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贤 何琼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广州 510630
裂头蚴病是少见的人兽共患病,多发于东南亚、非洲、澳洲及美洲等地[1-2]。曼氏裂头蚴感染人体多位于脑、眼、皮肤及乳房等部位[3]。因虫体寄生部位差异可出现多种临床症状,临床较易误诊、漏诊。本文报道了2 例以腹痛为主诉,影像学上见肝脏明显感染灶,经口服喹诺酮治疗后病灶消失的肝裂头蚴病例。
病例1,女性,37 岁,因“右上腹痛20 余天,发热1 周,加重2 d”于2022 年8 月12 日入院。患者20 余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上腹痛,不伴有放射痛,呈持续性隐痛与间歇性痉挛痛交替出现,自行服用“达喜、吗丁啉”后症状好转。1 周前出现间断性发热,热峰38 ℃,无明显规律,无畏寒寒战,无头痛、视物模糊等。近2 d右上腹痛加剧,伴有恶心不适,偶有腹泻,2~3 次∕d,大便不成形,无血便、黑便。2022年8月11日前往当地人民医院门诊就诊,诊断为:⑴胃痛;⑵食管反流;⑶胃肠功能紊乱。予以护胃、调整胃肠功能等对症治疗,症状未见明显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就诊,拟“腹痛”收入消化内科。自述1 个月前有过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汕头市旅居史,有淡水鱼生饮食史。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皮肤黏膜未见瘀点瘀斑、黄疸。心肺检查无特殊。腹平软,未见胃型、肠型及蠕动波,右上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腹部未扪及包块,肝、脾、胆囊肋下未触及,Murphy征(-)。肠鸣音正常。
入院初步诊断:腹痛查因(寄生虫感染?)。入院血常规:白细胞(WBC)计数为10.56×109∕L,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EOS#)为5.55×109∕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为52.57%,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为2.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为22.74%。生化全套:淀粉酶(AMY)为42.5 U∕L,谷丙转氨酶(ALT)为106 U∕L,谷草转氨酶(AST)为32 U∕L,γ-谷氨酰转移酶(γ-GT)为68 U∕L。高敏C 反应蛋白(hs-CRP)为27.45 mg∕L;红细胞沉降率(ESR)为47 mm∕h;降钙素原(PCT)为0.276 μg∕L。病毒全套未见异常。寄生虫抗体七项(送金域):肝吸虫-IgG抗体阴性,肺吸虫抗体阴性,包虫抗体阳性,裂头蚴抗体阳性,日本血吸虫IgG抗体阴性,猪囊尾蚴IgG 抗体阳性。肝吸虫抗体测定:肝吸虫IgG抗体阴性。腹部DR:考虑结肠稍积气并积液。肝胆胰脾彩超:肝内多发低回声团,较大约36 mm×21 mm,性质待定。全腹CT:影像科会诊意见为肝内多发病灶,结合病史,考虑寄生虫感染,裂头蚴感染可能性大。无痛胃肠镜未见明显异常。患者住院期间有过高热,热峰达39 ℃,伴有右上腹痛,无畏寒寒战,予以左右手抽血培养,结果阴性,予尼美舒利分散片口服以解热、间苯三酚静滴以解痉止痛等对症处理后可缓解。结合患者流行病学史(1个月前有生鱼片饮食史及外出旅游史)、临床表现(右上腹痛、高热)、检验结果(WBC计数、EOS等升高)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考虑寄生虫病(肝裂头蚴病),但缺乏粪便病原学找到虫卵或成虫证据,请感染科医师会诊,考虑裂头蚴感染可能性大。因肝脏穿刺活检可能引起病灶扩散,故未行肝脏穿刺活检。完善头颅平扫+增强CT 及眼底检查,排除了裂头蚴对脑组织及眼底的侵犯。连续3 次大便常规查找寄生虫虫卵均为阴性。结合感染科意见及患者临床表现、相关检查结果,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并签字同意后,于2022 年8 月20 日始予以吡喹酮400 mg tid,连用5 d,服药期间患者未出现过敏及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服用喹诺酮第5天检查,复查血常规:WBC 计数为12.16×109∕L,NEU 为1.83×109∕L,EOS#为7.97×109∕L,EOS%为65.56%,NEU#为1.83×109∕L,NEU%为15.07%;生化:eGFR为89.4 ml∕min∕1.73 m2,ALT为67 U∕L,AST为45 U∕L,γ-GT 为71 U∕L,hs-CRP 为4.87 mg∕L;ESR 为37 mm∕h;PCT为0.123 μg∕L。