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可供性”源自生态心理学,后被多个领域采纳。2017年,它被引入国内新闻传播领域。目前,国内关于可供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业务层面,理论涉及较少。为解决我国新闻传播界理论研究薄弱的问题,本文深入分析可供性概念。
关键词:新媒体;可供性;概念研究
一、引言
回首中国传播学将近四十年所取得的成就,虽成绩斐然,但也有颇多令人反思之处,其中理论开拓和创新的空间不足表现得尤为突出。“可供性”的概念是在2017年学者潘忠党在一次学术访谈中将其首次引入国内新闻传播界并对其展开研究。
二、新媒体可供性:理论来源产生与来源
(一)可供性理论溯源及延伸
“可供性”(affordance)概念由生态学家詹姆斯·吉布森在研究视觉感知后提出。1966年,他在《The Senses Considered as Perceptual Systems》一书中首次使用这个词。1977年,他提出可供性的初步概念,描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1979年,他在《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Visual Perception》中進一步阐述可供性的定义:“环境可供性是指环境提供给动物的东西,无论好坏。由于没有现存术语,所以创造了‘affordance这个词,它暗示了环境与动物的互补性。” [1]
在吉布森之后,研究者们将其理论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心理学和设计学关系紧密,这主要归功于美国学者诺曼的研究。诺曼将可供性概念引入设计学,分为感知和实际可供性,认为感知可供性更重要。[2]这种划分虽然看似不妥,但对人机交互设计是一种创新性的理论贡献,对交互设计实践具有重要价值。英国学者盖弗也发展了吉布森的理论,主张借助可供性因素改进技术人工物的使用性能,遵循人与环境的生态基础,理解人与人工物的匹配关系,以创造更易用的系统。
荷兰学者维亚斯认为,人工物的可供性不仅是其属性,更是使用者与其在社会文化层面上的关系。这种关系强调使用者的积极参与和互动,展现了使用者与人工物的积极交互。计算机学者P.特纳和S.特纳从人体工程学、操作匹配和文化活动目的性构建了人机交互的可供性模型。这些研究丰富了可供性的内涵和外延,并展示了其理论张力。2017年,可供性概念被引入中国大陆传播学界,指技术/物提供功能选项,人可对其进行塑造。传播学视角中有两种观念:社会可供性和媒体对个人的引导、限制和约束。理解这一概念应抛弃功能性和能动性的决定论视角,转向人与媒介的平等互动关系。
(二)可供性概念引入研究及其价值
我国在将可供性引入新闻传播学界的研究正在进行中。王海燕、范吉琛探讨了数字技术对新闻业的影响,而彭兰老师则从大规模传播权力维度出发,将可供性理论应用于新媒体研究。[3]何天平分析了数字时代“观看”的结构性变化。王爱玲、朱金德、王泽鹏对《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内容进行了分析。然而,尽管研究正在进行中,但缺少深厚的理论支持。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基于新媒体层面展开,更多的是商业描述,未将可用性作为理论进行系统研究。简单层次上的研究重复,导致研究内容同质化严重,形成“内卷化”趋势。
可供性概念在多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有助于实践创新。诺曼在设计中引入了可供性概念,强调事物可感知属性和实际属性对其使用方式的影响。生态心理学中的可供性指环境中的潜在行动可能性,通过行为者与对象的关系激活。在传播研究中,传播可供性指受众对效用的主观感知与改变传播实践或习惯的客观技术品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新媒体提供了理论和实务上的机会,符合技术人工物属性并引进新观念。新媒体使用者的应用与互动直接关系到其生存与发展。可利用性理念强调人与环境的协调、人与人的互动等基本理念,因此用新媒体探讨可供性概念是可行的,将其作为可供性的研究角度也是合理的。
三、关于新媒体可供性概念的理论概念框架与分析讨论
(一)新媒体可供性的理论框架释义
新媒体传播理论在更高抽象层面上得到丰富与发展,其中新媒体的可供给观念至关重要。为了构建一套完整的新媒体供给理论,需深入研究。潘忠党的新媒体可供性理论框架包括生产、社交和移动三个层面的可供性要素,每个要素又具体化为若干可供力。这些要素之间相辅相成,各项可供力互斥互补。
