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文引路 学写议论文

2023-04-25 17:57王颖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乐业议论文逻辑

王颖

议论文作为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运用和辨识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而这也是议论文写作的难点所在。当下的议论文写作教学多是重素材轻分析、重形式轻思维、重技巧轻逻辑,因此,想要提升议论文写作的能力,教师就要在教学方法上做出改变。不难发现,在教学议论文课文时,文中的要点以及作者的写作逻辑、思维、方法都有值得学习之处,因此通过议论文的学习来领悟写作的方法,从而让学生可以在课文的分析中有效地进行自我思考和方法探究,弥补在写作教学中的空缺。下面就以统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敬业与乐业》为例,谈谈通过议论文教学带领学生领悟议论文写作方法的教学策略。

一、梳理文章结构,搭建写作框架

结构清晰是议论文的一个基本特点,好的文章往往结构严谨、层次凸显,浑然一体(谢欢:《巧用课文 搭建框架——“议论文”写作指导》,《初中生辅导》, 2022年第Z3期,第46-50页)。在学习议论文课文时,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厘清文章的整体结构框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层次的划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优秀的文章结构,进而促进学生将课文结构与议论文写作相比较,为议论文写作搭建更高质量的写作框架。

教师在教学《敬业与乐业》这篇课文时,首先要让学生对全文进行通读,熟悉文章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思考去阅读文章:“第一个问题是文章到底讲了什么内容,第二个问题是文章大致划分为几部分。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去阅读课文,尝试给出自己的想法。”学生通过阅读给出回答:“《敬业与乐业》主要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根据学生给出的答案,教师让学生尝试给课文分段,学生再次回到课本,在教师的提示和帮助下,将课文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段,作者在这一段中提出问题并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敬业和乐业。第二部分是第2~8段,作者在这部分中论述了敬业和乐业的重要,即“有业之必要;敬业之重要;乐业之重要”。第三部分是第9段,作者总结全文,勉励人们要敬业乐业。这样一来,整篇文章“总—分—总”的结构就清晰可见。在日常写作中,作文的结构也是极为重要的,学生会发现这种总分式的写作手法在议论文写作中也是非常常见的。学生在《敬业与乐业》的结构引导下,会思考在自己下笔写作时,该如何利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来完善作文,将自己的观点、主要论证内容和总结巧妙地分开,并保持文章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如此一来,学生便会感悟出其中的奥秘。

由此可见,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将课文进行阅读并分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疏通了文章的整体结构。学生在学习该课文的框架时,也会联想到自己的议论文写作,而这种框架便可以运用在日后的写作当中,既加强了作文的整体层次感,又提升了文章的整体稳定性。

二、学习课文逻辑,提升写作思维

逻辑清晰、语言缜密、论证有力无疑是对一篇优秀议论文的评价,而其中的逻辑清晰是重中之重。学生在日常的议论文写作中,最难提升的就是写作的逻辑,为了减少在逻辑中出现的问题,学生不妨在课文学习的同时,感悟作者的写作逻辑,进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思维。

教学《敬业于乐业》时,教师可以按照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带领学生探索文章的逻辑性。首先是整体。在教学中,教师以理解立论和驳论的論证逻辑为主,以论证思路为辅,进而完成整体的逻辑学习。教师将立论和驳论的概念告诉学生,并让学生思考《敬业与乐业》是属于立论论文还是驳论论文。在第一段中,作者写道:“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开门见山表明观点,由此学生可以推断出《敬业与乐业》是一篇标准的立论论文。而文章的论证思路则是:提出观点—分论点论证—最后再次得出观点,层次鲜明。学生掌握了立论和驳论写作方法之后,也开始思考将其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之中。学生发现,与原先自己的单一写作逻辑相比,多种风格的尝试可以逐渐提升自己的写作思维,尤其是驳论的使用还能帮助自己更好地驾驭住更多的作文题目,让自己的文章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

其次是局部。教师要让学生去思考作者是如何对分论点展开论证,又是如何在分论点之间平滑地过渡。学生在思考后,发现作者为了体现分论点的切换,以及对自己的论点加以强调,非常喜欢利用古人笔下的一些趣事作为切入点,来展开论证,而在过渡时,常常使用设问法,或者描述自己与他人的对话,来转移到下一个话题。作者能让文章在思维跳跃的基础上,保持文章逻辑的严密性,进而引起学生的思考。学生在学习到作者的写作逻辑后,会产生对于跳跃性思维的自我探索,而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尝试将更加与众不同的逻辑思维代入到自己日后的议论文写作中,逐渐提升自己的写作思维和写作质量。

由此可见,教师通过整体和局部两个方面,带领学生对文章的逻辑进行探索和学习,挖掘出许多新的议论文写作知识。学生在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的同时,也是对文章逻辑的自我总结过程,从而感悟作者的写作逻辑,并将其转化为自己写作思维的提升。