患者腹痛、发热等症状消失,EOS 较入院时明显下降,予以办理出院。患者出院2 周后门诊复诊。复查血常规:WBC计数为4.72×109∕L,NEU为1.96×109∕L,EOS#为0.54×109∕L,EOS%为11.37%,NEU#为1.96×109∕L,NEU%为41.45%。生化:ALT为22 U∕L,AST为21 U∕L,γ-GT为43 U∕L。对比出院时的抽血结果,患者的EOS、WBC 计数均明显下降,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腹痛症状消失。出院5 个月后(2023-01-04)复查CT:肝内少许异常信号,考虑感染性病变治疗后改变,病灶范围对比2022 年8 月17 日CT 明显减少。复查血常规及肝功能,WBC、NEU、EOS、EOS%及ALT、AST均恢复正常。腹痛、发热等症状完全消失。
病例2,男性,33岁,因“右上腹痛1周余”于2022年8月30 日入院。患者1 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上腹痛,呈间断性胀痛,无反酸嗳气,无恶心呕吐,大便性状未见明显改变,无发热畏寒,无咳嗽咳痰等。自行服用消炎药(具体不详)及开瑞坦治疗,效果不佳,仍有腹痛,遂前后多次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及血液内科门诊就诊。完善血常规、肝胆胰脾彩超、泌尿系彩超等相关检查,发现WBC 计数、EOS、PCT、HSCRP等均升高。血常规(2022-8-24):WBC计数为23.66×109∕L,NEU%为12.40%,NEU#为2.93×109∕L,EOS#为16.40×109∕L,EOS%为69.30%,AMY 为24 U∕L,hs-CRP 为12.5 mg∕L,PCT 为0.119 μg∕L。生化八项(2022-8-25):ALT为66 U∕L,AST 为35 U∕L,γ-GT 为142 U∕L。血常规(2022-8-29):WBC 计数为21.21×109∕L,NEU%为8.84%,NEU#为1.88×109∕L,EOS#为14.03×109∕L,EOS%为66.15%。生化(2022-08-29):ALT 为82 U∕L,AST 为45 U∕L,γ-GT 为131 U∕L。肝胆胰脾彩超(2022-08-25):未见异常。泌尿系彩超(2022-08-21):右肾稍强回声光团,性质待定(肾错构瘤?)。阑尾彩超(2022-08-21):右下腹阑尾区未见明显占位。拟“寄生虫感染?嗜酸细胞性小肠炎?”收入消化内科。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皮肤黏膜未见瘀点瘀斑、黄疸;心肺检查无特殊;腹平软,未见胃型、肠型及蠕动波,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腹部未扪及包块,肝、脾、胆囊肋下未触及,Murphy 征(-);肠鸣音正常。自诉2022 年8 月12 日食用过鱼生片。既往有哮喘病史,2022 年5 月发作1 次,平时使用布地奈福德莫特罗吸入粉雾剂预防发作。入院初步诊断:⑴腹痛查因(寄生虫病?);⑵哮喘;⑶肾错构瘤?入院血常规:WBC计数为21.51×109∕L,NEU%为12.78%,NEU#为2.75×109∕L,EOS#为14.81×109∕L,EOS%为68.87%。生化:ALT 为76 U∕L,AST 为41 U∕L,γ-GT 为145 U∕L。hs-CRP 为2.59 mg∕L;PCT 为0.118 μg∕L;ESR 为34 mm∕h。肝吸虫抗体测定:肝吸虫抗体IgG 阴性;寄生虫常用抗体七项(送金域):肝吸虫IgG抗体阴性,肺吸虫抗体阴性,包虫抗体阴性,裂头蚴抗体阳性,日本血吸虫IgG 阴性,猪囊尾蚴IgG 抗体阳性,广州管圆线虫IgG 抗体阳性。弓形虫抗体测定:弓形体IgG 抗体<3.00 IU∕ml,弓形体IgM 抗体<3.00 AU∕ml。住院期间重复3 次查大便常规找虫卵均为阴性。无痛胃镜:⑴食管炎(LA-B 级);⑵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无痛肠镜:⑴直肠炎症;⑵余大肠黏膜未见异常;⑶痔疮。全腹CT 检查:肝内多发异常密度,感染性病变可能性大,寄生虫感染与其他鉴别。头颅MRI平扫+增强未见明显异常,眼底检查未见寄生虫。请感染科医师会诊后考虑寄生虫病可能性大,结合患者流行病史(淡鱼生片饮食史)、检验(EOS 升高、裂头蚴抗体阳性,猪囊尾蚴IgG 抗体阳性,广州管圆线虫IgG 抗体阳性)、影像学(肝内多发异常密度灶)及感染科意见等,寄生虫病诊断明确,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于2022 年9 月6 日起服用喹诺酮600 mg tid,连续服用5 d 后,患者腹痛症状消失,无发热、腹泻等不适,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复查血常规:WBC计数为18.85×109∕L,NEU%为12.60%,NEU#为2.37×109∕L,EOS#为11.75×109∕L,EOS% 为62.30%。