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莱西
60多年来,河北省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在沙地中造林,在荒原上建设,创造了“变沙地为林海,让荒原成绿洲”的人间奇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忠于使命、艰苦创业、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塞罕坝机械林场时指出,要发扬塞罕坝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历史上曾经森林茂密,被称为“美丽的高岭”。后来,由于开围放垦,塞罕坝千里松林被砍光,土地沙化严重,“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
1962年春天,来自全国18个省的369名平均年龄24岁的创业者,开始建设塞罕坝机械林场。这些“塞罕坝人”用了60余年的时间,植树造林百万亩,筑起了一道牢固的绿色屏障,塞罕坝再现“美丽的高岭”的景象,成为华北地区面积最大、兼具森林草原景观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称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鸟的天堂”。2017年12月,塞罕坝机械林场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地球卫士奖”;2021年9月,林场又荣获联合国防治荒漠化领域最高荣誉——“土地生命奖”。
“不绿塞罕坝,誓死不后退”
塞罕坝机械林场密林中,有一个尚海纪念林,以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的名字命名,这里是塞罕坝精神和百万亩林场的起源地。2021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塞罕坝机械林场时来到这个纪念林,语重心长地说:“塞罕坝林场建设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艰苦奋斗史。”
在全年风沙的高寒山地造林,让“荒原变林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林场建立的第一年春天,王尚海带着职工种下1000亩树苗。到了秋天,这些树苗大部分都死了,成活率不足5%。第二年又种了1240亩,成活率不足8%。职工中刮起了“下马风”,有人直喊:“塞罕坝根本不适合造林,‘下马算了!”还有人说:“领导干部都把家属放在北京、承德城里,没准儿哪天就调走喽!”
王尚海听到这些议论,与领导班子作出决定:“不绿塞罕坝,誓死不后退!”塞罕坝曾有森林,近100年来才被砍光,不信不能造林;所有领导班子成员把家属搬到林场来,与职工同甘共苦。王尚海放弃了在承德市区的楼房,让妻子和5个孩子全搬来林场,住在临时腾出的两间土坯房里,全部家当只有一个书柜、两个箱子和几件炊具。妻子在林场当临时工,和其他家属一起干。技术副场长张启恩从北京大学林学系毕业,也毅然把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工作的妻子和3个孩子都动员来了林场。
职工一看,全服气了。
“山上能自然生长落叶松,我就不信机械造林不活!”王尚海选中一个叫“马蹄坑”的地方,这里三面环山,形如马蹄踏痕,地势平缓,适合机械作业。王尚海决定在这里打一场机械种树的“马蹄坑大会战”。王尚海挑出60名职工,于1964年春种时节来到马蹄坑,搭起窝棚,准备大干一场。
王尚海和技术人员分析出前两年植树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是东北的树苗不适应塞罕坝风大天干和异常寒冷的气候。第一年种树不成功后,林场就决定让张启恩带人育苗,培育出名为“大胡子矮胖子”的优质树苗。这种树苗的根须发达,比枝干还长,能充分吸收土壤里的水分;枝干矮小粗壮,风吹不倒,成活率高。“大胡子矮胖子”树苗解决了大规模造林的苗木供应问题。
4月的塞罕坝,白天气温都在零摄氏度以下。搭窝棚时,王尚海抢先把自己的被窝放在门边儿上,让职工睡在里面。在王尚海的带领下,职工们吃住在山上,一年造林688亩,成活率达到了95%以上。“马蹄坑大会战”不仅平息了林场“下马”风波,还创造了中国高寒地区机械栽植落叶松的成功先例。
“满山栽上树,看你变不变”
在塞罕坝林场纪念馆里,看着一幅幅林场的老照片,解说员满含深情地说,塞罕坝机械林场是中国林业战线的“大庆”,照片上这些功臣,就是林业战线的“铁人群”,是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人,他们是塞罕坝的四梁八柱。
塞罕坝原来没有樟子松。樟子松老家在大兴安岭,它耐寒、耐旱、耐瘠薄。1965年春天,后来担任河北省林业厅厅长的技术员李兴源开始试种樟子松。育苗要用农家粪做底肥,他就在路上捡拾马粪驴粪。松芽出土时最怕鸟啄苗,他就拿着铜锣在苗圃周围使劲敲。一试3年,引种樟子松成功。如今,樟子松已成为塞罕坝第二大树种,解决了干旱沙地造林的一大难题。
“六女上坝”是林场广为流传的故事。1964年7月,6位城市女孩陈彦娴、李如意、王桂珍、王晚霞、史德荣和甄瑞林,听说林场造林需要人手,怀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放弃了高考,到塞罕坝当了第一代女工,创造了塞罕坝林场女子上山参加采伐作业的历史。
在这里,她们每天吃的是含有麦芒的黑莜面、土豆、咸菜,喝的是雪水、雨水、沟塘子水,有时粮食供应不上,就煮莜麦粒就盐水充饥。住的地方是马棚、窝棚、泥草房、仓库,夏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雨停了屋里还在滴水。寒风凛冽的冬天最难熬,白毛风吹得刺骨疼,晚上穿着棉袄棉裤戴着棉帽子睡在铺了一层莜麦秸秆的土炕上,早晨起来发现眉毛、帽子、被子上都是厚厚的霜。
“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边。劲风扬飞沙,严霜镶被边。雨雪来查铺,鸟兽繞我眠。老天虽无情,也怕铁打汉。满山栽上树,看你变不变。”塞罕坝人写的这首诗抒发了他们不畏艰险、绿化祖国的豪迈情怀。
好生态带来新发展
截至2022年,塞罕坝林场的林地面积从24万亩增加到115万亩,林木总蓄积量从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3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从18%提高到82%。
好生态带来新发展。近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在精准提升森林质量上下功夫,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苗木生产、林下经济等产业,带动2.2万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谱写了绿色发展的生态诗篇。
塞罕坝森林公园四季风景优美如画,森林茂密、草原辽阔,被誉为中国最佳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每年吸引众多游人前来旅游打卡。“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在很多网络平台上,塞罕坝自驾游被称为“黄金自驾线路”。这里还是摄影师钟爱的“风水宝地”,被誉为“拍不烂的塞罕坝”。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连空气都能卖钱了。”2022年8月23日,河北省12家企业购买了塞罕坝机械林场等8个降碳产品,塞罕坝实现价值转化2460.59万元。
……
塞罕坝人说:“荒原变成森林,森林换来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塞罕坝形成了良性循环发展。”
2021年2月25日,塞罕坝机械林场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有人说,今天的塞罕坝,视觉上是绿色的,精神上是红色的。从一棵松到一片海,三代塞罕坝人用青春、汗水乃至生命,种下一棵棵树,造就了一座美丽的高岭,筑起了永恒的绿色丰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新征程,再出发。塞罕坝人将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奋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同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责任编辑:宋丽群)
1. 在蒙冀交界之处,有一片茂密的林海——它就是塞罕坝。半个多世纪以来,它从人迹罕至的荒原变成了如今包含6个林场、115万亩林地,森林覆盖率达80%的“天然氧吧”,成为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一道生态屏障 (乔天富 摄)
2. 塞罕坝百万林海是三代造林人用双手一棵棵栽种出来的 (乔天富 摄)
3. 在与内蒙古界河交界处的铁架上,写着“治沙止漠筑绿色长城 护卫京津送清风碧水”的标语 (乔天富 摄)
4. 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乔天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