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黄河文化底蕴相当丰富,具有深远的文化历史。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文化涵盖了“天人合一”自然伦理观;黄河文化彰显了“同根同源”的民族心理;黄河文化塑造了“大一统”的主流意识。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直根系;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魂”之所附。
关键词:新时代;黄河文化;时代内涵
黄河文化底蕴相当丰富,具有深远的文化历史。黄河文化是黄河流域历史发展脉络中的诸多文明活动成果的总和,其代表着整个区域文化发展的核心内涵,凝聚着社会大众的精神力量,其需要在文化内涵的引领下实现传播与发展。
一、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华文明5000年的历史中,人们在长期利用和治理黄河的过程中,陆续呈现出延绵不断的黄河文化,黄河流域始终为中国的经济、政治与文化重心。论文从“天人合一”自然伦理观衍生到民族心理再到性格的养成,接着就以“自在”中华民族的形成等角度来阐述黄河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1.黄河文化涵盖了“天人合一”自然伦理观
黄河文化包罗万象,其中存在“天人合一”自然伦理观,可以作为新时代构建生态文明的经验支撑。能够将农耕文明看做黄河文化,依黄土而生,傍黄水而长,黄河流域的旱作农业自成一体,绵延不断。是在早期先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缔造出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农耕生活需遵循自然规律,早期农耕善于利用自然、顺应自然形成一套农作体系,形成人与自然共存的景象,避免人为施加于大自然的压力。先民长时间生活在黄河流域经过长期的经验总结得出了农时观、循环观与节用观等。在经历了春夏秋冬季节更替的农耕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辉煌的农耕文明,建立了国家特有的精耕细作、用地耕地技巧系统体制,勾勒出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这样的农耕实践绘制成“天人合一”的理念。其包含的核心内容是“应时、取宜、守则、和谐”,从表面上来看,天地与人之间合二为一。要遵循自然内在的规则发展。习近平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遵循自然界就是在遵循人类社会的发展,构造和谐生态环境就意味着人类的和谐发展。
2.黄河文化彰显了“同根同源”的民族心理
集中力量传承黄河文化,要求增强同根同源的民族心理,奋力培养爱国情怀。华夏民族与黄河心心相惜,爱国的崇高精神内涵,铸就了一条共同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伟大精神的和谐纽带。河洛区域是洛水和黄河融汇之处,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成功奠基的核心地区,河洛文明也是黄河文化的一个重要发源地,至今还有很多来自中国台湾的同胞仍然声称自己就是“河洛郎”。黄河流域作为我们伟大祖国与伟大民族的一个重要历史标志,紧紧地带动着海内外乃至全体华夏儿女的爱国心。民族濒临危机时刻,一曲《保卫黄河》歌颂了无数华夏子女保卫祖国的豪情壮志。现今中国应当奏起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传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黄河文化传承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延展了红色文化和爱国主义等精神内涵,表达出复兴中华的时代价值。
3.黄河文化塑造了“大一统”的主流意识
“大一统”理念能够促进国家稳定发展与统一,是中华传统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古时候的都城皆建立在黄河的中游区域,生成了中原正统观。黄河文化内涵中显现出多元一体与包容融合,是汇聚民族精神力量的纽带。黄河流域从古至今交融了各类文明,分别在东周期间、炎黄时期以及南北朝期间同相关族群交流融合。通过各族群的交流出现了“大一统”观念,体现出华夏儿女“求大同”等精神内涵,黄河文化包含的兼容并包与博采众长特征突显而出。黄河文化中蕴涵的“大一统”主流意识,可以称之为促进民族凝聚力与国家统一的精神支撑。黄河沿岸区域可以称之为中华民族发源地,黄河泛滥时期“大一统”理念随之形成,秦始皇将六个国家相继统一,出现了黄河沿岸区域为核心的头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统一国家能够减轻一些矛盾存在和地域差异的产生,致使国家稳步前进。创造出华夏儿女向往大一统的文化精神。虽然在朝代变更发展期间,曾顯现过四分五裂的情形,但是最后还是成就大一统的形式,随之中华文明得以很好的传承。总而言之,各个朝代的发展核心总是由黄河中原区域为核心朝着四周区域持续发展,还经历文化的交融与贸易的往来等因素把“大一统”思想观念朝着四周区域发展,最终成就大融合与大一统。