生化:ALT 为63 U∕L,AST为32 U∕L,γ-GT为85 U∕L。hs-CRP为3.93 mg∕L。予以办理出院。出院20 d 后,门诊复查血常规:WBC 计数为10.39×109∕L,NEU%为26.83%,NEU#为2.79×109∕L,EOS#为3.39×109∕L,EOS%为3.39%。生化:ALT 为45 U∕L,AST为32 U∕L,γ-GT 为84 U∕L。PCT 为0.107 μg∕L;hs-CRP 为0.94 mg∕L。对比出院时抽血结果,EOS#、EOS%、PCT 及hs-CRP 均明显下降,肝功能指标也较出院时有所好转。出院后3 个月复查血常规:WBC 计数为8.90×109∕L,NEU%为35.28%,NEU#为3.14×109∕L,EOS#为1.58×109∕L,EOS%为17.81%。生化:ALT 为52 ∕L,AST 为26 U∕L,γ-GT 为64 U∕L。CT:肝内病灶较前未见显示。
曼氏裂头蚴病又称为裂头蚴病,是由曼氏迭宫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眼、皮下或脑等部位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4]。世界各地均有病例,多为散发,其中以东南亚多见,我国以浙江、广东、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多见。患者年龄为0~80 岁,以10~30 岁居多,男女比例约为2∶1[5]。人类感染裂头蚴病的途径主要有民间用蛙或蛇的肉、皮局部贴敷伤口,裂头蚴从伤口侵入;生食或半生食蛙、蛇及转续宿主(如猪)等;饮用生水或游泳时误吞被感染的第一中间宿主剑水蚤。
全国范围内关于曼氏裂头蚴病的报道病例数已有数千例,广东报道例数居首位,临床表现各不相同,缺乏特异性表现,误诊或漏诊多发[6-9]。在诊疗过程中,需注意调查患者的流行病史,结合其生活史和接触史,早期确诊,提高检出率。尤其是对于血象或临床症状不典型者及之前的治疗效果欠佳者,行血清寄生虫抗体常规筛查尤为重要,完善颅脑MRI 检查、眼底检查,排除颅内及眼底侵犯,早期介入治疗,避免致残[10]。
本文报道的2 例肝裂头蚴病均为青年患者,据相关统计,此病以10~30 岁居多,符合该病流行病学特点。经影像学评估,2 名患者均无颅脑和眼底的侵犯,主要病灶在肝脏,使用吡喹酮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治疗前充分告知患者及家属药物相关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心律、血压、皮肤等情况,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目前,非手术治疗主要是应用广谱抗吸虫和绦虫药物吡喹酮,曾有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小剂量吡喹酮对裂头蚴无明显杀伤作用,而大剂量应用有效;另有文献临床报道,吡喹酮治疗无效的病例可能与药物剂量低、用药疗程短有关[11-12]。但在既往使用吡喹酮的案例中,曾出现过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过敏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12]。因此,对于拒绝手术或不适宜手术的患者,建议剂量逐渐增加,做到大剂量、长疗程,并且需密切观察不良反应,预防并发症。本文2 例患者均有过淡鱼生片饮食史,裂头蚴病主要经皮肤或经口感染。现代人饮食种类丰富,部分地区喜食生肉或半熟肉类,因此卫生健康宣教对于预防此病非常重要。不用蛙或蛇的皮、肉敷贴皮肤伤口,不生食或食用未熟的蛙、蛇、鸟、猪及其他动物肉类以防止感染[13-14]。
在诊疗过程中,除了依靠血象、血清寄生虫抗体、影像学以外,还应重视查体。重点关注有无皮下占位,常累及躯干表浅部如胸壁、乳房、腹壁、外生殖器以及四肢皮下,表现为游走性皮下结节,可呈圆形、柱形或不规则条索状,大小不一,直径长0.5~5.0 cm,局部可有瘙痒、虫爬感等,若有炎症时可出现间歇性或持续性疼痛、触痛,或有荨麻疹[11,15-17]。本文2 例患者查体虽未发现皮下占位,但均有明显腹部压痛,腹部CT 提示肝脏有感染病灶。出院后对2 例患者的症状、检验及影像情况进行追踪,腹痛、发热症状均消失,WBC计数、EOS 恢复至正常,肝脏的感染病灶较前明显减少,肝功能指标(ALT、AST等)恢复正常,证实喹诺酮治疗有效。
虽然相当一部分病例的感染途径不明,大便常规寻找虫卵阳性率也不高,但在日常诊疗中,遇到有相关可疑流行病史,EOS 增多,尤其是EOS%升高至5%以上者,应考虑到裂头蚴病的诊断,进一步完善影像学MRI 及CT 检查,及时进行血清寄生虫抗体常规筛查[10]。
作者贡献声明龙贤:文章撰写、资料收集与分析;何琼: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