧图书馆的服务与交互系统,使系统变得智能且人性化,既要能够精准地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又要能够提供符合学生使用习惯的良好服务体验。为此,高校要加强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设。
3.1.1 加强高校智慧图书馆资源的多元化与数字化建设
高校图书馆向着虚拟化方向转变无疑是时代的大势所趋,但数字化建设并不等于智慧图书馆能够完全取代传统图书馆的功能。因此,智慧图书馆在智能化建设的过程中也要开发起协同共享的作用,信息资源不能仅仅局限于数字资源,还可以将传统图书馆中的资源也扩充到智慧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中。例如:高校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时,除了可以利用智慧图书馆的海量信息资源优势之外,可以开发智慧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联动功能。例如:利用三维技术将传统图书馆的场景和范围进行数字化复制,上传到智慧阅读的微信公众号上,让学生们在线上平台中也可以感受到传统图书馆的文化氛围。
3.1.2 加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力
众所周知,大数据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图书馆个性化推荐当中。但部分高校对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并不成熟,这种不成熟一方面表现在收集的用户数据过少上,另一方面表现为高校联合数据的能力较差。智慧图书馆背景下要做好阅读推广,就要了解读者的阅读轨迹和阅读习惯,为了更好地吸引读者阅读,高校应当扩大学生数据的采集范围,尽可能多地收集读者信息,才能为大数据分析提供支持。除此之外,为了获得海量的动态数据,高校图书馆还应当寻求和不同图书平台之间的合作,以此来扩大数据收集的范围,为读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阅读服务。动态数据的动态跟踪工作是当前高校阅读推广的难点和重点,除了联合其他图书平台之外,高校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工具来扩大大数据技术的能力。比如通过学校公众号或其他媒体平台发布调查问卷,以此来了解学生的阅读诉求。
3.2 加强职能技术应用,提升读者阅读体验
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与阅读推广工作不仅是做在现在的工作,也是服务于未来的工作。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和阅读推广中的优势,一方面体现在提高智慧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提高智慧图书馆的图书管理能力上。从提高智慧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来说,人工智能技术拥有强化数据分析和构建服务平台的能力,可以更多地获取读者在应用智慧图书馆时留下的信息数据,并进行更加智能、更加详细的数据分析,为提高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提供技术支持。一般来讲,这些信息主要包括用户的姓名、专业、年级和兴趣爱好等,大数据除了简单分析这些信息外,还能通过读者的借阅和浏览记录来了解读者的兴趣方向,为读者提供更加精准的内容推送。此外,高校智慧图书馆尝试将更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体系建设中,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智慧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阅读质量。例如:将人机交互情感感知AR增强现实等智能技术引入阅读推广当中,打造一个具有生态场景的智慧推广系统,就能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例如:上文提到,智慧图书馆和数字阅读的弊端在于碎片化,影响学生深入咀嚼和思考。能够将AR增强现实技术引用到阅读推广中来,就能在线上平台打造出一个类似传统图书馆的文化环境。将传统图书馆的三维影像上传到智慧图书馆系统中,然后通过互联网技术打造一个人机交互系统,读者可以通过左右滑动智能屏幕的方式模拟眼睛在图书馆书架上的上下左右扫动,还可以通过动态画面来模拟将图书从图书馆书架上取下的动作,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除此之外,在这样的交互平台中,还可以设置环境切换等功能,读者只需要动一动手指就能将读书场景切换到图书馆、咖啡馆或是行驶的列车上,更能增加读者阅读的趣味性。从提高智慧图书馆管理能力方面来说,智慧图书馆区别于传统图书馆的本质就是以大数据来替代实体书,这种管理方式可以在一开始的书籍录入环节就为图书做好筛选标签,方便图书馆进行分类管理。同时大数据的存储相较于实体书更加方便、快捷、安全,利用数据备份的方式可以有效防止珍贵的书籍丢失。
3.3 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无论是智慧图书馆还是高校阅读推广系统,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人服务的,智慧图书馆在人机交互和个性化定制方面的功能也在不断诠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现代社会处于一个知识与技术快速更迭的时代,为了更好地贴合读者不断变化的阅读需求,高校阅读推广系统和智慧图书馆也要与时俱进,不断优化。图书管理员来说,他们不仅要不断更新和扩展自身的专业知识,也要时刻关注读者需求的动态变化。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面对海量信息的時候做出更快速、更完美的反应,选择读者最需要的内容,为读者传递更有价值的信息。当前我国图书馆事业与过去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阅读服务方面却没有太大的提升。高质量的服务不仅有利于阅读推广,更体现出一种人文精神,是图书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能够为读者带来心灵上的愉悦感。为此,高校智慧图书馆应当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智慧图书馆的数据采集功能不仅可以为图书推荐做支撑,也可以为智慧图书馆的服务升级提供帮助,通过收集用户的访问量、收藏量、用户留言和用户阅读停留时间等信息,可以迅速找到智慧图书馆在服务读者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优化智慧图书馆的服务能力,真正做到以人为本。除此之外,高校智慧图书馆还可以寻求与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高校图书馆想要充分发挥书籍的人文力量,就必须把人的元素带到图书馆阅读推广中来。将阅读与旅游相结合,一方面可以增加旅游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读者对阅读的体悟。例如:部分高校的图书馆可以适当存储地方文献、地方姓氏、地方大家族族谱及民族文化信息等宝贵的区域文化资源,在提高旅游价值的同时,丰富书籍的人文性,满足读者文化和精神上的需求[8]。
4 结语
时代在不断进步,技术在不断更迭,图书馆和阅读推广也在朝着新的方向前进。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在我国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建设阅阅读推广体系建设还承担着一层传播优秀历史文化的责任。基于此,高校应当抓住智慧图书馆建设与阅读推广的特征,不断完善体系建设,为青年读者提供更宽广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 柳贝贝,李润斌,刘静,等.智慧图书馆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人才流失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情报探索,2021(7):114-121.
[2] 赵国忠.智慧图书馆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策略研究[J].情报探索,2021(9):123-128.
[3] 赵晨晨.智慧图书馆背景下高校报刊阅览室的优化与创新:以南通理工学院图书馆为例[J].办公室业务,2021(15):191-192.
[4]方德丽.新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9.
[5]李洁.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与策略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9.
[6]张学梅.基于智慧图书馆的阅读推广研究[J].图书馆界,2018(1):81-84.
[7]程训敏,张妍,陈晓霜.社交媒体视角下的安徽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8,36(4):58-61.
[8]王世伟.关于智慧图书馆未来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8(7):2-10.
作者简介:徐冉(1981—),男,本科,馆员,研究方向为数字图书馆建设、图书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