二、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1.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直根系
近代以来中国的国家形态发生了变化,邦国形态、夏、商、周三代以及多元统治为一体的大型复合制君主政治王朝的形式与秦汉到明清时期的皇权国家形式。从邦国同五帝时期相互关联的部族,转变成夏商周之后同复合制国家关联的华夏民族,随之转变为秦汉之后和多民族国家关联的中华民族。国家的产生与民族的发展是相联系的,民族的向前发展总是体现在其国家兴盛发展。连绵不断的国家历史印证了国家的构建同民族发展息息相关。夏商西周以及秦汉随后历届朝代的都城皆设立在黄河流域。意味着国家出现以前的核心文化就是黄河文化,也是起源文化。在国家产生的时候,黄河文化也就意味着国家文化。大一统同民族认同感等都是因黄河文化的核心地位而不断前进发展的。
总的来说,掌握了黄河文化就意味着掌握了中华历史的根脉,黄河文化的发展轨道体现出早期中国发展历程的运转轨迹。将黄河文化提升为中华民族之根去研究,主要是掌握如何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
2.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魂”之所附
黄河文化被称之为中华民族之“魂”或者说是“华”,主要表现在黄河中游区域的仰韶文化中庙底沟种类的族部,族部重点在黄河流域中游区域豫西、晋南和关中东部进行生活,期间盛行的“花卉纹”彩陶是华人精神象征。“华”或者说“魂”延续于龙山文化族部,造成生活在此地区的人类推崇王权,对神灵的崇拜降低。重点表现为悼念死者亲属和提高精神凝聚力,不在像其他文化那样推崇和信奉神灵。黄河文化之所以称之为中华民族之“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华文明传承了黄河文化的内涵和精华,并凝聚融合成大一统的国家。以黄河文化作为主要内容,构成了璀璨的中华文明。从古至今中华文明都能够清晰地理出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的精粹,并沿着黄河文化的轨迹深入延续。以政治层面来考虑,黄河流域都城为政治核心,华夏民族从松懈的政治体制渐渐的统一起来。经济层面来考虑,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民众推动了早期国家农业、商业与手工业等发展。对农耕用具进行了更改来提高生产力,促进农耕技能的进步,保护和治理黄河,促进黄河中下游区域变更为农耕大区,上游区域渐渐变更为国家畜牧要区。科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和计时的需要,最早出现了天文学家、历法家和数学家,对黄河有了更深层次的探索和理解。早期对于黄河治理方面的名家有大禹、贾让与王靖。还有一些著作能够展现地理学造就,例如:《禹贡》、《齐民要术》与《水经注》等。还有耳熟能详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也都产生于黄河流域,成为华夏文明推动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贡献。以教育层面来考虑,从《朱书纪年》、《史记》到《明镜史记》,汇集了黄河文化和历史的伟大成就,造就了司马迁、李白与司马光等名家。以思想层面来考虑,黄河文化最为开放的时候处于春秋战国阶段,儒家、墨家、道家以及法家等的出现,儒家作为最主要思想影响着世世代代。黄河文化的兼容与包容特性致使它不断吸取着外来优秀文化,将自身优秀文化面向世界发展。利用丝绸之路等文化媒介,更好地传承黄河文化,推动了世界文化交融,促使各国文化共同发展的景象。
【参考文献】
[1]阮晓菁,肖玉珍.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论述研究 [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1).
[2]徐光木,江畅.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J].思想教育理论,2019(02)
作者简介:孙婷(1984—),女,河南台前人,硕士,中共郑州市委党校中华文化教研部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社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