生产可供性包括可编辑、可审阅、可复制、可伸缩和可关联。新媒体在可编辑方面尤为突出,可以随时修改已发布的文章,而无需删除和重新发布。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提供了预审阅功能,让用户提前看到发布后的内容和排版。内容可以复制粘贴,实现信息共享。新媒体内容伸缩性强,既可以是深度报道,也可以是简短的信息。一条新闻可以与相关内容关联,如新闻评论、深度报道和人物访谈等。生产可供性与新媒体应用高度契合。
社交可供性指的是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不仅传达信息,还可能包含深层含义。文字具有强大力量,好的新闻工作者能引发情感共鸣。此外,融媒体时代需要协调各类社交软件和技术,打破技术壁垒。最后,新闻应连接各种社交关系对象,从纸质媒体到新媒体,受众范围不断扩大。
移动可供性包括可携带、可获取、可定位和可兼容。可携带,方便在任何地点获取信息。可获取,用户主动搜索信息。可定位,基于位置提醒进行信息监控。可兼容,多屏共享和同步传输。电子产品不断更新,从只满足视频功能到视听同时进行,支持一机多用和多屏,节约时间,带来更多体验。
由于该理论框架的多个可供力因素源于英文,中西方对其解释可能存在文化差异和偏差。上文的解释多为主观,仅作为尝试,不做定性。提出这些释义是为了便于在后文应用于新媒体解释,使其更通俗易懂,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二)关于理论框架的分析讨论
新媒体可提供性的理论体系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整体性,是一种富有创意的理论分析工具。但其是否仍有完善空间,以及后续学者的研究方向,仍待探讨。现有的理论分析框架包括三个层次:生产可共性、社交可共性、移动可共性。学者们在可供性方面存在共识,例如计算机学者P.特纳和S.特纳提出的可供性模型,包括操作匹配性、文化活动目的、人体工程学的简易性。然而,这个理论框架是否能够完全涵盖新媒体的全部可用资源仍有待研究。目前,新媒体的可用性仍处于初步探索和研究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要建立新媒体研究理论体系,需要基于传播本位并锁定新媒体传播方向。这不仅需要明确新媒体的概念,还需要传播学者突破理论发展困境。
学界对新媒体概念存在争议,存在多种观点。有学者反对“数字媒体”这一说法,提出其他概念。新媒体的本质可以用“数字化”、“融合”、“互动”、“网络化”四个词概括。其中数字化和互动性是新媒体共性特点,区别于传统媒体在数字化形态上。新媒体通过电脑网络技术实现人机交流与多元互动,打破传统媒介局限。
四、新媒体可供性的实际运用与反思
新媒体时代让新闻生产更便捷,不仅限于大型事件,普通人也能参与。机器如无人机、摄像头、传感器拓展信息采集的空间和维度,弥补人力不足。新媒体构建多重空间,但空间交织冲突频发,如“在场的缺席”,影响人们对社会和生存环境的认知。表现为社会角色、自我认知、身份认同和生存实践等方面的冲突或困惑。
五、新媒体可供性的发展前沿
新媒体传播是跨学科的研究领域,需要突破传统界限来实现创新。然而,目前利用多学科交叉研究取得重大成果的情况并不多见,反映了新媒体传播跨学科理论研究的不足。为了在新媒体传播中引入可利用性的概念,需要构建更加完备的新媒体可供性理论。
本研究初步探讨了中国新闻传播学界的“新媒体可供性”概念,虽然存在一些缺陷,如概念理论解释的偏差和对新媒体可供性的深入剖析不足,但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建议未来的研究可以从概念延伸、理论解释、深度应用和跨学科分析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罗玲玲、王磊:《可供性概念辨析》,《哲学分析》2017 年第 4期
[2]潘忠党、刘于思:《以何为新?“新媒体”话语中的权力陷 阱与研究者的理论自省》,《新闻与传播评论》2017年春夏卷。
[3] 彭兰. 新媒体技术下传播可供性的变化及其影响[J]. 现代出版,2022,(06):60-73.
作者简介:牟艳(1998-),工作单位:云南财经大学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学历:硕士,职称:学生,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专硕。