三、解析文章段落,巧思议论方式

优秀的议论文除了在结构和逻辑上有不错的展现之外,其论证手法的运用和对观点、论点的阐释也有出色的表现。学生对其分析的过程,既是对知识的学习,也是在启示自己该如何将其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之中,进而提升自己的议论文写作能力。

《敬业与乐业》课文共有9个自然段,除去开头和结尾,其中的每一段都有一些论证方法值得学生探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依次对每一个段落进行解析,让学生在段落中找到作者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运用的效果。以第三、第四自然段为例,作者在每段的第一句分别引用了孔子的教诲:“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和唐朝名僧百丈禅师的格言“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来论证“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这就是明显的引用论证。学生找到论证方法后,教师要让他们对文章使用的效果进行分析,学生发现作者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中多次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大多是以孔子、庄子这些古时的大思想家的观点、事件为主,而这些思想家的名言、事件无疑增添了文章的深度,同时,也为作者的观点提供了更加有力的证明。

通过分析,学生会发现,这篇议论文,多使用这些名家的名言和事例。名家的名言有着更强的思维性和说服力,而那些真实事例也更具有代表性,将这些融入文章,无疑会极大地提升文章的论证效果。除此之外,对于这些素材的运用,作者采用了多种论证方式,使得文章阅读起来丰富而不单一,学生反观自己的写作,对于论证方法的使用频率少,或者重复率高,使得作文读起来没有起伏。为此,学生要在自己的写作中多使用不同的论证方法。学生明白了对于优秀素材积累以及多种论证方法使用的重要性之后,在日后的写作中,按照“引用精彩,举例丰富”的思路,逐渐将高质量的素材引入自己的作文,进而提升写作的质量。

由此可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于课文内的论证方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学生在分析这些论证方法的同时,也会思考这些方法运用在自己的议论文写作中是否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依据分析的结果,学生也明白了优质的素材对于议论文论点阐释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学生对于好素材的运用,帮助学生领悟到提升写作质量的好方法。

四、反思课文要点,做到举一反三

“语文核心素养具有内在同构性,这种同构性表现在对语文知识的联系和建构、理解与批判、迁移和应用三个方面”(徐鹏:《深度学习视域下的语文教学变革》,《中学语文教学》,2019年第1期,第4—7页)。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回顾,并在过程中尝试对方法进行实践,做到举一反三。

回顾《敬业与乐业》,文章的逻辑思路、语言、论证等方面都有着许多值得学生学习的地方,而学生对于这些要点也要进行反思整理。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列举出通过学习《敬业与乐业》这篇课文所领悟到的一些写作方法。学生通过小组间的合作整理,大致可以列出:《敬业与乐业》通篇采用的总分式结构可以运用在议论文写作中;利用设问、对话、典型事例等作为论点间的转换,可以运用于写作中提升作文的语言连贯性;文中使用多种论证方法,在保持了文章的主旨思路的同时,还能提升文章的丰富性,可以学习并运用在写作中丰富作文的内容,等等。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在课文学习中领悟的写作方法,教师不妨结合《敬业于乐业》的书后习题加以实践。以书后习题五为例,题目为作者所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对这个观点,你怎么看?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表明自己的看法。阅读完题目后,教师让学生继续以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利用自己所领悟的写作方式来进行构思,并分享自己的想法。学生经过构思可以给出回答:“首先这句话表明作者认为木匠做好桌子和政治家建设好国家都是一种成功,因此我赞成此观点。在一开始我将使用一个设问句‘你觉得做好桌子难还是建设好国家难来引出我的观点: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工作就是一种成功。我将通过引用论证宋庆龄的名言:‘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以及举例论证,列举人民网的评价:‘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情,来加以论证。这样一来,学生将自己所领悟的写作方法就运用在了书后习题中,既完成了议论文的学习,同时也巩固了自己对于写作方法的运用。

由此可见,通过对于课文要点的反思整理,帮助学生对写作方法进行归纳和消化,再加上书后习题的实践锻炼,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对于议论文知识的掌握。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将课文学习中受到的方法启示与对写作的感悟相结合,促进了自身写作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议论文的教学中,课文作为一篇优秀的议论文模板,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有参考性。将议论文学习与议论文写作这二者相结合,能有效地让其中的共同点相互呼应。学生可以在课文的解析中受到启发,进而尝试将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方法转化、吸收,并代入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作者单位:江苏省丰县实验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乐业议论文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议论文阅读专练
逻辑
创新的逻辑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简谈“议论文”写作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职业教育应是乐业教育
去乐业看蝴蝶
曹纪平:一位保险推销员的“乐业”与“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